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冀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教案.docx

12页
  • 卖家[上传人]:bin****86
  • 文档编号:56710214
  • 上传时间:2018-10-15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19.09KB
  • / 12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冀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教案冀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教案篇一:冀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全册教案数学第一册第一单元:比较 单元教材分析 单元教材分析:本单元教科书是在第一课“师生交流”的基础上开始的比较的思想和方法是数学课程的重要内容,本单元结合学生的游戏和身边熟悉的事物,通过学生能够理解的一些简单概念,初步了解比较的思想和方法,主要内容有“同样多、多些、少些” “高矮” “长短” “大小”和“轻重”等教学中,要注意加强学生原有生活经验和书本内容的联系,要重视学生生活经验的交流,丰富和提高使学生体会比较的思想和方法,经历简单的推理活动,初步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和学习中的乐趣,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 单元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使学生了解“同样多、多些、少些”“高、矮” “长、短” “大、小”和“轻、重”的含义,会判断并会用这些术语描述生活中的一些事物让学生经历简单的推理活动,培养学生初步的推理能力 过程与方法:通过“做游戏” “讨论、交流”等方式,使学生初步了解比较的思想和方法,经历将生活中的事物用数学语言描述的过程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使学生了解生活中有许多有趣的事情都是数学的内容,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观察事物、善于思考的习惯。

      教学总时数:3 课时 第一课时:同样多、多些、少些 教学内容:教材第 4—5 页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使学生能结合具体事物说出“谁比谁多”“谁比谁少”以及“谁和谁同样多” 过程与方法:通过做游戏,使学生体验多、少和同样多的含义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做游戏,激发学生参与数学活动的兴趣,体验学习的快乐 教学准备:课件、椅子和花片 学习方式:游戏活动、体验交流、动手操作 教学过程: 第二课时:高矮、长短的认识教学内容:教材第 6—7 页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引导学生结合身边的事物进行高矮、长短的比较,了解这些概念的含义,使学生能够进行高矮长短的比较 过程与方法:通过呈现身边的事例及实践活动,了解比较的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使学生在学习活动中,初步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教学准备:课件、铅笔、粉笔、线绳 学习方式:结合具体事物、讨论交流、实践活动 第三课时:大小、轻重的认识 教学内容:教材第 8—9 页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通过熟悉的事物和自己的体验,了解大小的含义,感受物体的轻重,并能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和用天平表示的图,说出哪个物体轻,哪个物体重 过程与方法:引导学生参与学习活动,亲自体验,感受物体的大小和轻重。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使学生在利用生活经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感受初步的数学思考和简单的推理 教学准备:课件、天平、苹果、羽毛球、饮料和面包实物 学习方式:观察讨论、亲自体验 篇二:冀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全册教案 数学第一册第一单元:比较 单元教材分析 单元教材分析:本单元教科书是在第一课“师生交流”的基础上开始的比较的思想和方法是数学课程的重要内容,本单元结合学生的游戏和身边熟悉的事物,通过学生能够理解的一些简单概念,初步了解比较的思想和方法,主要内容有“同样多、多些、少些” “高矮” “长短” “大小”和“轻重”等教学中,要注意加强学生原有生活经验和书本内容的联系,要重视学生生活经验的交流,丰富和提高使学生体会比较的思想和方法,经历简单的推理活动,初步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和学习中的乐趣,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 单元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使学生了解“同样多、多些、少些”“高、矮” “长、短” “大、小”和“轻、重”的含义,会判断并会用这些术语描述生活中的一些事物让学生经历简单的推理活动,培养学生初步的推理能力 过程与方法:通过“做游戏” “讨论、交流”等方式,使学生初步了解比较的思想和方法,经历将生活中的事物用数学语言描述的过程。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使学生了解生活中有许多有趣的事情都是数学的内容,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观察事物、善于思考的习惯 教学总时数:3 课时 第一课时:同样多、多些、少些 教学内容:教材第 4—5 页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使学生能结合具体事物说出“谁比谁多”“谁比谁少”以及“谁和谁同样多” 过程与方法:通过做游戏,使学生体验多、少和同样多的含义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做游戏,激发学生参与数学活动的兴趣,体验学习的快乐 教学准备:课件、椅子和花片 学习方式:游戏活动、体验交流、动手操作 教学过程: 第二课时:高矮、长短的认识教学内容:教材第 6—7 页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引导学生结合身边的事物进行高矮、长短的比较,了解这些概念的含义,使学生能够进行高矮长短的比较 过程与方法:通过呈现身边的事例及实践活动,了解比较的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使学生在学习活动中,初步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教学准备:课件、铅笔、粉笔、线绳 学习方式:结合具体事物、讨论交流、实践活动 第三课时:大小、轻重的认识 教学内容:教材第 8—9 页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通过熟悉的事物和自己的体验,了解大小的含义,感受物体的轻重,并能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和用天平表示的图,说出哪个物体轻,哪个物体重。

      过程与方法:引导学生参与学习活动,亲自体验,感受物体的大小和轻重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使学生在利用生活经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感受初步的数学思考和简单的推理 教学准备:课件、天平、苹果、羽毛球、饮料和面包实物 学习方式:观察讨论、亲自体验 教学过程:篇三:冀教版一年级上册数学教案 冀教版一年级上册数学教案 第一单元 第一章 比 较 教学要求 知识与技能:使学生了解“同样多、多些、少些”“高、矮” “长、短” “大、小”和“轻、重”的含义,会判断并会用这些术语描述生活中的一些事物让学生经历简单的推理活动,培养学生初步的推理能力 过程与方法:通过“做游戏” “讨论、交流”等方式,使学生初步了解比较的思想和方法,经历将生活中的事物用数学语言描述的过程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使学生了解生活中有许多有趣的事情都是数学的内容,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观察事物、善于思考的习惯 教学重点 使学生了解数学,将生活中的事物用数学语言表达出来 教学难点 使学生了学生观察事物,勤于思考的习惯,了解比较思维的方法、过程 教学课时 5课时 课 时 计划 总第一课时 教学课题:走进数学 第一课时 教学要求: 知识与技能:通过师生间的平等交流,认识教师,同学,消除陌生感。

      过程与方法:结合认识周围的同学,初步认识前、后、左、右等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初步感受生活中处处有安息学,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促进师生交流 教学难点:增进师生平等交往教学方法:引导自学 教学用具:教学挂图 教学过程: 1 导入 同学们,从今天开始,我们是一年级的小学生,现在大家来认识一下吧! 出示五课题:走进数学了 2 学生自学 同学们打开第一页书,仔细看图,你发现了什么呢? 3 研究讨论 1 教师先做自我介绍 2 同学们认识一下周围的同学,在这个活动过程中认识一下前后左右 4 指名说一说 1 你今年几岁了?你家有几个人?你叫什么? 2 你的前后左右各是那位同学? 3 在交流的过程中,初步感受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5 小结 同学们,这节课你玩得快乐么?你知道数什么是数学吗?数学就在我们生活中,在我们的身边,今后我们还要学习一些更加有趣的数学知识 教学后记: 课 时 计划 总第二课时教学课题:走进数学 第二课时 教学要求: 知识与技能:通过观察、数动物的过程,了解学生的认数情况 过程与方法:能在教师指导下认识情景图中的动物,会把自己数的结果出来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身边的数学,培养热爱情感。

      教学重点:正确的数动物 教学难点:认识情景图中的动物 教学方法:引导自学 教学用具:教学挂图 教学过程: 1、 导入 同学们,你们喜欢动物吗,动物园里都有认谁? 2、 学生自学 观察图中的动物,数一数各种动物各有多少 3、 研究讨论 1 树上有一只猴子 2 池塘边有一个喷泉 3 山上有一座亭子 4 路上有一只大头蛙 5 池塘边有一个小女娃儿 6 池塘边有两只长颈鹿 7 草地上有三头骆驼8 荷叶上有四中蜻蛙 9 草地上有五头大象 10 六只小免在吃青草 11 天空中有八只小鸟在飞 12 有八只鸳鸯 13 九匹斑马在吃食 14 10 只驼鸟在走 4、 学生还可以根据同一种动物的不同颜色、大小和位置说出其他动物的数 5、 小结:图中的动物都可爱呀,我们要与动物交朋友 教学后记: 第一单元:比较 单元教材分析 单元教材分析:本单元教科书是在第一课“师生交流”的基础上开始的比较的思想和方法是数学课程的重要内容,本单元结合学生的游戏和身边熟悉的事物,通过学生能够理解的一些简单概念,初步了解比较的思想和方法,主要内容有“同样多、多些、少些” “高矮” “长短” “大小”和“轻重”等。

      教学中,要注意加强学生原有生活经验和书本内容的联系,要重视学生生活经验的交流,丰富和提高使学生体会比较的思想和方法,经历简单的推理活动,初步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和学习中的乐趣,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 单元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使学生了解“同样多、多些、少些”“高、矮” “长、短” “大、小”和“轻、重”的含义,会判断并会用这些术语描述生活中的一些事物让学生经历简单的推理活动,培养学生初步的推理能力 过程与方法:通过“做游戏” “讨论、交流”等方式,使学生初步了解比较的思想和方法,经历将生活中的事物用数学语言描述的过程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使学生了解生活中有许多有趣的事情都是数学的内容,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观察事物、善于思考的习惯 教学总时数:3 课时 课 时 计划 总第三课时 教学课题:比较、做游戏 第一课时 教学要求: 知识与技能:使学生能结合具体事物说出“谁比谁多”“谁比谁少”以及“谁和谁同样多” 过程与方法:通过做游戏,使学生体验多、少和同样多的含义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做游戏,激发学生参与数学活动的兴趣,体验学习的快乐 教学重点:体验“多、少、同样多”的含义 教学难点:学会比较的方法。

      教学方法:引导自学 教学用具:教学挂图 教学过程: 1、导入 。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