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挡土墙施工作业指导书(共15页).doc
15页目 录挡土墙施工作业指导书1、目的明确路基挡土墙施工作业的工艺流程、操作要点和相应的工艺标准,指导、规范路基挡土墙施工2、编制依据(1)《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B01-2003)(2)《公路路基施工技术规范》(JTJF10-2006)(3)《公路工程施工安全技术规程》(JTJ076-95)(4)福建省莆永高速公路仙游至永春泉州段A2标施工图3、适用范围适用于莆永高速公路A2标挡土墙施工4、施工准备4.1材料要求砌筑挡土墙所用石料分为片石、块石、片石混凝土3种,石料应是结构密实、石质均匀、不易风化、无裂缝的硬质石料,石料强度等级一般不小于MU40砂浆所用的水泥、砂、水的质量应符合有关规范的要求,按规定的配合比施工反滤层可选用砂砾石等具有反滤作用的粗颗粒透水性材料4.2施工技术要求4.2.1一般原则:当挡土墙高度≦8米时,采用M7.5水泥砂浆片块石,其比例为片石占70%,块石占30%;当挡土墙高度﹥8米且≦15米时,采用C15片石混凝土;挡土墙高度﹥15米时,采用C20片石混凝土4.2.2为了防止挡土墙因地基不均匀沉降、温度变化或采用不同基础引起挡土墙裂缝而破坏,需设置变形缝(沉降缝和伸缩缝一般宽度为2~3cm)。
4.2.3为保证变形缝的作用,两种接缝均须整齐垂直、上下贯通,并且缝两侧砌体表面需要平整,不能搭接,必要时缝两侧的石料须修凿接缝中需要填塞防水材料(如沥青麻絮),可贴置在接缝处已砌墙段的端面,也可在砌筑后再填塞,但均需沿墙壁内、外、顶三边塞满、挤紧,填塞深度均不得小于15cm,以满足防水要求4.3施工人员及机具4.3.1技术人员熟悉施工图纸、技术规范,掌握挡土墙施工检验标准4.3.2施工前对施工人员进行培训及技术交底4.3.3特种机械操作人员要持证上岗4.3.4做好施工设备机况性能检查4.3.5设立施工标示牌、安全警示牌5、施工工艺5.1工艺流程测量放样→基坑开挖→基底处理→基础砌筑→墙身砌筑→砌体养生→墙背回填5.2施工方法及施工要点5.2.1测量放样①按设计图纸放样出挡墙基础底宽位置②墙背原地面开挖成台阶状③若发现实地墙趾地面线与设计横断面有较大出入,应及时反馈设计部门处理④当挡土墙位于平曲线范围内时,在施工过程中应注意放样精度,使墙面顺滑过渡5.2.2基坑开挖基础位于横向斜坡地面上时,前趾埋入地面的深度和距地表的水平距离应满足下表要求:土层类别最小埋入深度h(m)距地表水平距离L(m)较完整的硬质岩石0.250.25~0.50一般硬质岩石0.600.60~1.50软质岩石1.001.00~2.00土质≥1.001.50~2.50开挖前,应作好场地临时排水措施,雨天坑内积水应随时排干。
基础的各部份尺寸、形状以及埋置深度,均应按照设计要求进行施工基坑不得连通开挖,应采用跳槽开挖,以防基坑坍塌当基坑深度大于5m时,应加设平台,这不仅有利于基坑边坡的稳定,又利于基坑开挖任何土质基坑,挖至标高后不得长时间暴露、扰动、浸泡,以免削弱基底承载能力一般土质基坑,挖至接近标高时,宜保留50cm的厚度,在基础砌筑前再突击挖除基坑开挖后,应采取排水措施,以免积水5.2.3基底处理当基底为土质(如碎石土、砂砾土、砂性土、粘性土等)时,应将其整平夯实,对受水浸泡的基底土,特别是松软的土应全部予以清除,若承载力达不到设计要求,需换以透水性和稳定性良好的材料并夯填至设计标高,方可进行挡墙的砌筑对于岩石地基,若发现岩层有孔洞、裂缝,应视裂缝的张开度以水泥砂浆或小石子混凝土、水泥或其他双液型浆液等浇注饱和当基础开挖后,若发现基底地质与设计情况有较大出入或岩层地基的岩层结构面存在外倾和软弱层等异常情况时,应及时反馈设计部门现场处理5.2.4基础砌筑基坑完成后,按基底纵轴线结合横断面放线复验,确认地基承载力满足设计要求,平面位置和标高正确无误后,方可进行基础砌筑砂浆砌筑基础时,应保证砌体砂浆不受水冲刷。
①砌筑前,应将基底表面风化、松散土石清除干净②砌筑基础的第一层砌块时,如基底为岩层或混凝土基础,应先将基底预留石榫,表面清洗、湿润,再坐浆砌筑,这样可使第一层砌块与基底粘结牢固,保证砌体与基底间的抗弯拉能力和抗剪能力;如基底为土质,可直接坐浆砌筑③对于土质基坑或风化软岩基坑,在雨季施工时,在于基坑挖至设计高程时,应立即满铺砌筑一层④采用台阶式基础时,台阶转折处不得砌成竖向通缝,砌体与台阶壁间的缝隙应插浆塞满⑤基础完成后,应立即回填,采用小型压实机械分层夯实,压实度不小于93%,并采取措施防止水渗入基底⑥基础顶面应有凹凸不平面,以增强基础与墙身间的抗剪力5.2.5墙身砌筑①砌石挡土墙所选择石料的质量和规格应满足有关规范和上述设计要求,施工时做到敲去其尖锐凸出部分,分层错缝搭接砌筑、砌块相互咬紧②浆砌时砌块应坐浆挤紧,嵌填饱满密实,不得有空洞现象③挡土墙底部、顶部和墙面外层宜选用较整齐的大块石砌筑,待砂浆强度达75%以上时,方可回填墙背填料④在墙身强度达标的前提下,墙后填土应在泄水反滤完成后紧随挡墙砌筑过程进行,不允许出现挡墙施工完毕,而墙后尚未填土的情况⑤衡重式路肩挡土墙的衡重台与上墙背相交处抗剪能力较差,因此该处折角部位宜做成弧形渐变形式以防止应力集中,在石砌衡重台上下50cm范围内应用块石砌筑(见挡墙设计图),从而提高墙身截面的抗剪能力。
⑥石砌墙身圬工外表面应勾缝,以防止雨水渗漏,应确保砌体表面平整,砌缝完好、无开裂现象,勾缝平顺、无脱落现象,以增加墙面的美观勾缝一般采用水泥砂浆,其强度等级应满足设计要求勾缝完成后应注意养生对于片石混凝土的墙身,表面(除墙背回填土侧外)应平整和光洁,并要求有类似浆砌块石的图案;一般片石混凝土挡土墙墙背光滑,易造成墙背摩擦角б=0,对挡土墙受力极为不利,故为了避免出现此情况,片石混凝土挡土墙墙背须粗糙化处理,数量计入挡土墙工程数量表墙身数量中,具体详见下图:⑦挡土墙应根据渗水量在墙身适当高度布设泄水孔,泄水孔采用φ10PVC管,孔眼间距为2~3m,上下排交错呈梅花形设置,具体间距可根据现场泄水量进行调整,衡重式挡墙上下墙连接处必须设置泄水;最下一排泄水孔出水口应高出地面0.3米⑧为了保证挡墙墙背排水顺畅,在挡墙墙背底排泄水孔进水口处设置纵向碎石盲沟,在碎石盲沟底部纵向设置φ10带孔PVC排水管,排水管外包250g/m2无纺土工布,带孔排水管两端用二层250g/m2无纺土工布包封,带孔排水管与底排泄水孔采用三通接头连接,以保证盲沟通过泄水孔把墙背水排出路基,碎石盲沟底部应铺设0.3~0.5米厚的粘土隔水层并夯实,以防止台后水渗入基础;泄水孔在墙身断面方向应有3%~5%的向外坡度,以利于墙后渗水的迅速排出,不得有堵塞现象。
除底排泄水孔外其余泄水孔进水口端应用40×40cm的250g/m2无纺土工布包裹,以免泄水孔道淤塞具体见下图:路堤挡墙横断面排水示意图路肩挡土墙横断面排水示意图 5.2.6砌体养生对浆砌砌体应加强养生,以便砌体砂浆强度的形成和提高养生时,应注意以下几点:①不可在砌体上抛掷或凿打石块已砌好但砂浆尚未凝结的砌体,不可使其承受荷载②如所砌石块在砂浆凝结后有松动现象,应予拆除,刮净砂浆,清洗干净后,重新安砌拆除和重砌时,不得撞动邻近石块③新砌圬工告一段落或收工时,须用浸湿的草帘、麻袋等覆盖物将砌体盖好④养生时须使覆盖物经常保持湿润⑤新砌圬工的砂浆,在硬化期间不应使其受雨水冲刷或水流淹浸⑥在养生期间,一般砂浆在强度尚未达至设计强度的75%以前,不可使其受力对混凝土的养护应注意在混凝土浇筑完成后,应尽快予以覆盖和洒水养护,当混凝土强度达到2.5MPa前,不得使其承受行人、运输工具、模板、支架等荷载5.2.7墙背回填为保证挡土墙的正常使用和经济合理,墙背填料应采用渗水性强的砂性土等材料或设计规定的填料,不应采用粘土作为填料,严禁采用膨胀土、高液限粘土、腐殖土、淤泥和冻土块等不良填料,填料中不应含有机物、冰块、草皮、树根等杂物或生活垃圾。
浸水挡土墙墙背应全部用水稳性和透水性良好的材料填筑施工前,墙背填料应先进行土质试验,确保填料的物理力学指标满足设计要求墙背填土必须和挖方路基、填方路基有效搭接,填筑前原地面应按规范开挖台阶墙后回填要均匀,摊铺要平整,并设不小于3%的横坡,逐层填筑,逐层碾压夯实,每层表面平整、路拱合适,不允许向墙背斜坡填筑,以防止墙后台背积水让墙身承受额外的静水压力压实时应避免墙身受较大的冲击影响,临近墙背1m范围内,不得有大型机械行驶或操作;在靠近挡墙墙顶内侧处应使用不大于1吨的小型振动夯实机械夯实填土,不应采用重型设备辗压,以免辗压时重型设备的重量使墙背压力暂时性或永久性增加,压实度要求不小于95%,路床80cm深度范围的压实度要求不小于96%若墙后碾压空间受限制时,应采用浆砌片石予以回填5.2.8路肩挡土墙防撞护栏路肩挡土墙防撞护栏示意图路肩挡土墙段落路床顶面及路面横向排水示意图路肩挡土墙顶部护栏基础及局部加强示意图6、挡土墙施工控制及质量检测6.1施工控制①开挖前,应作好场地临时排水措施,雨天坑内积水应随时排干②当基础开挖后,若发现基底地质与设计情况有较大出入或岩层地基的岩层结构面存在外倾和软弱层等异常情况时,应及时反馈设计部门现场处理。
③基坑开挖完成后,按基底纵轴线结合横断面放线复验,确认地基承载力满足设计要求,平面位置和标高正确无误后,方可进行基础砌筑④基础顶面应有凹凸不平面,以增强基础与墙身间的抗剪力⑤浆砌时砌块应坐浆挤紧,嵌填饱满密实,不得有空洞现象⑥在石砌衡重台上下50cm范围内应用块石砌筑,从而提高墙身截面的抗剪能力片石混凝土挡土墙墙背须粗糙化处理⑦衡重式挡墙上下墙连接处必须设置泄水;最下一排泄水孔出水口应高出地面0.3米6.2质量检测标准砌体挡土墙施工质量标准项次检查项目规定值或允许偏差检查方法和频率1砂浆强度(Mpa)不小于设计强度每1工作台班2组试件2平面位置(mm)50经纬仪:每20m检查墙顶外边线5点3顶面高程(mm)±20水准仪:每20m检查2点4垂直度或坡度(%)0.5吊垂线:每20m检查4点5断面尺寸不小于设计尺量:每20m量4个断面6底面高程(mm)±50水准仪:每20m检查2点7表面平整度(mm)混凝土块、料石102m直尺:每20m检查5处,每处检查竖直和墙长两个方向块石20片石30现浇悬臂式和扶壁式挡土墙施工质量标准项次检查项目规定值或允许偏差检查方法和频率1砂浆强度(Mpa)不小于设计强度每1工作台班2组试件2平面位置(mm)30经纬仪:每20m检查5点3顶面高程(mm)±20水准仪:每20m检查2点4垂直度或坡度(%)0.3吊垂线:每20m检查4点5断面尺寸不小于设计尺量:每20m量4个断面,抽查扶壁4个6底面高程(mm)±30水准仪:每20m检查2点7表面平整度(mm)52m直尺:每20m检查3处,每处检查竖直和墙长两个方向6.3质量保证措施6.3.1施工时严格按图纸和施工规范进行施工。
6.3.2施工时,严格控制填料粒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