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完整)高二数学选修2-1知识点总结(完整版),推荐文档.doc
13页高二数学选修 2-1 知识点1、命题:用语言、符号或式子表达的,可以判断真假的陈述句 . 真命题:判断为真的语句 . 假命题:判断为假的语句 .2、 “若p,则q ”形式的命题中的p称为命题的条件,q称为命题的结论.3、 对于两个命题, 如果一个命题的条件和结论分别是另一个命题的结论和条件, 则这两个命题称为互逆命题 . 其中一个命题称为原命题,另一个称为原命题的逆 命题.若原命题为“若p,则q ”,它的逆命题为“若q,则p ” .4、 对于两个命题,如果一个命题的条件和结论恰好是另一个命题的条件的否定 和结论的否定,则这两个命题称为互否命题 . 中一个命题称为原命题,另一个称 为原命题的否命题 .若原命题为“若p,则q”,则它的否命题为“若 p,贝U q” .5、 对于两个命题,如果一个命题的条件和结论恰好是另一个命题的结论的否定 和条件的否定,则这两个命题称为互为逆否命题 .其中一个命题称为原命题,另 一个称为原命题的逆否命题 .若原命题为“若p,则q ”,则它的否命题为“若 q ,则p ” .6、 四种命题的真假性:原命题逆命题否命题逆否命题真/、真/、真/、真/、真/、假假真/、假真/、真/、真/、假假假假四种命题的真假性之间的关系:1 两个命题互为逆否命题,它们有相同的真假性;2 两个命题为互逆命题或互否命题,它们的真假性没有关系.7、若p q,则p是q的充分条件,q是p的必要条件. 若p q,则p是q的充要条件(充分必要条件).&用联结词“且”把命题p和命题q联结起来,得到一个新命题,记作 p q • 当 p 、 q 都是真命题时, p q 是真命题;当 p 、 q 两个命题中有一个命题是假命 题时, p q 是假命题.用联结词“或”把命题p和命题q联结起来,得到一个新命题,记作 p q • 当 p 、 q 两个命题中有一个命题是真命题时, p q 是真命题;当 p 、 q 两个命 题都是假命题时,p q是假命题.对一个命题 p 全盘否定,得到一个新命题,记作 p .若 p 是真命题,则 p 必是假命题;若 p 是假命题,则 p 必是真命题.9、短语“对所有的”、“对任意一个”在逻辑中通常称为全称量词,用“ ”表 示.含有全称量词的命题称为全称命题.全称命题“对 中任意一个 x ,有 p x 成立”,记作“ x , p x ”. 短语“存在一个”、“至少有一个”在逻辑中通常称为存在量词,用“ ”表示.#含有存在量词的命题称为特称命题.特称命题“存在 中的一个X ,使p x成立”,记作10、 全称命题p: x , p x,它的否定 p : x 的否定是特称命题.11、 平面内与两个定点Fi , F2的距离之和等于常数(大于|FiF^ )的点的轨迹 称为椭圆.这两个定点称为椭圆的焦点,两焦点的距离称为椭圆的焦距.12、 椭圆的几何性质: 焦点的位置p X .全称命题图形焦点在X轴上爲 1 a b 0 b2标准方程范围顶点x a且a,0、0, b、b y b2 a,02 0,b2 y2 ab2 1 a b 0 b2轴长焦占八、、八、、焦距对称性Fi短轴的长 2bc,0、 F2 c,0x b且0, a、b,0、长轴的长 2aFi 0, c、2 2a bF1F2 2c关于x轴、y轴、原点对称y a0,ab,00,c离心率准线方程ce -a2 a_c1 b2 0 e 113、设是椭圆上任一点,占八、、到Fi对应准线的距离为di ,占八、、到F2对应准线的距离为d2,则FidiF2d214、平面内与两个定点Fi , F2的距离之差的绝对值等于常数(小于 F1F2 )的点的轨迹称为双曲线.这两个定点称为双曲线的焦点,两焦点的距离称为双曲线 的焦距.15、双曲线的几何性质:焦点的位置 焦点在x轴上图形标准方程范围顶点轴长焦占八、、八、、焦距x a 或 x a , y1 a,0、 2 a,0虚轴的长 2bFi c,0、F2 c,0J'r/O1zq焦点在y轴上2 2■^2 ~2 1 a 0,b 0a by a 或 y a, x R1 0, a、 2 0,a实轴的长 2aF1 0, c、F2 0,cF1F2 2c c2 a2 b2对称性离心率准线方程渐近线方程ecaI1 2 e 122aaxcycbayxyxab关于x轴、y轴对称,关于原点中心对称16、实轴和虚轴等长的双曲线称为等轴双曲线.到F2对应准17、设 是双曲线上任一点,点 到Fi对应准线的距离为di,点 线的距离为d2,则e.d1 d218、 平面内与一个定点F和一条定直线I的距离相等的点的轨迹称为抛物线.定 点F称为抛物线的焦点,定直线I称为抛物线的准线.19、 过抛物线的焦点作垂直于对称轴且交抛物线于 、 两点的线段 ,称为抛物线的“通径”,即 2p .20、焦半径公式:2px p 0上,焦点为F,贝U F2px p 0上,焦点为F ,贝U F若点 xg,yo在抛物线y2若点 xo,y0在抛物线y2若点x0,y。
在抛物线x22py p 0上,焦点为F,贝U F若点冷,丫0在抛物线x22py p 0上,焦点为F,贝U Fy21、抛物线的几何性质:标准方程图形2 小y 2 pxp 0y顶点2 小x 2 py对称轴x轴y轴隹占八、、八、、F |,0F子,0F 0,E F 0,卫2 2准线方程x 匕2x B2P Py y2 2离心率e 1范围x 0x 0y 0 y 022、空间向量的概念:1在空间,具有大小和方向的量称为空间向量.2向量可用一条有向线段来表示.有向线段的长度表示向量的大小,箭头所指 的方向表示向量的方向.uuu umr3向量 的大小称为向量的模(或长度),记作4模(或长度)为0的向量称为零向量;模为1的向量称为单位向量.5与向量a长度相等且方向相反的向量称为a的相反向量,记作a.6方向相同且模相等的向量称为相等向量.23、空间向量的加法和减法:1求两个向量和的运算称为向量的加法,它遵 循平行四边形法则.即:在空间以同一点 为 起点的两个已知向量a、b为邻边作平行四边形uuur r rA2求两个向量差的运算称为向量的减法,它遵循三角形法则•即:在空间任取一点,作C ,则以起点的对角线 C就是a与b的 和,这种求向量和的方法,称为向量加法的平行 四边形法则.uuur r uuu r uuura , b,则24、实数与空间向量a的乘积a是一个向量,称为向量的数乘运算.当 o 时,a与a方向相同;当 o时,a与a方向相反;当o时,a为零向量, 记为0. a的长度是a的长度的倍.25、设合律.分配律:,为实数,a,b是空间任意两个向量,则数乘运算满足分配律及结a b a b ;结合律: a a.则这些向量称为共线o,a〃b的充要条26、 如果表示空间的有向线段所在的直线互相平行或重合, 向量或平行向量,并规定零向量与任何向量都共线.27、 向量共线的充要条件:对于空间任意两个向量a, 件是存在实数,使a b.28、 平行于同一个平面的向量称为共面向量.29、 向量共面定理:空间一点 位于平面 C内的充要条件是存在有序实数对x,uuu uuu uuu uuu uuu uuu uuuy,使 x y C ;或对空间任一定点 ,有 x y C ;或mu uiur uuu uuu若四点,,,C共面,则 x y zCxyzl .r r uuur r uuur r30、 已知两个非零向量a和b,在空间任取一点,作 a, b,则称为向量a,b的夹角,记作a,b .两个向量夹角的取值范围是:a,b o,.31、 对于两个非零向量a和b,若a,b ,则向量a,b互相垂直,记作a b.232、 已知两个非零向量a和b,则a〔 b cos a,b称为a, b的数量积,记作a b •即 a b a〔 b cos a,b .零向量与任何向量的数量积为o.33、 a b等于a的长度a与b在a的方向上的投影bcosa,b的乘积.34、 若a, b为非零向量,e为单位向量,则有1 e a a e a cos a, e ;b a与b同向a2a与b反向4 cos a, b35、向量数乘积的运算律:3 a b c a c b c .,存在有序36、若i , j , k是空间三个两两垂直的向量,则对空间任一向量 pr r r r rrr r r r r实数组x, y,z,使得p xi yj zk,称xi , yj,zk为向量p在i,j, k上的分量.37、空间向量基本定理:若三个向量a, b, c不共面,则对空间任一向量p, 存在实数组x, y, z,使得p xO yb zc .38、 若三个向量a,b,c不共面,则所有空间向量组成的集合是p p xO yb zc,x,y,z R .这个集合可看作是由向量O,b, c生成的, a,b,c称为空间的一个基底,a,b,c称为基向量.空间任意三个不共面的向 量都可以构成空间的一个基底.it un IT39、 设ei, e,是为有公共起点 的三个两两垂直的单位向量(称它们为单位ur ur it ur ur ir正交基底),以e1, e,, e3的公共起点 为原点,分别以e,色,E的方向为x轴,y轴,z轴的正方向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 xyz .则对于空间任意一个向量p,uuu r一定可以把它平移,使它的起点与原点 重合,得到向量 p .存在有序实r ur ur ir r数组x, y, z,使得p xei ye2 zq .把x, y, z称作向量p在单位正交基底 ur uo LT r r -e,e,,q下的坐标,记作p x, y,z .此时,向量p的坐标是点 在空间直角坐标系 xyz中的坐标 x,y,z .r r r r40、设 a 石,%,弓,b x,,y,,z,,贝U 1 a b 石 x,, % y,,^ z,.2 a b xi x,, yi y,,Zi z,xi, yi, zioZ2乙2y y1X2X1 o rb ra rbZ2y14 乙 y1 卷X1r。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