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得数是2的加法教学教案设计.doc
5页《得数是2的加法》教学设计方案日期2016/11/4 教师:开阳县特殊教育学校 陈家惠 案例名称《得数是2的加法》科 目数 学教学对象一年级学生授课教师陈家惠课 时第一课时 一、教材内容分析本节内容是全日制智培学校教科书(试用本)数学第一册10以内加法第一课时,教材分为2的组成和得数是2的加法两部分通过教学要使学生了解什么是数的组成,2是由哪两个数组成,加法是什么意思,1+1是什么意思怎样计算1+1=2.二、教学目标(知识,技能,情感态度、价值观)1、 知识与技能:A标: 1.了解加法的意义;2.认识“+”号、“=”号,会读加法算式3.正确计算得数为2的加法;4.通过动手操作、在实践活动中体验学习数学的乐趣,激发积极探索新知和学好数学的愿望B标:1.了解加法的意义; 2.通过动手操作、在实践活动中体验学习数学的乐趣C标:(对重度智障学生)不破坏课堂教学秩序,要求尽量能跟着学2、过程与方法:(1)通过学习课文培养学生听说的能力和观察能力2)通过观看图片、课件培养学生观察能力3)通过师生问答、生生问答等交际活动培养来提高学生语言表达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观看精美的图片等培养学生对生活、对美丽的大自然的热爱之情,同时也要教育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生活习惯三、学情分析:本班一共有8个孩子这些孩子都是智障孩子,其中轻度智障的有3个,中度智障的有2个,重度智障的有3个主要是自闭症(3个)、多动症(1个)、语言障碍(4个)、肢体不协调这几种障碍他们的学习能力极为低下,有3个几乎没有学习能力 四、教学策略选择与设计1.该课的主题是学习得数是2 的加法,教师利用网络为学生提供了学习的情境,让学生在根据课件上的图片照进行描述,充分为学生提供了用看图表达的机会,培养了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增强了他们学习的信心2.根据主题内容,教师收集了相关的实物、卡片,让学生进行观察、比较,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因此我借助多媒体、让学生多参与多体验,增强他们的自信心,敢开口说话,乐于说话;另一方面在一年级的教学内容中,孩子们生活用品已有大概了解,但涉及到昆虫蝴蝶等动物还是比较生疏,教学中应注意巧妙引出五、教学环境及资源准备:多媒体教室 课件 教学实物、放大图片 六、教学重点:1.了解加法的意义; 2.认识“+”号、“=”号,会读加法算式1+1=2七、教学难点:能够进行简单的对话,能与老师进行简单的语言沟通,能用自己的语言描叙2的组成,会正确计算1+1=2,会读写加法算式。
八、教法、学法:1、教法:根据弱智学生的性格特征,他们对知识的掌握不牢固,所学的知识、概念的形成不容易,因此,教学中我多用观察法 讲授法 启发法 演示法 练习法进行教学2、学法:本节课我主要采用了听、说、看相结合的方法来学习的让学生从直观进行观察,结合上述方法,把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认识八、教学过程教学过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创设情境一、创设情境:出示课件《放风筝》 学生仔细观看,有几个小朋友在放风筝有几个风筝揭发学生学习兴趣,为接着的揭示课题做铺垫学习新课巩固练习课堂小结课堂延伸板书(二)、新课教学1、学习2的组成1)利用放大图,让学生仔细观察,图上有几个小朋友几个男同学几个女同学我们可以用哪些数来表示(2个同学,1个男同学,1个女同学2)教师板书: 2 1 1(3)摆一摆:出示红花,让学生摆一摆2的组成4)巩固2的组成2、学习得数是2的加法 ( 1)教师运用气球演示 提问:看看老师手里拿的是什么(黄色气球)几个呀(1个) 这时,飘过来1个,是什么颜色的呀(蓝色)现在是几个气球(2个)噢,原来1个气球添上1个变成2个气球了 谁再来说一说(请学生来说一说) 1个黄色气球和1个蓝色气球合起来是2个气球) (2)理解“+、=” “我们用一个符号把它们合起来(出示+)教会学生读(加号) 读作:加 “+”号的用处可大了,它要把1个黄色气球和1个蓝气球合起来,我们把它放在中间,谁来找一找它的位置(出示放大图,请1名学生到黑板上来操作)。
这时我们发现啊,前面的1个黄色气球和后面的1个蓝色气球就合起来了加号是什么意思(启发学生回答后,一起总结) “现在前面是几个气球(2个)合起来的气球安排在另一画面上仔细看,你发现了什么小秘密”(一样多)(两画面上的气球数量一样多) 师:合成前的黄色气球和蓝气球与合成后的黄蓝气球数量一样多 也就是相等,我们也用一个符号来表示,它的名字叫“等号”,(读作:等于)它的位置在哪里? “现在我们把气球都用数字来表示,也要用上“+”“=”,该怎样表示这样的算式呢?师:1个黄色气球+1个蓝色气球=2个气球1+1=2)(板书)(1个黄色气球和1个蓝色气球合起来是2个气球) (3)读读 1+1=2 读作:1加1等于2 (三)、操作理解1、摆一摆:谁来向老师这样试试,用数字摆出了一个算式你能说一说这个算式的意思吗(让学生说说)拿出1根小棒,在添上1根,说说现在是几根小棒要求每位学生说说: (1和1组成2,用加法计算:1+1=2)2、教师出示课件,让学生学会看图写算式小结:1加1等于2是因为1和1组成2要把两个数合起来,可以用加法来计算这就是我们今天学习的“得数是2的加法” 四)深化理解1. 游戏:给小动物找家。
1只小鸟 + 1只小鸟 =( )只小鸟 1+1=□ 1条金鱼 + □条金鱼 =2条金鱼 1+□=2 □只蝴蝶 + 1只蝴蝶 =2只蝴蝶 □+1=2教师告诉学生,小鸟,蝴蝶,金鱼都是我们人类的朋友,我们要爱护他们,不能随便去捕捉2.读一读:1+1=2板书设计: 得数是2的加法 1 + 1 = 2 . . . .加号 等号 读作:加 等于 1 加 1 等于2 学生观察理解图意,学生通过教师课堂直观演示感受,参与获得知识实际动手操作,加深理解学生仔细观察,通过目测能一会加法的意义学生仔细观察后,知道“加号”“等号”所表示的意思学生仔细观察气球合起来的过程,初步感知到加法的产生,理解加法的意义,学会用数字表示算式。
学生做游戏后,观察图和算式,把算式补充完整让学生看着这些可爱的动物, 说说自己喜欢什么看着板书,巩固本节内容,加深印象生活中孩子们放风筝,通过实际目测,感观图中的人物和风筝的数量都是2.放风筝是孩子们最喜欢的活动,用图片展示出来,让学生直观的接受知识巩固练习主要让学生懂得2的组成,并能运用于加法的计算气球是生活中的常用物品,孩子们喜欢,老师这样设计,既能激发学生的兴趣,也能让学生比较直观理解加法的含义通过教师直观演示,让学生感知加法的形成过程,理解加法的含义,懂得运用数的组成计算加法这一组练习的设计,意在深化理解本节教学内容,同时也对学生进行养成教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