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单亲家庭的影响(1).doc
8页单亲家庭对孩子的影响 摘要:单亲家庭在剧烈的社会变动中是一个脆弱的、不稳定的社会组织单亲家庭”已成为一个引人注目的流行词,由于离婚案件的增多,单亲家庭的数量还在呈上升趋势,单亲家庭的比例也越来越高,提到单亲家庭,一般人直觉为离异家庭但随著家庭、社会结构的多元化,家庭可能因为各种因素而造成单亲,如离婚、配偶死亡、配偶工作居住两地、甚至未婚先孕等等其结构的不完整限制了其功能的发挥,从而对子女的成长产生极大的负面影响单亲家庭的影响往往是父母双方不负责或无奈的情况下造成的,这会给单亲家庭的孩子留下阴影,引起孩子的不健康成长这也正是当今社会的一种危险,经调查证明,未成年犯罪中占比列最多的是单亲家庭的孩子家庭的结构,家庭的功能,家庭的历史传承,家庭的种族民族背景,家庭的宗教信仰,家庭的时代地域环境,家庭的经济状况,家庭的文化含量,家庭的人际关系,家长的综合素质及其教养态度、教育能力、教育方式等对儿童的心理行为的形成乃至人格的塑造具有举足轻重的意义,可以说,正是上述诸因素的混同效应在儿童的社会化进程中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一、单亲家庭现状 (1)文化生活相对不足在家庭文化建设中,单亲家庭常常是一个被人遗忘的角落。
作为一种社会的弱势群体,单亲家庭的文化生活从总体上说受到很大限制,与整个社会日趋成长活跃的家庭文化生活水平反差甚大. 家庭文化是建立在以夫妻为主体的家庭成员之间以一定的经济收入为基础的各种活动之上的单亲家庭由于夫妻间的离异、分居、丧偶等变故使得其文化生活的范围和空间受到了很大的限制这表现在:一方面,由经济生活的贫困造成了文化消费量的缩减和文化需求的降低;另一方面,单亲家庭的现实以及由此产生的心理问题限制了家庭的交往活动和交往视野许多夫妻由于感情恶化等原因离婚后,夫妻双方出于再婚或生活压力等方面的考虑,往往把孩子当“皮球”踢来踢去,不愿履行对子女的教育和抚养义务也有的单亲家长因忙于工作、交际等、无暇照顾子女,使子女失去应有的教育和关心孩子得不到家庭的温暖和呵护,容易受到社会上不良因素的影响,甚至与坏人接触走向犯罪如未成年犯李某,母亲去世后随父生活父亲整天因忙于生意,无暇照顾李某,李某因家庭失管失教,时常逃学,与社会上其他一些离异家庭子女混在一起,专门在学校附近敲诈抢劫小学生的钱财,从而走上了犯罪道路 (2)对子女教育存在误区1、过分溺爱,有求必应这些单亲家长害怕自己的子女被别人看不起,或受人欺负,对孩子物质方面的要求一味满足,而对孩子思想教育或学业方面则关心不够,导致孩子为所欲为,使得许多离异家庭子女从小就养成了追求享受,爱慕虚荣的心理。
一旦家长不能满足自己的要求,便容易走向犯罪 2、放任自由,撒手不管这些离异家长由于婚姻的失败而倍加勤奋工作,为生活而奔波,为事业而操劳,所以因为忙而顾不上管带孩子,更顾不上孩子的学习这类家长经常会对孩子说:“我累极了,你还这么烦,走开点自己做作业去,别烦我这样的声音时常在单亲家庭萦绕这类的父母对孩子缺乏责任心,使孩子有种被抛弃的感觉,从而有心理压抑和行为退缩的表现 3、方法简单,态度粗暴 有些离异家庭不顾子女客观实际,在学业上对子女提出过高的要求,尤其是有些家长脾气暴躁,当孩子达不到自己要求时,非打即骂简单粗暴的教育方法,无形中使青少年背上了沉重的包袱,甚至于精神崩溃单亲家庭是一个特殊家庭,所以,即使父母对孩子期望很高,在管教孩子这方面,一定要做到:“严厉而不失温情,放手而不失引导炼钢要讲究火候,教育要讲究尺度有的孩子怕挨打,便夜不归宿,最后给家庭带来惨痛的后果所以,在生活中我们常发现单亲家庭中的孩子不是因为家里人特别溺爱孩子,就是家里人对孩子特别严酷,这是造成单亲子女心理行为极端的根本原因一位江苏泰州的姓姚父亲,为了挽救沉迷网络的儿子,辞去了银行的优越工作,每天骑着自行车从网吧找儿子,劝不动就打,打急了儿子也还手,父子俩一度大打出手,连小区保安都惊动了,儿子看他的眼神,连邻居看了都觉心惊肉跳。
三年来,他跑遍了全市大小每个网吧,甚至还亲手画了一幅泰州市网吧地图.可见这位儿子是非常的叛逆,同时也那图上的一笔一划也深深的扎在父亲的心头,父亲宁肯辞去银行的工作也要把孩子拉回正轨,但这位家长的出发点虽是好的,但方法非常粗暴 (3)单亲子女问题多 不久前,记者广东省佛山市在禅城区某酒吧,看见几个初中学生,一边玩鹘子一边喝酒,其中还有三个女生他们说话粗俗不堪,一个打扮另类的男学生还把其中一个女学生抱在怀里灌酒记者上去搭讪,竟遭到他们抢白一位知情人告诉记者,这几个学生中有一半都是父母离异,家长没时间管教,所以他们经常来泡吧的这位知情人指着一位高高瘦瘦的男生说,他因为父母离异,双方都对他的抚养推卸责任,致使他养成了不少坏毛病,经常逃学、旷课、经常出入游戏厅,最终染上了吸烟、喝酒、赌博等恶习知情人说这个小孩本质不坏,变成现在这样子,主要是没有人来关心他、帮助他 在佛山像这些学生一样身世的少年并不少见,佛山某中学的许老师说,在他们学校单亲家庭的学生占学生总数的19%,其中某一班中,单亲家庭学生比例竟高达34%这些孩子,由于父母离异,学习条件多数变得较差,因而情绪受到挫折,加之学习情况无人过问,学习成绩普遍受到影响,与社会上不良青年整天混在一起,抽烟,喝酒,敲诈同学的也大多出自单亲家庭学生。
桂城区某小学的李老师也告诉记者:“一些有经验的老师不用问也会知道哪些孩子是单亲单亲家庭的孩子也不乏好同学,但大体上由于缺乏亲情关爱和良好的家庭教育容易产生一些问题:一是任性、自私、冷漠,讲狠斗恶;二是性格孤僻,不太与人交往,多以自我为中心,合作意识差;三是不讲文明、礼貌,进取心、上进心较差;四是学习成绩低下、学习缺乏自觉性和刻苦钻研精神 由于离婚后,孩子大多和母亲同住,人们可能希望母子关系会更密切些,而事实上只有不到50%的母亲能保持离婚前那种融洽的母子关系,更多的是随时光流逝,母子关系愈加恶化,这个发现可提醒离婚的父母应该做些什么有些人强调,进入重组家庭,对孩子生活有显著改善,作为重组家庭的一员,生活中顿时增加了更多的兄弟姐妹,更多的亲戚,重新拥有一个完整的家庭,有着必然的优越性不幸的是,孩子面临的其它问题却抵消了这个优越性,对单身父母来讲,再婚会带来爱与幸福的新希望,而对孩子,同样事情却会诱发他们悲哀、愤怒甚至反叛的心理也有调查显示,重组家庭的孩子更感到孤单、寂寞、无助同时家长花在儿童身上的精力和时间,比原先家庭甚至单亲家庭都少得多,他们很少参加学校活动,不能很好协助学校共同教育孩子。
二、单亲家庭与完整的核心家庭比较 (1)文化建设 与完整的核心家庭相比,单亲家庭的文化建设无论在量上还是在质上都表现出较大的缺损状态 首先,从量上看,单亲家庭的文化生活相对不足家庭文化是建立在以夫妻为主体的家庭成员之间以一定的经济收入为基础的各种活动之上的单亲家庭由于夫妻间的离异、分居、丧偶等变故使得其文化生活的范围和空间受到了很大的限制这表现在:一方面,由经济生活的贫困造成了文化消费量的缩减和文化需求的降低;另一方面,单亲家庭的现实以及由此产生的心理问题限制了家庭的交往活动和交往视野从前者来看,经济贫困导致的文化消费不足是单亲家庭的普遍现象文化消费是现代家庭消费活动的组成部分,通常包括订阅报刊、娱乐健身、旅游度假、收藏鉴赏等活动,它是衡量家庭生活质量的一个重要指标,但却受着家庭经济条件的制约一般说来,经济条件好,文化消费量则大,家庭生活质量则高;反之亦然在单亲家庭中,经济贫困现象较为普遍因离异产生的单亲家庭普遍感觉生活水平下降尤其是单亲母亲由于收入低、下岗、无耕地、无住房、子女养育和教育支出费用高等原因经济十分拮据因丧偶导致的单亲家庭因其收入来源由夫妻双方变为单方,经济状况急转直下,如果丧方原是家庭收入主要来源者,则家庭经济则处于无着落状态。
单亲家庭的经济贫困使得他们在进行消费活动时首先选择与衣食住行密切相关的物质消费,尚有余力才能选择十分有限的文化消费这样,文化消费量明显不足从后者来看,单亲家庭由于其家庭变故使得他们与离去一方的长辈、亲友的关系自然疏远,家庭交往活动较之以前明显减少加之由离异、丧偶等带来的心理上的痛苦、失落使得单亲家庭的户主不敢也不愿意更多地涉猎社交活动这样,他们交往的空间更加狭小,由此带来的文化视野也十分有限 其次,从质上看,单亲家庭的文化水准相对偏低家庭文化除了表现为有形的文化消费、人际交往等层面外,还表现为价值观、情感等无形的心理层面这一层面的文化水准的高低往往比前者更为内在、更为深刻单亲家庭在文化深层方面存在的问题是令人忧虑的,为叙述简便,本文仅取两个主要方面说明:其一,单亲家长的心理状态;其二,单亲家庭的子女教育 (2)心理状态 就单亲家长的心理状态而言,沮丧、自悲、焦虑、紧张、孤独等是他们共同的情绪待征著名社会学家李银河认为,离婚对当事人的影响主要是精神、心理方面的,对经济与健康等方面的影响则在其次婚姻的失败、生活的挫折,使得许多单亲父母心理失衡,尤其是被动离异的单亲母亲除了忍受被遗弃的痛苦、失落和孤独外,还要不同程度地遭受旁人的非议和猜疑,因而她们沮丧、自悲、怨天忧人,对生活缺乏信心,陷入深重的精神困境。
因丧偶导致的单亲家庭,失去亲人的心灵创伤短时间内难以愈合,他们往往陷入对昔日美好生活的回忆而对新生活难以适应单亲家长的这种心态的存在及其调适与他们自身的文化素质有关素质较高者能用理智战胜情感,尽快摆脱不良情绪影响,自立自强;素质较低者则自暴自弃,把家庭变故的原因归结为命运,听之任之家庭是孩子最初和经常的生活环境,父母是孩子最先互动和互动最多的成人,对孩子智力发展的影响,是任何其他因素和社会角色所难以完全取代的有些离异家庭学生在学习态度、知识和技能上相差不远,但是他们的学习成绩有时确十分悬殊,其中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智力发展水准的不同而导致学习效率的高低不一样,离异家庭学生的学习成绩差于完整家庭学生除了因为家庭的不完整而影响其学习动机、态度外,他们智力发展水准低下,也直接影响了学习成绩的高低,而学习成绩的低下又会阻碍了智力的发展,形成恶性相互影响的严重情形但在实际生活当中也发现单亲家庭子女不仅学习成绩比较可以,还得到了不少人的称赞那这就跟儿童的气质、遗传性因素有关系小部分单亲家庭教育出了非常优秀的子女使得许多完整家庭相形见绌的事实让人们感到惊讶,这恐怕除了教养方法的得当,单亲有修复、展开家庭功能的能力,孩子没有成为劣质教学的受害者等因素外,最关键的可能是儿童的气质或遗传特征有效地保护了他们的心理与感情免遭过大的伤害,或者如英国心理学家艾森克所说,先天地具有一种内倾气质,而有内倾气质者“皮层觉醒水平高,更成熟,在更小的年龄就会按社会要求行事”,“学习较容易,比外倾者学得较多”。
艾森克还说,人与生俱有以特殊的方式对环境产生反应的倾向,遗传的生物因素起着特殊的重要作用英国心理学家卡特尔的研究也有类似的结论,“人格(气质是它的重要组成部分)的发展是遗传和环境交互作用的结果一个人的先天特性会影响他人对他的反应,影响他本身的学习方式,也限制了环境力量对他的人格的可变性[6]他甚至认为,整个人格约有三分之二决定于环境,三分之一决定于遗传单亲家庭对孩子的人格也有你大的影响父母离异的家庭,既剥夺了子女学习的楷模对象,也使个体与家庭成员、或家庭环境间失去了均衡的状态他们无法在父母身上学会如何与异性相处,如果和父亲生活会对女性存有恨意,与母亲生活则对男性存有恨意,当男童由母亲来抚养时,男童可能会有女性性格,同样当女童由父亲来抚养时,女童可能会男性化另一方面,离异家庭的子女缺乏父母的模仿对象,因此对于自我概念比较模糊,对人格完整的形成产生了极大的影响我班上就有这样的学生,所以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