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马王堆的帛画及其文化内含.docx

4页
  • 卖家[上传人]:ji****72
  • 文档编号:35966451
  • 上传时间:2018-03-23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19.89KB
  • / 4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1 号墓帛画,上宽 92 厘米,下宽 47.7 厘米,全长 205 厘米,为 T 字形,画面完整, 形象清晰自上而下分段描绘了天上、人间和地下的景象上段顶端正中有一人首蛇身像, 鹤立其左右,可能是大神烛龙;画的左上部有内立金乌的太阳,它的下方是翼龙、扶桑和 8 个较小的红圆点,与古代十日神话接近;相对的右上部描绘了一女子飞翔仰身擎托一弯新 月,月牙拱围着蟾蜍与玉兔,其下有翼龙与云气,应是墓主人升天景象;人首蛇身像下方 有骑兽怪物与悬铎,铎下并立对称的门状物,两豹攀腾其上,两人拱手对坐,描绘的天门 之景中段的华盖与翼鸟之下,是一位拄杖缓行的老妇人侧面像,其前有两人跪迎,后有 3 个侍女随从,根据服饰、发饰特点,并对照出土的女尸,可能是墓主人形象下段有两 条穿璧相环的长龙,玉璧上下有对称的豹与人首鸟身像,玉璧系着张扬的帷幔和大块玉璜; 玉璜之下是摆着鼎、壶和成叠耳杯的场面,两侧共有 7 人伫立,是为祭祀墓主而设的供筵; 这个场面由站在互绕的两条巨鲸上的裸身力士擎托着,长蛇、大龟、鸱□、羊状怪兽分布 周围(见彩图马王堆 1 号汉墓帛画(西汉)湖南长沙出土)3 号墓出土的一幅帛画与此幅尺寸、形制、内容都相近。

      这两幅帛画以有序的层 次展示了汉初人们观念中的宇宙图景,取自远古神话的大量形象和按照现实描绘的人与物 构成天、地、人相沟通的境界帛画出土之前分别置放在两墓内棺的板上,是葬仪中用以 表示招魂、导引后随葬的旌幡,又称“非衣”因而,其主题是灵魂升天,画中人物正行 进在通往“天国”的途中,天上日月并辉、明乐环响,龙、豹、翼鸟、玉璧等均是吉祥、 护佑的象征发现于 3 号墓棺室西壁的一幅帛画长 212 厘米,宽 94 厘米,描绘了盛大的车马 仪仗场面左上方有两行人物,文武属吏簇拥着戴冠、着袍、佩剑的墓主向前行进,队列 前有 5 层高台;左下方有 100 多人组成的方阵,阵中是正在鸣金击鼓的乐队;右上方有 4 列 驷马车骑;右下方有 14 纵列共 100 余个骑从,画中所有的人物、车马都面向墓主人方向有 人认为描绘的是誓社、耕祠场面,也有人根据所绘的大都是武卒、车骑,认为描绘的是接 受身为军事将领的墓主检阅的仪仗同一棺室东壁也有大小与两壁相同的一幅帛画,因破 损严重难辨全貌,根据残片中的建筑、车骑和妇女划船等形象,推测描绘的是墓主的 家居 生活3 号墓出土的另一幅帛画长约 100 厘米,高约 50 厘米,描绘了 4 排共 44 人。

      人 物有男女老幼之别,衣饰简朴,有的上身裸体,所有的人物动态均是当时称为“导引”的健 身动作,屈体、伸肢、跳跃、回旋,姿态各异,十分生动根据人物动作与旁边的题字, 可知是一幅运动范围式的画作,定名为《导引图》马王堆帛画的出土填补了汉代早期织物绘画实例的空白,也表明吸收先秦、主要 是楚国的艺术内涵、风格和形象模式是此期绘画的特点T 字形帛画中不少神话图像与 《楚辞》的记述相符,与楚国美术的造型有源流关系同时,一种新的注意观察现实的创 作方法也在发展,3 号墓西壁帛画对社会活动场面作了记实性描绘观念和想像中的景物融入理性的构成,在 T 字形帛画上尤其明显复杂的个体形 象经整体安排,既灵活舒散,又循序合理画上段两条翼龙的向内动态,紧凑地牵领着这 一华采部分;中段两条穿璧长龙呈 H 状,龙首部分为墓主及其随从在这个画面中心间隔出疏 朗的空间,使墓主形象在以密为主的画面上突出醒目,龙尾部分将下段众多形象合拢,并促 成境界的自然过渡以 4 条龙为构图取势,全画上下呈“开合”节奏,左右呈均衡变化, 形象相互以动静对照,达到二维平面绘画风格的高度水平3 号墓棺室西壁帛画通过分区 布局,使基本处于静态的人物、车骑因队列的方向性变化隐含有动的趋势,右下方的乘骑 作朝内的造型是新的表现手法。

      帛画中数量可观的人物提供了早期绘画人物造型的特点,头部在人体比例中较大, 对墓主全侧面的刻画有助于显现其形象特征,带有肖像画的性质线条是全部画作的基本 造型手段,粗细变化之中流畅致韵着色方法主要是勾线后平涂,部分使用了渲染,少量形象直接用色彩画成画面以朱红、土红、暖褐为基调,石青、藤黄、白粉等丰富色彩的运 用服从于统一的色调,产生了 诡异、华丽、热烈的效果相关传说远古的时候天上出现了十个太阳他们本是天帝的儿子三头鸟,本是轮流带给人 间光明,但因争强好胜就一块出来结果人间草枯土焦,炎热无比,人们只好白天躲在山 洞里,黑夜出来觅食一些妖怪猛兽,也趁着天热从干涸的江湖和闷热的大森林里跑出来, 危害人类人类的灾难惊动了天帝,天帝就赐给箭神后羿一张红色的弓和一袋白色的箭, 让他惩治妖魔鬼兽并教训一下他的十个儿子到人间后,后羿先是劝说十只三头鸟每天轮 流出来一个,但是三头鸟并不听从后羿的劝说,继续一起出来后羿大怒,就拉弓搭箭, 瞄准太阳中心处的三头鸟射去,一只应声而落接着后羿又弹无虚发地一连射下了八只, 只留下一只给人们带去光明这样一来人们顿感清凉爽快,他们知道终于可以安居乐业了, 就一个个欢呼雀跃起来。

      天帝听到雀跃声,向下一看,却发现九个儿子已死,顿时极为恼 怒,不准后羿再回天庭同时也令仅存的这只三头鸟不准休息继续带给人间光明马王堆出土帛画马王堆一号汉墓“T”字形帛画:1972 年发现于湖南长沙马王堆一号 墓——轪侯利苍妻墓中,时代约为汉文帝十二年(公元前 168 年)以后的数年间,画艺精 绝,想象力极为丰富,足以代表汉朝人冥想中的宇宙,为现有汉代帛画中的稀有珍品 这幅帛画长 205 厘米,上宽 92 厘米,下宽 47.7 厘米,呈“T”字形布局,是丧葬时作张 举悬挂用的旌幡帛画的内容分为天界、人间、地下三个部分上部代表天上,右上角画一轮红日,中有金乌,日下为扶桑树,树叶间有 8 个小型 的红太阳左上角画一弯新月,月上载有玉兔和口吐云气的蟾蜍,日月之间有人首蛇身的 女娲,整个天上以女娲像为中心,女娲头披长发,上身着蓝色衣,两手抄在袖中,向左而 坐,蛇身环绕蟠踞,显得端庄肃穆女蜗两侧有昂首的仙鹤五只日月下方各画一个张口 吐舌的巨龙,左侧有翼的是应龙,月下有一女子似乘龙翼轻扬而上两龙之间二鹤翔飞, 下悬一铎,两个兽首人身的司铎骑异兽,手牵绳,似在振铎作响铎下画“天门”,门阙 上伏一豹,门阙内,两守门神拱手对坐。

      这部分画面表现了古代人想象中的天国景象帛画的中部代表人间,约占全画 1/2,以墓主人的形象和祭祀图为中心内容 墓 主是一位体态雍容的老年妇女,身穿有云气纹的彩衣,拄杖缓行,身后有三位侍女随行, 前有两个跪迎捧案的侍者,他们 6 个人都立于一个长坛上所绘应是女墓主生前生活的写 照他们上方绘有由花纹、鸟纹构成的三角形华盖,他们下方绘有展翅的“鸱鸮”,两侧 绘有蛟龙、仙禽、瑞云等,从而构成一个向天界冉冉上升的氛围坛由两神豹托起,神豹 下踩两蛟龙身,二蛟龙龙身在中部交汇,一同穿绕于圆壁孔间,壁下悬一大磬,上有左右 流苏,流苏上有两个羽人,应是引导墓主人灵魂升天的仙人在悬磬之下有一案桌,上放 置有鼎、壶和重叠的耳杯等祭器,案前有 6 个人分左右拱立,象征墓主的家属在祭祀,左 后单立一人可能代表祝祭时赞祀的祝吏图象表明墓主人已经死亡,他的神明冉冉上天, 人间的家属正在祭享他的亡灵 这一死者升天图,构图诡奇,充分显示了这位无名画 师丰富的想象力和卓越的创造力帛画的下部代表地下,正中画有一个赤裸着的“地祗”,双手托着象征大地的平板, 下方有蛇、交颈缭绕的两条大鱼,两侧有口衔流云的大龟、鸱鸮等神异动物,是想象中的 地下世界。

      整幅画包含了古代神话传说的内容,表现了汉人追求升天成仙、永生不朽的观 念 这幅帛画取得了很高的艺术成就首先表现在对人物形象的写实和神态的刻画上 以画中的女墓主为例,女墓主拄杖而立,身躯微向前倾,身体骨架的结构不仅合乎力学和 解剖学原理,而且人物高傲的神情、肥胖的体态体现出一位雍容华贵的老夫人的气质巧 的是墓主人的尸体竟历 2000 年而未朽坏,画像和实际人物的脸庞相像,充分反映了画师 高超的应物象形能力帛画在群像的处理上善于突出主要人物,从墓主尸体看,墓主个子 偏矮,但在帛画中的形象却比身后侍者高大得多,这种为了突出其身份地位而夸大表现的画法在中国肖像画中经常使用,西汉帛画的使用是较早的范例帛画人物形象大多是侧面 像,这是绘画仍处在早期发展阶段的一个显著特征 其次,就构图而言,画师布局技 巧极为高超,法度精严,在汉画中应居首位在这幅画中,画师采用了以缠结的双龙为中 心的装饰性构图,向上下同时发展形成对称均衡的大结构日月分居两上角,显示出开阔 的天空,形成对称结构中部以墓主人为中心,两对龙盘旋贯串,把众多的景物结合在一 起,使用了中国画中讲究的开合原则画面对称统一,又富有变化,避免了单调、平板。

      日月所占的空间大小不同,女娲左右仙鹤右三左二,女墓主身旁侍者前跪二人,后立三人 在墓主人身旁侍者的画法上,表现了画师的空间处理能力右方三位侍从女仆依序排列站 在一起,以重叠的方式出现,三位侍女下身的衣摆虽然结合在一起,上半身却是前一后二, 这种细微的变化说明画家已能充分地在二度空间的平面上展露出三度空间的立体感,把整 个环境的纵深表达出来 在用笔上更显示出深湛的功力,这幅帛画以线条勾勒作为造 型基础,人物的描绘多采用匀细而刚劲的线条,很像后人所说的“高古游丝描”纤细富 有弹性的长线条传达出服饰绸缎柔软轻盈的质感,人物的脸部至下额以一笔勾成,线条曲 尽服饰随人物骨架的转折而变化,将线条的机能结构发挥得淋漓尽致至于描绘动物和器 物则运用了浑厚质朴的粗线,格调迥然不同,表现出画师娴熟的技巧 帛画设色也很 出色这是一幅相当强烈的重彩画所用颜色丰富,鲜明而沉着,以墨线为“骨”,平涂、 渲染兼用全幅看来呈灰暗的赭红色调,突出强调的朱红、土红显示出既庄严又热烈的效 果,再配上白粉,粉中加青和其他色彩,既诡异又绚烂,正体现了汉朝人充满神秘诡异的 浪漫奇想马王堆出土帛画马王堆一号汉墓“T”字形帛画:1972 年发现于湖南长沙马王堆一号墓——轪侯利苍妻墓中,时代约为汉文帝十二年(公元前 168 年)以后的数年间,画艺精绝,想象力极为丰富,足以代表汉朝人冥想中的宇宙,为现有汉代帛画中的稀有珍品。

      这幅帛画长 205 厘米,上宽 92 厘米,下宽 47.7 厘米,呈“T”字形布局,是丧葬时作张举悬挂用的旌幡帛画的内容分为天界、人间、地下三个部分上部代表天上,右上角画一轮红日,中有金乌,日下为扶桑树,树叶间有 8 个小型的红太阳左上角画一弯新月,月上载有玉兔和口吐云气的蟾蜍,日月之间有人首蛇身的女娲,整个天上以女娲像为中心,女娲头披长发,上身着蓝色衣,两手抄在袖中,向左而坐,蛇身环绕蟠踞,显得端庄肃穆女蜗两侧有昂首的仙鹤五只日月下方各画一个张口吐舌的巨龙,左侧有翼的是应龙,月下有一女子似乘龙翼轻扬而上两龙之间二鹤翔飞,下悬一铎,两个兽首人身的司铎骑异兽,手牵绳,似在振铎作响铎下画“天门”,门阙上伏一豹,门阙内,两守门神拱手对坐这部分画面表现了古代人想象中的天国景象帛画的中部代表人间,约占全画 1/2,以墓主人的形象和祭祀图为中心内容 墓主是一位体态雍容的老年妇女,身穿有云气纹的彩衣,拄杖缓行,身后有三位侍女随行,前有两个跪迎捧案的侍者,他们 6 个人都立于一个长坛上所绘应是女墓主生前生活的写照他们上方绘有由花纹、鸟纹构成的三角形华盖,他们下方绘有展翅的“鸱鸮”,两侧绘有蛟龙、仙禽、瑞云等,从而构成一个向天界冉冉上升的氛围。

      坛由两神豹托起,神豹下踩两蛟龙身,二蛟龙龙身在中部交汇,一同穿绕于圆壁孔间,壁下悬一大磬,上有左右流苏,流苏上有两个羽人,应是引导墓主人灵魂升天的仙人在悬磬之下有一案桌,上放置有鼎、壶和重叠的耳杯等祭器,案前有 6 个人分左右拱立,象征墓主的家属在祭祀,左后单立一人可能代表祝祭时赞祀的祝吏图象表明墓主人已经死亡,他的神明冉冉上天,人间的家属正在祭享他的亡灵。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