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葡萄霜霉病的发生与防治措施.docx
4页葡萄霜霉病的发生与防治措施 吴英杰(山西省运城市盐湖区果业局,山西运城044000)霜霉病是葡萄主要病害之一,主要危害叶片,严重时造成叶片干枯脱落,树势衰弱发病早期危害叶片,影响葡萄的正常生长发育;中后期发病严重时造成叶片干枯或脱落,枝条不能正常发育,甚至不能成熟,枝条生长不良,易受冻害,影响下年产量现将该病的发生与防治措施介绍如下,供参考1 病害症状1.1 叶片发病发病初期叶片正面产生水渍状黄色斑点,后扩展至黄色至褐色多角形斑,叶片背面生白色霉层,后期霉层变为褐色多个病斑可联合成不规则大斑,造成叶片早落病叶从受害至脱落的颜色变化为水渍状一淡绿色一黄绿色一红褐色,叶片背面着生白色霜霉层,这是霜霉病的主要特征1.2新梢等幼嫩组织感病新梢、卷须、叶柄、穗轴发病时,产生黄色或褐色斑点,略凹陷,潮湿时也产生白色霉层,生长受阻,易畸形1.3 花穗和果粒感病花穗受害,表面生长白色霉层,花穗腐烂干枯,幼果变硬,后变为褐色,软化,干缩,易脱落幼嫩果实受害,最初果面变灰绿色,上面布白色霉层,后期病果呈褐色并干枯脱落;较大的果粒受害,果面形成褐色病斑,生长受阻,发育不均衡,成熟期遇雨易形成裂果。
2发生规律病菌主要以卵孢子在病组织中或随病残体于土壤中越冬第2年,环境适宜时(降雨量10 mm以上,土温15℃左右)卵孢子萌发产生孢子囊,再由孢子囊(温度10—15℃时)产生游动孢子,借风雨由叶背气孔侵入,潜育期为7—12 d,在病部产生孢子梗及孢子囊,孢子囊萌发产生游动孢子,进行再次侵染一个生长季可进行多次重复浸染霜霉病的流行与气候条件、栽培条件和环境条件关系密切多雨、多露、多雾、潮湿、冷凉天气、地势低洼、郁闭[来自Www.L]遮阴、偏施氮肥、树势衰弱、通风透光不良、小气候湿润等有利于霜霉病的发生和流行高湿、低温是霜霉病流行的气候条件,尤其是在低温、少风、多雨、多雾或多露的情况下最易发病,一般于5月下旬开始发生,6、7月和9月为发病期如春季遇多雨潮湿的天气,霜霉病除危害叶片外,还可危害花序和幼果3防治方法加强葡萄园管理,如及时摘心、绑蔓、疏除近地面新梢抬高架面、中耕除草、保持架面通风透光、合理排灌、降低地表湿度、增强树势提高树体抗病力是防治葡萄霜霉病的根本措施3.1合理负载根据不同的葡萄品种、树龄、树势、施肥水平和管理水平等条件确定负载量,通过及时疏花、疏果、掐尖、整穗等措施严格控制产量,一般每667 m2产量为l 500 kg左右。
3.2 加强肥水管理果实采收前后及时追施氮、磷、钾复合肥生长前期追施多氮复合肥,生产中期追施多磷复合肥,生长后期追施[来自www.lW5u.Com]多钾复合肥,以促进枝条成熟老化,提高树体抗病能力3.3果实套袋果实套袋能有效防止或减轻霜霉病的危害为减轻幼果病菌侵染,套袋宜早不易迟一般在葡萄果粒长到黄豆粒大小时进行3.4 清除病菌发病时及时剪除病穗、病果、病梢、病叶、集中深埋落叶后结合冬前修剪,彻底清扫枯枝、落叶、杂草,剪除病枝、病果及病残组织集中烧毁,减少病源3.5 药剂防治早春葡萄出土后上架发芽前,全树喷5度Be石硫合剂,把越冬病菌基数压到最低限度,此项措施是全年防治霜霉病的关键措施对霜霉病的防治重在早诊断、早预防、早控制预防药剂有:68. 75%杜邦易保l 500倍液、80%的大生M-45 800倍液等当病害发生时可喷72%克露600倍液、52. 5%杜邦抑快净2 500倍液等进行防治喷药时注意交替用药,并重点喷布叶子背面收稿日期:2009-11-02) -全文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