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傈僳族简介.doc
14页傈僳族傈僳族 (英文名称 Lisu Li-Su Lisaw)中国少数民族之一,发源于青康藏高原北部,是中国、缅甸、印度和泰国的一个跨国性质的少数民族,主要分布中心在中国原来的西康省(即现今云南省、四川省、西藏之间的州县)和古代云南腾越州的坎底地区、 江心坡地区( 即现今缅北克钦邦的葡萄县,为中国传统线和英国麦克马洪线东段之间的未定界领土于1960 年归属缅甸邦联而设立的)民 族 概 况擅 使 弩 弓 的 民 族 ——傈 僳 族 傈 僳 族 【 lì sù】 , 中 国 少 数 民 族 之 一 现 有 人 口 57 万 余 人 傈 僳 族 与 彝 族 、 哈 尼 族 、 拉 祜 族 、 纳 西 族 、 基 诺 族 等 属 于 同一 族 源 傈 僳 族 最 早 生 活 在 四 川 、 云 南 交 界 的 金 沙 江 流 域 一 带 , 后 逐 步迁 到 滇 西 怒 江 地 区 定 居 下 来 傈 僳 族 是 云 南 特 有 民 族 , 主 要 聚 居 在云 南 省 怒 江 傈 僳 族 自 治 州 和 维 西 傈 僳 族 自 治 县 , 其 余 散 居 在 云 南 丽江 、 保 山 、 迪 庆 、 德 宏 、 大 理 、 楚 雄 等 州 、 县 和 四 川 的 西 昌 、 盐 源、 木 里 、 德 昌 等 县 。
傈 僳 族 为 氐 羌 族 后 裔 , 即 藏 缅 语 族 的 一 支 , 傈僳 族 有 自 己 的 语 言 , 语 言 属 汉 藏 语 系 藏 缅 语 族 彝 语 支 原 有 文 字 但很 不 完 善 , 1957 年 创 制 了 以 拉 丁 字 母 为 基 础 的 新 文 字 傈 僳 族 民 间文 学 丰 富 多 彩 《 创 世 纪 》 、 《 我 们 的 祖 先 》 等 神 话 、 传 说 , 是 研 究傈 僳 族 远 古 历 史 的 宝 贵 资 料 , 也 是 中 国 民 间 文 学 宝 库 中 的 珍 品 其诗 歌 比 较 讲 究 韵 律 节 奏 和 整 齐 仗 在 一 些 双 关 语 的 诗 句 中 , 常 巧 妙地 包 含 着 意 境 清 新 的 隐 喻 , 这 是 傈 僳 族 诗 歌 最 突 出 的 特 点 傈 僳 族主 要 从 事 农 业 其 婚 姻 是 一 夫 一 妻 制 傈 僳 族 的 服 饰 很 有 特 点 , 妇女 穿 绣 花 上 衣 , 麻 布 裙 , 喜 欢 戴 红 白 料 珠 、 珊 瑚 、 贝 壳 等 饰 物 ; 男子 穿 短 衣 , 外 着 麻 布 大 褂 , 左 腰 佩 刀 , 右 腰 挂 箭 包 , 傈 僳 族 能 歌 善舞 , 每 到 收 获 , 结 婚 。
出 猎 和 盖 房 等 时 节 , 他 们 都 要 尽 情 地 歌 舞 傈 僳 族 相 信 万 物 有 灵 , 崇 拜 祖 光 传 统 节 日 有 阔 什 节 ( 过 年 ) 、 刀杆 节 、 收 获 节 等 傈 僳 族 邮 票 人 物傈 僳 族 非 常 喜 爱 唱 歌 对 调 , 有 “盐 , 不 吃 不 行 ; 歌 , 不 唱 不 得 ”之 说 民 歌 朴 素 感 人 , 曲 调 丰 富 , 传 统 舞 蹈 多 为 集 体 舞 , 有 模 仿 动 物 的, 也 有 表 现 生 产 生 活 的 传 统 乐 器 有 琵 琶 、 口 弦 、 四 弦 和 芦 笙 等 傈 僳 族 以 从 事 农 业 为 主 , 种 植 玉 米 、 水 稻 、 荞 麦 等 傈 僳 族 信奉 原 始 宗 教 , 崇 拜 自 然 有 的 也 信 仰 基 督 教 、 天 主 教 傈 僳 族 历 史 悠 久 其 先 民 原 来 居 住 在 金 沙 江 两 岸 16 世 纪 以后 开 始 迁 入 怒 江 、 德 宏 等 地 族 称 唐 代 即 已 见 诸 史 端 作 为 民 族 自称 音 译 的 “傈 僳 ”二 字 , 历 史 上 曾 有 “栗 粟 ”、 “力 苏 ”、 “傈 僳 ”、 “力 些 ”、 “力 梭 ”、 “黎 苏 ”、 “俚 苏 ”等 不 同 写 法 。
傈 僳 族 有 自 己 的 语 言 , 傈 僳 语 属 汉 藏 语 系 藏 缅 语 族 彝 语 支 先后 使 用 过 三 种 文 字 一 种 是 西 方 传 教 士 创 制 的 拼 音 文 字 , 一 种 是 维西 县 农 民 创 造 的 音 节 文 字 , 还 有 一 种 是 新 中 国 成 立 以 后 新 创 制 的拉 丁 字 母 形 式 的 文 字 历 史 由 来傈 僳 族 渊 源 于 南 迁 的 古 氏 羌 人 , 与 彝 族 同 属 一 个 族 源 其 族 名 称 最早 见 于 唐 代 著 述 唐 代 史 籍 称 “栗 粟 两 姓 蛮 ”或 “栗 蛮 ”及 “施 蛮 ”、 “顺蛮 ”, 均 属 “乌 蛮 ”, 分 布 在 今 川 、 滇 雅 砻 江 、 金 沙 江 、 澜 沧 江 两 岸 等广 阔 地 带 ; 元 明 时 多 受 丽 江 、 永 胜 诸 地 纳 西 族 、 白 族 封 建 领 主 等 的统 治 16 世 纪 中 叶 , 因 不 堪 纳 西 族 木 氏 土 司 的 奴 役 和 战 争 的 威 胁 ,大 批 傈 僳 族 在 头 人 括 木 必 帕 的 率 领 下 , 向 滇 西 北 怒 江 等 地 区 迁 徙 。
在 17-19 世 纪 的 清 代 统 治 时 期 , 该 族 人 在 起 义 失 败 后 又 曾 多 次 迁 徙, 一 部 份 进 入 缅 甸 ; 一 些 人 迁 到 老 挝 、 泰 国 等 在 历 史 进 程 中 , 傈僳 族 溶 进 了 不 少 其 它 民 族 的 血 缘 语 言 文 字傈 僳 族 操 傈 僳 语 , 属 汉 藏 语 系 藏 缅 语 族 彝 语 支 原 有 西 方 传 教士 创 制 的 大 写 拉 丁 字 母 及 其 倒 写 变 体 作 字 母 的 文 字 , 还 有 一 种 自 己创 造 的 没 有 字 母 的 音 节 符 号 , 均 因 结 构 不 完 善 , 未 通 行 1957 年创 制 了 以 拉 丁 字 母 为 基 础 的 新 文 字 文 化 艺 术 傈 僳 族 能 歌 善 舞, 文 化 艺 术 丰 富 多 彩 主 要 节 日 有 澡 塘 会 、 尝 新 节 、 阔 时 节 、 傈僳 年 等 信 奉 原 始 宗 教 20 世 纪 初 , 一 些 西 方 传 教 士 进 入 怒 江 、 德宏 地 区 , 传 入 基 督 教 傈 僳 族 人 民 勤 劳 勇 敢 。
历 史 上 , 为 反 抗 阶 级 剥 削 、 民 族 压 迫 和英 、 日 等 外 国 侵 略 者 的 入 侵 , 曾 揭 竿 而 起 , 进 行 过 多 次 可 歌 可 泣 的斗 争 , 为 保 卫 和 建 设 祖 国 西 南 边 疆 做 出 了 重 要 贡 献 傈 僳 族 音 乐傈 僳 族 民 歌 有 “莫 广 ”( 叙 事 歌 ) 、 “摆 时 ”( 抒 情 歌 ) 、 “优 叶 ”( 叙事 小 调 ) 、 “夫 知 多 阿 ”( 饮 酒 歌 ) 儿 歌 、 祭 祀 歌 等 傈 僳 族 非 常 喜 爱唱 歌 对 调 , 有 “盐 , 不 吃 不 行 ; 歌 , 不 唱 不 得 ”之 说 民 歌 按 曲 调 性质 可 分 为 “木 瓜 布 ”、 “摆 时 摇 ”、 “扶 叶 叶 ”、 “本 瓜 熟 ”等 四 种 赛 歌 会 “春浴 节 ”, 也 是 傈 僳 族 的 传 统 节 日 盛 会 缀 满 爱 的 头 饰——“俄 勒 ” 傈 僳 族 主 要 聚 居 于 滇 西 、 滇 西 北 怒 江 、 澜 沧 江 和 金 沙 江 两 岸 的河 谷 山 坡 地 带 过 去 因 所 穿 麻 布 衣 服 的 颜 色 不 同 , 又 分 为 白 傈 僳 、黑 傈 僳 和 花 傈 僳 。
聚 居 在 福 贡 、 贡 山 一 带 的 白 、 黑 傈 僳 族 , 年 轻 姑娘 喜 欢 用 缀 有 小 白 贝 的 红 线 系 辫 , 傈 僳 族 妇 女已 婚 妇 女 则 多 喜 欢 头 戴 珠 帽 “俄 勒 ” “俄 勒 ”是 用 珊 瑚 、 料 珠 、 海 贝 、 小 铜 珠 编 织 而 成 的 制 作 方 法 是 : 先 选 十 几 个 直 径 约 2 厘 米 的白 色 海 贝 片 , 把 它 们 钻 出 小 孔 , 用 线 平 穿 成 一 个 能 套 住 后 脑 的 圆 套 海 贝 圈 上 半 部 分 的 贝 片 下 面 系 上 一 个 小 铜 珠 , 然 后 再 将 小 铜 珠 横穿 成 串 这 样 便 构 成 了 一 个 以 脑 后 海 贝 串 、 额 前 铜 珠 串 为 上 下 两 边, 以 红 白 两 色 珊 瑚 、 料 珠 串 为 中 心 的 帘 式 、 半 月 形 珠 帽 , 戴 在 头 上正 好 能 将 头 颅 和 两 侧 耳 鬓 罩 住 妇 女 们 戴 上 “俄 勒 ”, 头 顶 上 的 片 片海 贝 如 同 银 月 高 悬 在 上 , 下 面 的 串 珠 , 宛 如 众 星 捧 月 。
最 下 端 的 铜珠 , 嵌 在 前 额 , 金 光 闪 闪 , 给 人 一 种 华 美 、 尊 贵 的 感 觉 关 于 “俄 勒 ”, 傈 僳 族 民 间 还 流 传 着 一 个 美 丽 动 人 的 传 说 : 远 古时 代 , 有 一 年 天 气 大 旱 , 河 水 干 涸 , 庄 稼 枯 焦 , 饥 饿 夺 去 了 无 数 人的 生 命 有 一 对 傈 僳 族 男 女 青 年 受 米 斯 神 的 指 点 , 在 一 个 山 清 水 秀的 地 方 安 了 家 男 的 撵 山 打 猎 , 女 的 管 理 家 务 , 两 人 逐 渐 产 生 了 爱慕 之 情 尽 管 两 人 勤 劳 耕 作 , 但 生 活 仍 十 分 艰 苦 男 青 年 所 穿 简 陋的 兽 皮 衣 服 , 已 无 法 蔽 体 、 御 寒 姑 娘 看 在 眼 里 , 疼 在 心 头 于 是决 心 要 给 小 伙 子 织 做 一 套 舒 适 合 体 的 衣 服 她 历 尽 艰 辛 , 终 于 找 到了 荨 麻 , 之 后 便 不 停 地 撕 麻 、 煮 麻 、 漂 洗 、 捻 线 , 不 知 经 过 多 少 日日 夜 夜 , 终 于 织 成 一 件 横 纹 麻 布 长 衫 。
看 到 心 爱 的 姑 娘 为 了 自 己 不辞 辛 劳 , 而 阵 阵 山 风 袭 来 , 她 被 吹 散 的 发 丝 不 时 挡 住 视 线 , 刺 得 她眼 睛 常 常 流 下 泪 水 的 情 景 小 伙 子 暗 想 , 能 不 能 制 作 一 顶 帽 子 , 拢住 姑 娘 的 乌 发 呢 ? 一 个 明 月 高 悬 的 夜 晚 , 他 望 着 天 空 , 幻 想 着 如 果能 用 月 亮 一 样 洁 白 、 光 润 的 东 西 做 成 一 顶 帽 子 , 傈 僳 族把 姑 娘 打 扮 得 象 月 下 的 青 山 , 该 多 好 啊 ! 于 是 , 他 踏 遍 千 山 万 水 ,终 于 如 愿 以 偿 地 在 唐 古 拉 山 脚 下 找 到 海 贝 , 用 姑 娘 搓 出 的 麻 线 , 把磨 好 的 海 贝 片 和 白 色 、 红 色 的 树 果 子 穿 成 串 , 做 出 了 一 顶 美 观 大 方的 “俄 勒 ” 一 个 丰 收 的 中 秋 之 夜 , 小 伙 子 捧 出 “俄 勒 ”, 伴 着 月 光 ,戴 在 姑 娘 的 头 上 姑 娘 取 出 长 衫 , 披 在 小 伙 子 的 身 上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