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脑卒中二级预防规范化研究.ppt
42页项目编号:2006BAI01A10,脑卒中二级预防规范化研究,1,第一部分,脑卒中二级预防横断面调查 及标准化治疗研究 (SMART),2,背景---脑卒中,高发病率、高复发率、高死亡率和高致残率 脑卒中防重于治! 众多研究结果和指南层出不穷 但是目前面临的问题 各种预防性措施应用不够! 脑卒中复发率居高不下!,3,研究目的,了解中国城市缺血性脑卒中二级预防中的主要问题 验证“脑卒中二级预防标准化流程”的有效性和效率,4,方案回顾,2008-1-1~~~2010-12-31,5,研究方法,计划研究中心数 48家(最终47家,1家退出) 计划入组数 标准化治疗组:2500例 常规治疗组:2500例 多中心、前瞻性、连续性、横断面、随机对照,6,入组标准,入组前30天内有新发的脑梗死或TIA发作 年龄≥18岁 住院治疗的脑梗死或TIA患者 头颅CT或MRI排除颅内出血性疾病 患者本次脑梗死或TIA后的神经系统症状体征已保持稳定 入组时mRS≤4分 签署知情同意书,7,主要排除标准,年龄<18岁 妊娠 辅助检查证实本次卒中是由于外科或血管介入操作引发 发病时合并其他严重的心、肺、肾功能不全,严重的肝功能损害、 恶性肿瘤等,预期寿命小于2年者 合并各种类型痴呆,需要监护者持续护理的患者 入组时mRS>4分 研究期内不能按要求随访的患者; 最近30天内使用其他临床试验药物或装置,或正在参加另一项临床试验的患者,8,主要观察指标,二级预防标准化流程的实施率 二级预防标准化药物的应用率 脑卒中危险因素控制达标率,分析影响治疗达标率的因素,9,次要观察指标 ------主要终点事件和次要终点事件的发生率,主要终点事件:新发缺血性卒中:新的血管源性局灶性神经功能缺损,持续超过24小时,影像提示存在新的脑梗塞灶 次要终点事件 新发出血性卒中 急性冠脉综合征 所有原因的死亡 包括任何已知或未知原因的死亡。
死亡原因按如 下分类: 缺血性卒中、出血性卒中、心源性死亡、出血(不含颅内出血)、感染、恶性肿瘤、外伤、其他血管原因死亡(包括肺栓塞、)、其他非血管原因死亡、原因不清 新发TIA 表现为发作性局灶神经功能缺损,发作持续时间小于24小时,不包括单纯性头晕发作,10,研究开始和结束,全国启动会时间:2008年2月28日 第一家中心启动时间:2008年5月14日 301医院 全国停止入组时间:2010年8月31日 中期会议时间:2009年3月7日 承前启后的作用,11,入组病例及影像资料收集情况,1家中心退出 47家中心共入组3821例(最终数据库显示) 规范化治疗组:1795例;常规治疗组:2026例 共收集影像资料2950例,整理和读片中 与入组病例数的差异 收集时间的滞后,12,处方式宣教手册的使用率,试验组100%发放处方式宣教手册 对照组不予发放,13,各中心入组情况列表,14,各中心入组情况(一),15,各中心入组情况(二),16,各中心入组情况(三),17,18,基线结果,19,两组间基线资料的比较,20,标准化药物实施率组间比较,21,两组各药物实施率随时间变化,22,P= 0.0105,P= 0.0000,P= 0.0001,抗血小板药物实施率随时间变化,23,P=0.0000,P=0.0000,P=0.0000,他汀类降脂药实施率随时间变化,24,P=0.3525,P=0.5548,P=0.4557,降压药实施率随时间变化,25,P=0.0090,P=0.1033,P=0.1322,降糖药实施率随时间变化,26,主要和次要终点事件发生率比较,主要终点事件:新发缺血性脑卒中:91例; 次要终点事件:短暂性脑缺血发作:29例;各种原因的死亡:41例急性冠脉综合征:16例,共计:173例,27,讨论,28,Guideline for secondary prevention,2010美国指南2008欧洲指南2010中国 指南 推荐长期抗血小板 控制危险因素 高血压 高血脂 糖尿病,29,,实际情况却是: 出院后服药依从性逐年下降 近年不断已经有明显的提高,国内报道类似研究结果---天坛医院,31,,Zhonghua Nei Ke Za Zhi 2005;44:506 –508.,,出院1年后服药依从性,,,非常低!!!,,天坛医院的研究结果,,Clinical and Experimental Pharmacology and Physiology (2010) 37, 775–781,与国内外研究的比较,,全球REACH登记研究,34,Design,An international, prospective, longitudinal study of 68,000 patients across 6 continents From December 2003 to June 2004 Collect data on an ethnically and geographically diverse population Across 44 countries In an outpatient setting,35,Am J Cardiol 2010;105:445–452,Result---阿司匹林使用率,36,Am J Cardiol 2010;105:445–452,Baseline prevalence of aspirin and other antithrombotic agent use among US patients enrolled in the REACH Registry,,,来自欧洲的调查结果,,37,Persistent Use of Secondary Preventive Drugs Declines Rapidly During the First 2 Years After Stroke,Stroke 2010;41;397-401,Declined progressively over the first 2 years to reach 74.2% for antihypertensive drugs, 56.1% for statins, 63.7% for antiplatelet drugs, and 45.0% for warfarin,Antihypertensive drugs (AHD) in all stroke patients Statins, and antiplatelet drugs (APD) in patients with ischemic stroke, Warfarin in patients with ischemic stroke and atrial fibrillation,38,结论,横断面调查结果 卒中1年后二级预防药物实施率较既往报道有所提高 我国脑卒中二级预防药物实施仍存在一定问题 抗血小板药、降压、降脂、降糖药的实施率随时间下降 且总体实施率仍不令人满意 规范化治疗能够明显提高标准化治疗药物的实施率 尤其是抗血小板、降脂治疗 值得推广,39,其他结果,使住院期间相关诊治费用降低3.68% 丁苯肽在二级预防中的疗效评价正在总结中 介入治疗患者随诊情况,致谢,“十一五”协作组各中心的大力支持 依格斯(北京)医疗科技有限公司的努力,41,,,42,谢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