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重庆工业园二期工程二标段旋挖桩专项施工方案.doc
38页重庆工业园二期工程二标段旋挖桩专项施工方案 第1章 编制依据及编制说明一、方案编制依据1、本工程招标文书、答疑书、补充通知和地勘资料及规划图2、本工程施工设计图纸和图纸会审纪要3、重庆市高新工程勘察设计院有限公司提供的工程地质勘察报告4、编制方案主要参考的资料(1)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2-2002(2)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02(及2010年修改条文)(3)钢筋机械连接技术规程JGJ107-2010(4)混凝土外加剂应用技术规范GB50119-2003(5)钢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5-2002(6)建筑电气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303-2002(7)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50300-2001(8)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2007(9)混凝土强度检验评定标准GB/50107-2010(10)钢筋焊接及验收规程JGJ18-2012(11)钢筋剥肋滚轧直螺纹连接技术规程DB50/5027-2004(12)混凝土泵送施工技术规程JGJ/T10-2011(13)建筑基桩检测技术规范JGJ106-2003(14)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程JGJ/120-99(15)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JGJ46-2005(16)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JGJ59-2011(17)重庆市预拌混凝土生产与施工质量控制规程DBJ50-038-2005(18)工程建设施工企业质量管理规范GB/T50430-2007(19)建设工程文件归档整理规范GB/T50328-20014、公司ISO9001:2000标准质量体系程序文件及管理规章制度。
二、方案编制说明本方案编制总原则在完全满足施工图纸要求和符合施工现场实际施工需要,确保本工程安全优质和按时完成情况下,服从甲方、遵守设计,严格执行国家、行业颁发的现行有关工程施工的技术规范、质量验收标准和安全生产的有关规定第2章 工程概况一、工程主要施工情况1、项目简介序号项目内 容1工程名称南山工业园标准厂房二期工程二标段2工程地址重庆北部新区3建设规模约98975.57㎡4建设单位 监理单位 5勘察单位 6设计单位 7施工承包范围本工程以发包单位提供的施工图说、招标书及答疑、设计交底纪要、设计变更通知(或技术核定单)为准8工期要求日历工期:540天9质量要求一次验收合格10安全文明目标重庆北部新区安全文明工地11开工日期以开工报告日期为准2、工程概况南山工业园标准厂房二期工程二标段(3-6#楼)项目位于重庆北部新区高新园3#楼建筑(生产厂房)工程性质为丙类高层厂房,地上六层,建筑高度27.45m,结构形式采用框架结构,建筑占地面积=4161.34m2 ,建筑面积=25596.26m4#楼建筑(生产厂房)工程性质为丙类高层厂房,地上六层,建筑高度27.45m,结构形式采用框架结构,建筑占地面积=3741.84m2 ,建筑面积=23099.72m2。
5#楼建筑(综合楼),地上十八层,建筑高度为70.65米,结构形式采用框架剪力墙结构,建筑占地面积=1399.51m2 ,建筑面积=20236.89m26#楼为地下二层,地下一层高度4.0m,地下二层高度3.9m,车库面积30061.42m2,结构形式为框架结构,结构设计使用年限为50年,抗震设防烈度为6度单位工程组成:如下表所示:工程名称建筑面积(㎡)结构类型建筑层数建筑标高3#楼25596.26框架6F0.00=262.4504#楼23099.72框架6F5#楼20236.89框架18F0.00=362.8006#楼30061.42框架剪力墙-2F0.00=361.5003、结构设计概况基础形式主要为钻孔桩基和独立基础和条形基础组成,钻孔桩基桩端,要求桩端泥岩(或砂岩)天然(或饱和)单轴抗压强度标准值≥9.74MPa,桩孔开挖至持力层后,应进行持力层检验,确保桩底3倍桩径或5m深度范围内无软弱夹层及其它不良地质条件后方可终孔桩径为1000、1300、1500mm,总桩数130根所有桩进行超声波透射法完整性性检测二、工程施工条件2.1地形地貌 场地地处北部新区翠云片区,紧邻翠云立交,距离南侧重庆市园博园直线距离约1.2km,有市政道路可以直达场地,东北侧及西北侧为云竹路,东南侧为金开大道及轻轨3号线,交通条件较好。
拟建场地原地貌属剥蚀浅丘地貌,主要分布在沟谷区域现拟建场地红线范围内已进行整平,拟建场地整体地势北侧约高于南侧,高程357.37m~366.39m场地东南侧为修建金开大道所形成的岩质边坡,最高高程为387.25m,坡高10~24m,坡度一般为40~50,现已进行格构治理场地东北侧为修建云竹路所形成的岩质边坡,最高高程约380.86m,坡高7~16m,坡度一般为35~45,现已进行格构治理场地西北侧为修建云竹路所形成的填方边坡,最高高程为366.90m,坡高4~9m,坡度一般为35~45,现已进行格构治理勘察区内主要为场地经平整形成的相对平整的地块,东侧基岩出露,整体地形表现较为平坦,地形坡角2~4,开挖边坡坡角30~50,填方边坡坡角25~452.2气象与水文场区区域气候属亚热带湿润区,气候温和、四季分明、雨量充沛,具冬暖、夏热、秋长的气候特点常年平均气温17.5℃,极端最高气温44.3℃(2006年8月29日),极端最低气温-3.7℃(1975年12月15日),年平均降雨量为1163.33mm,由于受季风环境气候影响,降雨量年内分配不均,5~9月份降雨量占全年的70%,暴雨多集中在7~8月份,多年平均日最大降雨量93.9mm,日最大降雨量178.3mm(1971年6月1日),历年最大降雨量为1357.7mm(1986年),年平均降雨日为168天。
场地位于重庆市北部新区翠云片区,西距嘉陵江约4.9km,场地建设不受其影响2.3地质构造场地位于龙王洞背斜西翼,据区测资料并结合现场调查等情况看,勘察区周围及附近不存在断层构造,区域构造整体稳定,场地内强风化泥岩、砂岩中裂隙发育;中风化岩层中裂隙较发育~不发育岩层呈单斜产出,产状277∠27场地临近区域调查发现主要发育两组构造裂隙:L1:80∠87,间距0.8~5.2m,走向延伸2~4m,倾向延伸0.6~2.5m,张开度1~5mm,裂面较平直,结合程度较差,属硬性结构面L2:134∠76,间距1.2~6.8m,走向延伸1.3~5.5m,倾向延伸0.4~3.7m,闭合,裂面较平直,结合程度较差,属硬性结构面综上所述,勘察区地质构造简单2.4地层构造经工程地质测绘及钻探揭露,勘察区内地层由新到老依次为第四系全新统素填土(Q4ml)、残坡积粉质粘土(Q4el+dl)及侏罗系中统沙溪庙组泥岩(J2S-Ms)和砂岩(J2S-Ss)组成2.5场地水文地质条件场地原地貌属剥蚀浅丘地貌,主要分布在沟谷区域,现状相对比较平整,填土厚度变化较大,东侧厚度较薄,西侧及中部较厚,由于素填土渗透性较好,地表水经渗透后沿原始自然斜坡坡面向地势低洼处排走,勘察期间 主要在中西部发现地下水。
根据地层岩性和地下水赋存特征,勘察区地下水可分为松散岩类孔隙水和基岩裂隙水1)松散岩类孔隙水松散岩类孔隙水主要分布于场地上部填土体中,填土结构松散~稍密,孔隙大,透水性强为透(含)水层,属于潜水,是场地内最主要的地下水类型,径流条件较好,其分布及水位、水量受季节性降雨、地层岩性、地形条件等影响较大主要接受大气降雨和基岩裂隙水的补给,补给条件较好,易蒸发、沿土体内部孔隙或基岩裂隙下渗下层粉质粘土及泥岩属相对隔水层2)基岩裂隙水基岩裂隙水主要分布于砂岩风化裂隙中,为碎屑岩裂隙水,其水量分布受地层岩性、地质构造、地形地貌条件控制主要受大气降雨以及松散岩类孔隙水补给,径流条件较好,排泄条件一般其动态随季节变化明显,具就近补给就近排泄地势低洼地带区内强风化总体较薄,中等风化带岩体裂隙较发育,岩体较完整,且泥岩属弱相对隔水层在雨季或雨季后期该类型地下水的水位变化对基岩面土体物理力学性质影响较大2.6不良地质现象据地表工程地质调绘及钻探揭露成果:勘察区无断层、滑坡、泥石流、软弱夹层等不良地质现象存在,勘察区整体稳定,适宜拟建工程建设第3章 施工准备与资源配置计划3.1施工准备3.1.1技术准备3.1.1.1施工图设计技术交底及图纸会审根据施工图纸,组织有关专业人员认真阅读熟悉图纸,领会设计意图,掌握工程建筑和结构的形式和特点,同时查阅本工程有何特殊要求。
并将发现的图纸问题分专业整理形成图纸审查记录提交设计单位,设计交底后及时整理形成设计交底记录,各方会签后形成施工依据图纸会审计划序号内容依据参加人员目标实施日期1图纸初审施工图纸及引用标准、施工规范土建、给排水、电气专业人员熟悉施工图纸、分专业列出图纸中不明确部位及问题2013.22内部会审施工图纸及引用标准、施工规范土建、给排水、电气专业人员熟悉施工图纸、将专业问题汇总,找出专业交叉矛盾问题,列出图纸问题,填写《图纸审查记录》,并向设计院提供此记录2013.23图纸会审施工图纸及引用标准、施工规范土建、给排水、电气专业人员向设计院说明提出的各项问题,了解设计意图,整理图纸会会议纪要,填写《图纸会审记录》2013.23.1.1.2图纸、规范、标准、图集等根据本工程的需求购买有关规范、规程、标准、图集,并建立图书目录组织管理人员进行规范、规程、标准、图集的学习,使之熟悉规范,提高质量意识及技术水平专业工长在熟悉规范的基础上对劳务作业队伍进行质量、安全、技术交底,逐步培养其质量意识与安全意识3.1.1.3主要材料取样单位和数量计划序号试验内容取样批量及试验数量见证率计算1钢筋原材非混合批≤60t平均每批60T计混合批: 6个炉号,C≤0.02%,Mn≤0.15%,≤30t2直螺纹每500接头数量:每次三根拉杆见证率:不少于30%且均匀分布3混凝土试块每桩留置一组试件每桩留置一组试件7水泥200t,1组入场时间超过3 个月需复检3.1.2現场准备3.1.2.1现场交接准备计划(1)办理好现场平面移交手续。
2)作好现场平面布置工作3)作好项目资源的调配工作:管理人员分批到位,各种机械设备、周转架料、前期施工人员陆续到场4)作好外界的协调工作:与区建委、环保局、当地派出所、街道办事处、居民委员会等地方政府部门及当地居民取得联系,就工程施工的总体部署情况与他们沟通,取得他们的支持5)作好前期技术准备工作,包括组织好设计交底(图纸会审)工作,编制施工组织设计和施工方案以及专业预留预埋深化设计等前期技术准备工作6)建立项目管理各项制度及联络机制,包括建立土建、装饰、机电安装工程有关的各项制度,建立同业主、监理、设计院、政府主管部门以及项目内各专业之间的联络机制,保证沟通渠道畅通7)编制施工进度计划、材料进场计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