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锅炉原理6过热器.ppt
54页授课教师:联系: Email: 锅 炉 原 理DHDB1000MWDHDB1000MW特超临界特超临界第六章、过热器和再热器第六章、过热器和再热器一一、过热器和再热器的作用和特点、过热器和再热器的作用和特点v过热器的作用:将饱和蒸汽加热成具有一定温度的过过热器的作用:将饱和蒸汽加热成具有一定温度的过热蒸汽v再热器的作用:将汽轮机高压缸的排汽加热到与过热再热器的作用:将汽轮机高压缸的排汽加热到与过热蒸汽温度相等的再热温度,然后再送到中压缸及低压缸蒸汽温度相等的再热温度,然后再送到中压缸及低压缸中膨胀做功中膨胀做功l目的:目的:•提高循环热效率;提高循环热效率;一次再热一次再热+4-6%;+4-6%;二次再热二次再热+2%+2%•使汽轮机末级的蒸汽湿度控制在允许范围内使汽轮机末级的蒸汽湿度控制在允许范围内1 1、过热器和再热器的作用、过热器和再热器的作用v是锅炉中金属是锅炉中金属壁温壁温最高的受热面最高的受热面, ,管壁工作温度已近管壁工作温度已近极限极限; ;2 2、过热器和再热器的工作特点、过热器和再热器的工作特点v整个过、再热器的整个过、再热器的阻力阻力不能太大,否则汽包压不能太大,否则汽包压力上升(或给水泵压头升高),受压部件壁厚增力上升(或给水泵压头升高),受压部件壁厚增大;大;l过热器的压降不超过其工作压力的过热器的压降不超过其工作压力的10%10%;;l再热器的最大压降为再热器的最大压降为0.20.2MPaMPa;;l过热器管外烟气温度高过热器管外烟气温度高, ,管内蒸汽温管内蒸汽温度高度高l再热器管外烟气温度稍低再热器管外烟气温度稍低, ,管内蒸汽管内蒸汽温度高且蒸汽冷却能力差温度高且蒸汽冷却能力差l稍有超温,材料强度就有很大下降稍有超温,材料强度就有很大下降v冷却冷却条件条件差差;;v汽温变化汽温变化3 3、过热器和再热器的设计和运行、过热器和再热器的设计和运行应注意的问题应注意的问题v保持汽温的保持汽温的稳定,稳定,波动不应超过波动不应超过±((5~10))℃℃v可靠的可靠的调温手段;调温手段;v尽量防止或减少平行管子之间的尽量防止或减少平行管子之间的热偏差热偏差。
二二、过热器和再热器的型式和结构、过热器和再热器的型式和结构l型式(传热方式)型式(传热方式)对流式对流式辐射式辐射式辐射式过热器辐射式过热器墙式过(再)热器墙式过(再)热器炉顶过热器炉顶过热器半辐射式半辐射式前屏前屏后屏后屏包覆过热器包覆过热器顶棚过热器顶棚过热器水平烟道水平烟道竖井烟道竖井烟道1 1、对流式:、对流式:布置在锅炉布置在锅炉对流烟道对流烟道内,吸收烟气对流热的过热器和再热器内,吸收烟气对流热的过热器和再热器•最大的传热温差最大的传热温差•金属耗量小金属耗量小•蒸汽出口金属壁蒸汽出口金属壁温高温高•用于过热器、再用于过热器、再热器低温段热器低温段•传热温差低传热温差低•换热面积大,金换热面积大,金属耗量大属耗量大•蒸汽出口壁温高蒸汽出口壁温高•用于高温级用于高温级•折中,避免了纯折中,避免了纯顺流和纯逆流的不顺流和纯逆流的不足足布置布置方式方式立式立式 优缺点:受热面的存水不易排出;优缺点:受热面的存水不易排出; 支吊结构简单支吊结构简单卧式卧式 优缺点:受热面的存水容易排出;优缺点:受热面的存水容易排出; 支吊结构复杂,常以内有工质冷支吊结构复杂,常以内有工质冷 却的受热面管子做悬吊管。
却的受热面管子做悬吊管结构结构形式形式结结构构种种类类介介质质流流动动速速度度管内管内介质介质管外管外介质介质管内介质流速大,管子的冷却条件好,管内介质流速大,管子的冷却条件好,但但流动阻流动阻力降增大力降增大,一般控制在工作压力的,一般控制在工作压力的10%10%或或0.2MPa0.2MPa综合考虑的结果:综合考虑的结果:高温末级高温末级ρw=800~1100kg/(mρw=800~1100kg/(m2 2.s),.s),对流再热器对流再热器ρw=250~400kg/(mρw=250~400kg/(m2 2.s),.s),管外介质管外介质——烟气流速受多种因素影响:燃料种类烟气流速受多种因素影响:燃料种类、灰分含量、灰的特性、在炉膛所处位置、温度、灰分含量、灰的特性、在炉膛所处位置、温度等流速低易积灰,流速高易磨损流速低易积灰,流速高易磨损•烟速低于烟速低于3m/s,3m/s,灰堵严重,额定负荷时对流受热灰堵严重,额定负荷时对流受热面烟气流速一般不小于面烟气流速一般不小于6m/s6m/s;;•炉膛出口后的水平段,因温度高灰粒软磨损轻,炉膛出口后的水平段,因温度高灰粒软磨损轻,流速可以流速可以10~12m/s10~12m/s;;•靠近炉膛出口的高温区域,应主要考虑飞灰的靠近炉膛出口的高温区域,应主要考虑飞灰的黏性和烧结影响;黏性和烧结影响;•温度低于温度低于600~700600~700℃℃时,灰粒变硬,磨损变强,时,灰粒变硬,磨损变强,流速不宜高于流速不宜高于9m/s。
2 2、半辐射式:、半辐射式:v布置在锅炉布置在锅炉炉膛上部或出口烟窗处炉膛上部或出口烟窗处,既吸收炉内的直,既吸收炉内的直接辐射热接辐射热,又吸收烟气对流热的又吸收烟气对流热的屏式过热器和屏式再热器屏式过热器和屏式再热器v烟气在屏与屏间流过,烟气在屏与屏间流过,屏间距较大,纵向节距很小屏间距较大,纵向节距很小,,s2/d=1.1~1.25v屏式过热器或再热器分:屏式过热器或再热器分:•前屏前屏布置在炉膛上部,屏间节距较大,布置在炉膛上部,屏间节距较大,2500~4000mm2500~4000mm作用是降低炉膛出口烟温,减少烟气扰动和旋转作用是降低炉膛出口烟温,减少烟气扰动和旋转, ,改善改善汽温特性;汽温特性;•后屏后屏布置在炉膛出口处,屏间节距较小,布置在炉膛出口处,屏间节距较小,500~1000mm500~1000mm降低进入其后密集受热面的烟气温度降低进入其后密集受热面的烟气温度用自身管子用自身管子做夹持管,做夹持管,使管子平整使管子平整v布管结构特点:布管结构特点:l利用自身的管子做夹持管,既保持屏的平整,又可使内利用自身的管子做夹持管,既保持屏的平整,又可使内圈管加长,外圈管缩短,减少热偏差。
圈管加长,外圈管缩短,减少热偏差l屏式受热面各平行管子所接收的炉内辐射热及烟气温度屏式受热面各平行管子所接收的炉内辐射热及烟气温度有很大差异,吸热偏差较大,壁温相差较大解决办法有很大差异,吸热偏差较大,壁温相差较大解决办法加大质量流加大质量流速(速(800~1200800~1200),),保证管子的冷却;吸收炉保证管子的冷却;吸收炉内辐射热较多的管子采用更好的材料且采用长度短管径内辐射热较多的管子采用更好的材料且采用长度短管径大的钢管,内圈管交叉布置大的钢管,内圈管交叉布置4 4、顶棚过热器和包覆过热器:、顶棚过热器和包覆过热器:v布置在布置在炉内壁面上炉内壁面上,直接吸收炉膛辐射热的过热器直接吸收炉膛辐射热的过热器一般指布置在直流锅炉的上辐射区一般指布置在直流锅炉的上辐射区常作过热器的低温段常作过热器的低温段,管内流速提高到管内流速提高到1000~1500kg/m1000~1500kg/m2 2.s.s3 3、辐射式过热器:、辐射式过热器:v顶棚过热器布置在顶棚过热器布置在炉膛的顶部炉膛的顶部,采用膜式受热面结构采用膜式受热面结构吸热量不大,用来支撑炉顶耐火材料和保温材料吸热量不大,用来支撑炉顶耐火材料和保温材料。
v包覆过热器布置在包覆过热器布置在水平烟道和尾部烟道竖井的壁面上水平烟道和尾部烟道竖井的壁面上,,因靠近炉壁处的烟气温度和流速较低,它的辐射和对流因靠近炉壁处的烟气温度和流速较低,它的辐射和对流吸热量均较少主要作用是称为炉墙的载体吸热量均较少主要作用是称为炉墙的载体结构设计上主要考虑保证一定冷却能力的质量流速,合结构设计上主要考虑保证一定冷却能力的质量流速,合适的压降适的压降顶棚过热器顶棚过热器顶顶棚棚与与包包复复过过热热器器三三、过热器和再热器的系统、过热器和再热器的系统1 1、过热器的系统布置基本要求:、过热器的系统布置基本要求:v过热器的系统布置应以能够过热器的系统布置应以能够满足蒸汽参数要求满足蒸汽参数要求,并,并具有具有灵活的调温手段灵活的调温手段为目的,兼顾保证运行中为目的,兼顾保证运行中管壁不管壁不超温,较高的经济性超温,较高的经济性v具体布置根据蒸汽参数(特别是压力)的不同变化具体布置根据蒸汽参数(特别是压力)的不同变化中压锅炉:中压锅炉:炉膛的辐射传热与政府所需的热量相当,需要的过炉膛的辐射传热与政府所需的热量相当,需要的过热热较少,采用布置在凝渣管后的对流式过热器即能满足要求,热热较少,采用布置在凝渣管后的对流式过热器即能满足要求,只要考虑顺流逆流。
只要考虑顺流逆流高压以上锅炉:高压以上锅炉:水的气化热减少,所需的蒸发受热面减少,因水的气化热减少,所需的蒸发受热面减少,因要防止结渣,炉膛出口温度需要在一定的温度以下,为降温,要防止结渣,炉膛出口温度需要在一定的温度以下,为降温,需要将部分过热器布置在炉膛内,过热器系统变成辐射需要将部分过热器布置在炉膛内,过热器系统变成辐射——对流对流的组合系统的组合系统例国产高压以上锅炉过热器的系统布置:例国产高压以上锅炉过热器的系统布置:顶棚过热器顶棚过热器—包覆过热器包覆过热器—低温对流过热器低温对流过热器—半辐射过半辐射过热器热器—高温对流过热器高温对流过热器v为减少热偏差,过热器应分级或分段,以减少每级的焓增为减少热偏差,过热器应分级或分段,以减少每级的焓增各段的蒸发温度应考虑钢材的性能各段的蒸发温度应考虑钢材的性能v减温器一般布置在过热器的两级或两端之间所以分级分减温器一般布置在过热器的两级或两端之间所以分级分段还应考虑温度调节的反应速度段还应考虑温度调节的反应速度2 2、再热器的系统布置:、再热器的系统布置:v超高压锅炉超高压锅炉:纯对流再热器纯对流再热器v亚临界以上压力的锅炉亚临界以上压力的锅炉:半辐射屏式再热器:半辐射屏式再热器—高温对流再高温对流再热器。
热器3 3、、2028t/h2028t/h亚临界压力控制循环锅炉过热器和再热亚临界压力控制循环锅炉过热器和再热器系统:器系统:v过热蒸汽系统过热蒸汽系统汽包出口汽包出口—顶棚过热器顶棚过热器—包覆过热器包覆过热器—低温对流过热器低温对流过热器—分隔屏和后屏过热器分隔屏和后屏过热器—末级过热器末级过热器—汽轮机高压缸汽轮机高压缸结构上结构上各级过热器均采用大直径管道及三通连接,使介各级过热器均采用大直径管道及三通连接,使介质充分混合;包覆过热器分成几个回路,降低系统阻力质充分混合;包覆过热器分成几个回路,降低系统阻力v再热蒸汽系统再热蒸汽系统汽轮机高压缸排汽汽轮机高压缸排汽—墙式辐射再热器墙式辐射再热器—屏式再热器屏式再热器—末级末级再热器再热器结构上结构上各级再热器均采用大直径管道及三通连接,使介各级再热器均采用大直径管道及三通连接,使介质充分混合;屏式再热器和末级之间通过连接管进行左右质充分混合;屏式再热器和末级之间通过连接管进行左右交叉,以减少炉膛左右侧烟温偏差造成的蒸汽温度偏差交叉,以减少炉膛左右侧烟温偏差造成的蒸汽温度偏差四四、过热器和再热器的汽温特性、过热器和再热器的汽温特性1 1、汽包锅炉的汽温特性:、汽包锅炉的汽温特性:定义:汽温特性指过热器或再热器出口蒸汽温度与锅炉负荷(或定义:汽温特性指过热器或再热器出口蒸汽温度与锅炉负荷(或工质流量)之间的关系。
工质流量)之间的关系辐射式辐射式::锅炉负荷锅炉负荷D增加,工质流量和增加,工质流量和煤耗量煤耗量B相应增加,炉内辐射热相应增加,炉内辐射热 Qf 并不并不按比例增多,按比例增多, Qf /D 减少,辐射受热面减少,辐射受热面中蒸汽的焓增减少,中蒸汽的焓增减少,出口蒸汽的温度下降,出口蒸汽的温度下降,图中曲线图中曲线1,炉膛出口烟温因此上升,炉膛出口烟温因此上升对流式对流式::锅炉负荷锅炉负荷D增加,增加,流经对流受流经对流受热面烟速和烟温提高,工质焓增升高,热面烟速和烟温提高,工质焓增升高,出出口蒸汽温度上升,口蒸汽温度上升,图中曲线图中曲线2半辐射式半辐射式::因它以炉内辐射和烟气对流因它以炉内辐射和烟气对流两种方式吸收热量,两种方式吸收热量,汽温特性介于上述两汽温特性介于上述两者之间,稍微平稳一些者之间,稍微平稳一些v过热器的汽温特性过热器的汽温特性1—辐射式过热器辐射式过热器,2—对流式过热器对流式过热器3—远离炉膛出口的对流式过热器远离炉膛出口的对流式过热器过热器系统过热器系统:由辐射式、半辐射式和对流式:由辐射式、半辐射式和对流式组成,三者的吸热份额按照一定的比例匹配,组成,三者的吸热份额按照一定的比例匹配,能使整个过热器汽温特性变化比较平稳。
能使整个过热器汽温特性变化比较平稳再热器系统再热器系统:一般为对流式,对于:一般为对流式,对于300MW300MW以上以上的机组,布置有墙式再热器、屏式再热器,的机组,布置有墙式再热器、屏式再热器,也可获得较为平缓的汽温特性再热汽温的也可获得较为平缓的汽温特性再热汽温的变化幅度与机组的运行方式密切相关变化幅度与机组的运行方式密切相关v再热器的汽温特性再热器的汽温特性l与过热器相似与过热器相似l不同的特点不同的特点::定压运行定压运行: 随着锅炉负荷的降低,汽轮机各级压力和温度都随蒸汽流量随着锅炉负荷的降低,汽轮机各级压力和温度都随蒸汽流量成比例的变化,成比例的变化,汽轮机高压缸排汽温度降低,再热器入口汽轮机高压缸排汽温度降低,再热器入口汽温下降汽温下降与过热器相比,与过热器相比,对流式再热器出口汽温降低的对流式再热器出口汽温降低的趋势要严重些,但辐射式再热器的汽温随负荷降低而升高趋势要严重些,但辐射式再热器的汽温随负荷降低而升高趋势要平缓些趋势要平缓些变压运行变压运行: 锅炉的压力随机组负荷变化而变化,而主蒸汽温度保持不变,锅炉的压力随机组负荷变化而变化,而主蒸汽温度保持不变,因此负荷变化,因此负荷变化,汽轮机各级蒸汽温度基本保持不变,汽轮汽轮机各级蒸汽温度基本保持不变,汽轮机高压缸的排汽温度基本保持不变,再热器的进口汽温也机高压缸的排汽温度基本保持不变,再热器的进口汽温也基本保持不变,基本保持不变,使再热器出口汽温的特性得到很大程度的使再热器出口汽温的特性得到很大程度的改善。
改善• 在蒸发受热面与过热受热面之间没有固定的分界线,随工况的变动而在蒸发受热面与过热受热面之间没有固定的分界线,随工况的变动而变动• 当当给水量给水量保持保持不变不变时,如果时,如果减少燃料量减少燃料量,则加热段和蒸发段的长度增,则加热段和蒸发段的长度增加,而使加,而使过热段的长度减小,过热器过热段的长度减小,过热器的出口汽温就要的出口汽温就要降低,降低,要保持原来要保持原来的蒸汽温度,就必须增加燃料量或减少给水量的蒸汽温度,就必须增加燃料量或减少给水量• 要保持过热蒸汽温度不变,燃料量要保持过热蒸汽温度不变,燃料量B B与给水量与给水量G G必须保持一定的比例必须保持一定的比例• 用保持给水用保持给水- -燃料比的方法能在燃料比的方法能在3030%~%~100100%额定负荷范围内维持过热%额定负荷范围内维持过热汽温为额定值汽温为额定值2 2、直、直流锅炉的汽温特性流锅炉的汽温特性::五五、运行中影响汽温的因素、运行中影响汽温的因素1 1、影响汽包、影响汽包锅炉汽温变化的主要因素锅炉汽温变化的主要因素::v锅炉负荷:锅炉负荷:具有对流汽温的特性负荷具有对流汽温的特性负荷↑,汽温,汽温↑;负荷;负荷↓,汽温,汽温↓v过量空气系数过量空气系数:: ,燃烧生成烟气量增多,对流传热加,燃烧生成烟气量增多,对流传热加强,过热汽温强,过热汽温↑v给水温度给水温度:给水温度:给水温度↑,产生一定量所需要的燃料减少,,产生一定量所需要的燃料减少,燃烧产生的烟气量下降,炉膛出口烟温下降,过热汽温燃烧产生的烟气量下降,炉膛出口烟温下降,过热汽温↓v受热面污染情况受热面污染情况:炉膛受热面结渣或积灰,炉内辐射传:炉膛受热面结渣或积灰,炉内辐射传热量减少,过热器区域烟气温度热量减少,过热器区域烟气温度↑,过热汽温,过热汽温↑,如过热器,如过热器本身结渣或积灰,汽温本身结渣或积灰,汽温↓v饱和蒸汽用量饱和蒸汽用量:用饱和蒸汽吹灰时,流经过热器的蒸汽:用饱和蒸汽吹灰时,流经过热器的蒸汽量减少,过热汽温量减少,过热汽温↑v燃烧器运行方式燃烧器运行方式:摆动燃烧器烧嘴向上倾斜时,因火焰:摆动燃烧器烧嘴向上倾斜时,因火焰中心提高,使过热汽温中心提高,使过热汽温↑v燃料种类和成分燃料种类和成分:煤粉锅炉如煤粉变粗、水分或灰分增:煤粉锅炉如煤粉变粗、水分或灰分增加,过热汽温加,过热汽温↑。
2 2、影响直流、影响直流锅炉汽温变化的主要因素锅炉汽温变化的主要因素::v煤水比:煤水比:给水量给水量G G不变燃料量不变燃料量B B↑,受热面热负荷成比例增,受热面热负荷成比例增大,热水段和蒸发段长度大,热水段和蒸发段长度↓,,过热段长度过热段长度↑,过热汽温,过热汽温↑燃料量燃料量B不变给水量不变给水量G ↑,热负荷不变,热水段和蒸发段长,热负荷不变,热水段和蒸发段长度延长,过热段长度度延长,过热段长度↓,过热汽温,过热汽温↓,,保持稳定的汽温关键保持稳定的汽温关键是保持固定的煤汽比是保持固定的煤汽比v过量空气系数过量空气系数:: ,炉膛出口烟温基本不变,但炉内平,炉膛出口烟温基本不变,但炉内平均温度均温度↓,炉膛水冷壁吸热量,炉膛水冷壁吸热量↓,使过热器进口汽温,使过热器进口汽温↓,虽然,虽然对流过热器吸热量对流过热器吸热量↑,但减少得更低,,但减少得更低,在煤汽比不变时过热在煤汽比不变时过热汽温汽温↓v给水温度给水温度::给水温度给水温度↓,在煤汽比不变时,加热段延长,,在煤汽比不变时,加热段延长,过热段缩短,过热段缩短,过热汽温过热汽温↓,再热汽温,再热汽温↓v受热面污染情况受热面污染情况:在煤汽比不变时,炉膛受热面结渣或:在煤汽比不变时,炉膛受热面结渣或积灰,使炉膛传热减少,排烟温度积灰,使炉膛传热减少,排烟温度↑,锅炉效率降低,总吸,锅炉效率降低,总吸热量减小,热量减小,过热汽温过热汽温↓。
但但再热吸热因炉膛出口烟温升高而再热吸热因炉膛出口烟温升高而增大,影响相当较小增大,影响相当较小v炉膛火焰中心高度炉膛火焰中心高度::上提火焰中心,水冷壁辐射吸热量上提火焰中心,水冷壁辐射吸热量↓,而使蒸发段延长,虽然过热器、再热器对流换热吸热增,而使蒸发段延长,虽然过热器、再热器对流换热吸热增加,但蒸发段延长的影响更大,最终,加,但蒸发段延长的影响更大,最终,过热汽温呈降低趋过热汽温呈降低趋势,而再热汽温则会升高势,而再热汽温则会升高六六、蒸汽温度的调节方法、蒸汽温度的调节方法目的:目的:保证锅炉运行安全和经济运行的需要保证锅炉运行安全和经济运行的需要汽温过高会使金属材汽温过高会使金属材料许用力下降;汽温低会影响机组的循环热效率运行中规定汽温料许用力下降;汽温低会影响机组的循环热效率运行中规定汽温偏离额定值不能超过偏离额定值不能超过-10~+5-10~+5℃℃1 1、蒸汽侧调节汽温:、蒸汽侧调节汽温:v喷水减温法:喷水减温法:将水直接喷入过热蒸汽中,水被加热、汽将水直接喷入过热蒸汽中,水被加热、汽化和过热要吸收蒸汽中的热量,从而达到调节汽温的目化和过热要吸收蒸汽中的热量,从而达到调节汽温的目的。
的 特点:结构简单,操作方便、调节灵活特点:结构简单,操作方便、调节灵活 但对水质要求高但对水质要求高通过改变蒸汽的热焓来调节汽温通过改变蒸汽的热焓来调节汽温v面式减温器法:面式减温器法:通过换热器,利用锅炉给水将蒸汽通过换热器,利用锅炉给水将蒸汽冷却v汽汽- -汽热交换法汽热交换法:利用高温高压的过热蒸汽来加热再:利用高温高压的过热蒸汽来加热再热蒸汽,达到调节再热汽温的目的热蒸汽,达到调节再热汽温的目的v蒸汽旁通法蒸汽旁通法:利用改变再热蒸汽的旁通量来调节再:利用改变再热蒸汽的旁通量来调节再热器的吸热量,达到调节再热汽温的目的热器的吸热量,达到调节再热汽温的目的面式减温器面式减温器喷水减温器简介喷水减温器简介喷水量喷水量为锅炉额定蒸发量的为锅炉额定蒸发量的5%~8%5%~8%喷水的水源:给水泵出口的喷水的水源:给水泵出口的给水给水(除盐水、凝结水、蒸馏(除盐水、凝结水、蒸馏水)水)减温器在过热器系统中的位置减温器在过热器系统中的位置 ((1 1))安全安全:布置在可能超温的过热器管段前面,起到保护:布置在可能超温的过热器管段前面,起到保护 受热面的作用;受热面的作用; ((2 2))灵敏灵敏:使其尽量靠近过热器出口,减少调温的滞后性。
使其尽量靠近过热器出口,减少调温的滞后性l 过热器设计时需过热器设计时需多多布置受热面,使锅炉在低负荷时能达到布置受热面,使锅炉在低负荷时能达到额定汽温,而在高负荷时投入减温器额定汽温,而在高负荷时投入减温器减温减温l一般为两级布置,各尽其责:一般为两级布置,各尽其责: ((1 1))第一级:布置在屏式过热器前,喷水量大,作为第一级:布置在屏式过热器前,喷水量大,作为汽温的粗调,并起保护屏的作用水量稍大于总水量汽温的粗调,并起保护屏的作用水量稍大于总水量的的1/21/2((2 2))第二级:布置在末级过热器前,作为蒸汽温度的第二级:布置在末级过热器前,作为蒸汽温度的细调,控制出口汽温细调,控制出口汽温3 3))直流炉一般布置有三级,第一级布置在低温对流直流炉一般布置有三级,第一级布置在低温对流过热器前,起控制中间点温度的作用第二、三级也过热器前,起控制中间点温度的作用第二、三级也是布置在屏式和末级过热器前,作用相同是布置在屏式和末级过热器前,作用相同l再热器不宜采用喷水减温再热器不宜采用喷水减温再热蒸汽的喷水减温只是再热蒸汽的喷水减温只是作为烟气侧调节的辅助和事故喷水用作为烟气侧调节的辅助和事故喷水用。
一般喷入一般喷入1%的的减温水量减温水量,循环效率约降低循环效率约降低0.1%~~0.2% l 结构形式主要有:文丘里管结构形式主要有:文丘里管式、旋涡式、笛行管式式、旋涡式、笛行管式文丘利管式旋涡式笛管式喷水减温器喷水减温器2 2、烟气侧调节汽温:、烟气侧调节汽温:v分隔烟道挡板调节器分隔烟道挡板调节器 再热器布置在锅炉对流烟道内,为调节再热汽温,再热器布置在锅炉对流烟道内,为调节再热汽温,将烟将烟道用隔墙分开,分别布置过热器和再热器道用隔墙分开,分别布置过热器和再热器,出口设烟气,出口设烟气调节挡板,可用来分配流过的烟气量,达到调节再热汽调节挡板,可用来分配流过的烟气量,达到调节再热汽温的作用,过热器汽温的变化通过碰上减温器的喷水量温的作用,过热器汽温的变化通过碰上减温器的喷水量进行调节进行调节通过改变锅炉内通过改变锅炉内辐射受热面和对流受热面吸热量分配比例辐射受热面和对流受热面吸热量分配比例的的方法,或方法,或改变改变流经过热器的流经过热器的烟气量烟气量的方法来调节汽温的方法来调节汽温特点:存在特点:存在调温滞后调温滞后、、调节精度调节精度不高的问题,只能用作粗调不高的问题,只能用作粗调,多多用于调节再热器汽温用于调节再热器汽温。
烟气挡板调节汽温装置烟气挡板调节汽温装置(a)再热器与过热器并联结构;(b)再热器与过热器并联的平行烟道;(c)再热器与省煤器并联的平行烟道1—再热器;2—过热器;3—省煤器;4、5—烟气挡板再热器与过热器并联方式挡板调节气温原理再热器与过热器并联方式挡板调节气温原理(a)再热器、过热器烟气流量随负荷变化;(b)过热汽温随负荷变化;(c)再热汽温随负荷变化A—调节前;B—调节后v烟气再循环:烟气再循环: 用再循环风机用再循环风机抽出部分锅炉尾部的低温烟气抽出部分锅炉尾部的低温烟气((300~350℃300~350℃)) 送入炉子底部,是炉温降低,减少炉内辐射吸热,炉膛送入炉子底部,是炉温降低,减少炉内辐射吸热,炉膛出口温度变化不大,但由于烟气量的增加布置在其后的出口温度变化不大,但由于烟气量的增加布置在其后的对流受热面吸热增加,布置在该段的对流受热面吸热增加,布置在该段的再热器汽温增加再热器汽温增加 问题:问题:有范围限制,对风机要求高,不完全燃烧损失和有范围限制,对风机要求高,不完全燃烧损失和排烟损失大排烟损失大v摆动式燃烧器摆动式燃烧器用来改变火焰中心位置:用来改变火焰中心位置:摆动式燃烧器,上下摆动,使煤粉火炬上下倾斜,摆动式燃烧器,上下摆动,使煤粉火炬上下倾斜,改变火焰中心的位置,摆动改变火焰中心的位置,摆动±20°~30°±20°~30°,炉膛出,炉膛出口烟温变化约口烟温变化约110~140 ℃110~140 ℃,调温幅度可达,调温幅度可达40~60 40~60 ℃℃;;对于多层布置燃烧器,通过投运不同层次的燃烧对于多层布置燃烧器,通过投运不同层次的燃烧器的方法改变火焰中心位置来达到调温的目的。
器的方法改变火焰中心位置来达到调温的目的3 3、再热器的运行保护:、再热器的运行保护:作用作用锅炉启动、停炉和汽轮机甩负荷时保护再热器锅炉启动、停炉和汽轮机甩负荷时保护再热器在汽轮机甩负荷或负荷较少时,锅炉可以在较高在汽轮机甩负荷或负荷较少时,锅炉可以在较高负荷下运行以维持燃烧稳定,并使过热和再热汽负荷下运行以维持燃烧稳定,并使过热和再热汽温尽量接近额定值这时,锅炉多余的蒸汽经旁温尽量接近额定值这时,锅炉多余的蒸汽经旁路送入凝汽器路送入凝汽器在汽轮机启动时,尤其是热态启动时,会发生蒸在汽轮机启动时,尤其是热态启动时,会发生蒸汽温度和汽缸壁温不相协调的情况,可以通过旁汽温度和汽缸壁温不相协调的情况,可以通过旁路系统来使锅炉汽温满足汽轮机的要求路系统来使锅炉汽温满足汽轮机的要求 保护再热器的旁路系统示意图保护再热器的旁路系统示意图1—锅炉;2—高压缸;3—再热器;4—中压缸;6—凝汽器;7—高压旁路;8—低压旁路作作 业业 与与 思思 考考 题: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