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下棋》赏析.pdf
2页妙在文中 意在言外——睿智的生活观察家 梁实秋一直到上大学之前, 由于大部分的时间都被一张张考试卷占用, 我并没有读过多少文学作品, 我仅有的汲取到的 “文学营养” 是从语文课本中获取的 但大部分的课文看过就忘了,唯有一篇让我看后久久回味, 而且一直到今天, 那文章里的文字仿佛还像要跳出来一样在我的眼前鲜活的存在着,只是想想就觉得很过瘾这篇散文是梁实秋的《下棋》 直到现在, 街头巷尾还会有很多老人会在茶余饭后,搬两个小板凳,摆个破棋盘, 就开始了激烈的手指与手指间的交锋下棋实在是一件有意思,有心机,甚至是有哲理的事 有一种人我最不喜欢和他下棋, 那便是太有涵养的人 杀死他一大块, 或是抽了他一个车,他神色自若,不动火,不生气,好像是无关痛痒,使你觉得索然无味 ”梁实秋真是说到心坎里去下棋,追求的无非就是看着对方被自己打败的快感要像这样: “ 当你给对方一个严重威胁的时候, 对方的头上青筋暴露, 黄豆般的汗珠一颗颗的在额上陈列出来, 或哭丧着脸作惨笑,或一串串的噎嗝打个不休, 或红头张脸如关公, 种种现象不一而足 这时你行有余力 ,便可以点起一支烟,或啜一碗茶,静静的欣赏对方的苦闷的象征。
我想猎人追逐一只野兔时, 其愉快大概略相仿似 ” 这一段, 作者写的酣畅淋漓, 我更是看得拍案叫绝梁实秋一口气用了七个“或”字,把对方的窘态绘声绘色、惟妙惟肖地列举出来,使人如临其景,如闻其声尤其“陈列”二字,用的极佳这种打着严肃牌面的幽默,让人一看到就禁不住发笑,形象至极,生动至极后面那句“ 静静的欣赏对方苦闷的象征 ” ,更是让我觉得这种“贱贱”的幽默,真是好笑到骨子里看着这段文字,眼前就立刻出现了两人手谈的画面, 一人抓耳挠腮, 一人则翘着二郎腿, 让我恨不得立刻就体验一把这种逍遥惬意的短暂快感然而,站在被刁难那人的角度来看,就一定要“有涵养” ,即使被刁难,也不能让你小子太得意!于是,梁实秋总结道: “ 因此我悟出一点道理,和人下棋的时候,如果有机会使对方受窘,当然无所不用其极,如果被对方所窘,便努力作出不介意状, 因为既然不能积极地给对方以苦痛,只好消极地减少对方的乐趣 ”悟的实在妙!如果说第一段只是简单的描写“下棋”过程,那接下来梁实秋要从“下棋”中窥探“做人”的真实面目 “ 弈虽小术,亦可以观人 ”梁实秋把人通过下棋划分为了这么两类:慢和快 “ …见对方走当头炮,便左思右想,不知是跳左边的马好,还是跳右边的马好,想了半个钟头而迟迟不决,急得对方只好拱手认输。
”这便是梁实秋认为的“ 加入龟兔竞赛,也必定可以获胜 ”的人 “ 下棋如赛跑,劈劈拍拍,草草了事这是‘性急的人’ ,也是‘饱食终日无所用’的一贯作风 ”随后,一句“ 下棋不能无争 ” ,又牵着我的思绪到了“争”上,紧接着,梁实秋开始了他对“争”的谈论: “ 争的范围有大有小,有斤斤计较而因小失大者,有赶尽杀绝一步不让者, 有好勇斗狠同归于尽者, 有一面下棋一面诮骂者, 但最不幸的是争的范围超出了棋盘,而拳足交加 ”四个“有” ,实在是将棋局上的种种概括无余随即,梁实秋又举了个 “争” 例子给我们: “ 有下象棋者, 久而无声音, 排闼视之, 阒不见人, 原来,他们是在门口角里扭作一团, 一人骑在另一个人的身上, 在他口里挖车呢, 被挖者不敢出声,出声则口张,口张则车被挖回,挖回则必悔棋,悔棋则不得胜,这种认真的态度憨得可爱我曾见过二人手谈,起先是坐着,神情潇洒,望之如神仙中人,俄而棋势吃紧,两人都站起来了,剑拔弩张,如斗鹌鹑,最后到了生死关头,两个人都跳到桌子上去了! ”如此描写,寥寥几笔,形神毕现,趣妙横生对于下棋,我并不精通,却也喜爱,从最初老爸教我的“马走日,象走田”到自己一次一次失败的实践, 再到不断地看楼下看门老大爷与邻里间的斗棋, 我逐渐明白, 下棋我不行,看别人下棋我总还是能看出个门道的。
看棋,我虽小,不懂事,但至少还懂得“观棋不语真君子” 但是观棋不语在有的时候真的很难做到,尤其是眼见着再走一步就要赢,或者是要输的紧要关头,拼命地想张嘴,但也却记得要做个“君子” 而对于这一点,梁实秋又一次用他的语言进行了极其精辟的冷幽默解读 “ 观棋是有趣的事,如看斗牛、斗鸡、斗蟋蟀一般,但是观棋也有难过处,观棋不语是一种痛苦喉间硬是痒得出奇,思一吐为快看见一个人要陷入陷阱而不作声几乎是不可能的事, 如果说的中肯, 其中一个人要厌恨你, 暗暗地骂你一声‘多嘴驴’ !另一个人也不感激你,心想‘难道我还不晓得这样走! ’如果说的不中肯,两个人要一齐嗤之以鼻, ‘无见识奴’?如果根本不说,憋在心里,受病所以有人于挨了一个耳光之后还要抚着热辣辣的嘴巴大呼 ‘要抽车, 要抽车! ’ ”精彩绝伦一段描写梁实秋能写出这种 “人人心中有、 个个笔下无” 的极为深刻细腻的感受, 不得不让我由衷的给他冠以“生活观察家”的称号如此敏锐细致,论谁能及?以上这些关于棋局上的种种, 在梁实秋的笔下, 都似鲜活的从纸上跃然而出, 栩栩如生,在你的眼前给你卖力的演一出好戏, 然后赢得满堂喝彩 读他的文章, 又似看一幅漫画,看的发笑,看的叫好,却也看得令我思索。
还没有从梁实秋带给我的棋局氛围中脱身, 那些漫画还在眼前跳跃, 那些话语还在耳边萦绕不停的时候,我也自然而然的想到: 下棋,下棋究竟是有多么大的魔力,让下棋人为之疯狂着迷, 让观棋者为之心潮澎湃, 让梁实秋可以从笔尖流出这般流畅生动诙谐风趣的文字,甚至让我只看文章就酣畅淋漓?“ 下棋只是为了消遣, 其所以能使这样多人嗜此不疲者, 是因为它颇合人类好斗的本能,这是一种‘斗智不斗力’的游戏所以瓜棚豆架之下,与世无争的村夫野老不免一枰相对,消此永昼;闹市茶寮之中,常有有闲阶级的人士下棋消遣, ‘不为无益之事,何以遣此有涯之生?’宦海里翻过身最后退隐东山的大人先生们,髀肉复生,而英雄无用武之地,也只好闲来对弈,了此残生,下棋,全是‘剩余精力’的发泄 ”一个“斗”字足以说明一切人人都爱斗,斗也许是对自己最好的一种证明,这是人的本性梁实秋深得此意正因如此,下棋才成了一种抛地位阶级时间地点于身外的神奇存在 “ 人总是要斗的,总是要钩心斗角地和人争逐的与其和人争权夺利,还不如在棋盘上抽上一车 ”这一段总结的直切要害斗, 却不想费心费神, 不想伤身伤财, 下棋是再好不过的选择 既最大限度的满足了自己 “斗”的冲动和欲望,又不至于有任何的实际损失。
《下棋》至此,梁实秋说完了自己关于下棋想说的所有;观《下棋》至此,我也获得了一种好似吸收了营养精华一般的精神快感,十分爽快,十分酣畅淋漓 而此处,梁实秋并没有急着结束全文,而是再添一笔,又一次为文章加足了料: “ 我有两个朋友下棋,警报作,不动声色,俄而弹落,棋子被震得在盘上跳荡,屋瓦乱飞,其中棋瘾较小者变色而起,被对方一把拉住: ‘你走! 那就算是你输了 ’ 此公深得棋中之趣 ” 这一结尾, 实在是巧妙至极,既没有将话题拉到人生显得过于沉重而突兀收尾, 又带来 “余音袅袅不绝如缕” 的延绵不断的精神快感小小一盘棋, 竟被梁实秋品出了这么多人生况味 梁实秋对社会观察之细致, 对生活体验之深刻,语言之流畅、之生动、之诙谐、之睿智,令人叹服《下棋》文妙,妙在文中; 《下棋》有意,而意在言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