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化学疑难问题分析.ppt
40页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第二级,第三级,第四级,第五级,*,科学课中,松阳县民族中学中学 潘建梅,几个,化学,疑难问题的浅析,1、人类生存环境:,(1),空气污染,:有害气体污染:CO、SO2、NO2、等;粉尘(所有粉尘)2),温室效应,:主要是由于CO2排放量过多而引起的全球气候变暖、异常,“厄尔尼诺现象”也与温室效应有关,此外还有甲烷、氟氯烃、氮氧化合物等温室效应更强的气体,但因其排放量小,未被列入主要气体1、人类生存环境:,(,3,),酸雨的形成,:,S+O,2,=SO,2,,,SO,2,+H,2,O=H,2,SO,3,;,2SO,2,+O,2,=2SO,3,,,SO,3,+H,2,O=H,2,SO,4,;,3NO,2,+H,2,O=2HNO,3,+NO,1、人类生存环境:,(4),赤潮和水华现象,:海(赤潮)、江河湖泊(水华)中排入大量的含氮磷钾等营养物质,使水中植物疯长、繁殖,导致水质恶化,有腥臭味,造成鱼虾死亡5),臭氧空洞,:导致臭氧层被破坏的主要因素是空气中排放了较多的氟氯烃(氟利昂)、氮氧化合物2、怎样描述实验现象:,a、不能将生成物当作现象来叙述,如将锈铁钉放入足量的稀硫酸中的现象描述成:铁锈和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铁;,b、不能片面的描述实验现象,如氢气通入盛有灼热氧化铜的试管,不能只说黑色变红色,还必须说在试管口有水珠生成,;,3、出现发光、放热、产生气体或沉淀、变色、燃烧、爆炸等现象,所发生的变化是什么,光,:物理变化,如灯泡发光;化学变化,如镁带燃烧。
热,:物理变化,如摩擦生热、电暖气放热;化学变化,如燃烧放热气,:物理变化,如水受热变成蒸汽;化学变化,如碳酸钠加入盐酸放出二氧化碳沉淀,:物理变化,如将土放进水中;化学变化,如二氧化碳通入澄清的石灰水中变浑浊色,:物理变化,如霓虹灯通电发出有色光;化学变化,如石蕊或酚酞遇酸或碱变色燃烧,:一定是化学变化爆炸,:物理变化,如啤酒瓶的爆炸、高压锅的爆炸;化学变化,如火药、炸药的爆炸;,核反应,,如原子弹、氢弹的爆炸4、臭氧层是怎样形成的,又是怎样被破坏的,高空中的氧气被太阳的紫外线(波长在40nm390nm),中的波长小于185nm的紫外线照射下形成臭氧,而当臭氧吸收波长大于185nm的紫外线后又变回氧气,所以臭氧有抵消紫外线的作用大气高层中臭氧和氧气以混合形式存在着人类破坏臭氧层的原因主要是由下列气体排放(起催化作用)导致臭氧变成氧气:农药溴甲烷(CH3Br);制冷剂氟利昂(CCl3F CCl2F2);飞机所排放出的氮氧化合物5、某些物质的毒性原理,一氧化碳中毒原因是因为它与血红蛋白的结合能力是氧气的200300倍,因此会导致缺氧,严重者会导致死亡;甲醇中毒是因为它能够破坏动物的神经系统,尤其是视神经,轻则导致失明,重则死亡;重金属离子(含有相对原子质量64的重金属离子的物质,且能溶于水)的毒性原理是,它们能使蛋白质变质(凝固,失去生理活性)。
6、金刚石不导电,而石墨的导电性却很好,为什么,虽然二者同为碳元素组成,但它们的结构不同金刚石中的碳原子的最外层上的四个电子均与周边的碳原子共用电子对,所以没有自由电子,故不导电,而石墨中的碳原子的最外层上的四个电子中只有三个与周边的碳原子共用电子对,每个碳原子剩余一个自由电子,因此石墨导电7、除去二氧化碳中的氯化氢杂质,为什么用碳酸氢钠溶液,而不能用碳酸钠溶液,更不能用氢氧化钠溶液?,因为碳酸氢钠溶液不和二氧化碳反应,只与氯化氢反应:NaHCO3+HCl=NaCl+H2O+CO2,所以可达上述目的,但是若用碳酸钠溶液则二者都反应:Na2CO3+2HCl=2NaCl+H2O+CO2,,Na,2CO3+CO2+H2O=2 NaHCO3因此不能达到除杂目的,不用氢氧化钠溶液也是同样道理8、催化、风化、净化、碳化、焦化、软化、钝化、酸化、板结硬化等,它们的区别是什么,催化,是指改变化学反应速率;,风化,是指含有结晶水的化合物在干燥的空气中失去部分或全部结晶水的现象;,净化,是指除去杂质的过程;,碳化,是指有机物脱水后的一种现象;,焦化,是指煤在隔绝空气的条件下加强热的过程;,软化,是指硬水变成软水的过程;,钝化,是指诸如铁与浓硫酸接触后在铁的表面形成一层致密的氧化膜,从而阻止了二者之间的反应之类的现象;,酸化,是指在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酸使之酸性增强;,板结,硬化,只指土壤长期施用硫酸铵之类的化肥造成土壤结块、变硬。
9、健康人可以长期吸纯氧吗,不行!,实验表明,任何其他动物长时间吸纯氧会导致氧中毒使人体内氧化速度过快,生理机制发生紊乱,典型症状是发烧但短时吸纯氧对于某些原因引起的大脑缺氧症状是有好处的以上结论特殊病人除外潜水员吸入的是纯氧吗,不是!,原因同上潜水员吸入的是“空气”,这种空气是用氦气代替氮气为什么不用氮气呢?因为潜水员在海水深处作业时,受到海水的压强很大(gh),会造成吸入普通空气中的氮气溶解在血液中,当潜水员回到陆地时,在常压下原体内所溶解氮气就会从血液中溢出,造成“气塞症”因此,潜水员吸入的空气是由氦气取代氮气(氦气比氮气在血液中的溶解度小得多)而整合成的专用“空气”10、为什么外焰的温度最高,火焰是气体燃烧所形成的流出的气体外部与空气接触的面积最大,燃烧最充分,所以温度最高1.“未成熟的柿子,又涩又酸,为什么柿子 中的酸碱不发生中和反应?”,教材,九上,第一章第二节探索酸的性质,“醋、胃液等是不同的物质,为什么都呈酸性?科学家研究证明,溶液会呈酸性是由于其中含有一类特殊的物质,酸,教材九上,第一章第三节探索碱的性质,“尝一个未成熟的柿子,你会感到涩味,这是因为柿子里含有,碱性,的物质。
柿子,的,涩味和酸味,据资料记载:柿子、苹果、香蕉等许多水果都含有鞣酸,鞣酸导致水果有涩味鞣酸是一种酸,它不是碱性物质又涩又酸的柿子,主要是含有鞣酸和有机酸所致酸性物质不一定是酸(,如硫酸氢钠、氯化铵等,),酸性物质不一定具有酸味(,如鞣酸等,),没有酸味的物质也可能呈酸性(,如一些水果,),注意:,毒性:,原理:,毒性、吸水性、脱水性、吸附性,(化学性质),一种是,该物质极易与血红蛋白结合,,使红细胞无法运输氧气,导致生物体窒息例如:一氧化碳、二氧化硫等另一种是,该物质能够破坏特定的蛋白质中的肽键,,改变其化学组成,使蛋白质变性失活,无法发挥正常功能,使生物体的生命活动受到影响,如:甲醛、氰化物、砷化物、卤素单质等吸水性:,浓硫酸的吸水性,是由于它能跟水结合生成不同组成的水合物,同时放出热H,2,SO,4,H,2,O、H,2,SO,4,2H,2,O、H,2,SO,4,4H,2,O等,当降低硫酸溶液的温度时,这些水合物便以晶体形式析出脱水性:,浓硫酸能使蔗糖、淀粉、纤维素等物质失水碳化,,并不是浓硫酸吸取了有机物内部含有的水分,(结晶水),而是把有机物成分里的氢、氧元素的原子按2:1的比例(水的组成比)从有机物里夺取,形成硫酸的水合物。
这对浓硫酸而言,它起到,脱,水作用,对有机物而言,则发生了碳化现象吸附性:,1)吸附:,各种气体、蒸气及溶液里的溶质被吸在固体或液体物质表面上的现象2)吸附分物理吸附和化学吸附,.“pH试纸只有14种颜色,是不是酸性溶液的pH达不到0?”,(来自学生的问题),广范pH试纸 (pH 1-14),pH值是用来表示稀溶液氢离子浓度H,+,的一种简便方法pH一lgH,+,pH:,H+,10,0,10,-2,10,-5,10,-7,10,-9,10,-12,10,14,OH,一,10,-14,10,-12,10,-9,10,-7,10,-5,10,-2,10,0,pH,0,2,5,7,9,12,14,1 mol/L盐酸,HCl,质量分数约为3.6%,pH试纸种类很多,广范pH试纸是其中的一种,.将酚酞试液滴入氢氧化钠溶液中,为什么红色很快消失?,酚酞C,20,H,14,O,4,酚酞是一种弱有机酸,酚酞的变色范围是8.210.0,,无色的酚酞,变红色后的酚酞,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0.5%酚酞乙醇溶液,酚酞与氢氧化钠溶液的显色反应,实验 取2.0mol/L、1.0mol/L、0.5mol/L、0.25mol/L、0.1mol/L、0.01 mol/L等六种 NaOH溶液各4ml于6个试管中,分别滴入12滴酚酞试液,实验结果记录如下表:,NaOH浓度(mol/L),2.0,1.0,0.5,0.25,0.1,0.01,褪为无色的时间(min),1,2.5,6,18,不变色,不变色,当NaOH溶液浓度小于0.1mol/L,即溶液pH小于13时,生成的红色酚酞才是稳定的.,结论:,使用酚酞试液应注意的问题:,1)NaOH溶液的pH应小于13(0.1mol/L),2)在酸碱中和滴定时,不宜加入过多的酚酞试液,以防止酚酞析出出现白色浑浊。
3)酚酞在浓酸中也会变色,如酚酞遇浓硫酸变橙色这是由于物质的聚集状态、固体物颗粒大小不同、固体表面是否光滑、以及固晶体表面形状不同,引起对光的吸收、反射、透射、折射不同,因而形成了不同的颜色为什么同一种物质却有不同的颜色?,金属的光泽,只有在整块且表面平滑时才能表现出来粉末状的金属除镁、铝外,多数呈灰色或黑色铜丝插入硝酸银溶液中,为什么表面变黑而不是出现银白色固体?,这是因为铜与硝酸银快速反应,析出粉末状银颗粒粉末中晶体排列不规则,使可见光被自由电子吸收后难以反射出去,故看到的是黑的为什么有时反应生成氯化铜溶液为绿色、有时却出现蓝色?,这与氯化铜溶液的浓度有关,很浓溶液 CuCl,4,2-,络离子 显黄色,很稀溶液 Cu(H,2,O),4,2,显蓝色,较浓溶液 CuCl,4,2-,Cu(H,2,O),4,2,显绿色,6.钠等金属与酸的反应,2Na +2 HCl 2NaCl+H,2,反应实质:,2Na +2 H,+,2 Na,+,+H,2,盐酸是混合物,是电解质氯化氢的水溶液,盐酸是既不是电解质,也不是非电解质,7.盐酸是否是电解质?,凡是在水溶液或熔化状态下能导电的,化合物,电解质:,纯硫酸、纯硝酸,它们都是电解质,8一切物质都有三态变化吗?,大多数物质都有三态变化:如氧气、铁等,有些物质没有三态变化,如:碳酸氢铵,只有固态,许多固态有机物,9化学方程式的读法,化学方程式客观地表示了化学反应的事实,它反映出反应中“质”和“量”两方面的变化,因此在读化学方程式时必须反映这些客观事实。
2 H,2,0 2H,2,+0,2,通直流电,2 H,2,0 2H,2,+0,2,通直流电,水在直流电的作用下,分解成氢气和氧气,在电解时每36克水分解生成4克氢气和32克氧气,在电解时每2个水分子分解成2个氢分子和一个氧分子,10“血液是溶液吗?肥皂水是乳浊液吗?”,图1-64 牛奶是一种乳浊液,图1-65 肥皂水也是一种乳浊液,图1-63 血液是悬浊液,?,?,分散系,溶液,胶体,悬浊液,乳浊液,分散系颗粒,直径,小于10,-9,米,lO,一9,10,一7,米,10,-7,10,-3,米,组成,分子、离子,大量分子的集合体,巨大数量分子的集合体,能否透过滤纸,能,能,不能(指悬浊液),能否透过半透膜,能,不能,不能(指悬浊液),外观,澄清透明,澄清透明,浑浊不透明,稳定性,很稳定,较稳定,不稳定,有否丁达尔现象,无,有,无,举例,食盐水,蔗糖水,泥沙水是悬浊液,油水是乳浊液,肥皂 水、,豆浆,肥皂的主要成分:硬脂酸钠C,17,H,35,COONa),谢谢!,不当之处,敬请批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