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教师职业道德解析作业.doc
2页1、在现实教学管理工作中,我们应如何做到对学生“严慈相济”?“对学生严慈相济 ”就是教师对学生的爱,要与“严”紧密结合在一起 要严得合理,严得适当,不迁就学生,不放任学生,也不溺爱学生也就是说, 教师对学生提出的要求,要符合党的教育方针政策,学生的实际和 21 世纪对一 代新人的需要;要有利于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学习进步和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 是学生经过努力能达到,能接受,并能自觉切实执行的 凭良心说,教师在学校是老师,在家里是父母,身兼数种角色而且能够把 握好自己的角色转换并用爱去教育他们老师对学生能像对待自己的子女一样 严慈相济,许多时候会比家长更冷静更理智地对待孩子成长中的错误,即使体 罚也会把握一个度,不会轻易出现意外倘若一味地迁就,用“只有不会教的 老师,没有教不好的学生”桎枯老师的手脚,老师动辄得咎,想有所作为的积 极性会大打折扣日久天长,吃亏的总还是学生和家长当老师的我在家 孩子时,由于角色不一样,没有比较,也会生气发火啊学生年龄相近,知识 相当,在同一起跑线上有对比既然许多孩子都是一样的状况,应该是共同的 年龄特征,施教者才心态平和,才不会出现拔苗助长求全责备的现象许多时 候由于媒体不负责任地信口雌黄,受众偏听偏信,才使本来并不复杂的事情搞 得彼此之间产生隔阂。
有一天我值日,正在校园内四处巡视已经上第一节课了,我发现三个学 生在校门口踱来踱去,神情恍惚我上前查询,原来是忘了带圆规,数学老师 让他们出来买,否则不让进班但校内商店还没开门,他们只得在门口苦等 我问:“校外不是也有个商店吗?”学生说还差两元钱,店主不让赊账我立 即从口袋里摸出 6 元硬币给他们,他们鞠了一躬,道声“谢谢老师” ,一溜烟地 跑了看着学生买了圆规进了教室,我才放心地走开 旧的《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中提出要“对学生严格要求” ,新的《中 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则改为“对学生严慈相济,做学生的良师益友” 事实 证明,教师对学生仅有“严”是远远不够的,因为教育的本质是爱严是好事, 但必须建立在爱的基础之上,才有价值,才能被认可 “严慈相济” ,教育才能 迸射出和谐的火花那位数学老师的做法只体现了一个“严”字如果这些学 生出校门出了事故,恐怕那位老师也得后悔试问,有什么比孩子的健康、安 全和愉悦更重要?但愿老师们对学生能严而有度,以实际行动践行新《规范》 2、如何理解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是一个发展的范畴?教师要做一盏灯,照亮学生的同时照亮自己, 情感和道德的形成不是一蹴而 就的事情,也不是硬性灌输而能完成的。
“教育就是唤醒” ,唤醒不是喋喋不休, 不是传达公告,不在言辞中哲学家海德格尔说过:“一声呼唤,不期而至, 甚至违乎意愿 ”潜移默化是情感和道德教育的较好方式,一段故事,一份交往, 一次参观,一次劳动,一个习惯等等,都是对学生进行情感和道德教育的有效 途径,设计并抓住这些瞬间对学生进行真、善、美的情感教育,往往比说教更 能起到滋养心灵的作用在情感和德育教育上,我们还应遵循由小到大,由低到高,由近及远,由内而外的原则教师应注意从点滴做起,在细小之处关爱 孩子们,为孩子情感和道德的成熟打下坚实的基础鲁迅先生说过:“教育是要立人” ,思品课教育应该返璞归真, “做一盏灯, 照亮学生的一生”这才是我们课堂的精神所在所以我们要不断进取随着教 育事业的发展和学生身心的变化 社会发展的历史表明,道德演变集中地反映了时代变革的要求,是衡量历 史发展的重要标杆改革开放 30 年以来,社会的一切变革都必然会引起社会价 值体系和道德观念的变革,而这些社会变革必然要影响到学校的改革与发展, 并渗透到学校的文化建设中,不断地更新和拓展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以适应学 校培养现代化社会发展高素质创新人才的需要而且,随着社会的变革、科技 的发展,道德演进更要借助于学校的师德建设,充分发挥教师为人师表的育人 效应,培养具有高尚品德的新一代,进而推动社会变革。
可见,教师职业道德 规范作为社会主义道德体系的重要内容之一,来源于社会变革,又服务于社会 变革所以说教师的职业道德规范也得与时俱进,所以说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是一 个发展的范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