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笛乐宝库中的明珠.docx
7页国 笛 乐宝库 中的明珠中国竹笛的独奏艺术在建国以后如雨后春笋般朝气蓬勃地展开,主要表现是各地方的艺术家代表相继登场到了 20 世纪 70、 80 年代,中国竹笛独奏艺术已初具规模,就在这一历史时期,曲祥作为中国当代杰出的竹笛艺术家之一, 已然开始了他为竹笛作品创作、 演奏与教学的艺术生涯, 他将齐鲁文化的精髓、 不同民族多元文化的丰富内容、自身性格和他对生命的感悟融入了竹笛一、概述曲祥生于一个热爱艺术的家庭, 少年时期便展露出较高的艺术天赋,他 1959 年毕业于烟台专区艺术学校,后调入山东省歌舞团从事笛子演奏 1982 年全国民乐大赛 “著名演奏家专场音乐会”上, 作为北派演奏家代表作示范演奏曲祥1987 年被聘为第一批国家一级演奏员, 1988 年被聘为一级尖子演员, 1992 年享受国务院政府特贴, 1994年被评为文化部优秀专家 山东歌舞剧院院长的行政工作丝毫没有压倒他的艺术热情, 他担任山东民族乐团常任指挥, 带领乐团活跃于国内外舞台; 多次受邀到新加坡和港澳台等地进行讲学活动; 多次担任国内和国际大赛评委曲祥的笛子作品创作大部分集中在20 世纪 70 、 80 年代, 在这个创作高峰期他所创作的笛子曲目包括: 《帕米尔的春天》 《划船调》 《沂河欢歌》 《运动场上》 《列车奔向北京》 等; 80、 90 年代以后他的作品有: 《向往》 《走进快活岭》 《春花怒放》 《金色的山东》等。
在笛子作品集、练习曲集等乐谱与教材的成果方面, 《曲祥笛子曲选》包括独奏曲三十二首,出版于 1988 年 6 月;与曲广义、树蓬先生合著的 《笛子练习曲选》 和《笛子高级练习曲选》 分别出版于 1985年和 1990 年, 前者包括练习曲 90 首, 后者包括高级练习曲、 重奏曲共 39 首 除了为山东歌舞剧院建院 85 周年而作的协奏曲 《金色的山东》以外,他共创作了竹笛独奏曲 20 余首,练习曲及高级音乐会练100 余首(包括一部分共同创作)二、作品创作特点(一)曲式结构曲祥的笛曲创作中对三部曲式和带再现等手法有极大地偏爱, 与他的创作时代特征相吻合笛子独奏曲的产生始于 20 世纪 50 年代,直到文革后的相当一段时期, 笛子独奏作品的创作主要采用三部曲式结构 从曲祥最具代表性的 20 首传统独奏作品中能够看出, 《沂河欢歌》 《列车奔向北京》 《运动场上》 《划船调》等19 首皆为 ABA 的带再现三部曲式,其中《向往》为二部曲式二)调式调性民族调式和西洋大小调在曲祥作品中都有大量使用, 民族调式的作品如 《沂河欢歌》 《清泉话喜讯》 《在田间》 《走进快活岭》 等均包括七声音阶徵调式; 《列车奔向北京》 《青年舞曲》 《运动场上》等为西洋大小调, 此外, 转调和离调的运用使乐曲的情绪与格调形成对比与变化,丰富了乐曲的色彩。
如《青年舞曲》和《列车奔向北京》快板部分 D 大调和下方纯五度G 大调的交替使用; 《青年舞曲》第一段中D 同主音大小调的变化使用; 《清泉话喜讯》慢板乐段由 G 徵转到同主音下方纯五度G 宫调, 缓和了高涨的音乐情绪, 又恰好与慢板的速度融为一体; 《走进快活岭》快板乐段运用了 A 徵调式,慢板转到下方纯四度 E 商调式三)创作素材曲祥笛子作品创作素材具有多元化之特征1 .地方传统音乐元素曲祥自幼受齐鲁文化的熏陶, 因此在创作中他也自然地将齐鲁文化的精髓揉入了创作的灵感中在曲祥民族调式笛子作品的创作中,大都运用了山东民歌、民间戏曲音乐等素材,如《沂河欢歌》运用了山东民歌《赶牛山》的素材; 《清泉话喜讯》 《走进快活岭》是采用了山东吕剧、柳子戏的旋律音调创作而成2 .外国民族民间音乐元素运用外国民族民间音乐素材创作的作品数量虽不算最多, 但却是曲祥作品中极有特色的一部分 曲祥在早年的出访演出期间, 总是设法采用所到国的民族民间音乐素材编写笛曲如《非洲在前进》 《耕种》 《插秧》 《划船调》 《山区风光》等3 .西洋长笛音乐元素曲祥注重借鉴和吸收西洋长笛音乐元素,通过编写大量的音阶、半音阶练习,练习曲中的频繁转调以及增加重奏曲在创作中的分量。
曲祥先生成功地把长笛演奏之 “长 ”移植运用到竹笛教学和演奏中他的《笛子练习曲选》 《笛子高级练习曲选》等曲集自 20 世纪 80 年代问世以来,至今依然是全国笛子学习者和音乐院校的必备教材三、作品演奏特点(一)演奏风格4 .流派曲祥的作品演奏笛使用北派梆笛,吐、滑、垛、花、历等技巧大量使用, 使他的演奏风格成为中国笛乐北派的典型代表之一 他曾被誉为山东笛派的创建人,他的作品规模不大,旋律线条简洁流畅,善于运用华丽的北派技巧渲染热烈的情绪, 活泼的快板和极富感染力的慢板为典型特色,乐曲速度一般较快5 .音乐风格曲祥作品所展现的音乐内容, 大多是表现欢快热烈的情绪和积极向上的色彩, 即使音乐展现人彷徨思索的一面, 也丝毫不包含悲观和暗沉,而是积极探索追求美好的努力和愿望例如乐曲《向往》除了短短的两段快板外, 引子、 尾声和两段慢板是曲祥笛子作品中少有的表现冷静和思考的音乐内容, 引子中意外地运用了多处大跳音程和快速强烈的指颤音, 给沉寂中增添了一抹明朗的情绪, 慢板又采用不太沉闷的 2/2 拍子,速度中始终保留一种流畅感其次, 并不太慢的慢板是曲祥作品音乐风格的又一重要特点 曲祥笛子作品富有活力,流畅、简洁,乐曲慢板在音乐表现方面往往承接了快板的情绪, 歌唱与抒情之余也不失其固有的流畅之感, 使慢板与快板浑然一体,气质统一贯穿。
再次,曲氏作品的帅气洒脱且略带一丝俏皮, 是他音乐性格中的另一大特色 在技术上的主要表现是大量运用了切分节奏、短暂的颤音、巧妙的气震音、简洁的短乐句等等要素, 音乐中流露的潇洒和逍遥的气质是曲氏作品有别于其他流派风格的又一重要特征二)演奏技术分析1.气震音曲氏作品中具有非常典型的气震音类型,总结起来可分为三种:歌唱型气震音、深气震音和浅气震音歌唱型气震音: 歌唱型气震音在曲祥作品中最常出现在慢板乐段,出现频率最多, 好似用动人心弦的声音深情歌唱生命的美好 很多人认为曲祥的气震音和刘森作品中的气震音类似, 曲祥先生本人也曾一定程度认可过这样的观点, 他曾向刘森先生学习过, 故不排除受老师音乐影响的因素笔者在此以刘森的《牧笛》和魏先忠的《扬鞭催马运量忙》慢板乐段气震音的用法作比较, 《扬》慢板的气震音是配合着不太慢的慢板的自然气震, 是表现愉悦情绪之下的自然歌唱性, 而并没有包涵多余的情感色彩; 《牧笛》 的慢板以 “极为动情 ”为特点, 气震音的运用是音乐表现最为重要的要素, 幅度上比一般歌唱型气震音幅度更大更深, 这种极有特色气震音的运用使整个慢板旋律扣人心弦曲祥作品中的气震音是介于以上二者之间, 它的气震音幅度比刘森作品的气震音小、深度略浅,减少了一丝感叹而多了些许乐观的情绪,但感染力较一般的歌唱型气震音又多了许多意味深长之感。
浅气震音: 浅气震音是曲祥作品快板乐段大量运用的技巧, 浅气震音的演奏震幅极小、速度极快、时值一般很短浅气震音展现了极为鲜明的曲氏风格特点, 在南北派笛曲中风格独树一帜, 却又极难被模仿, 在聆听曲氏演奏时需稍加用心才能感知 在曲氏作品的艺术处理中, 浅气震音的运用与否不仅能够大大地影响到音乐形象的生动性,更可算作为曲氏风格的典型标签之一深气震音:深气震音的运用是歌唱型气震音和浅气震音的补充,这一类气震音运用在作品中较少,突出表现的是深情、思索的情怀技术上需要气息位置较深,振幅较大,震动速度较缓慢2 .气震音与平吹音的对比气震音和平吹音是几乎在所有笛曲中都有运用的技术, 但曲氏作品演奏中对以上二者的运用是其风格形成的一大特色, 气震音与平吹音的结合与对比与其他笛子作品风格有明显的不同, 展现出曲氏演奏的独特韵味曲祥作品中的大量慢板, 运用了气震音与平吹音对比表现的技术,这两种技术手段的结合所表现出的不仅仅是普通意义的歌唱和美感,而是一种好比 “一线牵 ”的特别韵味,这种韵味使乐句好似刚开头就被一种无形的精神引线所牵引, 直到乐句结束精神引线才得以稍许放松,紧接着下一乐句精神的引线又开始穿梭于音乐表现中。
曲氏 “一线牵 ”的音乐风格有时从平吹音开始, 乐句结束在较深的气震音中, 有时又将平吹音与气震音巧妙地相结合, 完成这一技术需要气息在非常平稳的基础上进行,因此,演奏者需有较强的气息功底3 .吐音吐音是北派笛曲的常用技巧之一, 曲祥作为北派演奏家的杰出代表之一,曾被誉为 “吐音之王 ”,他的吐音的速度、清晰度和灵巧性等方面堪称一流 在他的创作中, 吐音的运用是占有相当份量和具有典型代表性的技巧 北方笛曲中吐音的运用最具有特色的代表如冯子存、刘森等名家,冯老的吐音具有浓郁的二人台特色和北方梆笛的粗犷和硬朗的气质,需要舌的力度较强;刘森的吐音虽没有成大段落的出现,但以其 “似吐非吐 ”的特殊力度形成了独有的风格曲氏作品的吐音与其他北派代表都有不同, 他的吐音在跳跃性和灵巧性方面达到了音乐表现的极致, 舌的力度不大但运用的动作幅度非常迅捷和短促, 与他作品的宏观音乐风格完美地融合在一起 他作品中常用到的吐音包括:乐句开头的吐音、 快板中大量出现的非段落性的双吐和三吐、 大段落的连续双吐或三吐等 作品快板部分中大量的单、 双吐和三吐音的结合运用, 表现积极向上的乐观情绪和流畅诙谐的色彩, 几乎成为了曲祥创作中区别于他人的最典型特征。
4 .历音历音也是笛子北方乐派最常用的演奏技巧之一, 分为上历音和下历音 历音的音乐特点是炫技性强, 作为开头与短乐句相结合最常见,这一点恰巧应和了曲祥作品中历音的表达方式, 作为曲祥最为偏爱的技术技巧之一, 历音被广泛地运用在了他的作品的快板和慢板中, 巧妙而生动地烘托了他俏皮、 华丽、 流畅的音乐性格 例如 《青年舞曲》开头:四、结语曲祥先生是竹笛山东乐派的创始人, 他自幼受孔孟之乡齐鲁文化的耳濡目染, 将个人性格魅力揉进了具有山东音乐特色的音乐中, 并形成了具有强烈风格特点的笛子作品系列 他的创作既有以山东民歌和戏曲音乐为素材, 又有原创的大小调作品, 在中国竹笛界占有重要分量且风格独树一帜在近20 年来新的优秀竹笛作品屡屡问世、层出不断的大环境下, 曲祥的作品仍然广泛地被院校和舞台所学习和演奏我们相信, 未来的笛乐作品和笛乐舞台会更丰富更精彩,而最有价值的艺术定会经得起时间的检验,永葆艺术青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