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室内给排水管网工程技术标准.doc
10页室内给排水管网工程技术标准(试行)(华南地区用)编制刘华钧日期2011-6-18审核日期批准日期修订记录日 期修订状态修改内容修改人审核人批准人参加讨论认定人员: 室内给排水管网工程1 适用范围本技术标准适用于鸿威地产华南地区项目的室内给排水工程的招投标、设计审查和现场施工管理集团其他地区可参照本标准进行修订,并上报集团工程管理中心审核备案后执行2 编制依据2.1 除另有注明外,本工程须符合设计、图纸和相关国家、地方及行业标准,主要包括但不限于:2.1.1 《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2002年版2.1.2 《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50300-20012.1.3 《建筑给水排水及采暖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42-20022.1.4 《建筑给水排水设计规范》GB50015-20032.1.5 《给水排水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68-20082.1.6 《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T5749-20062.1.7 《生活饮用水标准检验方法》GB/T5750-20062.1.8 《生活饮用水输配水设备及防护材料的安全性评价标准》GB/T 17219-19982.1.9 《生活饮用水输配水设备及防护材料卫生安全评价规范》20012.1.10 《不锈钢卡压式管件连接用薄壁不锈钢管》GB/T19228.2-20032.1.11 《不锈钢卡压式管件》GB/T19228.1-20032.1.12 《不锈钢卡压式管件用橡胶O形密封圈》GB/T19228.3-20032.1.13 《不锈钢管及管件连接与安装规范》GB/T(即将推出)2.1.14 《流体输送用不锈钢焊接钢管》GB/T12771-20082.1.15 《食品和供水工业用不锈钢螺纹接头》GB/T21359-20082.1.16 《食品工业用不锈钢弯头和三通》GB/T21472-20082.1.17 《不锈钢塑料复合管》CJ/T 184-20032.1.18 《建筑给水超薄壁不锈钢塑料复合管管道工程技术规程》CECS 135-20022.1.19 《无规共聚聚丙烯(PP-R)塑铝稳态复合管》CJ/T 210-20052.1.20 《建筑给水聚丙烯管道工程技术规范》GB/T 50349-20052.1.21 《建筑给水聚丙烯(PP-R)管道工程技术规程》DBJ/T15-29-20012.1.22 《冷热水用聚丙烯管道系统第3部分:管件》GB/T18742.3-2002(旧)2.1.23 《冷热水用聚丙烯管道系统第2部分:管材》GB/T18742.2-2002(旧)2.1.24 《建筑给水聚乙烯类管道工程技术规程》CJJ/T98-20032.1.25 《冷热水用交联聚乙烯(PE-X)管道系统第2部分:管材》GB/T18992.2-20032.1.26 《冷热水用热塑性塑料管道系统管材管件组合系统热循环试验方法》GB/T19993-20052.1.27 《建筑给水硬聚氯乙烯管管道技术规程》CECS41:20042.1.28 《无缝铜水管和铜气管》GB/T18033-20072.1.29 《建筑用铜管管件(承插式)》CJT 117-20002.1.30 《铜管接头 第1部分:钎焊式管件》GB/T11618.1-20082.1.31 《铜管接头 第2部分:卡压式管件》GB/T11618.2-20082.1.32 《低压流体输送用焊接钢管》GB/T3091-2008T2.1.33 《给水衬塑复合钢管》CJ/T136-2001(旧)2.1.34 《给水衬塑复合钢管》CJ/T136-20072.1.35 《给水涂塑复合钢管》CJ/T120-20082.1.36 《铝合金衬塑复合管材和管件》CJ/T321-20102.1.37 《可锻铸铁管路连接件》GB3287-20002.1.38 《给水衬塑可锻铸铁管件》CJ/T137-20082.1.39 《钢塑复合压力管》CJ/T 183-20082.1.40 《给水用孔网钢带聚乙烯复合管》CJ/T181-20032.1.41 《建筑给水钢塑复合管管道工程技术规程》CEC125:20012.1.42 《建筑排水用硬聚氯乙烯
2.3 若承包商所选择的施工工艺涉及施工专利,承包商应提出书面声明,使用专利涉及的所有费用一并计入投标报价中,鸿威地产不再另行承担其他费用及责任3 安装管材及连接方式和阀门使用要求3.1 室内给水管(即分户水表后给水管)采用冷、热水专用PPR管,水表前给水干管和水泵房内的管道采用钢塑复合给水管直饮水管道(设直饮水时)采用薄壁不锈钢管、铜管或优质PPR管3.1.1 PPR冷热给水管采用热熔连接,常用的品牌或厂家有:杭州永亨、浙江中财、金德管业、四川金路、联塑、深塑、浙江伟星、上海新臣、漳州集友、台塑华亚、杭州顺达等等3.1.2 钢塑复合给水管(内衬聚乙烯塑料管PE、PEX或PVC-U)采用丝接(DN<100)或沟槽卡箍(DN≥100)的连接方式,常用的品牌或厂家有:上海莘天、广州祥基、广东华捷、泰丰侨钢管、成都贝根等等3.1.3 无缝铜给水管一般采用焊接、扩口或压紧的方式与管接头进行连接常用的品牌或厂家有高新张铜、浙江海亮、青岛宏泰铜业、宁波金田集团、浙江天宇铜管、上虞金鹰铜管、江苏包罗铜业集团、上海申鑫江铜管、广东高宝铜管、宁波永亨、江阴华西铜业、广州永洁铜管、上海源通阀门管道等3.1.4 薄壁不锈钢给水管一般采用卡压、环压、双挤压、锥螺纹(DN≤100)或对焊、承插焊或法兰连接的方式(DN>100)。
常用的品牌或厂家有:无锡金羊、深圳雅昌、广州美亚、宁波福兰特、广州霍克、宁波通洋、深圳民乐、四川民生、成都共同、佛山奥发等密封圈材质为三元乙丙橡胶、氯化丁基橡胶或硅橡胶,锥螺纹连接常用液态密封生料带,均应具有饮用水卫生要求的检测报告和使用寿命的权威检验报告由于薄壁不锈钢给水管还没有统一的国家规范作为指引,大批量选用时须谨慎相关标准的修订:将把我国目前市面上12个以上的不锈钢管件外径系列统一为2个基本标准尺寸,并将管材的壁厚统一为1个基本尺寸;新标准还将规范卡压式管件的含义、统一卡压式管件的关键尺寸,并为将来不同的金属材料(如碳钢、铜和不锈钢)在卡压式管件上的运用提供一个统一的管道外径基础3.2 室内排水管采用普通 U-PVC 排水管,高层住宅(建筑高度小于100米)排水立管采用普通 U-PVC 排水管,转换层及以下的排水管道采用离心式铸铁排水管(建筑高度50米以下的除外);建筑高度超过100米的雨水立管采用镀锌钢管,污水立管采用离心式铸铁排水管空调冷凝水排水管在DN≥40时采用U-PVC排水管,DN<40时采用U-PVC给水管,采用胶水粘连接方式 U-PVC 排水管采用专用胶水粘连接方式,常用的品牌厂家同所示PPR管的品牌或厂家。
离心式铸铁排水管采用不锈钢卡箍连接方式,一般不采用承插式刚性连接常用的品牌或厂家有:山西高平泫氏铸业有限公司、深圳市共和管材有限公司、武汉铸业集团、河北邯郸新世管业有限公司等 室内压力流雨水排水系统(如虹吸式雨水管)应采用UPVC给水管及给水配件或HDPE排水管,其管材工作压力应大于建筑物净高度产生的净水压,管材抗环变形外压力应大于0.15MPa采用电热熔连接 地下室集水坑的排水管宜采用国标镀锌钢管,镀锌钢管作为排水管使用时一般采用丝接或法兰连接方式常用的品牌或厂家有:广东华捷、泰丰侨牌、穗生牌、广钢牌、珠江牌、华岐牌等3.3 生活给水管道上阀门的品牌和使用要求等详见“变频供水设备工程技术标准”中 的相关内容3.4 各项目根据当地常用给排水管材的使用情况,应采取招投标的方式来最终确定所用的品牌或厂家3.5 各种给排水管道、阀门均须取得有关部门的生产许可证、出厂合格证、准用证、质量检验报告等相关文件,并按当地质检部门要求进行有见证的送检,在取得合格的检测报告后才能大批量使用4 设计要求详见“住宅项目施工图设计标准”中“给排水专业设计标准-室内给水排水”章节的内容5 施工安装要求5.1 室内给水管网工程施工安装要求5.1.1 户内给水管的设计安装须结合建筑水管井布置、交楼标准和当地质检验收要求综合考虑,优选穿梁明装的方式,如精装交楼或管道保护面层厚度足够时(沿楼板面、墙/柱建筑面层),采取暗装敷设方式。
5.1.2 敷设管道时应保证横平竖直,每隔1.5米长间距采取固定措施,相同户型做法须统一,以便后期统一划线标识5.1.3 户内给水管暗装时工序要求为:在土建建筑面层完工后再开槽,管道隐蔽验收后再补槽,须采用机械工具切割开槽5.1.4 给水管道暗装时,必须经过严格的水压试验,检验合格后方可隐蔽,给水系统管道安装完成后还须进行系统试压5.1.5 户内给水管(PPR管)强度试压:冷水管试验压力为管道系统设计工作压力的1.5倍,但不得少于0.9MPa,热水管试验压力为管道系统设计压力的2倍,但不得少于1.2MPa,稳压2小时,压力降不得超过0.02MPa,且检查无渗漏现象为合格 5.1.6 户内给水管(PPR管)严密性试压:在设计工作压力的1.15倍状态下稳压2小时,压力降不得超过0.03MPa,且检查无渗漏现象为合格5.1.7 毛坯房预留的给水管接口,必须凸出墙面10mm,以保证日后客户完成装修面后方便连接用水器具5.1.8 室内冷热水管预留管口的水平间距为150mm,热左冷右,卫生间内冷热水管安装高度为冷水横管距完成地面0.35米,热水横管距完成地面0.55米5.1.9 竣工验收时各户冷热水水管应在热水器接口位置处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