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关于市党政机关消化超编人员工作的思考与建议.doc
6页1关于鹰潭市县(市、区)党政机关消化超编人员工作的思考与建议党政机关消化超编人员是一项非常重要而又十分艰巨的工作任务,涉及面广,情况复杂尤其是县(市、区),是当前超编问题的重灾区,如何做好县(市、区)党政机关超编人员关系到我市 2011 年底前全面完成消化超编人员任务完成,为此,结合目前管理实际,我们就县(市、区)党政机关超编人员情况、产生超编的原因及消化超编人员对策方面,提出以下思考与建议一、基本情况鹰潭市下辖贵溪市、月湖区、余江县三个县(市、区),其中贵溪市市直党政机关有行政编制 611 名,总体超编人数 10 名;月湖区区直党政机关有行政编制 296 名,总体超编人数 36 名;余江县县直党政机关有行政编制 423 名,总体超编人数 54 名;鹰潭市乡镇街道机关 33 个(其中乡镇 33 个、街道办事处 9 个),行政编制数为 1038(其中乡镇 910 名,街道128 名),2010 年,乡镇街道普遍出现编制数大于实有人数的良好状况二、主要原因县(市、区)党政机关人员超编不是一朝一夕造成的,其原因很多,情况复杂,正所谓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分析人员超编的原因,主要有:(一)行政编制核定相对固定与事业快速发展不相适应引起超编。
地方机构设置和行政编制核定标准,基本上是按照2经济发展水平、财政收入、辖区人口、行政区划面积等指标进行分类确定这些地方行政编制一但核定后,在相当长的一个时期内除专项行政编制有所增加外,几乎固定不变甚至减少但是,地方各项事业发展速度却在不断变化,大多保持着持续增长的态势,原核定的编制总额早已落后于快速发展的实际需要如贵溪市是经国务院批准的撤县建市的县级市近年来各项事业发展迅速,其城市面积、城市人口、财政收入均较原来核定编制时发生了极大变化然而,行政编制没有得到相应增加,造成因实际工作迫切需要而超编或长期挤占乡镇行政编制的状况月湖区的情况就更能体现这一状况, 2002 年省下达月湖区党政群机关编制共计 238 名,而月湖区在机构改革前定编 436 名,机构改革造成 143 名超编人员,超编率达 35%截止 2010 年底,月湖区区直党政群机关 238 名,因为编制实在太少,该区普遍出现了一个单位只有 2-3 名编制的情况,连正常的领导职数都无法配备二)行政编制增配上松下紧引起超编地方行政编制在实际核定后还有部分分配编制作为紧缺的调剂这部分分配的行政编制往往是由省里先分配到设区市,最后才分配到县市。
在实际分配中给本级分配的编制额度比较宽松,越往下则越紧,最后到县市更紧实际上,越往基层情况越复杂,工作越细,大量基础性工作需要在基层完成县市一级由于行政编制额度限制,只好增加地方事业编制以缓解行政编制不足党政机关不得再使用事业编制规定出台后,这部分人就3成了超编人员三)干部调配引起超编这里面最主要的有以下几种情况,一种是超职数配备领导干部引起的超编部门“三定方案”一般是按规定核定单位的行政领导职数,而对党务等职数没有明确的职位名称和数量,但组织部门在实际配备中,党组成员、纪检、工会、 “三 总师” 等都配齐,有个 别单位配备的实职领导已超过了编制数第二种实职领导到龄“改非” 、“退二线” ,虽然不上 岗但却占 编,而所在部门单 位人员编制已满造成新超编第三是安置军转干部,省编办每年只给市直下达军转编制,但县(市、区)连续多年没有安排编制,导致县(市、区)出现一边消化超编人员,一边新增加超编人员的现象四)历次机构改革遗留问题引起超编我国从改革开放以来,已经历了六次政府机构改革除今年新一轮政府机构改革未削减人员编制外,其余五次改革都有精简机构、削减人员编制的硬性任务,削减编制容易,但人员削减和分流难。
如月湖区在 200 年机构改革中因此造成超编人员 60 名,占当时全市超编人员的一半以上五)还有因县直部门考录副科级以上干部、人员借调等其他因素也会引起一定程度超编或隐性超编三、对策与措施消化超编人员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政策性强,涉及部门多,并且时间紧,任务重,仅靠机构编制部门和依赖各部门单位人员到龄正常退休空编,很难在短时间内全面完成任务为确保在 2011 年底前完成鹰潭市消化超编人员工作任4务,根据鹰潭市直控制超编人员的部分成功做法,我们建议对县(市、区)采取以下对策和措施:1.进一步加强领导控制消化超编人员是一项系统工程,单靠编办自身单打独斗难以解决,各级机构编制部门一要如实向党委、政府汇报超编情况和中央关于消化超编人员的工作部署,拟定切实有效的措施,成立以编委主任为组长的领导小组,高位推动此项工作;二是仿照沿海省份做法,实行机构编制与组织人事工作的联动,建议推动各级编办主任兼任同级党委副秘书长或组织部门副职,以加强协调工作力度2.加快推进行政体制改革,尤其是加大政府大部门制推进力度和速度,实行党政联动改革,建议省在下次机构改革中着重强调在城乡建设、农林水、文化、社会管理、市场管理、交通等领域推行大部门制,从根子上消除部门林立、效率低下的现象,提高人员编制使用效率。
3.完善政策制度,鼓励提前退休建议在《公务员法》框架内,由省出台鼓励提前退休、退职和辞职的政策,让出编制、消化超编人员政策的优惠要考虑到目前工资增长较快,而提前退休后预期增长收益没有保障的的问题,建议将提前退休人员在法定退休年龄前的预期工资增长收益,按在职人员身份进行普调,并在政策上予以明确,让符合条件的人员自愿申请提前退休据统计,到 2011 年底止,鹰潭市县(市、区)党政群行政编制人员、乡镇(街道)党政机关行政编制人员满 30 年工龄符合提前退休条件的共有 200 余名,如果这部分人员提前退休,不仅可以使县(市、区)人员超编状况从5根本上得到改变,还可有空编用来公开招考新公务员,改变县(市、区)公务员队伍结构日趋老化的状况4.严控人员入口,把握领导职数建议完善与组织部门编制使用衔接,在研究领导干部提拔任用前,先由编制部门审核拟提拔任用对象的编制性质和拟备领导干部单位的领导职数,确保科级干部(含非领导职务)配备必须控制在本单位编制和领导职数以内同时,严格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的规定,有效控制企事业单位人员向行政机关流动,单位缺编确因工作需要补充人员时,只能从本县区内超编机关中调整。
除配备领导班子外,事业单位和乡镇干部一般不得调入县直机关任领导职务5.严格任职编制纪律,即对党政机关按干部管理权限任命的部分机关领导干部和相关人员,其行政关系在机关,而同时任下属单位负责人或兼职的,采取与党政机关脱钩剥离任职到位的办法,将其行政关系和工资福利待遇全部转入下属单位,退出所属单位行政编制6.加强编制动态调整,建议省分配行政编制时加大对县区的支持力度,尤其是对我市月湖区要给予倾斜;根据当前乡镇工作职责、工作量及普遍空编情况,建议可否适当将乡镇行政编制跨层级调整到县区直使用7.从严规范机构编制管理健全机构编制与财政预算相互制约监督制度,建立机构编制、人员工资和财政预算相互制约监督制度,建议省编办加快机构编制实名制信息化进程,抓紧实现机构编制、人员工资、财政预算等省市县三级联网,6加强机构编制事项政务公开,强化相互监督约束8.建立健全外部监督机制建议参照沿海发达省份做法,将机构编制管理情况纳入干部考核和审计范围,对本级各部门和下一级党委、政府领导进行年度考核审计和离任审计通过报纸、刊物、广播、电视、网络等宣传媒体,加大对机构编制管理工作的宣传力度,曝光机构编制违法违纪和超编进人的反面典型,严肃机构编制管理纪律,促进机构编制规范管理。
鹰潭市机构编制委员会办公室二〇一一年五月三十一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