
沉井基础施工.doc
4页3.6 沉井基础 3.6.1 施工前准备 1、 详细调查了解水文地质情况,对沉井下沉所通过的地层地质构造,土层深度,特 性,地勘孔位(每个沉井应至少有二个钻孔) ,以及河道通航,流水,高水位等 各项水文资料 2、 清理场地 (1)筑岛沉井在修围堰和筑岛前,应对墩位场地的孤石,杂草,树根,等杂物予以清 除,并平整场地,对软硬不均的地表应换土或加固 (2)浮式沉井在浮运前,对河床标高,冲刷情况进行测定,对倾斜较大的河床面应整 平3.6.2沉井制作(砼及钢筋砼沉井制作) 1、筑岛:分无围堰的土岛和有围堰的岛(用砂夹卵石填筑) (1)土岛:适用于浅水,流速不大的场所,筑岛用料为砂及砾石,其外侧边坡不应陡 于 1:2为避免冲刷迎水面应堆码草袋 (2)围堰筑岛:各种围堰形式详见桩基施工 2、砼及钢筋砼沉井制作 在岸滩式浅水中修造沉井,采用筑岛法施工,在深水中修造沉井,采用浮式沉井施 工 (1)筑岛法施工沉井的制作 ①筑岛:依据设计图纸和桥位测量基线桩定出筑岛中心桩,整平,填实,筑岛顶面 应高出施工水位 0.5m 以上 ②铺设垫木:刃脚下应满铺垫木,一般使用长、短两种垫木相同布置,具体要求见 下表: 序号项目要求 1垫木材料质量良好的短方木 2垫木铺设方向刃脚的直线修垂直铺设,圆孤段径向铺设 3垫木下承压应力应小于岛面允许压应力 4刃脚下和隔墙下垫木应力应基本上相等 5铺垫次序应先从各定位垫木开始向两边铺设 6支撑排架下的垫木应对正排架中心线铺设 7铺垫顶平面最大高差≯3cm 8调整垫木高度不应在垫木下塞石块,木块以免受力不均 9相邻两垫木高差≯0.5cm 10垫木间空隙填沙捣实 11垫木埋入岛面深度垫木高度的一半垫木铺设数量计算公式 n=G/(L*b*[σ] 式中[σ]=基底土壤承压力n=垫木根数G=第一节沉井重L*b=垫木的长和宽 ③沉井模板安装:首先精确放出沉井平面大样(弹线) 。
a. 外侧要刨光,拼接平顺 b. 模板安装顺序为:刃脚斜面及隔墙面模板——>井孔模板——>绑扎钢筋——> 主外模——>调整各部尺寸—— >全面紧固拉杆,拉箍,支撑等c. 沉井模板支好后,须复核尺寸,位置,刃脚标高,井壁垂直度,检查模板支撑d. 支立第二节以上各节模板时,应用圆钢拉杆,环箍加劲牢固,不易支撑于地面 上,以防沉井浇筑中下沉造成跑模 ④沉井砼灌筑,养护及拆模 a.沉井砼灌注应沿四壁对称均匀进行,避免因高差产生不均匀下沉,每节沉井 砼应一次浇完 b.养护:正常洒水,覆盖沉井顶面砼凿毛可在砼强度>2.5MP 时提早进行 c.拆模:砼达到规定强度后即可拆模,拆模顺序为:井壁外侧面模板及井孔内 侧模板——>隔墙下支撑及隔墙底模——>刃脚斜面下支撑及刃脚斜面模板 拆模的注意事项: --隔墙及刃脚下支撑应对称依次拆模,由中向边进行 --拆模后,下沉抽垫前应将刃脚回填密实,防止不均匀下沉 ⑤沉井接高注意事项 a.接高时底节顶面应高出地面 0.5-1.0m,应在下沉偏差允许范围内接高 b.当沉井底节在偏斜状态时,严禁竖直向上接高,接高时各节的竖向中轴线应 与下面的一节重合,外壁应竖直 3.6.3沉井下沉 沉井下沉主要是通过从井孔内挖土,清除刃脚下阻力,依靠自重克服井壁磨擦力 下沉。
下沉挖土方法有: 土质下沉除土方法说明 砂土抓土吸泥若抓土宜用两瓣式抓斗 卵石吸泥,抓土以直径大于卵石粒径的吸泥机吸泥为好,若 抓斗宜选用四瓣式 粘性土吸泥,抓土一般需辅以高压射水,冲碎土层 风化岩射水,放炮碎块可用抓斗或吸泥机取出 1)排水开挖下沉 在稳定的土层中,渗水量小于 1m3/m2*小时,可采用排水开挖下沉 a. 挖土时先将刃脚内侧的回填土分层挖去,定位承垫处的土最后挖除,一层挖 完再挖第二层 b. 土质松软时,在分层挖回填土的过程中,沉井即逐渐下沉,当刃脚下沉至沉 井中部土面大体齐平时,即可在中部先向下沉沉 40-50cm,再向四周均匀扩 挖,再分层挖除刃脚内侧的土台 c. 在坚硬的土层中,可先分段掏空刃脚,随即回填砂砾即跳槽法开挖,最后 挖定位承垫下的土(岩)层d. 遇有岩层时,顺序开挖刃脚内侧和外侧,风化岩(或软岩)可用风镐,风铲 挖除,硬岩层可以打眼爆破2)不排水开挖下沉 ①具体要求 a. 井内挖土深度,一般根据土质而定,最深不应低于刃脚下 2m b. 尽量加大刃脚对土的压力 c. 通过粉砂,细砂等松软地层时,不宜以降低井内水位而减少浮力的办法, 促使沉井下沉应保持井内水位比井外高 1—2m 以防止流砂涌向井内,引起沉井倾斜。
d. 除了纠偏外,井内的土应由各井孔均匀清除,各孔内高差不超过 50cm ②抓土下沉施工 抓土一般锅底比刃脚低 1—1.5m,刃脚周边不易坍落时,应采用高压水抢冲刃 脚部位辅助下沉,多孔井时,每个井孔需配备一套抓土设备出土方式可采用 特制的挂勾甩土或利用井顶运输轨道(震于抓斗工作范围) 3)吸泥下沉吸泥机有水力吸泥机,水力吸石筒及空气吸泥机通常采用吊架或吊机维持 其悬吊状态,管力垂直,并能在井内移动位置吸泥时,其吸泥管口泥面高度一 般为 0.15—0.5m吸泥时应经常变换位置,提高吸泥效果,使井底泥面均匀下降, 靠近刃脚及隔墙下的土层如不能向中间锅底自行坍落时,可用高压水抢射水冲击 吸泥操作水深不宜小于 5m,因此筑岛一段开始下沉时,可采用排水开挖或抓斗 下沉方法,或向井内注水,增大吸泥深度吸泥机工作时应经常调整吸泥管口距 泥面的高度,以能经常吸出最稠的泥浆为准工作时注意泥面变化,防止周边坍 方埋住吸泥机,停吸时,应先将吸泥机提升一定高度后再关闭风阀 4)沉井的施工测量 ①沉井顶面中心测量:在岸上导线点利用红外线测距仪,直接测出沉井中心位置 或利用预先设置的基线三角网进行交汇法测出沉井中心位置,根据中心位置检 查沉井各点下沉中的偏差,在施工中予以纠正。
②刃脚标高测量 a. 沉井下沉前求出刃脚假定标高,下沉接高时,将刃脚底面标高返至井顶面b. 接高测量:沉井接高时,其基准面也要逐节向顶面返,保持上、下基准面 平行,竖向轴线垂直 c. 下沉深度测量:按实测顶面标高和量得的沉井高度,计算下沉深度标高 d. 当最后一节沉井,下沉至顶面露出水面 0.5m 时,应设置防水挡土墙围堰, 再继续下沉至设计标高 5)沉井下沉过程中发生偏差的原因及预防措施序号产生原因预防措施 1筑岛被水流冲坏或沉井一侧的土被 水流冲空事先加强对筑岛的防护,对水流冲刷的一侧可抛卵 石或片石防护 2沉井刃脚下土层软硬不均随时掌握地层情况,多挖土层较硬地段,对土质较 软地段应少挖,多留台阶或适当回填和支垫 3没有对称地抽出垫木或未及时回填 夯实认真制订和执行抽垫操作细则,注意及时回填夯实4除土不均匀,使井内土面高低相差 过大除土时严格控制井内泥面高差5刃脚下掏空过多,沉井突然下沉严格控制刃脚下除土量 6刃脚一角或一侧被障碍物搁住没有 及时发觉和处理及时发现和处理障碍物,对未被障碍物搁住的地段, 应适当回填或支垫 7井外弃土或河床高低相差过大,偏 土压对沉井的水平推移弃土应尽量远弃,或弃于水流冲刷作用较大的一侧 面,对河床较低的一侧可抛土(石)回填 8排水开挖时,井内大量翻沙刃脚处应适当留有土台,不宜挖通,以免在刃脚下 形成翻沙通水通道,引起沉井偏斜 9土层或岩面倾斜较大,沉井沿倾斜 面滑动在倾斜面低的一侧填土挡御,刃脚到达倾斜岩面后, 应尽快使刃脚嵌入岩层一定深度,或对岩层钻孔,以桩(柱)锚固10在软塑至流动状态的淤泥土中,沉 井易于偏斜可采用轻型沉井,踏面宽度宜适当加宽,以免沉井 下没过快而失去控制6)沉井纠偏施工方法:请查阅公路桥涵施工手册有关章节。
3.6.4沉井基底清理 沉井下到设计标高后,应进行基底清理以便封底 1、排水清基 a. 当沉井刃脚下岩面较平整,刃脚与岩面间空隙不大时(20cm 以内) ,可用 1:1 水 泥砂浆封堵间隙后排水清基 b. 岩石风化层较多,清基时应将风化层全部凿除,然后由潜水工将刃脚与岩石间空 隙部分泥砂软层清理干净,在刃脚内侧堆码一圈砂袋,作为封堵砂浆的内模,用塑 料袋或桶盛 1:1 水泥砂浆(必要时可掺 2%氟化钠)缓缓吊送给潜水工,由潜水工 将砂浆倒内砂袋与刃脚的空间内进行封堵,施工应连续进行待砂浆达到一定强度 后抽水进行井内清基工作 2、非岩石类土基底水下清基 基底设置在非岩石类土层上的沉井、井孔内、刃脚及隔墙下的土层均应进行清理, 以形成封底锅底坑清基时可采用射水,吸泥式抓泥交替进行清基时应注意控制 泥面高度以及不要过分忧动刃脚下土层,以免引起翻砂或下沉,基底范围内的浮泥 松土不易超过 10cm,封底砼高度内的井壁及隔墙底面的粘泥应尽可能洗净由潜 水员和测量人员共同测定井孔底面标高 3.6.5沉井封底可分为排水封底和不排水封底两种,依据井度渗水情况选用不排水封底有三种方 法:垂直导管法灌注水下砼,堆土灌浆法和装袋法灌注水下砼。
1、导管法灌注水下砼:其施工方法与钻孔桩水下砼基本要求相同,一般采用一根 或多根导管砼时(或依次灌注) 1)导管平面布置:应使各导管的有效灌注半径互相搭接,并覆盖满基底全范围 一根导管的灌注的范围可参考下表: 当宽:长=1:1 时当宽:长=1:2 时当宽:长=1:3 时导管作用 半径 (m)宽和长 (m)面 积 (m2)宽和长 (m)面积 (m2)宽和长 (m)面积 (m2) 3.04.2*4.217.62.7*5.413.61.9*5.710.8 3.55.0*5.0253.1*6.219.22.2*6.514.3 4.05.6*5.631.42.5*7.124.82.5*7.518.7 4.56.3*6.339.84.0*8322.8*8.423.5 2)在井顶搭设灌注支架,悬挂储料斗、漏斗、导管,在灌注砼全部过程中,导管 埋入砼的深度至少应保持 1.0—1.8m 以上(导管作用半径大,埋深亦大) 3)主要设备: 储料槽,串筒,漏斗,导管,震动器,导管提升设备,隔水球,检查锤,测深锤, 抽水设备,射水设备,清孔设备,砼拌和、运输设备等 4)质量检查:可采用钻芯取样方法 5)沉井施工工艺流程: 3.6.6潜水作业:请详见公路桥涵施工手册有关章节。
3.6.7浮式沉井施工:同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