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2年福建省各位次段考生平行志愿填报策略和技巧.doc
4页20122012 年福建省各位次段考生平行志愿填报策略和技年福建省各位次段考生平行志愿填报策略和技巧(本一批之一)巧(本一批之一)1、 高尖分数段考生:(理科全省排名 1—140 位次,相当于 2011 年超出本一 线 110——125 分,文科全省排名 1—50 位次,相当于 2011 年超出本一线 80 分 以上)高尖分数段的考生,是全体考生中的佼佼者,登高望远,一览众山小,足有精 挑细选的底气和本钱,可以填报清华、北大、香港中文大学顶尖名校理科全省排名 30 名之前的考生,可以报考清华大学的热门专业如经济与金融、 建筑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工程力学、电子信息科学类等全省位次在 40 名 之前的考生,可以报考北京大学的热门专业如工商管理类、经济学类、理科试 验班类等排名 55 名之前的考生,可以大胆填报清华大学,排名 110 名之前的 考生,可以填报北京大学医学部理科全省排名 110 之前的考生,名校优先,选择顶尖的清华、北大名校兼顾专 业,也可以考虑其他名校的顶尖专业,如复旦大学的经济管理试验班或上海交 通大学的电子信息科学类等文科全省位次 25 之前的考生,可以填报清华、北大顶尖名校或复旦大学、中国 人民大学的优势专业,位次 25---50 之间的考生,可以填报复旦大学、中国人 民大学的中上专业。
如复旦大学的法学和新闻传播学类,中国人民大学的法学 和工商管理类等高尖分数段考生在选择顶尖名校的范围基础上,力求选择优势专业专业的选 择首先应注意和考生性格特点及职业兴趣的匹配,其次应注意专业的就业前景 和发展空间男怕入错行,女怕嫁错郎,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切忌为了虚 荣盲目跟风或片面追求分数的最大化,适合的专业应是最好的专业2、 高分数段考生(理科全省排名 110—400 位次,相当于 2011 年超出本一线 100——115 分,文科全省位次 50——300 位次,相当于 2011 年超出本一线 60——75 分)理科全省排名 110—160 名考生,可以选择复旦大学的数学类、医学试验班、 材料与科学类、电子信息科学类、自然科学试验班等专业,可以考虑选择上海 交通大学热门专业电子信息科学类之外的大部分专业,力求取得院校与专业双 双满意的结果理科全省位次 400 之前的考生,成绩突出,可以把一流名校、特色专业综合考 虑,如一流名校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浙江大学、中国人民大学、中国科 学技术大学及各院校的优势专业排名全省 160 名之前的考生,可以选择复旦 大学和上海交通大学中等及中下专业。
文科全省位次 50——150 位次之间的考生,可以关注冲一冲中国人民大学的中 下专业,如新闻传播学、贸易经济、人力资源管理、国际政治等专业,或者南 京大学、浙江大学、对外经济贸易大学的中上专业一流的大学和一流的专业, 应是这一位次段考生追求的目标3、 次高分数段考生(理科全省排名 400—1000 位次,相当于 2011 年超出本一 线 90 分——100 分, 文科全省位次 300——900 位次,相当于 2011 年超出本 一线 43 分——50 分)这类考生在全体考生中是比较优秀的,可以选择声望名气高、师资力量强、教 学条件好的 985 工程或 211 工程著名院校,理科可以选择如南京大学、中央财 经大学、上海财经大学、同济大学、对外经济贸易大学、西安交通大学、南开 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等,文科可以选择南开大学、中央财经大学、北京外 国语大学、中国政法大学、中山大学、武汉大学、厦门大学等著名大学,院校 与专业同步考虑,注意选择特色专业和关注各院校今年专业计划的变化4、 中上分数段考生(理科全省排名 1000—8000 位次,相当于 2011 年超出本 一线 50 分——80 分, 文科全省位次 900——1800 位次,相当于 2011 年超出 本一线 30 分——43 分)这类考生处于全省考生的中上位置,考生志愿选择的范围较广,院校众多,专 业五花八门,考生应注意货比三家。
如理科 3000 位次之前的考生可以选择北京外国语大学、北京邮电大学、中国政 法大学、东南大学、华中科技大学、中山大学、武汉大学、天津大学、厦门大 学、上海外国语大学、首都医科大学等 985 工程或 211 工程名校,6000 位次之 前的考生,可以选择北京交通大学、大连理工大学、华北电力大学、西北工业 大学、湖南大学、山东大学、中南大学、华东理工大学、南京理工大学、四川 大学、中国传媒大学等 985 工程或 211 知名大学8000 位次之前的考生可以选 择吉林大学、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天津医科大学、中国海洋大学、暨南大学、 东北大学、大连海事大学、东华大学等 985 工程或 211 工程知名大学文科全省位次 900——1800 位次的考生,可以选择四川大学﹑山东大学﹑天津 大学﹑北京第二外语大学、西南政法大学、中国海洋大学、北京理工大学、福 州大学等著名大学,在理科 1000 位次—8000 位次的考生中,分布 4 个分数段,文科全省位次 900— —1800 位次的考生分布两个分数段,每个分数段都有一个院校、专业、城市的 组合问题,上、中、下应注意合理的组合排列5﹑中下分数段考生(理科全省排名 8000—21000 位次,相当于 2011 年超出本 一线 12 分——40 分, 文科全省位次 1800——全省位次 4000,相当于 2011 年 超出本一线 10 分——20 分)这个分数段的考生数量大,理科分布 4 个分数段,文科分布两个分数段,容易 扎堆,考生院校的选择范围大,理科考生可以选择江南大学、福州大学、北京 林业大学、辽宁大学、兰州大学、哈尔滨工程大学、中国药科大学、北京化工 大学、西北大学、河北工业大学等 211 工程大学和部属院校,也可以选择前些 年进入本一批的知名院校,如宁波大学、汕头大学、北方工业大学、江苏大学、 燕山大学、青岛大学、扬州大学等,15000 位次之后的考生,可以选择一些富 有特色的行业院校,如重庆邮电大学、沈阳建筑大学、西北政法大学、安徽财 经大学、青岛理工大学、南昌航空大学、西安邮电大学、沈阳药科大学、四川 省外语学院、福建医科大学等。
文科考生位次 2500 之前可以选择华北电力大学 (北京)、兰州大学﹑西北大学﹑江南大学﹑汕头大学﹑扬州大学﹑北京工商 大学﹑宁波大学﹑东北大学﹑辽宁大学等大学﹑位次 2500——4000 位次的文科 考生可以关注青岛大学﹑大连海事大学、华侨大学、福建师范大学等大学在选择相同或相近专业时,应注意院校的比较,尽量选择 211 工程或部属院校, 位次若比较靠后,首选是各行业特色的知名院校,在院校、专业、城市的组合 排列中,应有一个上、中、下的搭配理念,学习借鉴田忌赛马中孙膑的赛马策 略,突出院校、专业、城市中的一、二个元素,降低或忽略其中一个元素的要 求,以求得分数效益的最大化6、低分数段的考生(全省排名 21000—27000 位次,相当于 2011 年超出本一线 0——12 分,文科全省位次 4000——5800 全省位次,相当于 2011 年超出本一 线 0 分——10 分)这个分数段的考生,由于缺乏成绩的竞争力,可以选择的院校不多,一般是地 处边域的老本一批院校或新近进入本一批的院校,首选院校或首选专业?是这 个位次段考生的两难选择理科位次 23000 之前的考生,如首选院校,可选择天津工业大学、东北林业大 学、东北农业大学、浙江海洋学院、福建中医药大学、福建农林大学、石河子 大学等院校。
如首选专业,院校可降低一两个分数段,下寻本二批的专业特色 院校,如北京信息科技大学、广东金融学院、中国计量学院、北京物质学院、 上海电力学院、浙江财经学院、东北电力大学、大连外国语学院、吉林财经大 学、重庆交通大学、成都理工大学、温州医学院、山东建筑大学等文科全省 位次 4500 之前的考生 可以选择湖北大学﹑湖南科技大学﹑南京林业大学﹑延 边大学﹑长春理工大学﹑石家庄铁道大学等大学,4500 位次之后的考生,可以 关注东北农业大学,辽宁工程技术大学﹑沈阳建筑大学和福建农林大学﹑福建 中医药大学﹑集美大学等新近进入本一批的院校也可以下寻本二批中富有特 色的行业院校,如北京物资学院、大连外国语学院、天津外国语学院、浙江传 媒学院、吉林财经学院等以院校为先,选择本一院校,专业选择余地较小, 院校偶有“检漏”的机会,可以关注以往生源不足的院校,以低分搏一所 211 工程大学或本一批院校,但地域也就无从挑选了,同时,应做好可能录取到一 个考生不喜欢的专业的心理准备,与之相应的,考生必须关注这所院校的双学 位,辅修专业、第二学位、转专业的若干规定和要求,以便考生一踏入院校大 门,就开始进行另一场角逐,通过角逐弥补专业的缺陷和突出困境,以免陷入 考生与不喜欢专业相伴四年或一生的泥潭。
以专业为先,要注意院校的选择,在同等条件下,首选与专业相近和相关度较高的行业特色院校,以利于增强你 的专业竞争力这个分数段的中下位次的考生,通常称之为贴线或压线考生,从位次的角度看, 排在最低控制分数线附近,全省位次在 1:1 之后,考生要清醒认识自己兜底的 处境,注意把往年院校的录取分数化作全省位次进行比较,在冲一保二的策略 上,作出理性的研判和选择注:1.因院校和专业众多,无法一一列举, 2 因今年招生计划尚未全部公布,专业院校计划增减会对录取分数产生一定的 影响,敬请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分析,本文的建议仅供参考,不宜作为填报的唯 一依据3.各位次段的划分是笔者根据福建省的文理科考生的人数进行的大概划分描述, 仅供参考因去年本一批、本二批计划产生较大的变化,仅是运用分差法来定 位院校和专业会产生较大的偏差,分数在变,分差在变,位次不变运用位次 来定位院校和专业应是一种理性的选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