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西安近代工业建筑的发展_符英.pdf
4页西安近代工业建筑的发展3符 英 吴 农(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建筑学院 西安 710055)杨豪中(西北工业大学 力学与土木建筑学院 西安 710072)摘 要:西安近代工业建筑的研究目前在学术界尚属空白通过对与西安近代工业建筑相关的史志、 文献的收集、 分析以及对现存典型实例的实地考察、 调研,对西安近代工业建筑的发展阶段进行了划分;对作为内陆城市的西安近代工业建筑的发展特征进行总结;并就其存在的价值意义进行初步探讨希望能够对西安近代工业建筑,乃至西安近代建筑领域的研究有一定的推动作用关键词:西安近代工业建筑 发展阶段 建筑特征 价值意义DEVELOPMENT OF MODERN INDUSTRIAL ARCHITECTURE IN Xi’anFu Y ing Wu Nong (School of Architecture , Xi’an University of Architecture and Technology Xi’an 710055)Yang Haozhong (School of Mechanics , Civil Eng. 成丰、 华峰面粉公司,开西安机制面粉工业之先河;中南火柴公司,为西北骨干火柴企业。
重工业企业有:陕西机器局,生产步枪、 子弹、 纺织机械和机械零件;西安集成三酸厂,填补了西北化学工业的空白;电力工业方面,由陕西省政府与中央建设委员会合资筹建的西京电厂,于1936年1月正式发电从建筑方面讲,这些工厂的厂房也表现出对新材料、 新结构和新设备的应用和对新形式的体现如大华纱厂纺织车间为大规模钢结构建筑,厂房采用钢屋架、 钢柱承重,屋架上铺屋面板,盖石棉瓦,并装有日本产温湿度调节设备;华峰、 成丰面粉公司的磨粉机楼建筑都为4、5层的多层砖木混合结构建筑;西京电厂锅炉间及汽轮机间厂房楼板及柱角等均采用了钢筋混凝土浇制,装置钢窗,屋面采用柏油石子,下敷油毡这些建筑创造了西安当时的大规模、 多层建筑的形象113 西安近代工业建筑的衰落(1945 - 1949年)抗日战争胜利后,由于国民党政府发动了内战,全国的政治局势处在一片动荡之中,经济局势也陷于混乱的境地这一时期,西安因为失去了 “陪都”的地位,西京筹备委员会奉命撤销,同时,一些设在西安的沿海工厂陆续回迁,受这些因素的影响,近代工业发展更加困顿,处于破败的边缘,厂房建设方面就更无从谈起了2 典型实例西安近代工业建筑本来较之沿海城市就少,加上一直没有受到足够的重视和保护,所以,现在保存下来的两个代表性的建筑就愈显珍贵:大华纱厂纺织车间是单层大空间建筑的代表;华峰面粉厂磨粉机楼则是多层建筑的典型。
211 大华纱厂纺织车间大华纱厂始建于1934年,由石家庄大兴纺织厂厂长石凤翔创办,并任总经理厂址位于西安古城外东北方向的太华路南段东侧,北邻唐大明宫遗址,南近西安火车站,交通运输方便全厂占地面积294 681 m21935年3月7日,陕西省建设厅颁发了建厂许可证,开始破土动工建筑费用预计为50万元,实际为70万元[2]1936年建成投产,生产规模为纱锭12 000枚,自动布机320台,职工760余人[3]当时的西安工商业还很不发达,大华纱厂建成后成为陕西以至西北地区建立最早、 最大的机器纺织企业现存原纱厂砖混结构门房、 厂办公室及纺织车间,其中最有价值的是纺织车间,由上海象新公司包建,为西北现存最早的大规模钢结构工业建筑,非常珍贵该建筑采用了当时最先进的建筑材料、 结构、设备建筑屋架南北跨度6 m ,共8间,总宽度48 m ,东西间距4 m ,28间,总长度112 m ,总建筑面积5 000 m2,是当时规模最大的单体建筑之一厂房采用钢三角,结构见图1 ,结构节点采用螺钉锚固房顶上南面开锯齿形采光窗,外墙为砖墙,混凝土抹面,不开窗;屋顶为石棉瓦带保温层主要建筑设备采用日本进口温湿度调节设备,是当时国内工艺先进、 装备精良的工厂之一。
目前,厂房仍作为纺织车间在使用212 华峰面粉厂磨粉机楼西安市华峰面粉厂(现西安群众面粉厂)位于西安铁道以北自强东路中段北侧这里南邻火车站,北为含元殿遗址,地势平坦、 交通方便全厂占地面04工业建筑 2008年第38卷第5期图1 大华纱厂纺织车间钢结构屋架Fig.1 Steel roof truss of textile workshop for Dahua Cotton Mill积约32 668 m2工厂始建于1935年,是陕西最早的 机器制粉企业之一1936年建成投产,投资银币30万元,生产规模有12台磨粉机厂内建筑主要 有:磨粉机楼、 锅炉房、 引擎房、 麦库、 粉库、 副食品库、 办公室和职工宿舍等现仅存原厂的主要生产 车间 — — — 磨粉机楼图2 华峰面粉公司磨粉机楼Fig.2 The flour2milling building for Huafeng Flour Company磨粉机楼由河南开封私人营造公司包建建筑 为南北朝向,南北两跨,跨度约4 m ,东西六开间,东 边5开间宽418 m ,最西一个开间宽316 m ,总建筑 面积1 08418 m2磨粉机楼从功能上东、 西又分为 两部分:西部为麦间(清麦车间) ,东部为粉间(制粉 车间)。
当时,西安三层以上的多层建筑属凤毛麟 角,而面粉厂的磨粉机楼因为生产工艺流程的需要, 建成了四层:一层为动力设备;二层为研磨区;三层 为筛理区;四层为提升、 风机、 附属设备,内部原有折 角木质内楼梯一座,现已拆除建筑主体采用混凝 土砖木混合结构,中间为木柱(300 mm×300 mm)支 撑;墙体为砖砌,以糯米浆加白粉灌注添缝,砌筑精 良,砌缝很小墙体上下有收分,一层墙厚480 mm 屋顶设吊顶原二层以上全铺木地板,铺设在木柱 与承重墙之间的木梁上,铺设方向为东西方向顺长 铺建筑立面构图完全不受传统建筑形式的影响, 壁面作统一的垂直构图处理,每一开间为一体,顶部 作圆形拱券,同顶层的窗洞形式统一,有所呼应上为平顶,女儿墙稍作变化 解放后对磨粉机楼屡有改建:1954年9月对磨 粉机楼进行加固,1975年由四层加高到五层,1989 年建成9层高的新磨粉机楼,原磨粉机楼改建为办 公楼3 西安近代工业建筑的特点、 价值意义311 西安近代工业建筑的特征 西安近代工业建筑,受到工业基础薄弱的影响, 总体发展相对缓慢,反映出内陆城市工业建筑发展的特征:1)跟地域的经济特别是工业发展情况密切相 关。
中国近代沿海沿江城市因为交通方便,开放程 度较高,推动了经济和工业的发展,而西安作为内陆 城市,没有自然地理的优势,经济和工业的发展是受了政治因素的推动,因而,在工业建筑的类型、 规模、 数量都较少2)采用新型结构、 材料、 形式的建筑数量少西 安近代工业虽然起步不晚,但因为地处内陆,交通不 便,同时还受到资金、 产品销路等问题的影响,所以,无论官办工业还是民族工业都举步维艰,虽有一些 纺织厂、 面粉厂、 火柴厂和机械厂,但机械化的工业生 产企业数量少、 规模小,资金有限,因此,能够采用新 型建筑结构、 材料和新的建筑形式的工业建筑数量非 常有限,多数工业企业是技术落后的手工业作坊3)西安本地建筑市场发展不完备西安近代较 大的工业企业大多都是外省商人投资兴办的,如:大 华纱厂、 华峰面粉厂、 成丰面粉厂、 中南火柴公司等, 而这些工厂厂房的投资、 设计、 建造主要借助外省力 量,说明西安本地的建筑市场不够完备,在投资、 设计、 施工、 管理等方面还比较落后4)西安近代工业建筑在采用新的建筑技术方面, 较之其他类型的建筑更为主动采用机械化生产的 工业建筑因为生产流程的要求,常常对空间和结构有 特定的要求,所以,钢结构建筑、 钢筋混凝土结构建筑、 多层砖木混合建筑都最先在工业建筑中采用,而 在当时西安其他的建筑类型中都极少采用,同时,也 创造出与众不同的大体量和多层建筑的空间形象。
312 西安近代工业建筑的价值地位 由于内陆城市的工业发展较慢,工业建筑也显得不够突出,所以,一直以来对西安近代工业建筑给 予的关注和保护都非常不够,不仅需要从建筑本体, 而且需要从城市建设与发展和历史文化的角度来认 识这些建筑,才能获得更为全面的评价下转第56页)14西安近代工业建筑的发展 — — — 符 英,等1)当取k= 0118~0124时,式(7)与式(1)计算 结果即ψ1与ψ误差最大值不超过415 %;2)若取k= 012 ,则式(7)可简化为:ψ1= 1105 -0158ftk σskρte(8)3 结 论1)正常使用极限状态下受弯构件的挠度和裂缝 宽度计算公式中,“规范” 给出的钢筋应变不均匀系数ψ的经验公式(1)与本文的理论简化计算式(8) 的计算结果非常接近,因此,计算式(8)可以作为 “规 范” 经验公式的一种理论计算方法2)计算式(8)与 “规范” 经验式(1)的形式相似, 只是系数稍有变化3)本文建立的受弯构件受拉纵筋的应变不均匀 系数计算式(8) ,旨在通过建立截面应力计算简化模 型进而推导纵筋应变不均匀系数计算式,不同于通 过用截面开裂弯矩(Mc)与裂缝截面弯矩(M)之比建立的经验式(1) ,为 “规范” 的计算公式提供了理论 分析方法。
4)计算简图(图2)中,当k= 012时所对应的相 邻裂缝中间截面的截面应力计算简图只对应于 “规 范” 经验公式的计算结果,只能说是对 “规范” 经验公 式的一种理论解答;由于影响钢筋应变不均匀系数 的因素较多,裂缝间截面的实际应力还需经试验测定,这将有待于进一步研究参考文献1 蓝宗建.裂缝控制验算Π Π 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混凝土结构设计.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3:190 - 1912 G B 50010 - 2002 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3 叶列平.混凝土结构.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217 - 2214 陈礼和.水工钢筋混凝土结构.南京:河海大学出版社,2003:194 - 1965 丁大钧.混凝土构件受拉钢筋应变分析及相应的不均匀系数.特种结构,1990 ,7(2) :426 李树瑶,赵顺波.水工混凝土构件裂缝宽度计算公式补充论证.华北水利水电学院学报,1996 ,17(2) :1 - 37 李树瑶,赵顺波,王清湘.水工钢筋混凝土和部分预应力混凝土构件裂缝宽度的计算方法.水利学报,1994(6) :818 东南大学,天津大学,同济大学.混凝土结构.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1:213 - 214(上接第41页)1)反映的建筑本体价值。
西安近代工业建筑虽然数量较少,但他们是最早开始引进新技术的建筑 类型,如大华纱厂钢结构屋架的主厂房,是西安现存 唯一的近代钢结构建筑华峰面粉公司多层砖混结 构的粉楼,西京电厂的钢筋混凝土结构厂房,也是在 西安近代其他建筑类型中很少采用的新的建筑结构,其材料、 建筑形式方面也较少受传统建筑影响2)承载的历史文化价值工业建筑是我国近代 经济工业化发展和工业建筑文化的一本特殊教科 书从西安工业建筑的发展情况,反映出作为内陆 城市的西安受交通条件、 经济条件的制约,工业发展主要受外力影响(如政治因素、 外来经济的推动)的状况,浓缩了西安近代工业艰辛的发展历史,并为西安以后的工业发展奠定了基础参考文献1 西安市档案局,西安市档案馆.筹建西京陪都档案史料选辑.西安:西北大学出版社,19942 西安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西安市志 — — — 第三卷· 经济(上) .西安:西安出版社,20023 曹 敏.抗战时期的陕西近代纺织工业.西安工程科技学院学报,2005 ,19(4)4 国家文物局.中国文物地图集 — — — 陕西分册(下) .西安:西安地图出版社,1998· 会 讯·第17届全国结构工程学术会议征文通知由中国力学学会结构工程专业委员会、《工程力学》 编委会等单位联合主办的第17届全国结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