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沉井施工方法.docx
20页6-2-12沉井施工沉井是修筑深基础和地下构筑物的一种施工工艺施工时先在地面或基坑内 制作开口的钢筋混凝土井身,待其达到规定强度后,在井身内部分层挖土运出, 随着挖土和土面的降低,沉井井身藉其自重或在其他措施协助下克服与土壁间的 摩阻力和刃脚反力,不断下沉,直至设计标高就位,然后进行封底沉井施工工艺的优点是:可在场地狭窄情况下施工较深(可达50余米)的 地下工程,且对周围环境影响较小;可在地质、水文条件复杂地区施工;施工不 需复杂的机具设备;与大开挖相比,可减少挖、运和回填的土方量其缺点是施 工工序较多;技术要求高、质量控制难沉井工艺一般适用于工业建筑的深坑(料坑、铁皮坑、翻车机室等)、设备 基础、水泵房、桥墩、顶管的工作井、深地下室、取水口等工程施工6-2-12-1沉井类型沉井类型很多,按材料分,有混凝土、钢筋混凝土、砖石等,但应用最多的 还是钢筋混凝土沉井按平面形状分,有圆形、方形、矩形、多边形、多孔形等, 主要取决于其用途由于圆形沉井受力性能好、易于控制下沉,应用最多沉井 的剖面,有圆筒形、锥形、阶梯形等为减少下沉摩阻力,井壁在刃脚外缘处常 缩进20〜30mm,呈圆柱带台阶形,井壁表面呈1/1000的坡度。
EC图6-202沉井平面及剖面形式(a)平面形式;(b)竖剖面形式1-圆形;2-方形;3-矩形;4-多边形;5-多孔形;6-圆柱形;7-圆柱带台阶形;8-圆锥形;9-阶梯形6-2-12-2 沉井制作与下沉1.施工准备工作 沉井施工前的准备工作,除去常规的场地平整;修建临时设施;水、电、风 等动力供应外,着重作好下述工作:(1)地质勘察在沉井施工处需进行钻探,钻孔设在井外,距外井壁距离宜大于2m,需有 一定数量和深度的钻孔,以提供土层变化、地下水位、地下障碍物及有无承压水 等情况,对各土层要提供详细的物理力学指标,为制订施工方案提供技术依据2) 编制施工方案 施工方案是指导沉井施工的核心技术文件,要根据沉井结构特点、地质水文条件、已有的施工设备和过去的施工经验,经过详细的技术、经济比较,编制出 技术上先进、经济上合理的切实可行的施工方案在方案中要重点解决沉井制作、 下沉、封底等技术措施及保证质量的技术措施,对可能遇到的间题和解决措施要 做到心中有数3) 布设测量控制网 事先要设置测量控制网和水准基点,用于定位放线、沉井制作和下沉的依据如附近存在建(构)筑物等,要设沉降观测点,以便施工沉井时定期进行沉降观 测。
2.沉井制作沉井的施工程序为:平整场地f测量放线f开挖基坑f铺砂垫层和垫木或砌刃脚砖座f沉井浇 筑一布设降水井点或挖排水沟、集水井一抽出垫木一沉井下沉封底一浇筑底板混 凝土f施工内隔墙、梁、板、顶板及辅助设施1)刃脚支设 沉井下部为刃脚,其支设方式取决于沉井重量、施工荷载和地基承载力常 用的方法有垫架法、砖砌垫座和土模在软弱地基上浇筑较重的沉井,常用垫架法(图6-203a)垫架的作用是将上部沉井重量均匀传给地基,使沉井井身浇筑过程中不会产生过大不均匀沉降, 使刃脚和井身产生裂缝而破坏;使井身保持垂直;便于拆除模板和支撑采用垫 架法施工时,应计算井身一次浇筑高度,使其不超过地耐力,其下砂垫层厚度亦 需计算确定直径(或边长)不超过8m的较小的沉井,土质较好时可采用砖垫 座(图6-203b),砖垫座沿周长分成6~8段,中间留20mm空隙,以便拆除,砖 垫座内壁用水泥砂浆抹面对重量轻的小型沉井,土质较好时,甚至可用土胎模 (图6-203c), 土胎模内壁亦用水泥砂浆抹面图6-203沉井刃脚支设(a)垫架法;(b)砖垫座法;(c) 土胎模法1-刃脚;2-砂垫层;3-枕木;4-垫架;5-模板;6-砖垫座;7-水泥砂浆抹面;8-刷隔离层;9-土胎模刃脚支设用得较多的是垫架法。
采用垫架法时,先在刃脚处铺设砂垫层,再 在其上铺枕木和垫架,枕木常用断面16cm X 22cm,垫架数量根据第一节沉井的 重量和地基(或砂垫层)的容许承载力计算确定,间距一般为0.5〜1.0 m垫架应 对称,一般先设8组定位垫架,每组由2~3个垫架组成矩形沉井多设4组定位 垫架,其位置在距长边两端0.15L处(L为长边边长),在其中间支设一般垫架, 垫架应垂直井壁圆形沉井垫架应沿刃脚圆弧对准圆心铺设在枕木上支设刃脚 和井壁模板枕木应使顶面在同一水平面上,用水准仪找平,高差宜不超过 10mm,在枕木间用砂填实,枕心中心应与刃脚中心线重合如地基承载力较低, 经计算垫架需要量较多时,应在枕木下设砂垫层,将沉井重量扩散到更大面积上2)井壁制作沉井制作可在修建构筑物的地面上进行,亦可在基坑中进行,如在水中施工 还可在人工筑岛上进行应用较多的是在基坑中制作沉井施工有下列几种方式:一次制作、一次下沉;分节制作、一次下沉;分 节制作、分节下沉(制作与下沉交替进行)如沉井过高,下沉时易倾斜,宜分 节制作、分节下沉沉井分节制作的高度,应保证其稳定性并能使其顺利下沉 采用分节制作、一次下沉时,制作高度不宜大于沉井短边或直径,总高度超过 12m时,需有可靠的计算依据和采取确保稳定的措施。
分节下沉的沉井接高前,应进行稳定性计算,如不符合要求,可根据计算结 果采取井内留土、填砂(土)灌水等稳定措施井壁模板可用组合式定型模板(图6-204),高度大的沉井亦可用滑模浇筑 分节制作时,水平接缝需做成凸凹型,以利防水如沉井内有隔墙,隔墙底面比 刃脚高,与井壁同时浇筑时需在隔墙下立排架或用砂堤支设隔墙底模隔墙、横 梁底面与刃脚底面的距离以500mm左右为宜图6-204沉井井壁钢模板支设1-下一节沉井;2-预埋悬挑钢脚手铁件;3-组合式定型钢模板;4-2[8钢楞;5-对立螺栓;6--100X3止水片;7-木垫块;8-顶撑木;9-钢管脚手架钢筋由人工绑扎,亦可在沉井近处地面上预制成钢筋骨架或网片;用起重机 进行大块安装混凝土浇筑可用塔式起重机或履带式起重机吊运混凝土吊斗,沿沉井周围均 匀、分层浇筑;亦可用混凝土泵车分层浇筑,每层厚不超过300mm沉井浇筑宜对称、均匀地分层浇筑,避免造成不均匀沉降使沉井倾斜每节 沉井应一次连续浇筑完成,下节沉井的混凝土强度达到70%后才允许浇筑上节沉 井的混凝土3,沉井下沉(1) 下沉验算沉井下沉前应进行混凝土强度检查、外观检查并根据规范要求,对各种形 式的沉井在施工阶段应进行结构强度计算、下沉验算和抗浮验算。
沉井下沉时,第一节混凝土强度达到设计强度,其余各节应达到设计强度的70%沉井下沉,其自重必须克服井壁与土间的摩阻力和刃脚、隔墙、横梁下的反 力,采取不排水下沉时尚需克服水的浮力因此,为使沉井能顺利下沉,应进行 分阶段下沉系数的计算,作为确定下沉施工方法和采取技术措施的依据下沉系数(图6-205)按下式计算:7,1 bES二芍 E7H图6-205沉井下沉系数计算简图(a)下沉时力系平衡图;(b)下沉摩阻力计算简图k = (G—B)/Tf (6-152)式中G——井体自重;B――下沉过程中地下水的浮力;Tf——井壁总摩阻力;k0——下沉系数,宜为1.05〜1.25,位于淤泥质土中的沉井取小值,位于其 他土层中取大值井壁摩阻力可参考表6-143井壁摩阻力表6-143土的种类流塑状粘性土软塑及可塑状粘性土粉砂和粉性土砂卵石井壁摩阻力(kN/m2)10~1512~2515~2517.7〜29.4泥浆套 | 3〜5当下沉系数较大,或在软弱土层中下沉,沉井有可能发生突沉时,除在挖土 时采取措施外,宜在沉井中加设或利用已有的隔墙或横梁等作防止突沉的措施, 并按下式验算下沉稳定性:k'二 G-B (6-153)0 T + Rf式中R——沉井刃脚、隔墙和横梁下地基土反力之和;k'o——沉井下沉过程中的下沉稳定系数,取0.8〜0.9。
当下沉系数不能满足要求时,可在基坑中制作,减少下沉深度;或在井壁顶 部堆放钢、铁、砂石等材料以增加附加荷重;或在井壁与土壁间注入触变泥浆, 以减少下沉摩阻力等措施 2 )垫架、排架拆除大型沉井应待混凝土达到设计强度的 100%始可拆除垫架(枕木、砖垫座), 拆除时应分组、依次、对称、同步地进行抽除次序是:圆形沉井先抽除一般承 垫架,后拆除定位垫架,矩形沉井先抽除内隔墙下垫架,再分组对称抽除外墙两 短边下的垫架,然后抽除长边下一般垫架,最后同时抽除定位垫架抽除时先将 枕木底部的土挖去,利用绞磨或推土机的牵引将枕木抽出每抽出一根枕木,刃 脚下应立即用砂填实抽除时应加强观测,注意沉井下沉是否均匀隔墙下排架 拆除后的空穴部分用草袋装砂回填 3)井壁孔洞处理沉井壁上有时留有与地下通道、地沟、进水口、管道等连接的孔洞,为避免 沉井下沉时地下水和泥土涌入,也为避免沉井各处重量不均,使重心偏移,易造 成沉井下沉时倾斜,所以在下沉前必须进行处理对较大孔洞,在沉井制作时在洞口预埋钢框、螺栓,用钢板、方木封闭,中 填与空洞混凝土重量相等的砂石或铁块配重(图6-206a、b)对进水窗则采取一 次做好,内侧用钢板封闭(图6-205c)。
沉井封底后拆除封闭钢板、挡木等图6-206沉井井壁堵孔构造(a)大廊道口堵孔;(b)管道孔洞堵孔;(c)进水窗堵孔1-沉井井壁;2-50mm厚木板;3-枕木;4-槽钢内夹枕木;5-螺栓;6-配重;7-10mm 厚钢板;8-槽钢;9-100mmX 100mm 方木;10-50mmX 100mm 方木;11-橡皮垫;12-砂砾;13-钢筋箅子;14-5mm孔钢丝网;15-钢百叶窗;16-15mm孔钢丝网;17-砂;18-5〜10mm粒径砂卵石;19-15〜60mm粒径卵石4.沉井下沉施工方法(1)下沉方案选择沉井下沉有排水下沉和不排水下沉两种方案一般应采用排水下沉当土质 条件较差,可能发生涌土、涌砂、冒水或沉井产生位移、倾斜及沉井终沉阶段下 沉较快有超沉可能时,才向沉井内灌水,采用不排水下沉当决定由不排水下沉改为排水下沉,或部分抽除井内灌水时,必须慎重,并 应加强观察排水下沉常用的排水方法有:1)明沟、集水井排水在沉井内离刃脚2~3m挖一圈排水明沟,设3〜4个集水井,深度比地下水深1〜1.5m,沟和井底深度随沉井挖土而不断加深,在井内或井壁上设水泵,将地下 水排出井外为不影响井内挖土操作和避免经常搬动水泵,一般采取在井壁上预 埋铁件,焊钢操作平台安设水泵,或设木吊架安设水泵,用草垫或橡皮承垫,避 免振动(图6-207)。
如果井内渗水量很少,则可直接在井内设高扬程潜水泵将地 下水排出井外本法简单易行,费用较低,适于地质条件较好时使用I. __图6-207明沟排水万法(a)钢支架上设水泵排水;(b)吊架上设水泵排水1-水泵;2-胶管;3-排水沟;4-集水井;5-钢支架;6-吊架2) 井点降水在沉井外部周围设置轻型井点、喷射井点或深井井点以降低地下水位(图6-208a、b),使井内保持挖干土适于地质条件较差,有流砂发生的情况时使用3) 井点与明沟排水相结合的方法在沉井外部周围设井点截水;部分潜水,在沉井内再辅以明沟、集水井用泵排水(图6-208c)图6-208井点降水(a)真空井点降水;(b)深井井点降水;(c)井点与明沟结合降水1-真空井点;2-降低后的水位线;3-明沟;4-潜水泵;5-深井井点不排水下沉方法有:用抓斗在水中取土;用水力冲射器冲刷土;用空气吸泥 机吸泥,或水中吸泥机油吸水中泥土等2)下沉挖土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