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东流总规文本10.9.27(全版).doc

22页
  • 卖家[上传人]:工****
  • 文档编号:461700322
  • 上传时间:2022-11-14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479.50KB
  • / 22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东至县东流镇总体规划(2010-2030) --文 本第一章 总 则第1条 规划目的为了加强东流镇城乡规划建设管理、协调城乡空间布局、改善人居环境、严格保护与合理利用空间资源、促进经济和社会发展,特编制《东至县东流镇总体规划》(2010-2030)(以下简称本规划)第2条 规划编制依据1.《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2.《城市规划编制办法》;3.《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4.《镇规划标准》(GB50188-2007);5.《村镇建设用地分类与标准》;6.《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规划》;7.《东至县城镇体系规划》(2010-2030);8.《东至县土地利用总体规划》;9.《安徽省村镇规划建设管理条例》;10.其它有关法规、标准及已批准实施的各专项规划;11.东流镇政府及相关部门的设想及建议第3条 规划区范围包括狭阳、城东、张岗三个行政村村域范围和城北、东流、菊江三个居委会辖区范围,总面积41平方公里第4条 规划期限近期:2010—2015年,远期:2016—2030年。

      第5条 规划原则规划坚持“宏观着眼,区域协调;因地制宜,保持特色;节约用地,合理布局;保护生态,改善环境”的原则第6条 强制性内容变更本规划的强制性内容(用下划线标识),在建设活动中必须严格执行根据城乡规划法有关规定,涉及强制性内容的变更,必须依法变更,由城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负责组织专家论证,就调整的必要性向规划审批机关提出报告,经审查批准后,方可进行调整第二章 城镇发展战略第7条 战略目标到规划期末,力争把东流镇建设成为长江沿岸生态环境优美的工业旅游型小城镇;基础设施完备,分区布局合理,城镇功能齐全,经济社会繁荣、环境景观优美、人居环境良好的现代化生态小城镇依托皖江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充分利用良好的环境、区位和资源条件,根据自身的经济发展水平,调整和优化产业结构,大力发展工业、旅游业,成为皖江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重要组成部分加强环境保护,提高环境质量,注重生态建设,保证建设区间的生态开敞空间,建立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相协调及区域城镇化水平相适应的镇村体系经济社会发展指标预测表(2030年)序号名 称单 位指 标经 济 发 展1国内生产总值(GDP)亿元802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元/人≥500003年人均财政收入元/人≥100004农民年人均纯收入元/人≥150005城镇居民年人均可支配收入元/人≥300006产业结构10 : 60 :30社会进步7人口自然增长率‰符合国家和当地政策8初中教育普及率%≥999城镇化水平%≥9010恩格尔系数%<40第8条 战略措施1.加快开放开发的步伐,外向带动,促进地方经济的高速发展和经济与社会的协调发展,加强和改善政府引导,增强经济发展的稳定性。

      2.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力度,引进区域配套产业并促进其成长,大力发展工业和以旅游业为龙头的第三产业3.提高农业科技含量,大力发展“两高一优”农业,积极发展城郊农业4.加强镇域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改善投资环境5.根据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和财力可能,分阶段、分步骤地实施战略目标,围绕重点抓好一般第9条 产业发展思路农业:逐步走向农工贸一体化的产业化发展道路,大力发展优势种植业和养殖业,完成农村经济由粗放型向集约型战略转移工业:参与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分工,承接区域产业转移,大力发展区域配套产业,发展民营企业、劳动密集型企业,积极发展为皖江城市带及更大区域工业配套的制造加工业和为城郊型农业服务的农副产品加工业1、农副产品加工业注重利用东至当地农产品资源优势、技术优势和地域优势,以市场需求为出发点,进行农产品加工2、纺织服装业积极支持中小企业和民营企业与大企业集团建立协作配套关系,紧紧围绕市场,努力在生产服装面料、针织面料,扩大工业用纺织品,培植壮大纺织服装龙头企业方面现实突破3、现代制造业在积极引进的同时,要做好相关政策和投资环境的配套,使企业落户、发展,并形成相似企业集群大力发展为周边区域配套的加工制造业,如配套零件生产等,使之成为大公司,大企业的配件生产基地。

      第三产业:重点发展旅游业,大力发展商业贸易、房地产、现代物流等新型服务业,并发展为吉样核电站配套的服务设施第三章 镇村体系规划第10条 镇域人口与城镇化水平预测1、镇域总人口预测2015年7.2万人2030年12.5万人2、城镇化水平预测2015年达到80%,2030年达到94%第11条 城镇化策略1.以产业发展为基础推动城镇化,通过二、三产业的联动推进城镇化进程2.加快要素的有效集聚推进城镇化强化基础设施建设,促进工业向城镇和工业园区集聚,同时引导人口向城镇集中,形成规模,加快城镇化进程3.提高城镇质量,不断改善生态人居环境4.加强政府宏观调控第12条 镇村规模等级结构经过规划调整,东流镇全镇形成三级镇村等级结构:镇村名称个规模中心镇区114.5万人中心村122000人以上塔青湖村1000-2000人长安、长岭1000人以下城东、张岗、密丰、金山、狭阳村、稠林村、桥东村、红叶村、龙王湖村第13条 镇村职能结构镇区 镇域政治、经济、文化中心; 主导产业为:纺织、化工、建材为支柱产业,同时发展造船、食品加工等工业以及旅游业 中心村 为广大农村地区提供基层管理和服务。

      基层村农村基层居住区第14条 镇村空间结构形成“一核一带一轴数点”的空间结构一核”即东流镇区,“一带”即沿江生态景观带,“一轴”为206国道(东流——东至县城通道)发展轴,“数点”为镇域内各个中心村第15条 镇域村庄布点规划导则村庄布点规划是引导居民点相对集中,以便于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的配套合并方式:①向条件较好的村庄集聚;②条件一般的村庄保持现状、完善配套,或引导周边较小、破败居民点向其集中;③条件较差的村庄向条件较好的村庄集中;④有以下情况的村庄必须撤并或搬迁a.受洪涝、地质等自然灾害威胁严重,不宜居住的;b.上位规划确定的城镇规划建设区或规划并入城镇建设区;c.重点工程建设区(重要交通干线、大型基础设施等);d.上位规划确定的自然保护区、生态保护区等的核心区,水源保护区;e.其它法律规定的限建区第16条 镇域专项规划1、道路交通规划(1)镇域交通系统①东流镇交通以公路交通为主,水运、铁路为辅(安庆港、东流港、沿江铁路)②规划重点改善公路路况,提高运输能力,在镇域范围内建设合理的城镇路网结构,保证镇村之间交通便捷规划要求重要道路路面应达到三级以上标准道路的建设应适时适地,采取不同措施,分期建设,可以先铺设车行路面,待条件许可时进行改造。

      2)道路系统规划规划道路系统分为四级:高速公路、过江通道、国道、县道、村村通公路①高速公路——沿江高速公路(已建)②过江通道——规划在镇区北部预留过江公路桥通道,与望江境内x082相接③国道——改造提升206国道等级,近期达到二级公路标准,远期达到一级公路标准④县道——改造提升02、103县道等级,达到三级公路标准⑤村村通公路——在现有村村通公路的基础上,实现镇域各基层村通水泥路2、镇域园林绿化规划(1)公共绿地规划结合自然山体和水系等地形条件,根据实际需要,设立滨水带状公园以及其他集中绿地,作为镇区公共绿地2)防护绿地主要是对外交通道路两侧、河流两岸、高压走廊的防护林带以及工业用地周围用地与其它用地分隔的绿带3)住宅绿地规划按照居住区规划标准在镇区居住用地内部布置一定面积和数量的集中小游园4)乡村公园在各中心村内部,结合相应地形、林地等布置村级公园3、给水工程规划规划给水可依托东流镇区供水水源和市政管网对外延伸,形成镇域供水系统;镇区排水体制采取分流制,生产生活污水经处理后统一排放,雨水就近排入水体4、供电工程规划加强镇域电网改造,依托220kv菊江变、规划110kv工业区变和35kv泉水塘变对镇域供电,以满足工业用电以及城乡居民用电要求,并沿镇域主要道路进行架线,使电网布局更加合理可靠,进一步提高供电能力。

      规划镇区10kv线路远期采取地下电缆5、电信邮政规划采取“高起点、高层次”的建设方针,扩大镇区电信支局规模和服务能力规划期末镇域普及率达90%,有线电视和宽带网络实现镇域中心村全覆盖加强邮政设施建设,各行政村设邮政代办所,逐步采用先进的邮政处理手段电信线路沿道路架设6、水利工程设施规划重点加强沿江、尧渡河和大湖周边防护堤的建设、治理、并按标准修建涵闸7、镇域公共服务设施规划(1)镇区镇区是全镇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应高标准、高起点地设置较完善的公共服务设施应包括:①行政办公机构②教育机构:包括职业中学、中学、小学、幼托等③医疗卫生:中心医院,卫生防疫站等④市场:菜市场、小商品交易市场等⑤商业金融:相对齐全的便民的商业,金融服务设施⑥文化设施:文化活动中心、影剧院、科技馆等(2)中心村①村委会②教育机构:小学、幼托等③医疗卫生:卫生室等④文化科技:文化站⑤商业服务:基层商店,为农业生产服务的农机具供应、修理、租赁8、环境保护规划总目标: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相协调,建立良好的生态循环大气环境:禁止发展对大气污染严重的工业,使全镇大气环境质量普遍达到国家大气质量二级以上标准水环境:工业污水处理达标率100%,主要河流水质达国家二级地面水标准,饮用水水质达标率达100%;生活污水处理率达90%。

      声环境:全镇环境噪声控制标准值(昼间/夜间:dB)分五级:主要交通干线沿线70/55,工业用地65/55,中心区55/45,居住区50/40,生态绿地45/30其它: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95%第17条 镇域旅游发展规划1、旅游发展战略将东流镇旅游发展融入东至县、池州市乃至整个皖南地区大旅游格局,突出特色、错位竞争,实现旅游与人居协调发展2、旅游产品规划(1)老街风情区①全面整理古建筑群,恢复老街明清风貌,把东流老街还原成原汁原味的古街坊②在尊重历史和建筑文脉的基础上,对部分建筑保留其外观,更新内部设施,以商业功能替换现在的居住功能③积极恢复原来老街上的一些老字号商铺,如:普济堂药店、扬永和塘坊、东天轩茶馆等,在此基础上策划一些新的项目点来丰富老街的内容④加强历史上老街上一些大户院落的整治,形成老街上一些独特的游览空间2)陶公文化区规划在现状的基础上适度扩建陶公祠,并把周围的山体和水体统一纳入进来进行规划设计,同时增建部分配套和辅助设施,以陶公祠为核心形成陶公文化区3)升金湖湿地体验区升金湖沿岸地区发展生态观光旅游,以延伸入升金湖的两处为重点开发地段,逐步开发观禽、垂钓、休闲、水上人家的旅游项目。

      4)历山风景区以优越的自然生态环境为依托,以景区的尧舜文化、佛教文化积淀为着力点,以溶洞景观为补充, 重点策划部分与尧舜文化有关的项目,从而使人文景观和恬淡、风雅的自。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