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关于人称代词人家的研究.docx

5页
  • 卖家[上传人]:ji****81
  • 文档编号:219988416
  • 上传时间:2021-12-07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47.70KB
  • / 5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关于人称代词“人家”的研究 付敏【摘要】本文通过收集人称代词“人家”的用例,从泛指、特指、自称等三方面分析“人家”的感情色彩结果显示,特指第三者时,“人家”表达对指示对象的同情、袒护以及对听话者不满之情人家”作为自称词时,带有亲昵调侃的感情色彩关键词】人家;特指;泛指;自称;感情色彩G643 A一、前言关于“人家”的代词用法,王力提出:“‘人字又可以当‘人家或‘别人讲,‘人家和‘人的意思差不多,不过‘人家往往带着感情吕叔湘认为:“用人家代我,动机自然也是为了我避免说我;以现代口语而论,人家比我要婉转些,也俏皮些本文针对王力和吕叔湘提出的关于现代汉语“人家”带有感情色彩的这一观点,通过收集更多的实例进一步分析论证二、考查结果文中用于分析“人家”的用例,摘自中国作家协会于2004年至2007年编录的短篇小说集,共收录139篇年度优秀短篇小说人家”的使用情况如表1所示人称代词“人家”有179例,大都用于作主语,指向第三人称其中或者“人家城里人”或“人家喝酒的”,这类“人家”的同位语结构有24例一)“人家”泛指第三者(1)情景:姐问“我”为什么要把烟的包装纸贴在书里,“我”如是回答我说,怕人家偷,贴上去人家就偷不掉了。

      2)情景:丈夫夸妻子做的汤比汤馆卖的汤还要好喝人家都说老王家汤馆好,我看就是那里都喝不到这么好的人家”泛指除说话者与听话者以外的第三者,单纯的指代,说话者不带有任何感情色彩二)“人家”特指第三者(3)情景:娘责怪“我”,认为“我”不该让来相亲的姑娘等上好几天我娘跟我说,人家黄姑娘都在家里等你好多天了在本论收集的语料里出现类似(3)这样的同格指示结构24例其中“人家黄姑娘”[人家+固有名词]的有13例,“人家城里人” [人家+普通名词]有11例3)中儿子让来相亲的女性等了很多天,母亲对其儿子不满,此处的“人家”强调特定第三者“黄姑娘”就[人家+固有名词]的同位语结构,郭继懋等提出:“谈论两个人冲突时‘人家总是放在自己感情所倾向的那一方”具体实例如:老齐、老张吵起来了说话人的感情是中立的老齐和人家老张吵起来了说话人感情倾向于老张老张和人家老齐吵起来了说话人感情倾向于老齐人家老齐和人家老张吵起来了因为不能同时倾向于两方,所以不能两处都加“人家”由此可见,当两人发生冲突时,在人名前加上“人家”一词来表达说话人对其中一人的袒护之情3)句中如果只说“黄姑娘”,句子则仅停留在客观事实的叙述上,而用了“人家黄姑娘”这一同位语结构后,“人家”强调指代“黄姑娘”,也因此十分贴切地表现出了母亲对黄姑娘的同情及袒护之情,同时也传达了对儿子的不满情绪。

      三)“人家”特指“我”刘月华等(1983)指出:“‘人家还可以用来确指第一人称,指说话人自己这种用法多为年轻的妇女所常用,有娇嗔,亲昵的意味,只用于口语4)情景:一女生对其恋人说道:她说:“哟,你的指甲盖这么长也不剪剪,扎得人家怪痒痒的,来,我给你剪剪吧!”(5)情景:在老人院生活的老人丙和老人丁,两人发生口角的场面老头丙对老头丁说:我比你大十岁,你当然得管我叫大叔了老头丁指着老头丙对管理员说:这人忒不自觉,老让人家管他叫叔4)句年轻女性人对其恋人,称自己为“人家”表达不满的同时,还有向男友撒娇的意味5)句与(4)不同,是男性用“人家”指代“我”的例子生活在老人院里的两老人发生口角,老人丁以“人家”来自称,表明了他想让管理员站在自己这方,庇护自己的心情作第一人称使用时的“人家”是为了避免使用“我”,根据对话的场合来表达亲昵,调侃的语气女性常用,1例为男性所用这证明了前人见解:“人家”多为女性用语男性使用的例句虽然仅有一例,但我们可以得知:男性也可使用“人家”一词自称三、结语“人家”有179例,主要用于主语,占41%,表达说话人的主观情感在指代特定第三者时,“人家”往往表达的是说话者对指示对象的同情、袒护,对听话者不满、责备之情。

      人家”作为自称词使用,说话者带有亲昵调侃的感情色彩,多用于年轻女性参考文献[1]郭继懋,沈红丹.外人模式与人家的语义特点[J].世界汉语教学,2004(1).[2]吕叔湘.近代汉语指代词[M].上海:学林出版社,1985.[3]杨春冉,杨青云.指代词“人家”的指称功能及修辞效果[J].说文解字,2006(11).[4]王力.王力文集 第二卷[M].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1985.[5]刘月华,潘文娱,故桦.实用现代汉语语法[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83.[6]选编者中国作家协会.2004年中国年度短篇小说[M].桂林:漓江出版社,2005.(编辑:马梦杰) -全文完-。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