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初一语文第一次月考第1卷.doc
7页初一语文第一次月考试卷第Ⅰ卷 选择题(30分)一、基础知识积累与应用1.下列词语中划线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黑痣 (zhì) 感慨(kài) 停滞(zhì) 威慑(shè)B. 须臾(yú) 绰号 (chuò) 屏息(píng) 铭记(míng)C愠怒(yùn) 反省(xǐng) 开拓(tuò) 尴尬(gāngà)D.绽开(zhàn) 搓捻(niǎn) 论语(lù n) 磕头(kē)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 风云变换 远离世俗 快慰 屏障B 世事沧桑 头晕目炫 自嘲 超脱C. 各抒己见 众说纷纭 亲昵 蓦然D. 死不冥目 孤芳自赏 清冽 渺小3.下列加点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 后来发生了分歧:母亲要走大路,大路平顺;我的儿子要走小路,小路有意思 分歧:(思想、意见等)不一致,有差别B 他们不知道,万方是个多么仗义的好朋友仗义:讲义气C 她嘿嘿地笑着:“我妈是婆婆嘴,她要是知道,早晚也会让你妈知道。
婆婆嘴:说话很慢D 这些字使整个世界在我面前变得花团锦簇,美不胜收 美不胜收:美好的东西太多,一时接受不完4.对下列各句运用的描写方法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1)这南方初春的田野,大块大块的新绿随意地铺着,有的浓,有的淡 (2)母亲就悄悄地躲出去,在我看不见的地方偷偷地听着我的动静 (3)我想到他们马上会逼我去向万芳要回羚羊,心里难过极了 (4)万芳愣了一下,没有接小刀,只是咬着嘴唇看着我,我垂下眼睛不敢看她 A.环境描写 动作描写 心理描写 神态描写 B环境描写 外貌描写 语言描写 动作描写 C环境描写 肖像描写 神态描写 动作描写 D环境描写 动作描写 细节描写 神态描写5.下列各句朗读节奏划分有误的一项是( ) A 谁是我/无遮拦天空下的/荫蔽B 即公大兄无/奕女C 我/要悄悄地/开放/花瓣儿D 与儿女/讲论文义6、下列各句中运用的修辞手法与例句不同的一项是( )例句:一切都像刚睡醒的样子,欣欣然张开了眼A 山朗润起来了,水涨起来了,太阳的脸红起来B 时光在你脸上刻下道道皱纹。
C (雨)像牛毛,像花针,像细丝,密密地斜织着D 有许多鸟叫唤我的名字,有许多露珠与我交换眼神7、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 主考官们最心爱的科目,几乎毫无例外地是我最不喜欢的B 今天想来,她对我的爱好文学和接近文学,是有着多么有益的影响!C 当我最后能正确地拼写这个词时,自豪极了,高兴得脸都涨红了D 如此喜剧的事大家岂肯放过?转眼间,只见男女同学轮番一个接着一个地走上讲台8、下列文学常识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A 《论语》属于语录体散文集,是儒家经典著作之一,记录了孔子和他的弟子在不同时间的言行B 魏巍的 《我的老师》通过记叙七件小事,表达了对蔡芸芝老师的敬爱和怀念之情C 《再塑生命的人》作者是英国女作家海伦凯勒,选自她的代表作《假如给我三天光明》D 《王几何》是一篇典型的写人记事的文章,作者从外貌、神态、语言、动作等方面塑造了一位可爱、可敬的老师形象9、依次填入下列横线上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1)可以说,他脸上的每一个器官,每一条皱纹,__________没一根头发都在微笑 (2)小草偷偷地从土里_________出来,嫩嫩的,绿绿的 (3)水藻真绿,把终年_______的绿色全拿出来了。
(4)花下成千成百的蜜蜂嗡嗡地________着,大小的蝴蝶飞来飞去 A 并且 冒 积攒 闹 B 甚至 冒 贮蓄 唱 C 甚至 钻 贮蓄 闹 D 并且 钻 积攒 唱10、下列句子标点符号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 A 几十年后,我依然可以对天发誓:这是我这辈子笑得最忘乎其形、最舒畅、最厉害的一次B “吹面不寒杨柳风”,不错的,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C 请闭上眼睛想: 一个老城,有山有水,全在天底下晒着阳光,暖和安适地睡着;只等春风来把它们唤醒,这是不是个理想的境界?D 他们由天上看到山上,便不知不觉地想起:“明天也许就是春天了吧,这样的温暖,今天夜里山草也许就绿起来了吧?”二、阅读理解济南的秋天是诗境的设若你的幻想中有个中古的老城,有睡着了的大城楼,有狭窄的古石路,有宽厚的石城墙,环城流着一道清溪,倒映着山影,岸上蹲着红袍绿裤的小妞儿你的幻想中要是这么个境界,那便是个济南设若你幻想不出——许多人是不会幻想的——请到济南来看看吧请你在秋天来那城,那河,那古路,那山影,是终年给你预备着的。
可是,加上济南的秋色,济南由古朴的画境转入静美的诗境中了这个诗意秋光秋色是济南独有的上帝把夏天的艺术赐给瑞士,把春天的赐给西湖,秋和冬的全赐给了济南秋和冬是不好分开的,秋睡熟了一点便是冬,上帝不愿意把它忽然唤醒,所以作个整人情,连秋带冬全给了济南诗的境界中必须有山有水那么,请看济南吧那颜色不同,方向不同,高矮不同的山,在秋色中便越发的不同了以颜色说吧,山腰中的松树是青黑的,加上秋阳的斜射,那片青黑便多出些比灰色深,比黑色浅的颜色,把旁边的黄草盖成一层灰中透黄的阴影山脚是镶着各色条子的,一层层的,有的黄,有的灰,有的绿,有的似乎是藕荷色儿山顶上的色儿也随着太阳的转移而不同山顶的颜色不同还不重要,山腰中的颜色不同才真叫人想作几句诗山腰中的颜色是永远在那儿变动,特别是在秋天,那阳光能够忽然清凉一会儿,忽然又温暖一会儿,这个变动并不激烈,可是山上的颜色觉得出这个变化,而立刻随着变换忽然黄色更真了些,忽然又暗了些,忽然像有层看不见的薄雾在那儿流动,忽然像有股细风替"自然"调合着彩色,轻轻的抹上层各色俱全而全是淡美的色道儿有这样的山,再配上那蓝的天,晴暖的阳光;蓝得像要由蓝变绿了,可又没完全绿了;晴暖得要发燥了,可是有点凉风,正像诗一样的温柔;这便是济南的秋。
况且因为颜色的不同,那山的高低也更显然了高的更高了些,低的更低了些,山的棱角曲线在晴空中更真了,更分明了,更瘦硬了看山顶上那个塔!11、第1自然段写作者幻想中的济南的特征,选出概括得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古朴 B 安静 C 秀美 D 温暖12、文中从哪些角度写山?选出不当的一项是( ) A 颜色 B 方向 C 高矮 D 诗般的温柔13、本文的中心句是( ) A 济南的秋天是诗境的 B 济南的秋天是分不开的 C 正像诗一样的温柔,这便是济南的秋 D诗境中必须有山有水14、如果给本文添个题目,哪个更好? A 诗境 B 五彩的济南 C 济南的秋天 D 济南的山与水15、对本文的内容理解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 A 第2段中写的主要内容是:静美的、诗意的秋光秋色是济南独有的 B “秋睡熟了一点便是冬,上帝不愿意把它忽然唤醒”这句使用了拟人手法,写济南秋天不分,生动有趣。
C 文中写山腰的变化,连用了六个“忽然”,作用是突出山上颜色变化莫测,给人以动感 D 作者对山的描写主要运用了夸张手法,突出济南秋天诗般境界初一语文第一次月考Ⅱ卷(90分)(一)现代文阅读(15分)我的老师 ( 魏巍) (1)最使我难忘的,是我小学时候的女老师蔡老师现在回想起来,她那时只有十八九岁,是一个温柔美丽的人 (2)她从来不打骂我们仅仅有一次,她的教鞭好像要落下来,我用石板一迎,教鞭轻轻地敲在石板边上,大伙笑了,她也笑了我用儿童的狡猾的眼光察觉,她爱我们,并没有真正要打的意思孩子们是多么善于观察这一点啊! (3)在课外的时候,她教我们跳舞,我现在还记得她把我打扮成女孩子表演跳舞的情景在假日里,她把我们带到她的家里和女朋友的家里在她的女朋友的园子里,她还让我们观察蜜蜂;也是在那时候,我认识了蜂王,并且平生第一次吃了蜂蜜 (4)她爱诗,并且爱教我们读诗直到现在我还记得她教我们读诗的情景,还能背诵她教我们的诗: 圆天盖着大海, 黑水托着孤舟, 远看不见山, 那天边只有云头, 也看不见树, 那水上只有海鸥…… (5)今天想来,她对我的接近文学和爱好文学,是有着多么有益的影响!像这样的老师,我们怎么会不喜欢她,怎么会不愿意和她接近呢?我们见了她不由得就围上去。
即使她写字的时候,我们也默默地看着她,连她握笔的姿势都急于模仿6)有一件小事,我不知道还值不值得提它,但回想起来,在那时却占据过我的心灵我父亲那时候在军阀部队里,好几年没有回来,我跟母亲非常牵挂他,不知道他的死活我的母亲常常站在一张褪了色的神像面前焚起香来,把两个有象征记号的字条卷着埋在香炉里,然后磕了头,抽出一个来卜问吉凶我虽不像母亲那样,也略略懂了些事可是在孩子群中,我的那些小“反对派”们,常常在我的耳边猛喊:“哎哟哟,你爹回不来了哟,他吃了炮子儿罗!”那时的我,真好像父亲死了似的那么悲伤这时候,蔡老师援助了我,批评了我的“反对派”们,还写了一封信劝慰我,说我是“心清如水的学生”一个老师排除孩子世界里的一件小小的纠纷,是多么平常,可是回想起来,那时候我却觉得是给了我莫大的支持!在一个孩子的眼睛里,他的老师是多么慈爱,多么公平,多么伟大的人呵7)每逢放假的时候,我们就更不愿离开她我还记得,放假前我默默地站在她的身边,看她收拾这样那样东西的情景蔡老师!我不知道您当时是不是察觉,一个孩子站在那里,对你是多么的依恋!至于暑假,对于一个喜欢她的老师的孩子来说,又是多么漫长!记得在一个夏季的夜里,席子铺在屋里地上,旁边点着香,我睡熟了。
不知道睡了多久,也不知道是夜里的什么时候,我忽然爬起来,迷迷糊糊地往外就走 (8)母亲喊住我:“你要去干什么?” (9)“找蔡老师……” (10)我模模糊糊地回答11)“不是放暑假了么?” (12)哦,我才醒了看看那块席子,我已经走出六七尺远母亲把我拉回来,劝了一会儿,我才睡熟了我是多么想念我的蔡老师啊!至今回想起来,我还觉得这是我记忆中的珍宝之一一个孩子的纯真的心,就是那些在热恋中的人们也难比啊! (13)什么时候,我能再见一见我的蔡老师呢?1、作者一共选取几个经典事例?(4分) 2、第(2)自然段中的“从来不”与后一句中的“仅仅”是否矛盾,作者这样用词究竟是为了表现什么?( 2分) 3、我用儿童狡猾的眼光察觉,她爱我们,并没有存心要打的意思狡猾在这里是什么意思?) ( 2分) 4、从修辞的角度赏析文章第(12)段中的画线句? ( 3分) 5、文章结尾处写道:“什么时候,我能再见一见我的蔡老师呢?”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 2分) 6.我不知道你当时是不是察觉,一个孩子站在那里,对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