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试举例分析民俗的功能.doc

2页
  • 卖家[上传人]:
  • 文档编号:42751319
  • 上传时间:2018-06-03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24.50KB
  • / 2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试举例分析民俗的功能试举例分析民俗的功能民俗,作为人们日常生活中靠口头和行为传承的一种文化模式,作为一种社 会的物质和文化现象,为广大民众所创造的同时也供他们所享用从民俗文化的 产生来看,它本身是一种原生态的文化,是人类文化意识结构基础层的“原生态 的文化意识团” ,早在上古就已存在,这个原生态的意识团中蕴含了宗教、伦理、 法律、文艺、历史、技艺及至哲学的幼芽,社会科学中的许多分支学科正是从这 种原生态的民俗文化之幼芽中孕育发展起来的也就是说,在社会文化中,民俗 文化是一种基础文化、是最底层次的文化,它产生于文字发明之前,先是它孕育 了整个社会文化,后来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人类对客观事物的认识深化民俗 的功能分为以下几个方面: 1、 教育功能人是文化的产物民俗作为一种文化现象,在个人社会化过程中占有决定性 的地位,从出生的诞生礼、结婚的喜庆礼到死去的丧葬礼, “人生活在民俗中, 就象鱼生活在水中一样,须叟不可离开” 民俗作为民族的文化传统,对民族心 理的影响是十分深远的有一种说法,所谓的夜不闭户、路不拾遗,是在良好的 民俗文化教育环境中形成的,不无道理其实民俗文化的这种教育功能是在潜移 默化中进行的,靠口头和行为方式,我们父辈、父辈的父辈…¨就是一辈一辈将 那些好的习俗延承给我们的。

      民俗文化的教育功能,主要在于培养人们的道德情 操,增强人们对生活的勇气和热爱,以及民族感和爱国心,比如,在中国各民族 中都有明礼敬老、大公无私、乐于助人的美德,这些道德观念都表现为具体的民 俗事象 2、规范功能 民俗文化就其实质而言,是语言和行为模式,是民众共同创造和遵守的行为 规范民俗学专家通常把社会规范可以分为四个层面,第一层是法律,第二层是 纪律,第三层是道德,第四层是民俗而且认为民俗是产生最早、约束面最广的 一种深层行为规范民俗像是一只看不见的手,无形中支配着人们的所有行为, 从吃穿住行到婚丧嫁娶,从社会交际到精神信仰,人们都在不自觉地遵从着民俗 的指令,民俗对人的控制,是一种“软控” ,但却是一种最有力的深层控制如 人类在社会群体生活中生存和繁衍要维系群体生活,需要种种社会制度以婚 姻民俗为例:人类在本能的驱使下,必须追求异性满足性欲,繁衍后代;但是, 如果听任群体中每个人毫无限制地争夺异性,放任乱交,对配偶和后代不承担任 何责任和义务,那就必然招致社会生活的混乱,甚至使整个种族灭亡为了即满 足个体繁衍后代的需要,又不影响群体生活,必须有一套恰当的行为规则,限制 人们只能向什么样的异性求爱,如何求爱,以及怎样结合,怎样养育后代等等。

      这样,各种婚姻制度就应运而生这些制度在特定民族中以模式化的行为方式反 复出现,世代传承,就成为婚姻的民俗婚姻民俗产生于人类社会两性生活(本 能)的需要,并为这种需要服务 3、娱乐功能中国著名的四大传说《牛郎织女》 、 《白蛇传》 、 《孟姜女》 、 《梁山伯与祝英台》 ,尽管在汉、苗、白、壮、布依等各民族中流传的不是完全一样的版本,但其共 同点就是符合人们的思维和愿望,使人们获得了精神的愉悦和满足从傣族的泼 水节、蒙古的那达慕等民俗节日盛会活动到斗鸡、斗蟋蟀等民间游戏,所有娱乐 功能的民俗都是和广大人民的审美意识结合在一起的,它们是各民族民众创造的 精神产品,集中体现了集体的智慧、创造,体现出了积极、健康、向上的精神和 情趣,具有一种崇高的精神美精神之美永恒!这也正是今日四大爱情传说经久 不衰、历久弥新,人们百嚼不厌的原因吧!民俗的发展与生物的进化相似,当某一器官的功能丧失之后,它就会逐渐退 化,直至消亡例如:当缠足这种人体装饰的审美功能丧失后,就没有人愿意将 自己变成残废了在历史的长河中,每一种民俗都必然发生着或大或小、或迟或速的变化,有属自然法则的洗练,也有人为因素的净化,有的日趋繁荣,有的逐 渐衰落。

      这种变化的根本原因,取决于社会生活的需要以及各种民俗满足这种需 要的功能状态钟敬文先生曾研究过中国传统节日中一些民俗活动的功能演变问 题,他指出:中国传统节日的活动,从起源上讲,大都与原始宗教和法术相关 然而在后来的发展中,宗教和法术的功能却不知不觉被淘汰和净化了 “现在清 明节放风筝,谁再想到“放晦气”的古代法术呢?端阳划龙船,谁还理会到那驱 逐瘟疫的固有意义呢?中秋节儿童们玩兔儿爷这种土偶,哪里还会想到供奉月里 的神仙的事呢?” 民俗现象虽然千差万别、种类繁多,但是它也并非无所不包民俗,正如它 的名字,它深植于集体,在时间上,人们一代代传承它,在空间上,它由一个地 域向另一个地域扩布——压岁钱的风俗年年如此,而且各地盛行就是例证当然, 民俗也不是铁板一块,它在传承的过程中也会出现各种不同的版本,不然为什么 过年时北方吃饺子南方却吃年糕呢?民俗学家们把这种现象称之为“民俗的变异” 在许多情况下,不同的民俗是满足相同需要的不同方式例如,各民族(或 地区)有着不同的饮食民俗中国人吃米饭、馒头,使筷子,英国人吃面包牛奶, 使刀叉,非洲黑人吃蕃薯,用手抓但这些不同的民俗,都为满足人们的食欲服 务。

      同样,各民族的服饰、居住、婚姻等习俗十分不同,但它们所发挥的功能却 大体一致有时候,甚至完全相反的两种活动却并存于同一民俗中,为同一个目 的服务如丧葬习俗中常有狂欢与歌舞,婚礼则往往伴有悲戚的哭嫁歌 作为历史悠久的文化古国和多民族的泱泱大国,几千年的民俗文化传统在传 承变异过程中淌溢成特色鲜明、夺人耳目的文化洪流,在岁月的拍岸惊涛下,这 洪流汇入民族民间文化的巨波骇动中,形成了浩如烟海、令人叹为观止的民族文 化财富。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