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解剖生理学呼吸系统课件.ppt

78页
  • 卖家[上传人]:aa****6
  • 文档编号:54941234
  • 上传时间:2018-09-22
  • 文档格式:PPT
  • 文档大小:4.22MB
  • / 78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第五章 呼吸系统,呼吸:机体与外界环境之间的气体交换过程 呼吸的全过程包括:1 外呼吸(肺通气+肺换气)2 气体在血中的运输3 内呼吸(组织换气+细胞内氧化),呼吸系统的组成和功能,呼吸系统,,呼吸道,肺,,上呼吸道:鼻、咽、喉,下呼吸道:气管、主支气管、肺内支气管,呼吸系统是机体进行气体交换的器官,即吸入氧排出二氧化碳呼吸系统解剖,鼻 Nose (一)外鼻鼻根、鼻背、鼻尖、鼻翼、 鼻孔二)鼻腔nasal cavity由骨和软骨围成的腔,内衬粘膜和皮肤,以鼻中隔分为左右鼻腔向前经鼻孔通外界,向后经鼻后孔通咽 1.鼻前庭:鼻阈以前的部分,内衬皮肤,有鼻毛,缺皮下组织 2.固有鼻腔:鼻阈以后的部分,侧壁有上、中、下鼻甲形成上、中、下鼻道其粘膜分为嗅区和呼吸区三)鼻旁窦 parasanal sinus 由骨性鼻旁窦的上颌窦、额窦、蝶窦和筛窦内衬粘膜而成, 位于同名骨体内,有减轻颅的重量、调节吸入空气的温、湿度和辅助发音作用蝶 窦后组 筛窦 中组前组 上 颌 窦 额 窦,,,,蝶筛隐窝,上 鼻 道,,,中 鼻 道,二. 喉 Larynx 喉是以软骨为支架,并借助软骨间的连结和喉肌,内衬粘膜而形成的腔隙,是呼吸道,也是发音器官。

      (一)喉软骨 1.甲状软骨: 甲状软骨板、前角、喉结、甲状软骨上切迹、上角、下角 2.环状软骨:是呼吸道中唯一呈环状的软骨,对维持呼吸道的畅通特别重要分为环状软骨弓和环状软骨板 3.勺状软骨:有声带突和肌突 4.会厌软骨:,(二)喉的连结 1.环勺关节: 2.环甲关节: 3.弹性圆锥(环声膜):是张于环状软骨弓上缘、甲状软骨前角后面和勺状软骨声带突之间的膜状结构,呈圆锥状,上缘游离增厚,称声韧带位于甲状软骨下缘和环状软骨弓上缘的部分,称环甲正中韧带 4.方形膜:是位于会厌软骨侧缘、甲状软骨前角后面和勺状软骨前内侧缘之间的斜方形膜 5.甲状舌骨膜: 6.环状软骨气管韧带:,(三)喉肌 由环甲肌、环勺后肌、环勺侧肌、勺横肌、甲勺肌和勺斜肌组成,主要是运动环甲关节和环勺关节,使声襞紧张或松弛,声门裂扩大或缩小四)喉腔 是由喉软骨作为支架围城的筒状腔隙, 内衬粘膜, 向上通喉咽部, 向下通气管 喉腔侧壁上呈矢状位的粘膜皱襞为前庭襞和声襞,两侧各自形成前庭裂和声门裂 声门裂是喉腔最狭窄的部分,分为前3/5的膜间部和后2/5的软骨间部 声带是由声襞及其覆盖的声韧带和声带肌共同构成 喉腔借前庭裂平面和声门裂平面分为上、中、下的喉前庭、喉中间腔和声门下腔3部分。

      喉中间腔向侧方突入前庭襞和声襞之间的梭形隐窝,称喉室,是发音的第一音箱三.气管trachea与主支气管bronchus 气管由14~18个气管软骨借气管环状韧带连结作为支架,内衬粘膜而成其分叉处称气管杈,其内面形成半月形的隆起为气管隆嵴,偏向左侧气管,,,,右主支气管,,,2~3cm,,,1.1cm,,,20~ 300,,,,,,4~5cm,,,1cm,,40~500,左、右主支气管的区别,左主支气管,右侧主支气管粗短陡直,左侧主支气管细长水平四. 肺 Lungs (一)肺的位置和形态 肺位于胸腔内, 纵隔两侧肺呈圆锥形,左肺窄长,右肺粗短肺有一尖----肺尖,一底----肺底(隔面),两面----内侧面(纵隔面)、肋面,3缘----前、后、下缘 肺门、肺根、心切迹、左肺小舌、斜裂、水平裂 左肺借斜裂分为上、下叶;右肺借斜裂和水平裂分为上、中、下叶二) 肺内支气管和支气管肺段肺叶支气管、肺段支气管、支气管树 支气管肺段(肺段)是每一肺段支气管及其分支和它所属的肺组织右肺有10个肺段,左肺有8个肺段肺的导管部:1——16级 肺的呼吸部: 17--23级 呼吸性细支气管 肺泡管 肺泡囊 肺泡壁:2种细胞组成,(三)肺脏的血液循环 1.血流阻力和血压: 2.肺脏的血容量:450ml,占全身血量的9%。

      五. 胸膜 Pleura 胸腔、胸膜腔与胸膜的概念胸腔是由胸廓和膈围成的腔胸膜是覆盖在肺表面、胸壁内面、纵隔侧面和膈上面的浆膜被覆于肺表面的为脏胸膜,被覆于胸壁内面、纵隔侧面和膈上面的为壁胸膜胸膜腔为脏胸膜和壁胸膜在肺根处相互延续,在左、右两肺周围分别形成的一个完全封闭的腔隙内为负压,有少量浆液 胸膜腔在壁胸膜某些部分的返折处,留有一潜在性的间隙,即使在深吸气时肺缘也不会伸入其间,此间隙称胸膜隐窝 肋膈隐窝是位于肋胸膜和膈胸膜的返折处,整体呈半环状,是胸膜腔的最低部分,胸膜炎症时渗出液常集聚于此处 肋纵隔隐窝位于左侧胸膜腔在肋胸膜与纵隔胸膜返折处壁胸膜依其所覆盖的部位分为肋胸膜、膈胸膜、纵隔胸膜和胸膜顶4部分肺,,脏胸膜,,,纵隔胸膜,,,膈胸膜,,,肋胸膜,,,胸膜顶,,胸膜腔,,肋膈隐窝,六. 纵隔 Mediastinum 纵隔是两侧纵隔胸膜之间的所有器官、结构和结缔组织的总称以胸骨角平面分为上、下纵隔 下纵隔又以心包为界分为前、中、后纵隔T4,T12,,,,,,胸骨角平面,,,上纵隔,前纵隔,中纵隔,后纵隔,,第一节:肺通气 一、肺通气的原理肺与外界环境之间的气体交换过程。

      呼吸道 肺 泡 胸 廓原 理,膈肌,吸气肌收缩 胸廓扩大 肺扩大 (肋间外肌、隔肌) 吸气肌舒张 吸气 肺内压大气压呼气,,,,,,,,,,,1、呼吸运动包括: 吸气运动和呼气运动,,(一)肺通气的动力,呼吸肌: (1) 吸气肌膈肌肋间外肌(2) 呼气肌肋间内肌腹壁肌(3) 辅助呼吸肌,呼吸运动的类型: 按用力程度分类:平静呼吸-安静时的呼吸,12-18次/分用力呼吸-加深加快的呼吸 平静呼吸吸气:主动过程呼气:被动过程 用力呼吸吸气:主动过程呼气:主动过程,按呼吸肌参与主次、多少、用力程度分类: 腹式呼吸 膈肌活动为主,腹壁起伏明显 胸式呼吸 肋间外肌活动为主,胸壁起伏 明显 混合式呼吸,,,,,吸气初:肺内压 大气压 呼气开始 呼气末:肺内压 = 大气压 呼气停止,2 肺内压 肺泡内的压力3 胸内压 胸膜腔内的压力测量:直接法间接法,,,,,,,,,,,,,肺回缩,胸内压形成,以胸膜腔密闭且含浆液为条件 胸廓生长>肺生长胸廓容积>肺容积 胸廓将肺拉大肺回缩 胸内负压,,胸内压=肺内压 - 肺回缩力=大气压 - 肺回缩力= - 肺回缩力呼气末:-3— -5 mmHg 吸气末:-5— -10 mmHg,胸膜腔负压的生理意义: ①实现肺通气 ②利于肺换气 ③利于静脉血、组织液回流,,,,呼吸运动(肺通气的原动力)胸内压变化(间接动力)肺内压与大气压差变化(直接动力)肺通气,肺内压胸内压呼吸气量,(二)肺通气的阻力1. 弹性阻力 弹性组织对抗外力引起的变形而产生的回位力。

      顺 应 性:弹性组织在外力作用下的可扩展性弹性阻力小,容易扩展,顺应性大 弹性阻力大,不容易扩展,顺应性小,,,1).肺弹性阻力,产生: ①弹性纤维及胶原纤维 1/3②表面张力 2/3(液—气界面),表面张力的作用:,使液体表面积缩小肺塌陷),正常:肺并不萎缩,表面活性物质产生: 肺泡Ⅱ型细胞分泌的二棕榈酰卵磷脂(DPPC),降低表面张力:① 维持大小肺泡容积稳定②防止肺水肿 有利于对肺毛细血管液体的吸收,避免液体进入肺泡 ③ 防止肺不张,表面活性物质作用:,2)胸廓弹性阻力,作用:肺容量 = 67%肺总量时 无回缩力肺容量 67%肺总量时 呼气动力(弹性阻力向内) 吸气阻力,胸廓顺应性,正常值:0.2L/cmH2o,,,,,2 非弹性阻力,①惯性阻力 ②粘滞阻力 ③气道阻力,,,气道阻力,流速快、湍流、管径小 气道阻力大 流速慢、层流、管径大 气道阻力小,二、基本肺容积、肺容量 (一)基本肺容积 (二)肺容量,1 潮气量 400-600ml 1 深吸气量 2 补吸气量1500-1800 2 肺 活 量 3 补呼气量 900-1200 3 T肺活量 4 余气量 1000-1500 4 功能余气量5 肺总量,肺活量 最大吸气后,从肺内所能呼出 的最大气量。

      意义:反映肺一次通气的最大能力 时间肺活量:最大吸气后以最快速度呼气,第1、2、3秒末呼出气量占肺活量的百分数意义:反映肺活量及呼吸阻力83、96、99,三、肺通气量 (一)每分通气量 每分通气量 每分钟进或出肺的气体总量 最大通气量 尽力作深快呼吸时,每分钟所能吸入或呼出的最大气量 =潮气量×呼吸频率 6-8L/min 最大通气量 70-120 L/min,解剖无效腔,(二)肺泡通气量:,生理无效腔=解剖无效腔+肺泡无效腔肺泡通气量 每分钟吸入肺泡的新鲜气量潮气量 - 无效腔气量)* 呼吸频率,,,,呼吸频率 潮气量 肺通气量 肺泡通气量(次/min) (ml) (ml/min) (ml/min)16 500 8000 56008 1000 8000 680032 250 8000 3200,肺通气量和肺泡通气量,第二节 气体交换 一、原理,形式:气体单纯扩散 动力:气体分压(张力)差 肺 换 气 组织换气,肺泡,肺泡与肺血,二、肺换气 (一) 过 程,肺泡与毛细血管 之间的气体交换 过程。

      肺换气,(二)影响肺换气因素,1 呼吸膜厚度改变 肺纤维化、 肺水肿时增厚,2 呼吸膜面积 ( 40) 正变运动时面积增大;(70)肺不张、肺实变、肺Cap闭塞时面积减小,3、气体扩散速度,(二)影响肺换气因素,4、通气/血流比值 0.84每分肺泡通气量和每分肺血流量的比值气多或血少 气少或血多 比值升高 比值降低肺泡无效腔 A-V短路换气效率低,,,,,,,,(二)影响肺换气因素,三、组织换气,血液与组织细胞之间的气体交换过程第三节 气体在血液中的运输 一、O2、CO2在血中存在的形式,形式:物理溶解、化学结合气体分压*溶解度 溶解量=温度,,溶解度,血液O2和CO2的含量,(ml/100ml血液)动脉血 静脉血物理 化学 合 物理 化学 合溶解 结合 计 溶解 结合 计O2 0.31 20.0 20.31 0.11 15.2 15.31 CO2 2.53 46.4 48.93 2.91 50.0 52.91,,,,,,二、O2的运输,形式:物理溶解(1.5%)化学结合(98.5%),Hb与O2结合的特征:,①反应快、可逆、不需酶催化,主要受 PO2影响 ②属氧合反应,不是氧化 ③血红素Fe 2+与珠蛋白组氨酸结合后,作用点才起作用 ④1分子Hb可结合4分子O2 ⑤氧离曲线呈S形 病理情况 50g/L 红细胞增多贫血,。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