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县水利局向援疆规划调研团的交流发言范文.docx
7页县水利局向援疆规划调研团的交流发言范文目录/提纲: 一、水资源量概述 二、“十一五”末水利设施建设现状 灌溉引水渠工程 排水渠工程 高效节水工程 地下水开发建设工程 农村人口饮水安全工程 三、水资源开发利用存在的问题 渠道渗漏损失严重 灌溉工程不配套,设施功能得不到充分发挥 土地平整度差,田间灌溉方式落后 四、“十二五”水利建设的指导思想、申请援建的水利建设项目及保障措施 指导思想 申请援建的水利建设项目 1、加快推广高效节水灌溉技术 2、继续加大推广工程性节水措施 4、新和县央达克东片四乡水厂扩建工程,工程总投资1460万元 保障措施 4、着力抓好冬季农牧民培训工作 县水利局向援疆规划调研团的交流发言 新和县是典型的“荒漠绿洲、灌溉农业”特点的农业县,现有灌溉面积86.6万亩地表水源来自渭干河,渭干河多年平均径流量21.97亿立方米,新和县常年平均引水量6.04亿立方米近年来随着县国民经济持续快速的发展,棉花种植面积达50万亩,优质特色林果36万亩,推进新型工业化建设进程的加快,水资源供需矛盾日益突出。
受水资源开发利用的影响,目前,我县部分棉田灌水次数仅为2.8次,小麦灌溉次数仅为3次,红枣和核桃灌溉次数仅为3.5次,不能保证作物和果树生长要求,影响了产量和效益的提高水资源的不足已成为制约我县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瓶颈因素因此,以高效节水建设、土地平整及渠道防渗为重点,大力开展农田水利基本建设,不断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已成为新和县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问题 一、水资源量概述新和县拥有水资源总量为7.72亿立方米,其中地表水资源量6 .5亿立方米的能力 农村人口饮水安全工程从供水水质、生活用水量、用水方便程度和水源保证率四个方面进行评价,新和县目前已解决农村饮水安全和基本安全人口10.977万人,未解决农村饮水安全问题人口2.6万人三、水资源开发利用存在的问题渠道渗漏损失严重新和县现有干支斗农渠总长3590公里,其中防渗渠514.10公里,防渗率为14.3%渠系水利用系数为0.48各级渠道输水损失水量约为1.03亿立方米灌溉工程不配套,设施功能得不到充分发挥多数已建工程建设标准偏低,配套不完善,工程设施老化,效益降低一是建设的五一水库为平原水库,库盘渗漏严重,水利用率仅为55%;二是世行一期项目所建骨干防渗渠156.193公里中有53.118公里渠道损坏较为严重,影响工程效益发挥;三是由于田间工程配套不完善,加之电力负荷不足影响及机电井管理水平低等原因,地下水供水能力及利用率不够高。
土地平整度差,田间灌溉方式落后田间灌溉水平较低,条田划分不规范,田间土地高低不平,平整度差,灌溉过程中跑水漏水等大水漫灌面积约30.31万亩,占总灌溉面积的35%,比较标准的农田沟畦面积约46.76万亩,占总灌溉面积的54%,田间水利用系数为0.8灌溉水利用系数0.41,平均亩灌溉定额为796立方米,高于全疆平均水平四、“十二五”水利建设的指导思想、申请援建的水利建设项目及保障措施指导思想以科学发展观统领水利全局工作,认真摸清吃透中央投资政策及援建工作精神,做好农田水利基础设施项目储备申报工作;制定优惠政策,大力推行高效节水灌溉技术,高标准平整土地,小型农田水利建设工程,积极抢抓国家大型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工程的投资机遇,解决工程性缺水和管理性缺水的矛盾围绕加快水管体制改革工作,努力培育农民用水协会,狠抓饮水安全保障工作,让群众喝上放心水申请援建的水利建设项目1、加快推广高效节水灌溉技术力争到2022年我县高效节水面积由目前的26.11万亩分别实现40万亩的目标,实现年节水量4000万立方米工程总投资9800万元2、继续加大推广工程性节水措施十二五”期间,争取增加支斗渠道防渗360公里,增加配套建筑物1200座,灌溉水利用系数由现在的0.48提高到0.56;平整高标准条田10万亩,田间水利用系数达到0.85。
工程总投资10400万元 3、加快重点工程建设,努力提高水资源调配能力积极做好渭干河流域新和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项目重点工程建设十二五”期间,完成新修和改建渠道18条,建设防渗渠长度252.78公里,工程总投资10000万元,其中可申请国家建设资金7000万元 4、新和县央达克东片四乡水厂扩建工程,工程总投资1460万元工程建成后,日供水规模达8060m3/d,实现解决该区农村饮水安全人口8.06万人保障措施1、组织人力、财力认真编制完成《新和县“十二五”水利发展规划》,为争取国家和自治区的投资提供有力保障积极争取中央及自治区小型农田水利工程设施项目 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