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自救和互救在矿井发生事故时的应用.doc
8页1 自救和互救在矿井发生事故时的应用矿井发生事故后,矿山救护队不可能立即就能到达事故现场进 行救灾实践证明,在矿井发生事故初期,矿工如能熟练利用矿井 自救系统或随身携带的自救器,及时采取措施,开展自救互救,则 可以降低事故危害程度,减少人员伤亡和国家财产的损失 一、自救、互救的产生 我国煤炭资源丰富,储量多,分布广, 是我国主要资源之一但是煤矿的自然条件差,加上开采工艺相对 落后、自然灾害较多,造成事故频繁发生,时刻威胁着煤矿生产的 安全和矿工的生命安全近几年,随着国家对安全生产的高度重视 和生产技术工艺的改革,煤矿事故的发生率得到了有效遏制,但仍 时有发生为最大限度的降低事故损失和人员伤亡,各煤矿企业采 取各种有效措施防止矿井灾害事故发生的同时,纷纷注入重资更新 或投入矿井压风自救系统,采用岗前培训和工作实践等方法,提高 矿工自救与互救的知识和能力1、自救就是矿井发生意外灾变事故时,在灾区或受灾变影响 区域的每个工作人员进行避灾和保护自己的方法 2、互救就是在有效地自救前提下妥善地救护他人及伤员 3、自救、互救的具体内容及要求 (1) 、熟悉并掌握所在矿井 的灾害预防和处理计划; (2) 、熟悉矿井的避灾路线和安全出口; (3) 、掌握避灾方法,会使用自救器; (4) 、掌握抢救伤员的 基本方法及现场急救的操作技术。
二、自救与互救原则 2 矿山事故是不可避免的,矿井发生事故后,井下受灾人员首先 应设法开展自救自救应遵守“报、抢、撤、避” 四项原则: 1、 “报”,即及时报告灾情发生灾变事故后,事故地点附近的 人员应尽量了解和判断事故的性质、地点和灾害程度,并迅速的利 用最近处的或其他方式向调度室汇报,并迅速向事故可能波及 的区域发出警报,使其他工作人员尽快知道灾情在汇报灾情时应 实事求是,不能凭个人主观判断,以免给领导造成错觉,延误救灾2、 “抢”,即积极抢救灾害事故发生后,处于灾区内以及受威 胁区域的人员,应沉着冷静根据灾情和现场条件,在保证自身安 全的前提下积极开展现场抢救,将事故消灭在萌芽阶段或控制在最 小范围,采取措施防止次生事故发生 3、 “撤”,即安全撤离当受灾现场不具备事故抢救的条件,或 可能危及现场人员的安全时,应根据矿井灾害预防和处理计划中规 定的撤退路线和现场实际情况,听从有经验的老工人指挥,迅速安 全地撤离危险区域撤退路线选择的正确与否决定了自救的成败 4、 “避”,即妥善避灾如无法撤退时,应迅速进入预先筑好的 或临时构建的避难硐室妥善避灾,等待救援 互救必须遵守“三先三后” 的原则: 1、对窒息或心跳呼吸骤停 的伤员,必须先复苏后搬运。
2、对出血伤员,要先止血后搬运 3、对骨折伤员,要先固定后搬运 3、自救与互救的基本措施31、加强对矿工自救和互救知识的教育 一般地应教育职工如何 识别各种事故的预兆,判断事故的性质、地点及应采取自救和互救 的措施;熟练地佩用自救器,正确地选择避灾路线,在遇险人员暂 时不能撤出灾区的情况下,进入避难峒室待救等 在对矿工进行自 救知识教育时,首先要使矿工能够熟练正确地佩用自救器,加强对 矿工以及各级领导的自救知识教育,避免出现在发生灾变时,由于 对自救器的使用不当而引起伤亡扩大,同时对各级领导现场处置灾 变情况和做好现场指挥工作也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2、灾区人员正确选择撤退路线 发生事故后,灾区人员应根据 事故通知信号以及事故发生时的特征,判断事故性质、地点,沉着 冷静地按照矿井灾害预防和处理计划中预定的避灾路线撤出危险区 或升井灾区人员撤出路线选择的正确与否,决定自救和互救的成 败我国也发生过多次因矿井发生火灾事故,由于灾区人员不熟悉 矿井避灾路线,选择了错误的求生通道而造成事故扩大的案例 3、防止爆炸火源烧伤措施 如果人员距离爆炸源很近无法撤 出,并且爆炸气流及火焰很快袭来时,则应面向下方卧倒,最好将 湿毛巾捂在口鼻面部或俯入水沟内以免烧伤。
4、在避难峒室待救 如果灾区人员没有撤退路线(如独头巷、 冒顶阻塞区),应迅速撤到附近避难峒室或寻找适当地点建筑临时避 难峒室避难、待救 当灾区人员确定无撤退路线时,一定要保持清 醒的头脑,切勿盲目求生可利用现场的木板、风门、风筒等搭建 救护隔墙,形成临时避难场所,在隔墙外侧明显位置做好标记,耐4 心等待救援人员救护 5、及时报告灾情 发生灾变事故后,事故地点附近的人员应 尽量了解或判断事故性质、地点和灾害程度,并迅速地利用最近处 的或其他方式通知调度室如有可能,应在保证人员安全的条 件下,使用附近的设备、工具、材料等及时消灭事故如无可能就 应由在场的负责人或有实践经验的老工人组织带领,根据当时当地 的实际情况,选择安全路线迅速撤离危险区域 四、不同灾害时的自救与互救(一)瓦斯与煤尘爆炸时的自救与互救 防止瓦斯与煤尘爆炸时遭受伤害井下人员应背向空气颤动的 方向,俯卧倒地,面部贴在地面,以降低身体高度,避开冲击波的 强力冲击,并闭住气暂停呼吸,用毛巾捂住口鼻,防止把火焰吸入 肺部最好用衣物盖住身体,尽量减少肉体暴露面积,以减少烧伤 爆炸后,要迅速按规定佩戴好自救器,弄清方向,沿着避灾路线撤 退到新鲜风流中。
若巷道破坏严重,布置撤退是否安全时,可以到 巷道支护较完整的地点躲避等待救援若爆炸发生在掘进工作面, 且身体受伤不重时,应立即打开随身携带的自救器,佩戴好后迅速 撤出受灾巷道到达新鲜风流中,对于附近的伤员,要协助好佩戴自 救器,帮助撤出危险区若不能立即撤出,应选择支护较好的巷道, 利用一切能利用的现场条件建立了临时避难硐室,利用压风管路或 风筒等改善避难地点的生存条件,静卧待救 若爆炸事故发生在采煤工作面,巷道损坏不严重,还能通风时,5 进风侧人员一般避讳受到伤害,应迎风迅速撤离,回风侧人员应立 即佩戴自救器经最短路线迅速撤至进风侧若事故较大,巷道不能 通风且人员不能立即撤离时,应首先佩戴好自救器,协助重伤员撤 到安全地点,利用木料、风筒等构建临时避难场所,并在外侧悬挂 衣物、矿灯等明显标识物,等待救援 (2)发生煤与瓦斯突出事故的自救与互救 在采煤工作面发现 突出预兆时,要以最快的速度通知人员迅速向进风侧撤离,并佩戴 隔离式自救器掘进工作面发现突出预兆时,必须向外迅速撤至防 突反向风门之外,并把反向风门关好,继续外撤发生突出事故时, 在撤退途中,如果退路被堵或自救器有效时间不够,可到矿井专门 设计的井下避难所或压风自救装置处暂避,或寻找有压缩空气管路 的巷道、硐室,卸开管子接口进行躲避。
(三)矿井火灾事故时的自救与互救 尽最大可能了解判断事故 情况、通风系统、风流及火烟蔓延的速度、方向以及与自己所处巷 道位置之间的关系,并根据矿井灾害预防和处理计划及现场的实际 情况,确定撤退路线和避灾自救的方法在撤退时,任何人无论在 任何情况下都不要惊慌、不能狂奔乱跑,应在现场负责人或有经验 的老工人的带领下有组织的撤退位于火源进风侧的人员,应迎着 新鲜风流撤退位于火源回风侧的人员应佩戴好自救器,尽快到达 新鲜风流中或烟雾没有到达的巷道;若距离火源较近且越过火源没 有危险时,也可迅速穿过火区撤到火源的进风侧如果在自救器有 效作用时间内不能安全撤离,应寻找有压风自救管路系统的地点避6 险如果无论选择哪种方式都无法躲避火灾烟气的威胁时,应迅速 躲到避难硐室或就地构筑避难硐室进行自救在有烟雾的巷道撤退 时,矿工不能直立行走,应尽可能的降低身体高度,贴着巷道底板 或巷壁,以免受巷道上部有毒有害气体的侵袭逆烟流撤退有一定 的危险性,除非有足够把握能够保证安全撤离,才能选择逆风撤退 撤退途中,如果烟雾大、视线不清,应手摸巷道比撤退,避免错过 平行并列巷道或交叉巷道入口在高温巷道撤退应注意利用巷道内 的水浸湿毛巾、衣物或向身上临水进行降温,改善自己的感觉,利 用随身物件遮挡头面部,防止高温烟气的刺激。
当发现有爆炸的前 兆时,应立即进入旁侧巷道或躲避硐室,避免巷道冲击波正面冲击, 如果情况紧急,应迅速背向爆源靠巷道一帮俯卧倒地,双手护住头 面部,尽量减少皮肤外露面积,若巷道中有水,应顺势趴入水中, 防止吸入高温火焰及有毒有害气体,同时以最快的速度戴好自救器, 辨清方向,沿避灾线路尽快撤离 (四)透水事故时的自救与互救 首先应了解矿井透水的地点、 水源、用水量、发生原因、危害程度等情况,根据灾害预防和处理 计划中规定的撤退路线,迅速撤到透水点以上的水平如果撤退途 中迷失方向,应朝着有风流通过的上山巷道方向撤退,并在沿途巷 道交叉口留设指示行进方向的明显标志,便于救援人员搜救当现 场人员无法撤退时,应迅速进入预先筑好的避难硐室中避险或选择 合适地点快速构建避难硐室进行自救,保持良好的心态,鉴定信心, 做好长时间避灾的准备,并在硐室外留设明显标记有规律的敲击7 巷帮或管道,发出求救信号,指导救援人员准确搜救独头工作面 透水时,如果不能及时撤离,应有组织的在独头工作面躲避,等待 救援人员的营救,严禁盲目潜水逃生等冒险行为 (五)冒顶事故时的自救与互救 当发现工作地点有冒顶预兆 而又无法采取措施防止冒顶发生时,最好的避灾措施就是迅速离开 危险区,撤到安全地点。
遇险时靠煤帮贴身站立或木垛处避灾,因 为从采煤工作面发生冒顶的实际情况来看,顶板沿煤壁冒落是很少 见的,合格的木垛一般也不会被压垮或推倒,因此,当发生冒顶来 不及撤退到安全地点时,应就近紧贴煤壁或躲到木垛下避险如果 人员被冒落物阻隔在内侧,切忌惊慌失措,提高信心,利用、 管路、道轨或呼喊等方法求救,如有压风管路,应断开压风管路提 供新鲜空气,稀释瓦斯浓度,但要注意保温 五、结论 综上所述,在矿井发生爆炸、火灾、突出、冒顶等重大事故的 初期阶段,波及的范围和危害一般较小,受到事故危害、波及和威 胁的人员及时、正确的开展自救、互救对保护自身安全和控制灾情 扩大具有重要作用具体应做到:1、要沉着冷静首先迅速、正确地佩用好自救器,保证呼吸 道不受伤害,保存生命,切不可惊慌失措、束手待毙只要你还有 一口气,就要为自己的生命而搏斗 2、根据事故性质、地点、人员的分布位置,考虑巷道断面、坡 度、风速及局部障碍等因素的影响,遵循在最短时间内安全撤退的8 原则,选择正确的避灾路线一般来说,位于事故地点进风流中的 人员,应迎着风流撤退;位于事故地点回风流中的人员,则应顺风 流撤出,但遇有转入进风流的贯通巷道时要迅速转入进风流中撤退; 处在事故地点的回风流的人员,如确认在不冒生命危险的情况下, 逆着风流走一小段路程即可到达新鲜风流中,则可沿此捷径迅速撤 到安全地点。
3、在遇险人员无法撤出灾区时,应借助独头巷道、各类峒室和 两道风门之间等位置,利用现场的木板、风门、煤块、岩石、泥土、 风筒等物砌筑救护隔墙或风帐,隔离有害气体,人员在内避难待救同时,要注意在隔墙外要留有明显标志,如挂矿灯、衣物、写粉笔 字等,并经常有规则地敲击岩石或管道,发出呼救信号,使抢救人 员容易发现,便于抢救避难人员在峒室避难时应静卧,不得走动 与呼喊,以免消耗体力和氧气特别要注意减少氧气的消耗,延长 在峒室内的待救时间 4、在矿工施行互救时,应是在有效自救的前提下,妥善地救助 他人及伤员,防止扩大灾情 5、事故地点附近的人员,要以最快的速度、最有效的方法,把 事故性质,地点、灾害程度向调度室报告,以便调度室进行准确的 调度与指挥,迅速地组织抢救在向上级部门汇报灾情时,要实事 求是,对不清楚的情况不能妄下结论,以免误导上级部门判断错误, 延误救援最佳时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