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外国文学史名词解释.docx

5页
  • 卖家[上传人]:宝路
  • 文档编号:7777566
  • 上传时间:2017-09-23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35.80KB
  • / 5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外国文学史1、 《荷马史诗》:包括《伊利亚特》和《奥德修纪》两部史诗,取材于公元前 12 世纪发生的特洛亚战争的历史事件,有相当长的民间串场和吟诵过程公元前 9 世纪左右,相传由行吟诗人荷马编订完成,故名荷马史诗公元前 6 世纪由学者用文字写定 《伊利亚特》的主题是赞美古代英雄的刚强威武、机智勇敢,讴歌他们英雄主义和集体主义精神 《奥德修纪》讴歌了古代英雄在同自然力的抗争中所体现出来的机智勇敢和坚强意志,表达了主人公对部落集体和乡土的眷恋之情两部史诗结构巧妙、形象鲜明、语言质朴、比喻奇特,并具有各自不同的艺术风格荷马史诗真实地反映了古代希腊从原始公社制向奴隶制过度期的社会风貌,是认识希腊史前社会的重要文献这两部史诗记载的是古希腊长期流传的关于特洛伊战争的英雄传奇总汇2、 《斯芬克斯之谜》:斯芬克斯之谜出名自索福克勒斯的《俄狄浦斯王》 ,指的是一种动物早晨四条腿,中午两条腿,晚上三条腿走路;腿最多时最无能谜底为人 “斯芬克斯”的秘密是“诱惑”和“恐吓” 或“现实社会” ,谁将它解开, “斯芬克斯”就死在谁的脚下;否则,谁就死在“斯芬克斯”的脚下!也是一个心理学经典故事斯芬克斯是希腊神话中一个长着狮子躯干、女人头面的有翼怪兽。

      坐在忒拜城附近的悬崖上,向过路人出一个谜语:“什么东西早晨用四条腿走路,中午用两条腿走路,晚上用三条腿走路?”如果路人猜不出,就被害死俄狄浦斯猜中了谜底是人,斯芬克斯羞惭跳崖而死斯芬克斯后来被比喻作谜一样的人和谜语 老国王未能解答斯芬克斯之谜—— 智慧与力量有限  奥狄浦斯解答出斯芬克斯之谜—— 智慧超出长辈 3、 《神曲》:《神曲》是但丁在放逐期间写的一部长诗,是他经过长期酝酿和构思,经历 10 多年之久的忧愤之作,是诗人的代表作 《神曲》直译为 《神圣的喜剧》 ,原题为《喜剧》 《神曲》分为三部:《地狱》 、 《炼狱》 、 《天堂》 ,采用了中世纪流行的梦幻文学的形式,描写了一个幻游地狱、炼狱、天堂三界的故事是一部充满隐喻性、象征性,同时又洋溢着鲜明的现实性、倾向性的作品4、 《堂吉诃德》:《堂吉诃德》是欧洲文学史上划时代的长篇讽刺小说,是西班牙文艺复兴时期最杰出的现实主义小说家塞万提斯著名的代表作,创作于 1605~1616 年小说以堂吉诃德企图恢复骑士道来扫尽人间不平的主观幻想与西班牙社会的冷酷现实之间的矛盾作为情节的基础,巧妙地把堂吉诃德的荒诞离奇的游侠与 16 世纪末 17 世纪初的西班牙社会现实结合起来,表现了对日趋没落的西班牙的封建统治阶级进行无情的鞭挞和嘲骂,对人民苦难深切的同情。

       一共二部,三次出行; 第一部:前两次出行,第二次才有桑丘; 第二部:第三次出行; 两部作品发表间隔时间长; 主线:三次出行; 辅线:穿插多个小故事(主要是爱情故事) ; 对骑士书籍的批评5、 《浮士德》:《浮士德》是 18 世纪中叶到 19 世纪初德国和欧洲最重要的剧作家歌德所创作的一部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结合得十分完好的诗剧,也是一部关于梦想者和发展者的诗剧故事 《浮士德》第一部二十五场,不分幕;第二部分五幕,二十七场,分别有舞台序曲和天堂序曲全剧没有首尾连贯的情节,而是以浮士德思想的发展变化为线索这部不朽的诗剧,以德国民间传说为题材,以文艺复兴以来的德国和欧洲社会为背景,写一个新兴资产阶级先进知识分子不满现实,竭力探索人生意义和社会理想的生活道路浮士德是资本主义上升时期新兴资产阶级的巨人典型,是在自然原欲推动下不断寻求新的生活体验、不断追求自我生命价值、个体本位的人物形象在他身上,有着古希腊、文艺复兴时期的世俗的人本意识他自强不息、勇于探索、永不满足,努力探索人生的真谛和生活的意义,浮士德不断地突破自我局限、不断探求的精神成为浮士德精神6、 《俄狄浦斯王》:《俄狄浦斯王》是索福克勒斯的代表作,以希腊神话中关于忒拜王室的故事为题材。

      这是一部十分悲惨的剧作,主要表现的是个人意志与命运的冲突亚里士多德认为《俄狄浦斯王》是“十全十美的悲剧” ,是希腊悲剧的典范剧中的悲剧冲突、悲剧性格和悲剧效果集中表现了希腊悲剧的特点这部剧作结构复杂,布局严密巧妙,一环扣一环作者从追查凶手这事入手,紧紧围绕俄狄浦斯“杀父娶母”的预言和寻找凶手这两条线索展开,采用倒叙的手法,把事情的原委通过两条线索的发展与交叉交代清楚,并逐渐把剧情推向高潮,产生了强烈的悲剧效果7、 《威尼斯商人》:《威尼斯商人》是莎士比亚早期的重要作品,是一部具有极大讽刺性的喜剧大约作于 1596~1597 年剧本的主题是歌颂仁爱、友谊和爱情,同时也反映了资本主义早期商业资产阶级与高利贷者之间的矛盾,表现了作者对资产阶级社会中金钱、法律和宗教等问题的人文主义思想这部剧作的一个重要文学成就,就是塑造了夏洛克这一惟利是图、冷酷无情的高利贷者的典型形象主要人物:有:犹太人夏洛克(Shylock) ,基督徒安东尼奥(Antonio),鲍细霞的未婚者,安东尼的好友巴散尼奥(Bassanio ) ,夏洛克女婿罗佐伦( Lorenzo) 一、选匣求婚:注意:比较两个女人(表现她们的性格) ,鲍细霞的择偶,三个匣子的隐喻,吉雪加私奔(揭露其父夏洛克的可憎面目) 。

       三个匣子:  金匣子:谁选择了我,将得到众人所希求的东西  银匣子:谁选择了我,将得到他所应得的东西;  铅匣子:谁选择了我,必须准备把他所有的一切作为牺牲 巴散尼奥既是“选匣求婚”的参与者和胜利者,也是“割肉还债”的起因简述选匣求婚和割肉审判:在贝尔蒙脱庄上,鲍细霞正为婚姻不能自主而苦恼,父亲在遗嘱中规定,设有金匣子、银匣子和铅匣子,各个匣面上均有诗句说明,看求婚者如何理解和选择,三个匣子中有一个匣内存鲍细霞肖像,猜中者方可取鲍细霞为妻摩洛哥亲王、阿拉贡亲王等都远道前来求婚,但都无功而返,最后她的心上人、破落贵族青年巴散尼奥有幸猜中巴散尼奥为了去向鲍细霞求婚向好友安东尼奥(威尼斯商人)借三千块钱,安东尼奥虽富,但一时手头缺钱,威尼斯富商安东尼奥为了成全好友巴萨尼奥的婚事,向犹太人高利贷者夏洛克借债由于夏洛克贷款给人从不要利息,并且安东尼奥帮夏洛克的女儿私奔,怀恨在心的夏洛克乘机报复,佯装也不要利息,但若逾期不还,要从安东尼奥身上割下一磅肉不巧传来安东尼奥的商船失事的消息,资金周转不灵,贷款无力偿还(可概述为:安东尼奥果然失期,夏洛克定要割他一磅肉还债) 夏洛克去法庭控告,根据法律条文要安东尼奥履行诺言。

      为救安东尼奥的性命,巴萨尼奥的未婚妻鲍细霞假扮律师出庭,她答允夏洛克的要求,但要求所割的一磅肉必须正好是一磅肉,不能多也不能少,更不准流血夏洛克因无法执行而败诉,害人不成反而失去了财产法庭上的一场惊心动魄的唇枪舌战,使全剧达到了高潮,也使有情人终成眷属《威尼斯商人》的主要情节取材于古老传说剧情是通过三条线索展开的:一条是鲍细霞选亲,巴萨尼奥选中铅匣子与鲍细霞结成眷属;一条是夏洛克的女儿吉雪加与安东尼奥的友人罗伦佐的恋爱和私奔;还有一条是主线,即威尼斯商人安东尼奥为了帮助巴萨尼奥成婚,向高利贷者犹太人夏洛克借款三千元而引起的“一磅肉 ”的契约纠纷杨周翰先生说:“这出戏通过三条交错的故事线索,鼓吹仁爱、友谊和真诚的爱情 ”这个让读者难忘的“割肉还债”的故事,是对坏人的揭露和批判,是对这个世界丑恶现象的鞭挞和否定割肉还债”的故事是《威尼斯商人》中的主线,紧紧地把剧中三个主要人物夏洛克、安东尼奥和鲍细霞连在一起其中莎翁塑造的夏洛克这个艺术形象最成功,并已由专有名词成了普通名词,等同于“狠毒的放高利贷者” 无疑,夏洛克也成了剧中第一重要人物剧本的主题不见得是“鼓吹仁爱、友谊和真诚的爱情” ,而是倡导惩悲扬善。

      对恶人夏洛克的惩罚,通过法律手段来解决,这在当时很难能可贵二、割肉审判:鲍细霞的三个策略:一、诉诸慈悲,失败;二、满足夏洛克的利益,失败;二、重新解释法律,成功 第一次努力:犹太人应该慈悲一点 (仁慈(夏洛克没有诉诸仁慈) ,揭露狠毒的放高利贷者夏洛克丑恶的嘴脸)第二次努力:满足夏洛克的利益(给他 6000 块也不要)第三次按法律行事 夏洛克两次的失败  第一次失败:法律的精确性  这约上并没有允许你取他的一滴血,只是写明着“一磅肉” ;所以你可以照约拿一磅肉去,可是在割肉的时候,要是流下一滴基督徒的血,你的土地财产,按照威尼斯的法律,就要全部充公 第二次失败:鲍细霞征引威尼斯的法律:  凡是一个异邦人(an alien)企图用直接或间接手段,谋害任何公民,查明确有实据者,他的财产的半数应当归受害的一方所有,其余的半数没入公库,犯罪者的生命悉听公爵处置(the offender’s life lies in the mercy Of the Duke only),他人不得过问 夏洛克的退守:  莎士比亚关注的对象与其说是犹太教,不如说是人为了成为人而付出的努力他深信,对终极目标持有不同观念是人的天性。

      不同的观念一旦相遇,势必争执 像威尼斯这样的现代社会企图用人普遍的趋利欲望来取代由信仰不同造成的冲突,这种做法或许成功了,但是又把人带入更深层次的危机之中文艺复兴文学的特征:一、文化主旨精神变化:关注人,主张以人为本;  二、题材与主题变化:着力描写现世生活,肯定人的权力;  三、艺术风貌的变化:1,人的精神世界、情感特征、欲望等成为基本艺术追求;2,关注现实、关注人生的 “写实”新方法取代了“寓意 ”和“象征” ;3 ,对传统和民间文学的借用; 8、 《包法利夫人》:是 19 世纪法国伟大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居斯塔夫 ·福楼拜(1821-1880)于 1857 年所创作的长篇小说但作品受到当局指控,罪名是败坏道德,毁谤宗教包法利夫人的悲剧,有一定的社会客观原因,但不可否认,一些主观原因也是导致其走上不归路的不可忽视的重要因素首先,包法利夫人长期生活在幻想中,脱离了现实,是自己极度浪漫情怀的牺牲品;其次,她没有正确认识自己,本是一只山鸡,却自以为是彩凤,心气太高,所以摔得很痛;而且,她缺乏责任感,心里只装有自己,所缺乏对家庭责任的担当,她没有为家庭考虑,以才会任性,以致会出轨,当她背叛了夏尔,也并不为自己的行为感到羞耻和后悔。

      包法利夫人的悲剧,值得我们对爱情与婚姻的相关问题进行思考作家写出这个悲剧故事是要控诉丑恶、黑暗、污浊的社会,作家认为是道德败坏的资本主义社会把这个本是纯洁善良的少女引向毁灭的深渊包法利夫人一生追求虚无飘渺的浪漫爱情生活,最后因债务缠身而服毒自杀这个女人最初毁于虚幻的自我意识,而后毁于任性放荡的淫逸其悲剧的制造者有残酷的社会,但更多的是其自身过度追求自由、任性放荡和爱幻想的性格所导致的这是贵族的悲剧,是浪漫主义的牺牲品以及资产阶级的屠刀包法利夫人的爱慕虚荣、耽于幻想铺垫了出轨的温床,修道院教育和消极浪漫主义文学损害了其正常的心理发展,庸俗社会环境与冷漠人情导致了她的毁灭包法利夫人敢于追求女性在经济上依附于男性的情况下的人格和感情独立,可谓是挑战男权社会制度的脂粉英雄地点:  第一卷:鲁昂,道特;共九章  第二卷:永镇;共十五章 第三卷:永镇 鲁昂,永镇;共十一章故事的背景:  福楼拜笔下的背景,而非社会背景;  文学的情境化;树苗与土壤;  注意故事发生的地点和场景,尤其在戏剧当中;  “法国大革命” 包法利夫人的形象:  1,在过去的生活当中,也许爱上了音乐教师;  2,作为查理的妻子,她的第一个情人是赖昂;  3,她第一次“私通”是与当地乡绅罗道尔弗  4,她发现罗比幻想中的情人要粗暴得多,于是寄希望于丈夫。

      希望丈夫成为名医; 5,丈夫手术失败,爱玛回到罗道尔弗身边;  6 罗毁 掉她私奔的梦,她重病一场;9、 《哈姆莱特》文本分析 P97(分析故事情节,寻找其中的“反讽”及“张力” ,还有符号分析法,指某些字眼使用的意义,抽出特征词。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