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年来我国城镇居民消费结构的实证研究.docx
12页近年来我国城镇居民消费结构的实证研究 吕冲冲(海南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海南 海口 570228)摘 要:本文中笔者将综合利用因子分析法和SPSS统计分析软件对我国城镇居民消费结构做相关[来自wwW.lW]分析最后,从社会、经济以及消费观念等方面就如何优化我国城镇居民消费结构提出具体措施Keys:消费结构;因子分析;城镇居民引 言:城镇居民消费结构是指在一定的社会经济条件下,城镇居民在消费过程中所消费的各种不同消费资料之间的比例关系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城镇居民的收入水平有了较大提高,生活质量得到明显改善,其消费结构发生了深刻变化在此背景下,研究我国城镇居民的消费结构,对于引导居民消费调整我国需求结构、优化资源配置以及实现国民经济健康发展具有十分的重要意义因此,有必要对城镇居民消费结构进行深入分析一、近年来我国城镇居民消费结构的概况根据2002-2010年中国统计年鉴,将城镇居民的消费支出分为:食品、衣着、居住、家庭设备、交通通信、文教娱乐、医疗保健及其他支出等八个方面,并就近十年的概况进行相关分析从上表可以看出,在最近的九年中,我国城镇居民的消费结构变化十分明显单纯就绝对量而言,在我国经济迅速发展的这一大背景下,城镇居民的人均年消费支出也逐年攀升,08年突破万元大关。
与此保持一致的各项消费支出也都有所增长,其中,食品、交通通信、文教娱乐、居住及医疗保健这五大项增速较快;衣着和家庭设备这两方面虽有增长,但增速相对较慢见图一)另外,从相对数上来看我国城镇居民的可支配收入的在各方面的分配,在最近十年里发生了较大变化,消费结构中各项支出的比重也有明显转变(表二)就目前来看,我国城镇居民消费结构中,各构成要素所占比重大小依次为:食品>交通通信>教育文化>居住>衣着>医疗保健>家庭设备首要支出还是食品,说明我国城镇居民恩格尔系数较高,消费结构有待进一步优化交通通信所占比重跃居第二、教育文化上升为第三位、居住所占比重为第四随着社会高度信息化,网上购物、远程教育以及远程医疗等消费形式在城镇居民家庭消费所占的比重越来越重,对信息的需求的膨胀将会成为消费的主流私家车和住房明显成为消费热点并将成为拉动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因此,可以预见我国城镇居民在交通通信以及住房的消费支出还将不断提高医疗保健虽然居于倒数第二,但其绝对支出不断增长随着我国医疗事业的不断发展,人们保健意识的不断增强以及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城镇居民的医疗支出的比重也将会不断提高随着人们生活品质的提高,在放弃对传统的家庭设备的消费后,将开启新一轮的消费习惯。
具体而言,近年来我国城镇居名消费结构变动特点如下:(一)食品、衣着消费支出总量持续增长,占消费总支出比重逐渐下降近年来,政府对农副产品结构调整非常重视,市场提供的优质产品产量同以往相比不断增加,供应充足由以上数据可知,我国城镇居民2010年在食品上的人均消费支出为4804.71元,相比2002年增长了111.49%,衣着人均消费支出比2002年同期增长了144.34%食品支出在居民总消费支出中则由2002年的29.49%下降到2010年的25.14%,与此同时衣着消费也由原来的7.67%下降到了7.56%我国城镇居民的食品、衣着消费支出在绝对量持续增长的同时, 在消费总支出中所占比重却逐渐下降依据恩格尔定律,一定时期食品支出在居民消费中的比重随收入的增长而下降,即居民收入水平越高恩格系数越小,事实的确是这样上述数据表明城镇居民正从以满足吃、穿为主的最基本的生存型消费阶段逐步过渡发展和享受型消费阶段二)交通通讯及居住方面的支出逐步上升,支出比重不断扩大随着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的提高以及等通信产品、私家车价格的降低, 移动及小汽车逐渐成为拉动我国国内需求的新的消费热点从趋势上看, 这方面的消费需求将会持续旺盛。
据上表数据,2010年用于我国城镇居民在交通通信方面的支出为1983.70,相比2002年增长了216.87%,年均增长110.16%近年来随着住房的商品化改革的力度不断加大,住房作为人们最基本的消费资料,随着我国城镇居民消费质量的提高,住房消费状况也得到改善人们用于住房方面的支出呈现较大幅度的增长,2010年用于住房方面的支出为1332.14元,相比2002年的624.36元增长了113.36%三)医疗保健及文教娱乐支出增幅明显医疗体制的改革及覆盖全国的医保体系的建立使得人们在医疗方面的支出明显增加,并可预测我国城镇居民此项支出在未来一段时间还将会有所增长,这在某种意义上也体现了我国医疗体制改革的效果城镇居民用于医疗保健的支出无论是在绝对数和相对数上都有了明显增加,同九年前的人均430.08元的支出相比,2010年人均医保支出猛增至871.77元,增长了2倍多文教娱乐方面的增速也是不容忽视的,与2002年同期相比,2010年人均文娱消费支出达到1627.64元,增长了80.39% (四)家庭设备用品的支出总量上保持平稳,比重上呈现下降趋势本世纪前几年我城镇居民的家用电器处于换代期,因此这一时期我国城镇居民在家庭设备方面的支出主要以设备更新支出为主。
由图二可看出,除在03-05年有明显下降外,其它各年份的人均家庭设备支出基本呈平稳上升态势,这一时期的城镇居民对中低档家用设备的消费已基本达到饱和状态,他们进一步追求高质量的高档家庭设备,将开启新一轮的消费习惯通过以上分析,可以很明显的发现在过去的近十年中,我国城镇居民消费结构的变化趋势是:由单纯的对消费数量的追求向对质量追求转变;由最基本的生存型向发展型、享受型的消费结构转变;由简单的、单一的消费模式向复杂的、多样化的转变二、我国城镇居民消费结构变化的因子分析(一)因子分析的基本原理因子分析是指从研究指标相关矩阵内部的依赖关系出发,把一些信息重叠具有错综复杂的变量归结为少数几个不想关的综合因子的一种多元统计方法最早由英国心理学家C.E.斯皮尔曼提出,他利用这种方法对智力测试得分进行了统计分析目前,该方法在自然科学、社会科学的诸多领域都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它的基本思想是根据变量间的相关性大小,对其进行分组,使得同组内的变量间的相关性较高,不同组内的变量间的相关性较低,每组变量代表一组基本结构,这个基本结构称为公因子该方法的核心是对若干综合指标进行因子分析并提取公因子,再以每个公因子的方差贡献率作为权数与该因子的得分乘数之和构造得分函数。
因子分析法的数学思想可表达如下:设有P维随机变量 X=(X1,X2,X3,X4,X5,……,X p )′,其均值向量为μ=(μ1,μ2,μ3,μ4,……,μp )′ ,协方差矩阵为∑ =(σij )p*q ,可以设想这P个指标主要受到m 个公共因子F1,F2,F3,F4,F5,…,Fm 的影响,且Xi是F1,F2,F3,F4,F5,……,Fm的线性函数,即Fi对各指标的影响是线性的,则由因子模型:也可用矩阵形式表示为:X=AF+ε(二)我国城镇居民消费结构的实证分析根据2002-2010年中国统计年鉴,将城镇居民的消费支出分为:食品、衣着、居住、家庭设备、交通通信、文教娱乐、医疗保健及其他支出等八个方面它们在人均总消费支出中所占的百分比分别为X1,X2,X3,X4,X5,X6,根据2002-2010年的《中国统计年鉴》中的资料,得到这九年来我国城镇居民消费结构变化,具体数据如表三所示:由表三中的数据,根据SPSS统计软件,求得样本相关矩阵(表四)及其特征值和贡献率(表五)由表五可以看出,若选取主因子个数M=2,则两个主因子包含的信息量占总体信息量的81.784%,相应的因子载荷矩阵及公因子共同度见表六:在利用该模型进行因子分析时除了要找出主成因子外,更应该要知道它们所代表的的实际意义。
然而,由表六中数据可看出,最初的因子载荷矩阵并不满足“最简原则”,初始各因子的变量不具备突出的代表性,从而使得各因子所代表的意义不太清晰,不便于进行因子分析因而,有必要对因子载荷矩阵进行旋转,最终使得初始因子载荷的平方按列向实现0或1的两极分化,从而达到使结构简化的目的方差极大正交旋转后所得到的的因子载荷矩阵见表七,如果剔除特殊因子的影响,最终得到的因子模型为:其中,Zi表示Xi标准化后的值,Fi(i=1,2)为正交旋转后的主要因子根据上述计算结果,运用SPSS的因子得分法算出2002-2010这九年的因子得分,并据此绘制其趋势图三)结果分析根据表一数据可以很明显的看出,2002年到2010年的这九年中,我国城镇居民的消费水平有显著提高观察表二的相关数据可发现,我国城镇居民的恩格尔系数始终未超过0.4,并有下降的趋势根据联合国粮农组织提出的标准:恩格尔系数在59%以上为贫穷;50-59%为温饱;40-50%为小康;30-40%为相对富裕;20-30%为富足;20%以下2为绝对富裕从表二数据可看出,我国城镇居民的食品消费的恩格尔系数从2002年的37.68%下降到2020年的35.67%,根据这一标准,我国城镇居民的生活消费已基本达到富裕水平。
按照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在较低的需求得到满足后,人们会追求更高层次的需求我国城镇居民在满足吃、穿等基本需求后,不断向衣、住、行、教育等方面发展,他们的消费结构已由单一的生存模式向更进一步的发展与享受并存的模式转变从表七可以看出,第一主因子F1在交通通信,衣着,食品,居住及教育文化等五个方面载荷较大,这表明该因子较为综合的反映了上述五个方面的变动趋势载荷系数的绝对值大小意味着,自2002年以来我国城镇居名消费结构中变动最大的是交通通信,其次是衣着、食品、教育文化事实上,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我国城镇居民对衣食住等方面的需求已由之前注重量的满足到追求质的提高同时,我国加入WTO后与世界的联系不断加强,客观上促使我国居民加强对外交流,这也在居民消费结构的变化中得到充分体现居民在文教以及医疗保健等方面支出的增加,在某种意义上也反映了我国城镇居民消费结构的变化以及消费水平的提高除此之外,从第一载荷因子的符号可看出,食品、居住、交通通信等的载荷系数小于0,表明居民消费中食品、居住等所占的比重在下降,分别由2002年的37.68%下降到35.67%,10.35%下降到9.89%,这也符合恩格尔年定律。
而衣着、交通通信等的载荷系数大于0,表示这几项在增加表七的第二主要因子F2主要反映了家庭设备以及医疗保健的变动,通过第二主因子F2的符号可看出,该主因子在家庭设备中的载荷系数小于0,说明在我国城镇居民消费结构中,用于家庭设备支出占总支出的比重在降低事实上,从现实情况来看,近几年随着国产家电行业的兴起,我国城镇居民家庭人均拥有设备量较多,对其需求相对较弱与此同时,随着现代科技的迅猛发展,家庭设备尤其是电子产品的更新周期越来越短,从而使得产品价格较之前更低,这些因素都导致用于家庭设备方面的支出在总消费支出中所占的比重下降而该主因子在医疗保健中的载荷系数大于0,说明在我国城镇居民消费结构中,用于医疗保健的支出占总支出的比重在上升随着我国城市医疗水平的提高,人们医疗保健消费支出比重上升,处于对自身健康的考虑,城镇居民购买商业健康保险的需求得到刺激同时,由于医疗体制的改革及覆盖全国的医保体系的建立使得人们在医疗方面的支出明显增加,并可预测我国城镇居民此项支出在未来一段时间还将会有所增长,这也见证了我国医疗体制改革的效果三、[来自wwW.lw5u.CoM]优化城镇居民消费结构的具体措施1.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及相关措施,增加城镇居民收入尤其是是低收入者收入,防止收入差距过大。
收入是消费的基础,只有具备一定的经济条件人们才会考虑优化已有的消费模式和消费习惯,因此,提高城镇居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