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无机及分析化学电子教案.doc

20页
  • 卖家[上传人]:公****
  • 文档编号:508623539
  • 上传时间:2022-12-13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208KB
  • / 20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第一章分散体系目的要求1. 了解分散系,掌握溶液浓度表示及互相换算2. 掌握稀溶液的依数性及有关计算3. 理解溶胶的主要性质、组成、稳定和聚沉的因素、胶团结构式教学内容1. 绪论(1学时):了解:化学发展史、地位和作用、发展趋势和前 沿领域,无机及分析化学的内容、学习方法2. 第1章分散体系(4学时)掌握:溶液中物质的量浓度、质量摩尔浓度、物质的量分数、质量分 数的计算及相互间的换算;•难挥发非电解质稀溶液的依数性(蒸汽 压下降,沸点升高,凝固点下降)及其应用;胶体分散体系的基本 特性;胶团结构概念和胶体带电的原因了解:分散体系的类型;溶胶的性质;离子交换吸附的特点;胶团的 扩散双电层结构;电动电势及其与溶胶稳定性的关系; 溶胶动力学 稳定性和热力学不稳定性的原因; 电解质对溶胶的聚沉作用;了解 高分子化合物溶液的特点;表面活性物质的特点及应用;乳状液的 组成及类型重点难点1. 重点内容:稀溶液的依数性溶胶的胶团结构,溶胶的稳定性2. 难点内容:稀溶液的依数性溶胶的结构和电动电势教学设计1学时:《无机及分析化学》课程章节教学内容、教学要求和课程成 绩评定方法简介,介绍本课程在生物化学类课程中的地位和重要 性,介绍本课程的发展简史、发展趋势和前沿领域。

      使一年级学生 对大学学习方式和要求有一定的了解,督促学生尽快适应大学学 习,养成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2-3学时:复习溶液的概念和浓度表示方法及相互换算,引入分散系 和相的概念;由同学们探讨溶液的常见性质,教师通过板书记录, 逐渐引入溶液的蒸汽压对于溶液性质的影响, 并系统提出非电解质 稀溶液依数性的规律;利用多媒体课件系统讲授依数性规律4-5学时:先由日常生活中常见的丁达尔现象,引出胶体的概念和性 质;利用同学们已经在中学学过的分子运动论和电荷相互作用的相 关规律,从微观结构出发阐述胶体的热力学不稳疋性和动力学稳疋 性的原因以及胶团的结构;通过与胶体的对比,简要介绍大分子溶 液、表面活性剂和乳状液的组成、特点与应用课时安排绪论1学时+本章4学时课后作业必做:课后习题中的3、4、9、10、11、12选做:课后思考题和习题中的其它题目、 网络课程中测试模块和配套学习指导书中的题目探究学习1. 了解凝胶的概念,从日常生活中寻找相应的实例, 质,并与溶胶相对比2. 了解表面活性剂在日常生活和工业生产中的应用, 人体健康的潜在危害去探究凝胶的性以及对于环境和第二章化学热力学基础目的要求1. 理解化学热力学中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 理解化学热力学函数所 代表的含义。

      2. 熟练运用盖斯定律计算反应的热效应,计算反应的标准摩尔熵变和 吉布斯自由能变及化学反应方向判断教学内容掌握:热力学第一定律、第二定律的基础内容;化学反应热效应的各 种计算方法;过程的△ S> △ G的计算;△ G与温度的关系式,及温 度对反应自发性的影响了解:热力学能、焓、熵、自由能等状态函数的物理意义重点难点1. 重点内容:盖斯定律和化学反应热效应的计算 (标准摩尔生成焓); 反应的熵变;吉布斯自由能和化学反应的方向;2. 难点内容:状态函数及其计算,化学反应热效应的计算和自发反应 方向的判断教学设计本章教学内容主要包含两个问题:一是化学反应过程中的能量关系; 二是化学反应进行的方向判断由于涉及到的概念比较抽象,同时 缺乏相关数学和热力学与统计物理的基础知识,学生理解和记忆非 常困难,应以板书讲授为主以便更好的控制节奏和速度, 适度辅以多媒体课件加深学生的印象,同时以例题的形式强调学习过程中应 该注意的要点1-2学时:由中学的能量守恒定律和化学反应中的热效应入手,系统 介绍体系与环境、过程与途径、状态函数、热功转换、热力学能等 相关概念,详细阐述热力学第一定律的化学意义及相关计算。

      3学时:由分析化学反应热效应的影响因素入手,引入标准状态的统 一规定和热化学方程式的写法,重点引入在特定条件下的反应热一 —Qv和Qp相对应的热力学能变和焓变, 通过标准摩尔反应焓是状 态函数的特性,引入盖斯定律4学时:通过实例分析影响化学反应进行方向与能量的关系,引入熵 的概念和热力学第二定律,由规定熵和盖斯定律介绍标准熵和反应 熵变的计算5-6学时:综合焓、熵和温度对反应自发性的影响,提出自由能的定 义,阐述自由能的意义、标准摩尔吉布斯自由能、吉布斯 -亥姆霍 兹方程、自由能判据,通过实例讲解使用条件和注意事项课时安排本早6学时课后作业必做:课后习题中的2、3、4、6、7、8 12、13选做:课后思考题和习题中的其它题目、 网络课程中测试模块和配套 学习指导书中的题目探究学习1. 课外阅读科普类读物 普利咼津的耗散结构理论和时间之箭的单向性,了解生命起源和进化的规律,人类社会从无序到有序、从 简单到复杂的发展,加深对于热力学第二定律适用的条件和范围2. 课外阅读吉布斯、亥姆霍兹等科学家的传记,了解自由能提出的背 景和意义,加深对自由能和自由能判据的理解和使用第三章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目的要求1. 了解化学反应速率及其表示方法、 影响化学反应速率因素、速率理 论,掌握基元反应和质量作用定律。

      2. 理解可逆反应与化学平衡的含义,熟练使用标准平衡常数、多重平 衡规则、标准平衡常数与反应的标准摩尔吉布斯能变的关系进行计 算,熟悉化学平衡移动的影响因素及平衡移动规则教学内容掌握:标准平衡常数(KB )的意义及书写;有关化学平衡的计算;△ rGmO与K9的关系式;浓度、压力、温度对化学平衡移动的影响;化学反应速率方程式,质量作用定律及其适用范围;温度与反 应速率常数的关系式,掌握活化能的概念了解:化学反应等温方程的意义;反应速率理论重点难点1. 重点内容:化学反应平衡常数及其计算;化学平衡移动;标准平衡 常数与标准吉布斯自由能变的关系2. 难点内容:化学反应进行的速率及程度教学设计本章包括两部分相对独立的内容,均属于化学学科最基础的一般性原 理,理解相关理论并熟练运用公式计算很重要, 适当板书一些综合 性例题,建议与第二章内容进行适当联系和对比1学时:介绍化学反应速率的表示方法,由同学分析影响化学反应速 率的因素,板书记录,教师引导并深入探讨浓度因素的影响, 提出 反应机理、基元反应、质量作用定律2学时:进一步分析温度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结合第二章化学反 应自发性的判据,引出过渡态、活化能的概念,介绍速率理论和化 学反应等温方程式。

      介绍催化剂对反应速率的影响,并全面小结本 部分内容3-4学时:从分析化学反应的微观状态入手,提出可逆反应和化学 平衡的特征,详细阐述标准平衡常数的意义、表达式的写法和注意 事项、与反应的标准摩尔吉布斯自由能变的关系, 并通过例题讲解相关的计算冋题5学时:复习影响化学平衡移动的因素,结合第二章化学热力学的相关内容,进行全面小结化学反应的一般原理一一热力学和动力学课时安排本早5学时课后作业必做:课后习题中的5、7、9、10、11、13、15、16、17选做:课后思考题和习题中的其它题目、 网络课程中测试模块和配套 学习指导书中的题目探究学习1. 了解考古工作中地质年代的测定方法,加深对化学反应速率研究的 意义的认识2. 了解以合成氨工业为代表的工业生产中的条件控制, 加深理解化学反应的热力学可行性、化学反应动力学对于生产的重要性、 影响化 学平衡移动的可控因素与提高生产效率的关系第四章物质结构基础目的要求1. 了解量子力学的基本原理,掌握四个量子数的物理意义、取值和它 的合理组合描述核外电子运动状况2. 掌握核外电子排布规则,正确书写常见元素的核外电子排布式; 理 解电负性等元素基本性质的周期性。

      3. 理解化学键的基本特征和形成规律,掌握分子间作用力和氢键教学内容掌握:四个量子数的物理意义、相互关系及合理组合;单电子原子、 多电子原子能级;核外电子排布的原理,能熟练写出一般元素原子 核外电子排布式;原子结构与同期系的关系及元素基本性质 (原子 半径、电离能、电子亲合能、电负性)的变化规律;离子键理论要 点,决定离子化合物性质的因素与离子晶体的晶格能; 共价键理论 (VB法)和杂化轨道理论要点及共价健特征;偶极矩、分子的极 化和分子间力、氢键及对物质物理性质的影响了解:核外电子运动的特性一一波粒二象性、量子化、波函数书与原 子轨道,几率与几率密度及其表示法,原子轨道和电子云角度分布 图;钻穿效应、屏蔽效应对能级高低的影响;各类晶体的特点重点难点1. 重点内容:四个量子数,核外电子排布,周期性,共价键2. 难点内容:波函数、原子轨道与电子云角度分布图形, 原子轨道与 核外电子运动状态的量子数,原子核外电子排布式,杂化轨道理论教学设计由于本章内容是以量子理论作基础的, 其涉及到的基本观念与经典物 理和日常经验有着本质不同,而且非常抽象又缺少也不允许进行相 关的数学推演,给学生的理解带来很大困难,因此以文本讲授 +板书为主,辅助以多媒体课件或教学模型,力争让学生有较为清晰的 理解和认识。

      1学时:通过介绍量子物理的发展简史,切入微观粒子运动的基本规 律,主要使学生在认识和解释客观世界的观念方面有所体验2学时:介绍四个量子数的物理意义、相互关系及合理组合,引入电子能级概念和核外电子排布规律,从原子结构特性介绍元素性质周 期律和周期表,提出结构决定性质的原理3-4学时:介绍离子键理论的要点和离子型化合物的性质;讲解共价 键理论,重点讲解n键和c键的特性,与具体的分子结构相联系, 阐明其在解释分子空间结构上的成功性和局限性,并由此引入杂化 轨道理论,介绍杂化轨道理论中的典型实例5学时:复习电负性的概念和共价键的性质,弓1入键的极性和偶极矩 概念,导出分子的极性和极性对于物质性质的影响规律6学时:复习原子结构、共价键和分子极性的知识,利用静电作用解 释分子间作用力和氢键的实质,介绍其对物质性质的影响7学时:以板书小结本章内容[果时安排本章7学时课后作业必做:课后习题中的全部选做:课后思考题和习题中的其它题目、 网络课程中测试模块和配套 学习指导书中的题目探究学习1. 课外阅读科普读物一一量子史话及其它材料,了解量子理论的产生 与发展,对比新旧量子论的差异,从哲学角度对比经典物理学和现 代物理学在认识客观世界规律上的观念进化。

      2. 学习价层电子对互斥理论、 等电子体原理、离域n键等知识,与经 典的共价键理论和杂化轨道理论在解释分子或离子空间结构的异同,体验各理论的巧妙和局限之处第五章化学分析目的要求1. 了解分析化学的任务、定量分析的方法与过程2. 理解系统误差与偶然误差,准确度与误差,精密度与偏差的基本概 念及有关算式,了解对有限实验数据的统计处理方法, 理解提高分 析结果准确度的方法3. 掌握有效数字及运算规则4. 了解滴定分析法的基本知识理解基准物质的概念和要求,掌握标 准溶液的配制、浓度标定及滴定分析法的有关计算教学内容掌握:误差的分类、来源、减免方法,准确度、精密度的概念及其表示方法;有效数学的概念及运算规则;滴定分析中的基本概念,标 准溶液、化学计量点、指示剂、滴定终点、滴定误差;滴定分析法 的分类、滴定方式、滴定分析对滴定反应的要求;标准溶液浓度表 示方法,标准溶液的配制及标定方法;滴定分析计算方法了解:分析化学的目的、任务、作用,分析方法的分类,定量分析的 一般程序;提咼分析准确度的方。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