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山区聋生职业教育的实践与思考.docx

2页
  • 卖家[上传人]:li****i
  • 文档编号:138889374
  • 上传时间:2020-07-18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39.31KB
  • / 2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山区聋生职业教育的实践与思考摘 要:对聋生进行职业教育是特殊教育的重要内容,培养聋生掌握一定的职业技能是特校的基本任务之一,通过职业教育和劳动技能的培养,使聋生掌握一技之长,成为自食其力的劳动者,从而让其能真正融入社会成为可能基于这一原因,重庆市秀山县特殊教育学校更加关注和重视对聋生进行职业教育,其中有喜悦也有困惑 关键词:山区聋校;职业教育;实践;思考我县地处武陵山区,是老少边穷地区,全县63万人口,只有一所特殊教育学校――重庆市秀山县特殊教育学校(以下简称“我校”),创办于2000年,目前开设听障、培智教育,学校有教职工21人,在籍学生63人,学生分布在全县的32个乡镇,全部寄宿在学校我校听力障碍学生在入学前没有进行学前教育或语言康复训练,很多学生入学时年龄偏大,一般都在9~10岁才读一年级,九年义务教育后,他们大多数是十***岁的青年由于地方条件和家庭经济等原因,初中毕业后,很少有学生能继续学习,他们完成义务教育后首要的问题就是面对就业,同时也只有就业,才能让他们成为自食其力的劳动者,他们才能找到自己的价值,实现自己的人生目标,才能被社会所接纳,从而真正地融入社会基于此,学校在完成文化知识教育、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的同时,更加关注和重视对聋生进行职业教育。

      一、针对聋生的年龄情况开展劳动技能培训我校针对聋生的年龄情况开展职业技能培训,主要措施有:一是按聋生的年龄进行分组,不以单纯的班级进行分组,由于聋生入学的时间不同,在低年级有大龄学生,在高年级也有年龄较小的学生,我校在进行劳动技能培训时,以学生的年龄为分组的主要依据,把年龄相当的学生分在一起进行劳动技能培训,学校每周有两节劳动技能培训课,由学校集中安排,统一调度,打乱班级,10岁以下分为一组,由两名教师对其进行日常生活自理技能的指导,如洗漱、叠被、洗碗等;11~14岁分为一组,也由两名教师对其进行简单生产劳动技能的指导,比如洗衣、做饭、蔬菜种植等;15岁以上的分为一组,由两名教师带队,带到专门的培训机构进行培训二、针对聋生的性格特征和爱好进行职业技能培训我校学生全部寄宿在学校,他们离开父母,进入了一个新的“聋人世界”,全部在聋人的圈子里进行生活与交流,他们的性格和爱好可以自由地展现,一些学生个体的优势能充分地得到强化,比如画画画得好的、写字写得好的、手工做得好的……,只要教师一提起某个方面的事,全体学生都会推荐某某来做,这给予了学生极大的自信三、结合地方特点进行劳动技能专项训练我县有一些适合聋生就业的民族特色地方产业,如编晒席、编背篓、编箩筐等,这些产业投入的成本小,适合聋生自谋职业。

      学校采取外聘师傅的办法,把民间手艺好、具有一定沟通能力的师傅请到学校里,每周定期到校教学生,材料由学校购买,制作出来的成品归师傅,抵一半的工资,另一半由学校支付,通过不断寻找民间特色产业的手艺艺人到校培训,教会了学生劳动技能,开阔了学生的生活视野,此项培训深受学生喜爱,取得了一定成效我校近几年的职业技能培训中,取得了一定的成果,积累了一些经验,但离聋校的职业教育之路还有很大差距,还有很多问题值得我们思考1.聋校义务教育阶段系统职业教育的教材问题我校现行的职业教育还不能说是完整意义上的职业教育,因为完整意义的职业教育应该有课程方案、课程标准和教材义务教育阶段的聋校的课程设置中只有劳动技能的课程,且教材内容陈旧,不具有针对性,学校围绕聋生自食其力、融入社会的要求而开展的一系列职业教育,其实质是对聋生劳动技能的培训,甚至是某一方面单一的劳动技能培训学校站在为聋生服务的出发点开展职业教育,可以说是想尽了办法,动够了脑筋,但收效却不是十分明显,往往是东抓一把,西抓一把,并没有形成固定的办学模式,学生得不到系统的职业教育培训,没有从职业理想、职业规划、职业态度、职业技能等方面系统地展开,为聋生的职业生涯进行科学的奠基,其根本原因就是国家没有提供专门的聋校职业教育课程计划、课程标准和教材。

      学校也想从开发校本教材着手来解决教材问题,但实际情况却是心有余而力不足2.聋校义务教育阶段职业教育的师资问题现行聋校的教师从普校转行过来的比例较大,专业化程度不高,在完成对聋生的文化知识教育、行为习惯培养上已经花去了绝大部分精力,在对学生进行专门的、系统的职业教育上已经明显地感到力不从心,很多教师不具有对学生进行职业教育的专业知识学校一度时期曾与县职业教育培训中心合作,但收效甚微,主要原因还是师资问题,职教中心的教师有专业,但不会手语,学生听不了,看不明,培训收不到好的效果,我校跟踪带队的教师又不懂职业培训的相关专业及专业术语和操作规范,导致教学不顺畅,培训费时费力,学生学不会,在操作机器时常出错,考虑到安全问题,学校中断了合作3.聋生的就业问题通过调查了解,我校毕业的学生真正能用到学校培训的相关劳动技能进行就业的人数比例并不高,很多学生毕业后随同父母外出务工,大多数从事的就是体力劳动,能从事技术工的聋生是极少数这与学校的职业教育和劳动技能培训有着密切的联系,一是职业教育和劳动技能培训的针对性不强,有些项目是学校容易开展的,容易组织的,但社会接纳的程度不高二是受山区条件所限,学生毕业回家后,家乡无法为其提供就业的机会,大多数只能随父母外出,在学校进行的专项训练又因父母的不放心而得不到利用,如我校在2009年针对17岁以上的学生开设的专项电车培训项目,9人拿到合格证,但这9人毕业后只有一人在制衣厂工作,用到此项技术。

      如何通过合理的培训项目选择和职业教育来提高学生就业率,让聋生在校所学能得到充分发挥,也是我们开展职业教育和劳动技能培训的又一问题实施好系统的职业教育是聋生真正地实现自食其力,实现人生理想和自身价值,融入社会的基石要奠好这块基石,学校还得从教材、师资、设施设备等问题入手,结合山区聋校的特点和聋生的特点开展系统的职业教育 重庆市秀山县特殊教育学校)??编辑 张珍珍。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