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口服抗凝剂的监测.doc
2页口口服服抗抗凝凝剂剂的的监监测测凝血酶原时间是监测口服抗凝剂的常用指标,在ISI 介于 2.2-2.6 时,凝 血酶原时间比值在 1.5-2.0 INR 在 3.0-4.5 用药为合理和安全 .世世界界卫卫生生组组 织织((W WH HO O))规规定定应应用用口口服服抗抗凝凝剂剂时时 I IN NR R 的的允允许许范范围围 :非髋部外科手术前 1.5-2.5;髋部外科手术前 2.0-3.0;深静脉血栓形成 2.0-3.0;治疗肺梗塞 2.0-4.0;预防动脉血栓形成 3.0-4.0;人工瓣膜手术 3.0-4.0 凝血酶原时间;报告方式;即报告被检标本的凝血酶原时间(秒)也同 时报告正常对照的结果(秒)并用凝血酶原比值报告之 待检血浆的凝血酶 原时间 凝血酶原时间比值 = 正常血浆的凝血酶原时间二、国际标准化比 值(international normalized ratio,INR) 1、正常参考值: 0.8-1.5 2、临床应用: INR 是病人凝血酶原时间与正常对照凝血酶原时间之比 的 ISI 次方(ISI:国际敏感度指数,试剂出厂时由厂家表定的)同一份 在不同的实验室,用不同的 ISI 试剂检测, PT 值结果差异很大,但测的 INR 值相同,这样,使测得结果具有可比性。
目前国际上强调用INR 来监 测口服抗凝剂的用量,是一种较好的表达方式 正正常常参参考考值值凝血酶原时间 11~13 秒(也有的说 11~15 秒) 12-16 秒 凝血酶原时间( prothrombin time,PT) 2 2、、临临床床应应用用PT 异常意义: 1 、延长:先天性因子 Ⅱ Ⅴ Ⅶ Ⅹ缺乏症和低(无)纤 维蛋白原血症;获得性见于 DIC、原发性纤溶症、维生素 K 缺乏、肝脏疾 病;血循环中有抗凝物质如口服抗凝剂肝素和FDP 以及抗因子 Ⅱ Ⅴ Ⅶ Ⅹ 的抗体 2、缩短:先天性因子 Ⅴ增多症、口服避孕药、高凝状态 和血栓性疾病 9.生生物物参参考考区区间间 PT: 11.0 ~ 14.0 秒 INR 值:0.8 ~ 1.2 10.危危急急值值 PT ≥18 秒 11.病病人人结结果果的的可可报报告告范范围围 PT:7 ~ 100 秒 12.临临床床意意义义 12.1 P PT T 延延长长见见于于先先天天性性凝凝血血因因子子 ⅡⅡ、、ⅤⅤ、、ⅦⅦ、、ⅩⅩ缺缺乏乏;;低低((无无))纤纤维维 蛋蛋白白原原血血症症;;获获得得性性见见于于 D DI IC C、、原原发发性性纤纤溶溶症症、、维维生生素素 K K 缺缺乏乏、、肝肝病病、、血血 循循环环中中有有抗抗凝凝物物质质((如如口口服服抗抗凝凝剂剂、、肝肝素素)) 。
12.2 PT 缩短:见于先天性凝血因子 V 增多、口服避孕药、高凝状态 (DIC 早期、急性心肌硬塞等)、血栓性疾病(脑血栓形成、急性血栓性 静脉炎)、多发性骨髓瘤、洋地黄中毒、乙醚麻醉后 12.3 监测口服抗凝药(如华发令、双香豆素等)的重要指标 编编辑辑本本段段凝凝血血酶酶原原时时间间偏偏高高的的原原因因凝血酶原时间正常范围为:男性 11~13.7s,女性 11-14.3s那么出 现凝血酶原时间偏高的原因有哪些呢,凝血酶原时间延长了该怎么办,需要 什么样的治疗方法呢?下面来了解一下 沈阳军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专家杜 主任是怎样解释的 造成凝血酶原时间偏高,凝血酶原时间延长的因素较多,但其根本原因 是凝血因子的缺失 一一切切导导致致凝凝血血因因子子减减少少的的原原因因都都可可能能导导致致凝凝血血酶酶原原时时间间 延延长长凝血酶原之所以是 肝功能检查 中重要的一项,那么其时间的长短一 定反应肝功能的某些变化 肝脏是凝血因子形成的主要场所,当肝功受损时凝血因子不能正常合成, 导致凝血酶原时间偏高延长凝血酶原时间高于正常值时会表现一系列的症 状,如体表容易出血,出血后不容易止血如牙龈出血、创伤出血等现象。
同时凝血酶原时间较长的情况下身体容易出现青紫斑块,身体稍微受压就会 产生或青或紫的斑,几分钟后才渐渐消失 除肝功能异常造成凝血酶原偏高现象还有先天性凝血因子缺乏、继发性 /原发性纤维蛋白溶解功能亢进等原因杜主任提醒:当凝血酶原时间延长 时首先要考虑肝功问题,做详细的肝功检查,确定病因及时进行治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