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小学四年级数学常见的数量关系教案.doc

6页
  • 卖家[上传人]:s9****2
  • 文档编号:536571357
  • 上传时间:2024-01-16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18.50KB
  • / 6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小学四年级数学常见的数量关系教案  教学要求:1.使学生初步认识单价、数量和总价,速度、时间和路程的含义,理解、掌握这两组数量关系2.初步培养学生运用数学术语的能力,以及综合、抽象、概括等思维能力,并渗透事物之间相互联系的观点教学过程:一、复习旧知1.口答列式1) 每个文具盒10元,5个文具盒多少钱?(2) 50元钱买文具盒,每个10元,可以买多少个?(3) 50元钱买了5个同样的文具盒,每个多少钱?指名学生口答,老师板书2.学生列式1) 一辆汽车每小时行50千米,3小时行多少千米?(2)一辆汽车行了150千米,每小时行50千米,行了多少小时?(3)一辆汽车3小时行了150千米,平均每小时行多少千米?学生在练习本上列算式,然后口答、校对二、教学新课1.引入新课我们已经学习过许多应用题,知道在工农业生产和日常生活里,有各种数量关系,并且已接触了许多数量关系像上面做的题里有哪些数量呢,这些数量之间有怎样的关系呢,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一些常见的数量关系(板书课题)2.教学例11)出示例1,学生读题让学生在课本上列式解答学生口答算式和得数,老师板书2)教学单价、数量和总价的含义提问:这两道题都是说的哪一方面的事?这两道题的条件有什么共同的特点?都是求怎样的问题?说明:这两道题都是讲的买商品的价钱的事,这里的每枝铅笔2角、每个排球55元,这样的每一件商品的价钱是单价,(板书:单价)3枝、4个这样买的件数是数量,(板书:数量)一共用的钱是总价(板书:总价)。

      提问:你的数学书的单价是多少?你知道自己文具盒的单价吗?请你来说一说下面的单价、数量和总价学校买20套校服,花了600元,每套30元3)概括单价、数量和总价的数量关系谁来说一说,第(1)题里铅笔的单价、数量各是多少,求出了什么?是怎样求的?第(2)题里的单价、数量各是多少?求的什么?怎样求的?这两题在计算方法上有什么共同的特点?从上面的两题里,你发现单价、数量和总价之间有怎样的数量关系(板书:单价数量=总价)?[评析:让学生观察不同的数量,思考求的什么数量,是怎样求的,既可以巩固刚学到的量的概念,又是对这两题计算方法的分析接着引导寻找共同特点,归纳数量关系,就是在分析的基础上启发学生综合、抽象和概括这样教学,可以使学生在对具体问题的感知、分析的基础上认识抽象的数量关系,不仅有利于学生的理解,也有利于培养学生初步的逻辑思维能力]提问:请同学们根据这个关系想一想,如果知道总价和单价,可以求什么?怎样求(板书:总价单价=数量)?追问:为什么求数量用总价除以单价?提问:再想一想,如果知道总价和数量,可以求什么?怎样求?你是怎样想到的(板书:总价数量=单价)?(4)现在请同学们看一看这里一组三个数量关系式,它们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

      你觉得只要记住了哪一个,就能记住其他的两个?根据什么知识来记其他的两个?小结:我们从这里的三个数量关系式可以看出,根据单价、数量和总价三个量的关系,只要知道两个量,就可以求出第三个量我们在记这一组数量关系式时,只要记住单价数量=总价,就可以根据乘法算式各部分之间的关系,想出总价单价=数量和总价数量=单价3.组织练习1)做练一练第1题提问:例1的数量关系是什么?指名学生先口头举出例子,说明求总价的问题提问:谁还能举一个求数量的例子?求单价的呢?(2) 做练一练第2题指名三人板演,其余学生做在课本上集体订正提问:这里应用了哪几个数量关系式?在单价、数量和总价三个量里,要求一个量,需要知道几个量?指出:在单价、数量和总价里,只要知道其中的两个量,就可以求出第三个量4.教学例21)出示例2,学生读题让学生在课本上列式解答学生口答算式和得数,老师板书2)提问:这两道题都是说的哪一方面的事,也就是行程问题,其中每小时45千米、每分钟行70米这样在一个单位时间里行的路程,是速度,(板书:速度)所用的2小时、6分是行走的时间,(板书:时间)求出的90千米、420米这样的一共行的路是路程板书:路程)(3)提问:第(1)题里汽车的速度是多少?行走的时间呢?求出的结果是什么数量?是怎样求的?第(2)题里小东行走的速度和时间各是多少?求出的是什么?怎样求的?这两题在计算方法上有什么共同特点?从这两题里,你发现了速度、时间和路程之间有怎样的关系(板书:速度时间=路程)?提问:如果知道路程和速度,可以求什么?时间怎样求?你是怎样想到的(板书:路程速度=时间)?根据数量关系式,求速度需要哪两个条件?怎样求?为什么要这样求(板书:路程时间=速度)?(4)这里主要记住哪一个,就能记住其他的两个?根据什么知识可以从乘法的关系式想出其他的两个?请大家把这三个数量关系式齐读一遍。

      小结:速度、时间和路程是一组联系紧密的数量,只要知道其中的两个量,就可以求出第三个量记这一组数量关系式时,只要记住速度时间=路程,就可以根据乘除法的关系,想出路程速度=时间、路程时间=速度5.组织练习1) 下面的条件中各是什么数量关系?①轮船5小时行125千米②火车从南京到上海每小时行驶61千米,共行驶305千米③小华从家到学校要走800米,小华要走16分钟,每分钟走50米2)做练一练第3题让学生举例说明求路程的问题哪位同学举出一个求时间的问题?你能举出一个求速度的问题吗?(3) 做练一练第4题指名学生说数量关系指名三人板演,其余学生做在练习本上集体订正提问:怎样求路程?怎样求时间?求速度呢?“师”之概念,大体是从先秦时期的“师长、师傅、先生”而来其中“师傅”更早则意指春秋时国君的老师《说文解字》中有注曰:“师教人以道者之称也”师”之含义,现在泛指从事教育工作或是传授知识技术也或是某方面有特长值得学习者老师”的原意并非由“老”而形容“师”老”在旧语义中也是一种尊称,隐喻年长且学识渊博者老”“师”连用最初见于《史记》,有“荀卿最为老师”之说法慢慢“老师”之说也不再有年龄的限制,老少皆可适用。

      只是司马迁笔下的“老师”当然不是今日意义上的“教师”,其只是“老”和“师”的复合构词,所表达的含义多指对知识渊博者的一种尊称,虽能从其身上学以“道”,但其不一定是知识的传播者今天看来,“教师”的必要条件不光是拥有知识,更重于传播知识宋以后,京师所设小学馆和武学堂中的教师称谓皆称之为“教谕”至元明清之县学一律循之不变明朝入选翰林院的进士之师称“教习”到清末,学堂兴起,各科教师仍沿用“教习”一称其实“教谕”在明清时还有学官一意,即主管县一级的教育生员而相应府和州掌管教育生员者则谓“教授”和“学正”教授”“学正”和“教谕”的副手一律称“训导”于民间,特别是汉代以后,对于在“校”或“学”中传授经学者也称为“经师”在一些特定的讲学场合,比如书院、皇室,也称教师为“院长、西席、讲席”等三、课堂小结这堂课学习的是哪两组常见的数量关系?你能具体说一说这两组数量关系吗?我们主要记住哪两个,就能想出其余的数量关系式吗?四、布置作业这个工作可让学生分组负责收集整理,登在小黑板上,每周一换要求学生抽空抄录并且阅读成诵其目的在于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引导学生关注社会,热爱生活,所以内容要尽量广泛一些,可以分为人生、价值、理想、学习、成长、责任、友谊、爱心、探索、环保等多方面。

      如此下去,除假期外,一年便可以积累40多则材料如果学生的脑海里有了众多的鲜活生动的材料,写起文章来还用乱翻参考书吗?课堂作业:练习十二第1、2题第 页。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