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语文版七年级上三峡_教案.pdf

5页
  • 卖家[上传人]:hs****ma
  • 文档编号:573071518
  • 上传时间:2024-08-14
  • 文档格式:PDF
  • 文档大小:251.20KB
  • / 5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初中语文七年级上册-教学设计-教案-23 三峡 1 23.三峡 教学目标 1. 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课文,培养阅读文言文的能力 2. 借鉴学习抓住特征描写景物的方法 3. 揣摩文章的思想感情,让学生了解、热爱祖国美丽的河山 教学重点 1. 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课文,培养阅读文言文的能力 2. 借鉴学习抓住特征描写景物的方法 教学方法 教师引导与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相结合 课时安排 2 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如果说滚滚东逝的长江是一条艺术长廊的话,那么三峡就是其中的一朵奇 葩它迭出的奇境、变幻的四季、涌动的波涛、耸畤的山峦,激发了古今诗人画 家多少情思与灵感!北魏地理学家郦道元恐怕是其中最早的一位了,今天,我们 学习选自《水经注疏》的《三 初中语文七年级上册-教学设计-教案-23 三峡 2 峡》板书文题) 、自学质疑 学生初读课文,对照注释,借助工具书,初步理解文意 1. 教师分发文字资料,指导学生积累词语 2.以小组为单位,解决疑难词句,教师巡视指导 、文意理解 1. 小组共同解释文意,教师答疑 2. 出示投影片,指出解释重点 (1)词语: 自;阙;嶂;曦;至丁;襄;沿;溯;或;虽; 以;疾;湍;漱;良;肃;届引; (2)句子: ① 重岩叠嶂,隐天蔽日。

      ② 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③ 至丁夏水襄陵,沿溯阻绝 ④ 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⑤ 素湍绿潭,回活倒影 ⑥ 常有局猿长啸,届引凄异 ⑦ 空谷传响,哀转久绝 四、合作探究、交流展示 1. 根据文章想象三峡壮景,把握各段的写景重点及景物特征,体会文章整 体布局的巧妙 学生分组交流,每组负责一个语段,然后选几位同学全班交流 ① 学生明确:第 1 段重点写山,“两岸连山,略无阙处”,两岸都是 连绵的高山,几乎没有中断的地方,突出群山连绵的特点 初中语文七年级上册-教学设计-教案-23 三峡 3 学生齐读第 1 段,想象群山连绵、高耸入云的三峡美景 ② 学生明确:第 2、3、4 段写水,描绘不同季节的不同景象 第 2 段写夏季三峡情景夏水襄陵,沿溯阻绝”突出大水猛涨或王 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白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 也以船行之快突出江流湍急的特点 学生齐读第 2 段,想象江水浩荡、日行千里的画面,感受其奔放美 ③ 学生明确:第 3 段写三峡春冬之景素湍绿潭,回活倒影” “绝 嶂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活荣峻茂,良多趣味”, 水活,树荣,山高,草盛,趣味无穷。

      用极为精练的四个字状写四 种景物,总结全段 学生齐读第 3 段,想象三峡的秀美、挺拔,感受其活幽美 ④ 学生明确:第 4 段写三峡秋景每至活初霜旦,林寒涧肃” “常 有高猿长啸,届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写秋峡以代表性 事物猿来表现,山猿哀鸣,渲染了秋天的萧瑟气余 学生齐读第 4 段,感受秋峡萧瑟凄凉的余围 2. 学生齐读课文,根据板书所显示的词语提纲,尝试背诵 第二课时 一、精讲点拨 (一)教师指导学生朗读 1. 教师播放示范朗读磁带或教师范读,要求学生听读,把握节奏、韵律及 情调 2. 教师提示朗读需要注意的地方: 第 1 段,自/三峡七白里中 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第 2 段,至丁/夏水//襄陵 沿〃溯/阻绝 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 帝 其间/千二白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初中语文七年级上册-教学设计-教案-23 三峡 4 第 3 段,贝 U/素湍〃绿潭 回活/倒影 绝嶂/多生怪柏 活/荣/峻/茂 第 4 段,每至/晴初霜旦 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 /泪沾裳 3. 学生自由朗读 4. 学生齐读课文,根据朗读提示,努力读出最佳效果 (二)是点探究 1. 三峡的奇观数不胜数,且瞿塘峡、巫峡、西陵峡各有不同的特点,对这些美 丽的景观作者并未细加描绘,仅以寥寥数笔勾勒三峡的山势,这样叙写有何 用意? 作者重点写山势,突出其“连”而“高”的特点,为下文写长江的水势 和江水给两岸带来的四季景色作了铺垫。

      正因为山势高峻,才使得夏季水势 险恶,“沿溯阻绝”;正因为“重岩叠嶂”,才会出现“绝嶂多生怪柏,悬泉瀑布, 飞漱其间”的奇景;正因为“两岸连山、略无阙处”,且难见“曦月”,才能使人 在秋日倍感“林寒涧肃”,十分凄活由此可以看出,作者写三峡,重在写 “水” 2. 作者为什么不按春夏秋冬四季的顺序依次描写江水,而是首先写夏季,并将 春冬二季合为一体? 本文重在写水,而水以夏季为盛,长江在三峡段的迅疾凶险之特征亦体 现得尤为突出,故作者将“夏水”置丁首位相较而言,春冬二季的长江皆 有“活荣峻茂”的盎然情趣故而合为一体描绘 3 .作者描写景物,不但有形有色,而且有声有情,请你找出表现形、色、声、 情的关键词语,并认真体味 、迁移应用 阅读李白的《早发白帝城》一诗,请说出它和本文内容上的联系 早发白帝城 李白 初中语文七年级上册-教学设计-教案-23 三峡 5 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 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学生读诗,思考,明确:《早发白帝城》和《三峡》都描写了三峡风光,前者 是诗,后者为游记散文文章第二段与这首诗的一、二、四句相印证,都表现了夏 天三峡水流速度极快;文章第四段与诗的第三句相对应,都是写连续不断的猿啼; 文章第一段则和诗中的“万重山”相应。

      板书: 卧 —两岸连山隐天蔽日 ='ll 站 夏复水襄陵乘奔御风 春冬 素湍绿潭悬泉漫布清荣峻茂 1秋一林寒涧肃高猿长麻 。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