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先让学生再次快速浏览课文.docx
2页先让学生再次快速浏览课文,然后点名要求学生复述课文的主要情节 这样就能既培养了学生的语意概括能力,又锻炼了学生的口头表达,可谓一举两得 提示:复述(鲁提辖拳打镇关西)这篇课文时,只要诱导学生抓住“(鲁提辖)问(金氏父女)――(鲁提辖)救(助金氏父女)――(鲁提辖)打(镇关西)――(鲁提辖)走”这个思路,复述就能较顺利的进行 4、小组讨论,合作探究,理清故事线索: 主人公: 鲁提辖(即鲁达,绰号花和尚鲁智深《水浒传》中与之有关的情节有:倒拔垂杨柳、大闹野猪林、火烧瓦罐寺等) 郑屠(卖肉为生、恶霸,绰号镇关西) 事件:鲁达酒楼会友时,得知金氏父女遭受欺凌,见义勇为助其逃离虎口,并消遣郑屠,三拳打死郑屠后远走他乡 (三)小结内容,布置作业 1、可请学生小结本文教学内容,教师再归纳总结 小结:本文按照小说故事发展的情节结构展开叙述,通过描写梁山好汉鲁达为救金氏父女,三拳打死郑屠后远走他乡,表现了鲁达见义勇为,嫉恶如仇的英雄气概 2、阅读课文,划分故事的情节结构,用“阅读批注”法,在文章中找出表现鲁达性格的句子,并作批注 3、思考课后练习二、三。
第二课时 (一)熟悉情节,划分结构 开端(1—7自然段):鲁达在酒楼会友,突遇金氏父女遭受欺凌,见义勇为,仗义疏财 发展(8、9自然段):鲁达助金氏父女逃离虎口 高潮(10—20自然段):鲁达消遣郑屠,三拳打死郑屠,除暴安良,伸张正义 结局(21自然段):鲁达弃官逃走,远走他乡 (二)阅读批注,品评人物 阅读文本,运用小组合作探究形式,多元解读人物性格形象,通过交流学生对鲁达性格分析所作的句子批注,品评人物,教师予以适时点评言之有理即可,附参考) 1、品评人物包括人物的语言描写、动作描写、神态描写、心理描写 2、人物性格分析 见义勇为,嫉恶如仇:“回头看着李忠、史进道:‘你两个且在这里,等洒家去打死了那厕便来!’”、“只说鲁提辖回到经略府前下处,到房里,晚报也不吃,气愤愤地睡了”等句子莽撞粗鲁,性情冲动:“鲁达焦躁,便把碟儿盏儿都丢在饭楼上直娘贼!还敢应口”等句子 颇有心计,精中有细:“且说鲁达寻思,恐怕店小二赶去拦截他,且向店里掇条登子,坐了两个时辰鲁提辖假意道:‘你这厮诈死,洒家再打!’”等句子慷慨大方、仗义疏财:“便去身边摸出五两来银子,放在桌上,看着史进道:‘洒家今日不曾多带得些出来;你有银子,借些与俺,洒家明日便送还你’。
等句子 (除以上性格外还有:性急如火、心细如发、有勇有谋、胆大心细、机敏精明等) (三)细处品读,精段赏析 1、齐读鲁达向郑屠买肉“三激”的精彩语段,采用小组合作讨论的方式,引导学生进行分析 第一次:“要十斤精肉,切做臊子,不要见半点肥的在上面”,并要郑屠“你自与我切”可见鲁达咄咄逼人,一身正气;郑屠欺弱怕强,忍气吞声鲜明的对比,表现出作者强烈的爱憎 第二次:“再要十斤都是肥的,不要见些精的在上面,也要切做臊子”郑屠虽提出“肥的臊子何用”,但顶不住鲁提辖的“相公钧旨”“谁敢问他”,也只好屈曲从事,紧张局势,一触即发 第三次:“再要十斤寸金软骨,也要细细地剁做臊子,不见些肉在上面”条件更为苛刻,逼得郑屠冒出一句“却不是特地来消遣我”,于是郑屠落入圈套,正中鲁达之计 鲁达的“三激”,情节扣人心弦,趣味横生鲁达的步步紧逼,郑屠忍无可忍,结果是鲁达一胜再胜,次次得手从中表现了鲁提辖为伸张正义惩治邪恶中表现出的坚定和机智,使读者折服 2、齐读鲁达对郑屠痛打“三拳”的精彩语段,联系课后练习三,采用小组合作讨论的方式,引导学生进行分析 第一拳:打的动作极为简洁,“扑的只一拳,正打在鼻子上”。
作者在这里用了一个精彩的比喻:“却便似开了个油酱铺,咸的、酸的、辣的一发都滚出来显示了鲁达的武艺高超这一比喻句从味觉写的,相似点是血流满面,疼痛难忍的滋味与油酱咸、酸、辣的滋味相同,滋味万千 第二拳:打的动作也只一下,“提起拳头来就眼眶际眉梢只一拳”,结果是“眼棱缝裂,乌珠迸出”,威力与第一拳比毫不逊色这里也有一个精妙的比喻:“也似开了个彩帛铺,红的、黑的、紫的都绽将出来”这一比喻句从听觉写的,相似点是红的血,黑的眼珠、紫色的脓血与彩帛铺相同,五颜六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