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于右任书学思想探析.docx

5页
  • 卖家[上传人]:I***
  • 文档编号:292647570
  • 上传时间:2022-05-14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17.74KB
  • / 5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于右任书学思想探析    齐雪莲【Summary】:于右任是中国近现代书法史上著名的书法家,其书法用笔雄健有力,结体自然宽绰,汲取汉魏晋唐诸家之长,熔章草今草狂草于一体,风格独特,自成一家他的才情智慧和对书法艺术的无止境追求,为我们创造了大量的书法艺术珍品,为近代中国书法树立了一座丰碑,“草圣”的美誉名副其实于右任书学思想对当代书法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对于右任的书学思想进行深刻分析概括,充分意识到于右任书学思想对当今书法的重要指导意义Key】:于右任;书学思想;内涵;意义一、于右任生平于右任(1879-1964),名伯循,字右任,陕西三原人,中国近现代政治家、教育家、书法家与好友刘觉民等人先后创办复旦公学和中国公学,筹办《神州日报》《民呼报》《民吁报》,以宣传资产阶级革命主张中华民国临时政府成立后,出任交通次长,主持部务后出任陕西靖国军总司令以反对袁世凯1922年创办上海大学,倡导国共合作1926年与冯玉祥、刘觉民等人一道率领国民军联军解救西安之围,出任驻陕总司令,放手起用共产党人和国民党左派人士晚年在台湾仍渴望祖国统一善长诗词书法,所创标准草书深受海内外学人欢迎,被誉为“当代草圣”,著有《于右任诗词集》、《标准草书千字书》等。

      二、于右任书学思想的主要内涵纵观于右任一生,从少年时代到晚年光阴,他对古代书法名家作品、摩崖墓志等进行不断地研习和汲取,以惊人的艺术创造力写出了雄浑大气、奇丽野拙之魏碑楷书作品,萧散逸神、刚健质朴之行书作品,劲挺峭拔、雍容大雅之草书作品,异彩纷呈,各尽其妙书为心画,于右任书法成就的取得与其书学思想有着密切关系一)于右任书学思想之碑学理念清代的书坛早期崇尚董其昌、赵孟頫阴柔细腻的书风,而到清代中后期发生了重大变化,碑学兴起,社会文化出现了重大转型在这个时期出现了重要的书法理论著作,例如:阮元《南北书派论》、包世臣《艺舟双辑》、康有为《广艺舟双辑》,清以来包世臣、康有为对碑学的倡导,恰好与于右任的书学思想如出一辙,从理论上树立了崇碑的思想碑学兴起就是要打破帖学的萎靡,重新审视魏碑的雄强,魏碑书法的线条重在其筋骨,字形重在其精神,去品味北朝碑版,让厚重、沉雄、博大的精神复活另外,他认为多灾多难的民族需要强悍和霸气精神才能支撑,而碑体书法中所体现出来的那种大气磅礴的气息与当时民族精神是相符的,强悍和霸气的书写状态才是最需要的于右任受这种时代文化的影响,作为一个不满腐朽统治的革命者,在审美观上自然会倾向雄浑博大,在书风追求上很容易走向碑学。

      钟明善先生在文章《于右任的书法艺术》中说“青年时代于先生极热衷于北魏碑志书法之研究,特别是拜谒孙中山先生之后,他对北魏碑志书法更有了深层的认识与情怀,他曾告诉友人,孙总理提倡魏碑,因为魏碑有‘尚武’精神 自鸦片战争以来,清廷愈加腐败,国力日衰,中华民族受到列强侵略,就是缺少‘尚武’精神,所以他喜欢粗犷豪放有‘尚武’精神甚至有几分野气的北魏墓志书法崇碑还表现在他对古物残破的悲怀之情,盗墓者走私变卖,他十分惋惜,悉心购藏,后来于右任将收藏的碑志全部捐给西安碑林,为后代学习者提供了良好的学习资源二)于右任书学思想之草书理念中国书法文字从古至今都具有实用性和审美性的双重功能,当我们真正重视这种独特性时,书法的审美功能才会得到更为充分的发挥,因此书法的实用思想对于书法家来说显得尤为重要,对于国民的生活也会提供更多的便利,而于右任创立标准草书的理念就是提高草书的实用性把艺术化的草书改造为实用性的草书,这种理念是与时代相契合的于右任曾说“文字乃人类表现思想、发展生活之工具其结构之巧拙,使用之难易,关乎民族之前途者至切于右任创立和推广标准草书的起点就是让草书的便捷性书写利于大众,节省民众的时间1927年前后,于右任开始广泛搜集整理草书资料及历代草书字帖,全身心投入创制和推广标准草书中,并成立“标准草书社”。

      于右任晚年身居台湾,但仍然坚持对标准草书的修订,把书法艺术和历史使命有机的结合在一起,开拓了标准草书在书法史上的纪念意义不管他的一举一动是否与艺术审美相符合,但至少他能够从两千多年的传统草书中走出来,体现了于右任的革命情怀,正因为如此“标准草书”在书法史上才具有不朽的开拓和纪念意义三)于右任书法艺术的主要特征宗白华先生认为“中国的书法是节奏化了的自然,表达着深一层的对生命形象的构思,成为反映生命的艺术这里的自然是对书法的内在联系及本质内涵进行具有本体意义的反思和探索,于右任先生的书法十分注重自然神韵,他认为自然神韵本身就是一种美,他写字的时候没有任何禁忌,包括执笔、展纸、坐法,完全顺乎自然,没有任何束缚,完全是寄情之作,正所谓“书为心画”于右任先生所注重的自然神韵便是他内心情感的流露,他的成長环境、学识、爱国情操、个人修为……都折射出其思想美、才情美、内在美,蕴含着旷达潇洒的美于右任的书法作品豪放劲健,沉着痛快,节奏流畅,给人一种似乎在运动的感觉,每一个笔画都为其注入了活力,其原因是于右任以中锋入纸,在于右任的草书作品中很少见有侧锋用笔的,看他每一个字的线条粗细和转折变化,先生采用的是不同的提、按、导、送所产生的粗细变化,有用三折笔法来表现转折处所产生的动感和力感,且中锋用笔万毫其力,最能着意于点线变化,我们在写字的时候也能清楚地感受到中锋用笔之精气内蓄,给人以饱满浑厚之感。

      书者,如也,如其志,如其学,如其才,总之,如其人而已”,我们在品读于右任先生的作品时,无论是其行楷书艺术,还是草书艺术,都会被他的妙笔佳构,活笔活字所陶醉,会被他的豪迈气魄和潇洒性情所感染于右任的书法艺术在当今书法界影响至深,被广泛临摹推崇纵观中国书法,已经走过了漫漫千年的历史,历朝历代精研书法的大家层出不穷,于右任先生以其自身的书法审美观念、风格突出的书法作品影响着一批又一批的书法大家,其书法笔力雄豪、质朴苍劲,以中锋劲健之笔,行浑厚圆融之气,颇具大家风范,成为近现代书家学习临摹的典范,在中国书法史上作出的贡献是空前巨大的Reference[1]钟明善.于右任先生的书法艺术[J].中国书法,2014(03):23-39+2+206-209.[2]宗白华.关于美学研究的几点意见[J].文艺研究,1982(02):63-65.[3]沃兴华.论于右任书法[J].中国书画,2007(08):33-50+138.[4]陕西三原于右任纪念馆馆长 巨志忠;杰出的教育家于右任先生[N];各界导报[5]杨虎 周婧;“元老记者”于右任[N];中华新闻报;2004年;2012年  -全文完-。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