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浅谈少数民族地区钢琴教育.docx
7页浅谈少数民族地区钢琴教育 张承林(临沧师范高等专科学校艺术与体育系]钢琴教育与少数民族文化任何教育总是在一定的文化背景中进行的,少数民族教育也不例外文化背景是指对人的身心发展和个性形成产生影响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环境根据文化学的理论,这种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环境是可划分为不同类型和层次的,不同程度地保留着本民族的生活习俗及特点钢琴来自西方,从某种意义上讲它的进入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民族地区原有的音乐文化状态,造成了不同文化的交流,使少数民族音乐文化与钢琴音乐文化产生了融合,致使音乐发生了新的变化,从而促进了音乐本身的发展相对于少数民族自身文化发展的历史而言,这种变化可以说是新颖的当人的意识受外界的影响而日益走向开放,多元化的生活方式和思想观念削弱了以往的群体意识,增强了个体意识,那种集体性的民俗音乐活动也将会因其所依附的传统社会活动(民俗活动)而逐渐改变了形式,有些民族音乐文化也会随着新的社会活动而产生新的变化甚至消失在钢琴教育中,如何将民族音乐思想、形式及民族音乐素材融入到钢琴教育教学和钢琴创作中是很有必要的同时也是具有深远意义的钢琴教育民族化特点是时代多元化发展的要求,是钢琴教育者需要进一步实践与思考的。
钢琴教育要尽可能在保留民族音乐艺术内涵的前提下深入发展新的艺术表现形式钢琴是表现音乐的乐器之一,如何将民族音乐通过钢琴表现出来,如何让学生建立民族音乐意识,如何应用钢琴发扬优秀的民族音乐文化,如何提高自身音乐艺术修养等等是少数民族地区钢琴教育中需要思考的少数民族地区的钢琴教育不仅仅要教授西方钢琴艺术,更要探索民族音乐在钢琴艺术中的运用以及适合少数民族地区特点的钢琴教育理念中国少数民族主要集中在西部地区,向来能歌善舞,音乐文化资源十分丰富,因此具有前瞻性,有计划、有步骤地开发、研究、利用这些资源,均有利于推动少数民族音乐文化的迅速发展少数民族地区的钢琴教育环境我国是具有五千年历史的文化古国,有五十六个民族长期耕耘在这块土地上,各自创造着灿烂的民族文化近百年来经过众多音乐家的努力,我国的民族民间音乐中出现了不少优秀、喜闻乐见的作品,为钢琴教育也提供了丰富的、重要的、科学的教育资源随着我国综合国力的不断增强,国家对少数民族地区的政策扶持力度越来越大[来自wWw.LW5U.com],少数民族地区在经济、文化等方面都得到了很大的提高,为少数民族地区钢琴教育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文化环境近年来少数民族地区的琴行、钢琴培训中心像雨后春笋一样发展起来,给广大的琴童提供了学习的平台,学习钢琴的学生可以用火暴来形容,家长对提高孩子的音乐修养意识也不断增强。
这些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钢琴教育的发展但是在钢琴教育发展的同时也逐渐显示出钢琴教育软硬环境滞后的问题在软环境上(钢琴教师),学琴的孩子多了,伴随着利益的驱使,很多所谓的“钢琴教师”也越来越多不管有没有学过钢琴或者是根本没学过钢琴的都来搞钢琴教学,这样在教学质量上就没有了保障在硬环境上,少数地区经济相对落后,没有专门的琴房,就拿上课、练琴来讲,老师和学生的都混在一起,整个教学环境吵闹成片,这怎么能保证孩子的学习质量目前钢琴老师的选择,是学生家长一直在困惑的,在我国目前还没有专门的机构来对钢琴教师资格进行认定从家庭教育环境来讲,少数民族地区的家庭教育也不容乐观,造成这一局面的主要原因是由于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文化发展相对落后,大部分家庭每天都忙于解决基本的物质生活需求,对于精神上的需求以及美的教育相对就薄弱了许多,很多家长甚至没有家庭教育的观念从学校教育环境来讲,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缓慢,教育教学资源缺乏,软硬件设施跟不上现在大部分中小学校没有专职的音乐老师更没有专职的钢琴老师,很多学生甚至不知道钢琴是什么社会教育环境,社会教育是一个相对复杂的教育环境,学生们可以从中获取到一部分钢琴音乐知识,但是这种获取知识的途径有时并不规范、科学,随意性太强,并没有接触到钢琴教育本质的东西。
总体来说,少数民族地区的钢琴教育环境还相对落后少数民族地区的钢琴教育教学钢琴教育中的教学方法是多种多样的,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我们要把理论与实践结合起来把握好教学的灵活性;着重培养学生勤于思考,独立分析音乐作品,解决演奏中各种技术的能力;注重因材施教,发挥个性,培养学生良好的音乐素质及创造精神,力求形成师生之间和谐的教学局面,达到与学生互动、共同研究、实践音乐的目标要使学生了解我国优秀的民族民间音乐,激发学生热爱音乐艺术的感情和民族自豪感、自信心,并在钢琴教学内容中强调突出民族音乐的艺术地位,使我们的民族音乐文化在世界经济文化多元化的背景中能够真正得到继承、弘扬与发展在钢琴教学方法中我们总结了很多如:讲授、讨论、启发、观摩、练习、实践、反馈、示范、合作、互动、指导等等钢琴教学基本原则主要有:理论联系实际原则、启发性原则、因材施教原则、循序渐进原则、巩固性原则、直观性原则等在众多教学方法与基本原则中我们钢琴教育者要因人、因时、因地域、因需要来灵活教学钢琴教师在钢琴教学之外,应该保持弹奏与阅读相关的钢琴知识,因为钢琴弹奏是一门技能课,俗话说“三天不练手生,三天不说口生”在少数民族地区的钢琴教育中要深入了解少数民族思想、文化、音乐,要与民间艺术家学习交流了解当地的音乐习惯。
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有效的、有针对性的把少数民族地区的钢琴教育搞好、搞活这样才能使钢琴音乐艺术推广开来,从而推动少数民族地区的精神文明的建设,这对我国民族音乐建设也是有深远的意义的在少数民族地区钢琴教育中,让少数民族学生用钢琴它来表达自己的音乐思想是非常重要的,不能以弹琴而弹琴,要向听众表达自身的音乐思想当然要做到这一点是非常困难的,但是我们要以这个为出发点,这也是学习音乐的最终目的在教学的过程中教育者除了教给学生基本的技能、技术,理论知识外更应该为学生树立良好的自我音乐意识建立良好民族音乐思想,更好的体现教书、育人的道理教学过程中让学生结合弹奏一些本地民族风格的曲子甚至可以自编一些[来自WwW.lw5U.com]以民族素材为内容的钢琴小曲弹奏,激发学生的音乐创造能力学习少数民族音乐建立自我民族音乐意识,通过钢琴来表现自己的音乐,教师也可以带动学生尝试用熟悉的民歌改编一些简单的曲子和学生一起在钢琴上弹奏,教学相长这样对中国民族钢琴教育是有积极作用的在教学过程中教育者要了解教学对象,根据教学对象来选择适合的教学方法从而提高教学质量少数民族地区学生的音乐教育环境和西方的音乐教育环境是有很大差别的,使得我们面对的学生也是不一样的。
那我们要怎样针对这种特殊的情况进行教学呢?这就要求我们教育者不仅要钢琴弹奏与知识过硬更要求我们教育者还要了解当地少数民族地区的风俗习惯以及音乐思想也就是要有广博的音乐艺术修养这样我们才能为学生引路才能有对不同的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教学,这样才能让我们的学生更好的接受教育学生建立一个什么样的音乐思想,一个什么样的音乐发展方向,这往往和我们的老师很有关系,因为老师就是他们的榜样,他们的模范我们要在钢琴教学中提升我们民族的音乐艺术精神及我们自身的音乐思想,让学生也建立自身的音乐意识,并能创作编写规范的、有民族艺术特点的小练习曲、曲子,逐步提高演奏能力、实践能力,这样才能大大丰富我们的教学内容,才能使民族钢琴音乐得到充分的发展在钢琴民族化发展中,要扎根于少数民族地区,让其在民族音乐的熏陶下成长,其实这也是具体意义上的爱国主义教育,在情感上建立一种民族意识,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怀,从而推动钢琴教育民族化的发展少数民族地区钢琴教育的发展少数民族地区钢琴教育的发展中优秀的民族音乐作品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只有优秀的民族音乐作品,通过多姿多彩的艺术实践才能不断地推动民族音乐文化向前发展冼星海先生是第一位以少数民族音乐素材创作钢琴曲的,他在40年代初写成了《哈萨克舞曲三首》,展示了哈萨克族歌舞音乐的独特风采。
桑桐先生是第二位涉足民族钢琴曲创作的,他在1947年以青海的哈萨克族民歌音调为核心,采用自由的十二音和声写成了一首无调性和声与有调性旋律相结合的钢琴曲《在那遥远的地方》,开创了中国风格的无调性音乐之先河第三位是丁善德先生,他用四川藏族旋子舞的曲调在1948年写成了《中国民歌主体变奏曲》,是以对位技术处理民族音调和采用中国民歌主题写作的第一首钢琴变奏曲,又注意吸取了西欧音乐文化发展的经验,并重视向民间音乐学习,很好地把酉方专业创作技巧和多姿多彩的少数民族音乐传统结合起来,拓宽了钢琴艺术的题材内容,激发了创作者的灵感,使丰富多彩的歌舞音乐成为优秀的钢琴素材在之后也有许多以民间素材编写或创作的中国钢琴作品如:贺绿汀的《牧童短笛》、储望华的《南海小哨兵》、王建中的《彩云追月》、吴祖强的《鱼美人组曲》等等一大批优秀的作曲家创作及改编的钢琴小品都成为经典不同的是,学习西方音乐思潮主张以西方音乐的形式与技术作为中国新音乐的创作基础,而国乐改进思潮则是主张以国乐的创作形式及素材作为新国乐的创作基础这些都是需要我们大家思考学习的如何融会贯通把西方创作形式与技法和中国传统创作方法及民族和声技法结合起来创作出好的作品以及大型的音乐作品。
目前在我国比较有影响的钢琴作品有改编曲钢琴协奏曲《:黄河》我国民族钢琴小曲在钢琴作品中也占有很独特也很重要的一部分,它们的主要创作多取于民间民族素材,故而主题个性强,具有独特的中国民族风味在创作手法上多以二段体和三段体形成,特别是带再现的三段体最为多见作为普通钢琴教学,我们接触的作品几乎全是钢琴小曲,故而我们对于这一类钢琴小型作品要多加以研究,使学生很快的接受它们、了解它们.完成它们、表现好它们在教学的过程中我们可以结合当地民族的音乐素材给学生编写一些熟悉的钢琴小曲来练习这样可以丰富教学内容给学生建立很好的民族音乐意识这就是即兴性与创编性传播民族钢琴音乐有效的教学方法,体现了集体性教学与音乐资源共享性的原则,也是审美情趣多样性与一致性的有机统一总之,少数民族地区的钢琴教育发展空间是无限的, “民族的也是世界的”民族音乐的重要性就不言而喻了在少数民族地区的钢琴教育中有针对性、前瞻性地结合少数民族地域的文化特点、音乐习惯、音乐思想来教学具有重要意义,只有把少数民族地区的音乐应用于钢琴教学中才能更好地推动少数民族地区钢琴教育的发展 -全文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