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互惠式教学在课堂中的应用.docx

4页
  • 卖家[上传人]:ji****81
  • 文档编号:225625288
  • 上传时间:2021-12-17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29.30KB
  • / 4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互惠式教学”在课堂中的应用 鲁珊后喻文化亦称“青年文化”指由年轻一代将知识文化传递给他们在世的前辈的过程美国人类学家玛格丽特米德在《文化与承诺——一项有关代沟的研究》(1970)一书中提出,在现代通信、交通和技术革命迅猛发展的背景下,长辈只有虚心向小辈学习,利用后者广博而新颖的知识,才能建立一个有生命力的未来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学生获得知识的途径已经不仅仅局限于书本和老师,在互联网时代,网络信息和知识文化储备不断更新,年轻一代已经迅速融入这个时代的文化与发展现在,当学生遇到疑问时不再仅仅是问父母、问老师,更多的是问百度,对于一些新知识、新文化,甚至教師都没有学生了解得多教师的权威也受到挑战,陈旧的知识和观念会受到学生的质疑,如果教师不知道创新,将面临紧张的师生关系和艰难的教学路程因此,“互惠式教学”的课堂模式被迫切需要,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也迫在眉睫教师应做到“不耻下问”,在教学过程中和学生相互学习,共同进步,才能更好地促进教育发展所谓互惠,本质上是人与人或者群体之间发生相互关系的社会实践性活动互惠式教学”是把教学过程真正建立在学生自主活动的基础上,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把学生的个性探究与小组的互惠式探索有机结合,调动全体学生学习积极性,促进学生自主性和创造精神、实践能力及互惠意识。

      体育“互惠式教学”就是按照特定的人数把学生组成小组,其成员确定探讨的目标,明确责任分工,并在教师的引导下,通过进一步相互交流,相互评价,最终以语言或者肢体动作的形式进行展示一、教材内容的互惠《小学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提出以身体练习为主要手段,促进学生全面成长与提高,要求我们不能只注重学生局部的练习,而应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锻炼因而在教材内容的选择上,要让学生在进行技能训练的同时还要加强身体素质的练习,两者搭配,做到取长补短,内容互惠比如投掷课主要是以上肢练习为主,在游戏和素质练习中我会运用“运送物资”“夹球跳”等游戏进行补充,增加学生的运动量和运动密度,从而强化其身体素质的锻炼在技巧教材中,学生的运动强度比较低,因此在游戏中我会加入与跑相关的游戏比如“你开我合”的垫子游戏,来增加其运动量对教材进行互惠,不仅能丰富课堂教学内容,还能增加教学的趣味性,在互惠的同时提高学生的积极性二、师生之间的互惠在我国传统的师生关系中,强调“唯师独尊”和“师道尊严”,教师是知识的拥有者,学生是知识的接受者而在互惠式教学方法中,是“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比如在“投掷管状物”的投掷课教学中,我先将学生分组。

      分组不是随便分,而是根据学生的特点、能力、性别等进行分组,并确定组长,在老师布置任务后,由组长带领本组组员进行交流互惠学习首先由学生自主学习投掷管状物的动作,然后在教师示范时让学生说出要领辅助老师完成,最后再由老师进行总结提炼在分组练习时老师先抛出问题:“我们怎样才能把管子投得远?”学生小组交流讨论并实践,发现要用力蹬地、快速挥臂才能投得远紧接着老师继续提出怎样利用管子后面的小尾巴“彩带”在空中画“彩虹”的问题,学生通过练习弄清了投掷角度的要点通过设置问题,让学生进行合作、交流、探究并解决,同时又产生了新的问题,形成了问题链学生依据自己的认知规律,与教师互动教学,层层推进,很快就解决了本课的重难点但是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并不是置之不理,而是要眼观八方,实时掌握各组的情况,帮助薄弱小组解决问题,守住自己的主阵地,实现从之前的“主讲人”到“主导人”角色的转变,做到有放有收,收放自如三、生生之间的互惠学生之间的互惠,要考虑学生的各方面因素,在教学中随意地分组,会导致有的小组不能够很好地合作交流,有的小组不服从组长,有的小组长组织能力不够强,会导致大家不知道要做什么、该怎么做比如我在教学“啦啦操创编”这节课时,有个学生非常调皮,但是很有主见,想法新颖,在分组时我就把他分在佩服他的学生那一组,让他在服从管理获取知识的同时又能为团队贡献力量。

      啦啦操创编需要先将动作完成好,这就需要一些协调性好的女生带领练习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特点,创编需要大家思维的碰撞,而男生天生好动,想法独特,就发挥了自己的优势最后在小组展示中,通过组与组之间的交流,观察他人创编的动作与自己小组的异同,从而在相互交流与学习中,共同推进螺旋式上升发展,最终促进学生身心健康成长随着时代的发展,我们的教学不再是简单的知识传授,而是发现问题、独立思考、解决和研究问题等综合能力的培养,“一言堂”变为“群言堂”,提高了学生在整个教学过程中的参与度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教师在授业、解惑的同时,更应该注重“传道”“授人以渔”在这个学生个性张扬、充满特点的新时代,教师需要做出观念的调整与改变为了适应这一变化,教师面临的已不仅仅是需要为“一碗大”的课堂准备“一桶水”还是“一潭水”的问题,而应从构建新型师生关系的角度推动育人观念的调整这样,才能与学生展开平等的交流、对话,从而形成一种互动的探讨、研究、切磋和互补的关系 -全文完-。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