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2013-化学论文.doc

4页
  • 卖家[上传人]:m****
  • 文档编号:427089265
  • 上传时间:2023-09-14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34KB
  • / 4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在农村中学利用微型化学实验开展探究式教学初探摘要:本文简单介绍了微型化学实验的优点,并结合我国当前的教育改革形势和农村学校的特点研究如何利用微型化学实验开展探究式教学关键字:微型化学实验 探究式教学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所谓微型化学实验,就是以尽可能少的化学试剂来获取所需化学信息的实验方法与技术虽然它的化学试剂用量一般只为常规实验用量的几十分之一乃至几千分之一,但其效果却可以达到准确、明显、安全、方便和防止环境污染等目的一. 微型化学实验的优点由于微型化学实验仪器具有小巧便携、不易破碎、液体试剂在多用滴管中不易流出等优点,使得即使在农村中学每个学生都有条件装备自己的化学实验箱这就为改革化学课堂教学提供了方便与可能实践证明微型化学实验有以下优点1. 节约时间教师的课堂教学时间是有限的,在有限的时间内完成一定的探究过程在很多情况下是很困难的特别是农村学生对探究程序还不太熟悉, 45分钟的时间内除了老师讲解和引导之外,学生真正通过实验探究的时间非常有限这就要求实验能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看到明显的现象,而微型实验正满足了这一点2. 节约药品,对环境破坏程度小在农村中学用于学生实验的药品是有限的,这就要求学生能用最少的药品获得最好的实验效果,而实验药品的少量化也使得实验过程中排放的污染物少,对环境和师生健康的影响都很小。

      3. 极大的培养了学生的学习兴趣由于微型化学实验既安全又节约,教师可以放心让学生一人一组做实验学生通过自己动手做实验,可以帮助学生理解和形成化学概念,可以培养观察和实验能力;同时有效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学生盼着做微型化学实验课,复习或预习根本不用老师督促4. 使随堂实验 实验室分组,家庭小实验,和课外活动实验等都得以开展5. 有利于培养学生关心自然,关心社会的情感和创新精神二. 微型实验与化学课堂教学整合实例分析1. 在元素化合物知识的学习中将微型实验与化学课堂教学整合进入高中阶段,化学知识学习,是建构在初中化学知识的基础之上学生已对物质间的基本反应原理、基本实验仪器有一定了解学生通过对元素化合物的学习,认识到更多元素化合物之间的内在联系和物质变化的规律,达到认识物质、体验用实验探究物质性质的过程教学案例一加碘食盐中碘元素检验的探究a. 探究目标通过探究活动,了解食盐中碘元素的存在形式,掌握检验碘元素的原理和实验操作,提高实验设计能力b. 准备材料药品:加碘精盐、醋精、新制氯水、碘化钾溶液、淀粉溶液、蒸馏水仪器:九孔井穴板、多用滴管c. 探究活动提出问题:食盐是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十分常见的一种调味品,它也是一种人体的必需品,参与了我们体内每时每刻都在进行着的新陈代谢的过程,这样一种与我们的生命息息相关的常见的物质,我们对它又了解多少呢?现在市场上所出售的食盐几乎每一包的包装上都标有“加碘”二字。

      从这两个字我们可以看出在食盐中含有碘元素,但是碘元素有多种存在形式,常见较为稳定的存在形式有I2 、IO3-、I-等几种,在我们的食盐中添加的碘到底是这其中的哪种形式或是多种形式的组合呢?我们怎样才能知道食盐中碘的存在形式?实验设计:学生根据要探究的问题,运用已有的知识设计实验方案、阐述实验原理和方法、步骤,并相互讨论和质疑,教师适当引导,修改方案、确定方案如下:(1)利用淀粉溶液遇碘单质变蓝色,检验是否以碘单质存在2)利用新制氯水能把I-氧化成单质碘,检验是否以I-存在3)利用IO3-的氧化性,在酸性介质中IO3-和I-能发生歧化反应而得到单质碘,检验是否以碘酸根离子存在4)检验是否为IO3-和I--两种组合状态存在,反应原理与(3)一致实验事实:(1)取少许食盐(约0.1克)于九孔井穴板的某一井穴中,用少量(约15滴)蒸馏水溶解,再滴加一滴淀粉溶液,搅拌,无蓝色出现,说明没有碘单质2)取少许食盐(约0.1克)于九孔井穴板的某一井穴中,用少量(约15滴)蒸馏水溶解,滴入一滴氯水,再滴加一滴淀粉溶液,搅拌,无蓝色出现,说明食盐中不存在I- (3)取少许食盐(约0.1克)于九孔井穴板的某一井穴中,用少量(约15滴)蒸馏水溶解,滴加一滴醋精,再滴加一滴淀粉溶液,搅拌,观察无蓝色出现。

      说明食盐中的碘不是以IO3-和I-两种状态存在的4)取少许食盐(约0.1克)于九孔井穴板的某一井穴中,用少量(约15滴)蒸馏水溶解,用多用滴管滴入一滴醋精,一滴碘化钾溶液,一滴淀粉溶液,搅拌,观察到溶液变为蓝色,说明有碘单质析出,原溶液中含碘酸根离子结论:食盐中的碘元素存在形式为碘酸根离子〔案例点评〕该实验操作简单,药品用量少,现象明显,探究问题来自学生熟悉的生活,实验原理来自学生原有的知识,通过启发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的化学知识解决一些生活中的化学问题,提高了学生探究的兴趣,激发了探究的热情,巩固了知识,掌握了实验技能,学会了实验设计2. 在有机化学物质性质学习过程中将微型实验与课堂教学整合如何将微型实验与课堂教学进行整合,我通过学生对有机化学学习过程的探索,总结了有机物性质教学可以采用如下模式:教学案例二苯酚物理性质教学实例a.教学设计思路及教学目标苯酚,学生比较陌生的物质,具有和前一节中学过的乙醇相同的官能团为了树立所连烃基不同对有机物性质产生的影响,我设计学生在苯酚物理性质学习时就引人微型实验,通过及时实验创造具体现象进行观察、学习,达到对物质色、态、味、溶解性的全方位了解 b.教学实施过程设计引入:展示苯酚样品,简介其腐蚀性,观察而后闻气味。

      马上提出对有机物溶解性的研究要求:探究苯酚在不同溶剂中溶解性大小学生马上通过微型实验仪器中的试管、多用滴管进行实验然而,结论却大不相同:一种认为常温下苯酚能溶解于水中;一种认为常温下苯酚水溶性差;一种同学马上发现部分不溶解在水中的苯酚呈现的不是最初取用的固状,而是类似油状的非固态物质这与教师课前预见吻合,学生的不严密思维导致实验方案的随意,又导致实验结论的错误利用矛盾让学生辫析,“热心”的学生很快可以指出问题的根节:取用的苯酚质量,取用水的体积教材均未指明,要比较应统一做同量水中溶解的对比实验那才有说服力c. 微型实验引发问题这一模式的思索总结教学中适当引人微型实验,用其引发问题,变枯燥的文字知识为立体的实验现象,刺激了学生的大脑,活跃了学生的思维,使学生的学习热情高涨,能够在主动探究的行为目标指导下完成知识学习的过程通过对微型化学实验教学的实践,我们会发现微型化学实验不是对常规化学实验的微缩,而是在微型化的条件下对实验进行创新的再表现,是对农村学生探究能力培养的便捷途径。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