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家乡临夏 幻灯片.ppt
22页我的家乡临夏,临夏历史悠久,是远古人类生息繁衍地之一 五千年前就有先民居住生活,两千年前秦汉王朝就设县、 置州、建郡,古称抱罕,后改导河、河州, 是历代兵家必争之地,古丝绸之路南道之要冲,唐番古道之重镇, 茶马互市之中心,是明代著名的四大茶马司之一,有“河湟雄镇”之称上世纪初,马家军阀在临夏发迹,随后统治临夏40余年,兰州战役中,马家军战败,其在临夏的势力被基本消灭1949年8月22日临夏解放, 1956年11月19日成立临夏回族自治州,实行民族区域自治临夏回族自治州位于黄河上游,甘肃省中部西南面,东临洮河与定西地区相望, 西倚巍峨雄壮的积石山与青海省毗邻, 南靠奇峻翠秀的太子山与甘南藏族自治州搭界,北濒湟水与兰州市接壤,地处青藏高原与黄土高原过渡地带总面积8169平方公里州内山谷多,平地少,地势西南高,东北低,由西南向东北递降,呈倾斜盆地状态,平均海拔2000米自治州大部分地区属温带半干旱气候, 西南部山区高寒阴湿,东北部干旱,河谷平川温和冬无严寒, 夏无酷暑, 四季分明, 气候适宜年平均气温6.3℃,最高气温32.5℃,最低气温零下27.8℃,年平均降雨量 537毫米,蒸发量1198至1745毫米,日照时数2572.3小时 ,无霜期137天,饮食,饮食 所食用的牛、羊、鸡、鸭、兔等,一定要经伊斯兰教念经人屠宰。
使用的饮食具切忌混杂回族的传统小吃有锅盔、醪糟、水晶包子、甜麦子、酿皮子,桶子肉、发子面肠等用水讲究干净,忌讳在食用水渠、水池、水泉旁洗澡、洗衣服、倒脏水民族共居区的水井、水池打水,提倡使用公用水桶、水罐在家洗脸洗手使用搪瓶行政规划,行政规划 临夏回族自治州现辖7县1市,即临夏市、临夏县、永靖县、和政县、广河县、康乐县、东乡族自治县、积石山保安族东乡族撒拉族自治县,共139个乡(镇、街、办)1956年11月19日,临夏回族自治州成立近50年来,特别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 自治州各族人民在党和政府的领导下,发展生产,进行社会主义建设, 政治经济文化事业取得了引人瞩目的成就 临夏州 面积8417平方千米,人口192万人 临夏市 面积 88平方千米,人口22万邮政编码731100 临夏县 面积1212平方千米,人口38万邮政编码731800县人民政府驻韩集镇 康乐县 面积1361平方千米,人口24万邮政编码731500县人民政府驻附城镇 永靖县 面积1863平方千米,人口20万邮政编码731600县人民政府驻刘家峡镇 广河县 面积 556平方千米,人口20万。
邮政编码731300县人民政府驻城关镇 和政县 面积 960平方千米,人口19万邮政编码731200县人民政府驻城关镇 东乡族自治县 面积1467平方千米,人口27万邮政编码731400自治县人民政府驻锁南坝镇 积石山保安族东乡族撒拉族自治县 面积910平方千米,人口22万邮政编码731700自治县人民政府驻吹麻滩镇 * 此处区划地名资料截至2005年12月;面积、人口数据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区划简册(2006)》,人口截至2004年底 *,服饰,男性喜戴白色、黑色和棕色平顶号帽,以白色最为普通成年后讲究留胡须老人和宗教人士喜穿直领对襟“准拜”妇女多戴盖头,少女、新婚妇戴绿色的,中年妇女戴青色的,年老者戴白色的现在城市中,有些回族姑娘和青年女职工衣着与社会流行款式趋于一致,上班、上街不戴盖头;有些改戴护士白帽和花织锦圆顶帽,婚姻,回族婚姻主要由当婚男女双方决定,父母尽拣选之责经男女双方同意后,始能送定茶,送聘金、聘礼结婚须由两位穆斯林证婚;结婚日多选在拍山拜日和主拜日(即礼拜四或礼拜五),结婚时由阿訇念“尼卡哈”,阿訇念毕,抛撒核桃、红枣从《婚姻法》贯彻以来,先领结婚证,后念“尼卡哈”。
举行婚礼,由阿訇致证婚词,并向男女双方再次询问是否愿意,双方肯定回答方为有效,若一方不同意,则婚姻无效葬礼,回族实行土葬,葬礼比较简朴病危之际,要请阿訇或有威望的人念“讨白”,即忏悔词,向安拉悔罪咽气后,由守护者为其瞑目、合嘴、顺手足,置尸于木板,进行洗礼习俗,回民喜清净作礼拜时要“小净”(洗脸面、口鼻和手、脚等)或“大净”(洗涤全身)信教穆民每天要作5次礼拜,勤于洗浴,久而久之,演化为生活习惯的一部分喝茶也是回民日常的习俗,沏茶比较讲究,除在盖碗内放茶叶外,有时还放有红枣、桂圆、冰糖、核桃仁、葡萄干等,边添沸水边喝茶、称为喝“牡丹花”的三泡台穆民见面互道“赛俩目”(问安的意思),握手问候,写信时,称呼上加“代赛俩目问候”句式老年人吃饭毕或到别人家里去,常常双手摸面做“都瓦”(一种祝福的宗教仪式)尊崇长者,让长辈上座,吃饭要先端给长辈,行路要让长辈先走禁止背后诽谤别人,反对骄傲、怠惰、欺骗和恶语伤人,讲究礼节,热情待客每逢节日,打扫院落,清除垃圾,炸油香、果果馓子等款待客人,分送亲友;亲友之间互相拜节祝贺回民作礼拜多在清真寺礼拜堂,在没有清真寺的地方往往在地上铺一个苫单就地礼拜教育,临夏州有各类学校1497所,其中: 小学1212所,普通中学95所,电大分校1所,师范学校2所,中等专业学校5所,职业技术学校7所,幼儿园46所。
适龄儿童入学率达94.48%经济发展,在党中央和各民族人民的共同努力下,全州经济保持了较快发展的良好态势,各项社会事业全面进步全年预计完成生产总值83.44亿元,同比增长14.4%;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52.67亿元,增长64.95%;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4.72亿元,增长19.3%;财政收入7.22亿元,增长20.45%;农民人均纯收入1847元,增长15.8%;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6578元,增长12%;万元GDP能耗下降5.2%,科技卫生,截至到2006年,临夏有州科研机构7个,各类专业科技人员1.14万人,各类学术团体35个,科普协会132个,可承担国列、省列科研项目,为自治州农业、林业、畜牧业生产服务 医疗卫生机构163个,县乡村三级医疗卫生保健网络初步形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