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基础医院院感培训.ppt

72页
  • 卖家[上传人]:优***
  • 文档编号:59829475
  • 上传时间:2018-11-12
  • 文档格式:PPT
  • 文档大小:1.89MB
  • / 72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医院感染相关知识,,.,医院感染概述,概念:是指住院病人在医院内获得的感染,包括在住院期间发生的感染和在医院内获得出院后发生的感染,但不包括入院前已开始或者入院时已处于潜伏期的感染 医院工作人员在医院内获得的感染也属于医院感染医院感染的诊断原则,无明确潜伏期的感染,入院48h后发生的感染 感染直接与上次住院有关 原有感染部位基础上出现其他部位新的感染(除外脓毒血症迁移灶) 已知病原体感染上分离出新的病原体 新生儿在分娩和产后获得的感染 诊疗激活的潜在性感染 医务人员工作感染,,医院感染的分类,按病原体分类 可分为细菌感染、病毒感染、真菌感染、支原体感染、衣原体感染、原虫感染等,其中,细菌感染最常见 按感染部位分类 全身各器官、各部位都可能发生医院感染医院感染的分类,按病原体来源分类 内源性感染:又称自身感染,是指各种原因引起的患者在医院内遭受自身固有病原体侵袭而发生的医院感染 外源性感染:又称交叉感染,是指各种原因引起的患者在医院内遭受非自身固有的病原体侵袭而发生的感染病原体来自患者身体以外的个体、环境等医院感染促发因素,主观因素 1.医务人员对医院感染及其危害性认识不足; 2.不能严格执行无菌操作技术和消毒隔离制度; 3.医院规章制度不全,致使感染源传播; 4.缺乏对消毒灭菌效果的有效检测。

      客观因素 医疗活动中侵入性操作增多;激素或免疫抑制剂的大量应用;抗生素的不合理使用等,,医院感染的传播特点,传播过程:包括三个环节,即感染源、传播途径和易感人群,缺一不可这是相对于外源性感染而言,内源性感染的传播过程为:感染源自身、易位途径、易感生态环境 感染源:是指病原微生物自然生存、繁殖并排出宿主 包括已感染病人;带菌者或自身感染者;环境储菌源;动物感染源医院感染的传播特点,传播途径:是指病原体从感染源排出并侵入易感人群的途径 包括接触传播;飞沫传播;空气传播;共同媒介物传播;病媒传播 易感人群:包括 1)机体免疫功能受损者;2)婴幼儿及老年人;3)营养不良者;4)接受免疫抑制剂治疗者;5)长期使用广谱抗菌药物者;6)住院时间长者;7)手术时间长者;8)接受各种介入性操作的病人,,医院感染的危害,医院感染的危害不仅增加患者发病率和病死率,增加患者的痛苦及医务人员工作量,还给患者及社会造成重大的经济损失 医院感染造成的额外病死率为4%~33% 美国每年发生医院感染超过200万例,支出40亿美元的额外费用和8万例病人死亡英国每年发生10万例,造成5000例死亡,额外支出16亿欧元。

      医院感染的危害,1998年深圳妇儿医院手术切口分枝杆菌感染暴发(戊二醛错配---166/292例切口感染、4.3~5.27日56.85%) 2005年安徽宿州市立医院的眼球事件(白内障超声乳化手术-绿脓杆菌感染-9人眼球摘除) 2009年天津市蓟县妇幼保健院5名新生儿死亡事件(暖箱污染严重,清洁消毒不彻底、新生儿湿化瓶不更换) 2009年贵州平塘县输血感染丙肝事件(64人) 2010年汕头潮阳区华侨医院剖宫产切口感染事件--手术器械(刀片、剪刀、针)灭菌不合格(戊二醛) 2013年东港市医保门诊部治疗静脉曲张感染丙肝(98人),,消毒技术相关术语定义,1、清洁:去除物体表面有机物、无机物和可见污染物的过程 2、消毒:清除或杀灭传播媒介上病原微生物,使其达到无害化的处理 3、消毒剂:能杀灭传播媒介上的微生物并达到消毒要求的制剂 4、高效消毒剂:能杀灭一切细菌繁殖体(包括分枝杆菌)、病毒、真菌及其孢子等,对细菌芽孢也有一定杀灭作用的消毒制剂 (含氯消毒剂、碘酊等) 5、中效消毒剂:能杀灭分枝杆菌、真菌、病毒及细菌繁殖体等微生物的消毒制剂 (碘伏、乙醇等) 6、低效消毒剂:能杀灭细菌繁殖体和亲脂病毒的消毒制剂。

      (氯已定、苯扎溴铵等),,消毒技术相关术语定义,7、灭菌:杀灭或清除医疗器械、器具和物品上一切微生物的处理 8、灭菌剂:能杀灭一切微生物(包括细菌芽孢),并达到灭菌要求的制剂 9、无菌保证水平(SAL):灭菌处理后单位产品上存在活微生物的概率医学灭菌一般设定SAL为10-6,即经灭菌处理后在一百万件物品中最多只允许一件物品存在活微生物 10、灭菌水平:杀灭一切微生物包括细菌芽孢,达到无菌保证水平达到灭菌水平常用的方法包括热力灭菌、辐射灭菌等物理灭菌方法,以及采用环氧乙烷、过氧化氢、戊二醛等化学灭菌剂在规定条件下,以合适的浓度和有效的作用时间进行灭菌的方法消毒技术相关术语定义,11、高水平消毒:杀灭一切细菌繁殖体包括分枝杆菌、病毒、真菌及其孢子和绝大多数细菌芽孢达到高水平消毒常用的方法包括采用含氯消毒剂、过氧乙酸、碘酊等以及能达到灭菌效果的化学消毒剂在规定的条件下,以合适的浓度和有效的作用时间进行消毒的方法 12、中水平消毒:杀灭除细菌芽孢以外的各种病原微生物包括分枝杆菌达到中水平消毒常用的方法包括采用碘类消毒剂(碘伏、氯已定碘等)、醇类和氯已定的复方等消毒剂,在规定的条件下,以合适的浓度和有效的作用时间进行消毒的方法。

      13、低水平消毒:能杀灭细菌繁殖体(分枝杆菌除外)和亲脂病毒的化学消毒方法以及通风换气、冲洗等机械除菌法如采用季铵盐类消毒剂(苯扎溴铵)、双胍类消毒剂(氯已定)等,在规定的条件下,以合适的浓度和有效的作用时间进行消毒的方法微生物对消毒因子的敏感性,从高到低排列 1、亲脂病毒(有脂质膜的病毒),如乙肝病毒、丙肝病毒、流感病毒、单纯疱疹病毒、HIV 2、细菌繁殖体 3、真菌,如白色念珠菌、放线菌 4、亲水病毒(无脂质膜的病毒),如甲肝病毒、脊髓灰质炎病毒、手足口病毒 5、分枝杆菌,如结核分枝杆菌、鸟分枝杆菌 6、细菌芽孢,如炭疽杆菌芽孢,枯草杆菌芽孢 7、朊病毒(感染性蛋白质),,常用消毒与灭菌方法,压力蒸汽灭菌(耐热耐湿物品) 干热灭菌(耐热不耐湿、气体不能穿透物品) 环氧乙烷气体灭菌(不耐热不耐湿物品) 过氧化氢低温等离子体灭菌(不耐湿热) 低温甲醛蒸汽灭菌 紫外线灭菌(室内空气和物品表面) 臭氧 化学消毒剂,,消毒灭菌的对象,环境 环境表面(墙壁、地面、物表)的消毒 空气净化与消毒 水的消毒(自来水、污水等) 人体 手卫生、皮肤黏膜消毒、伤口消毒 医疗器械及相关物品(供应室、手术室等器械和敷料)的消毒灭菌,,医疗器械分类,斯波尔丁分类法:根据医疗器械污染后使用所致感染的危险性大小及患者使用时的消毒和灭菌要求,分为三类:高度危险性物品、中度危险性物品、低度危险性物品。

      高度危险性物品:进入人体无菌组织、器官、脉管系统,或有无菌体液从中流过的物品或者接触破损皮肤、破损黏膜的物品,一旦被微生物污染,有极高感染风险如手术器械、穿刺针、活检钳、植入物等 中度危险性物品:与完整黏膜相接触,而不进入人体无菌组织、器官和血液,也不接触破损皮肤、破损黏膜的物品如压舌板、胃肠道内镜、喉镜、口表等 低度危险性物品:与完整皮肤接触而不与黏膜接触的器材如听诊器、血压计袖带、床头柜、地面、墙面等消毒灭菌方法的选择原则,高度危险性物品必须经过灭菌,达到无菌保证水平 中度危险性物品需要达到中水平以上消毒 低度危险性物品需要达到低水平消毒或者清洁处理遇有病原微生物污染时,针对所污染病原微生物的种类选择有效的消毒方法消毒灭菌的基本原则,重复使用的诊疗器械、器具和物品,使用后应先清洁,再进行消毒灭菌 被朊病毒、气性坏疽及突发原因不明的传染病原体污染的诊疗器械、器具和物品,应先消毒,后清洗,再灭菌宜选用一次性使用诊疗器械、器具和物品,使用后应进行双层密闭封装焚烧处理 耐热、耐湿的手术器械,应首选压力蒸汽灭菌,不应采用化学消毒剂浸泡灭菌 环境与物体表面,一般情况下应先清洁,再消毒;在受到患者的血液、体液等污染时,先去除污染物,再清洁与消毒。

      医疗机构消毒工作中使用的消毒产品应经卫生行政部门批准或符合相应标准技术规范,并应遵循批准使用的范围、方法和注意事项不良事件,2006年“欣弗”事件(华源药业生产的克林霉素磷酸酯葡萄糖注射液→近百人产生不良反应→11人死亡 器械不合格(北京某医院手术器械清洗不彻底→术后气性坏疽→病人死亡→ 灭菌记录达到要求→ 骨科器械咬骨钳内有大量有机物) 消毒隔离制度不严格(云南某医院新生儿科共用操作台→23名新生儿感染 → 10人死于中毒性菌痢),,近年院感事件的启示,事件与医院的每个部门、所有人员密切相关 医疗器械的清洗、消毒等基础工作不容忽视 如何预防和控制是医疗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 预防和控制工作看似贴钱,不挣钱,但可以省大钱清洁的医疗、护理才安全,WHO提出:五个清洁 清洁的双手 清洁的操作 清洁的产品 清洁的环境 清洁的仪器,,清洁卫生的重要性,严格手卫生、改善环境卫生可降低55%感染发生 环境器械清洁不彻底,可形成生物膜 生物膜:是一种细菌团块与细胞外基质的复合体通俗的说,生物膜是细菌在其分泌的粘液(粘多糖)内形成的结构 黏附于复用医疗器械表面、难以清除大多数医院的慢性感染,都源于生物膜。

      生物膜中总有少量细菌不能被消毒剂杀灭,滞留其中生物膜对消毒灭菌是一个很大的挑战 彻底清洗复用医疗器械是预防生物膜形成的重要方法 确保器械的干燥清洗完后应及时干燥,不应该让湿的器械自然干燥,否则也易导致生物膜的形成 器械清洗越来越被重视如器械清洗不彻底,则无法保证消毒灭菌效果压力蒸汽灭菌,适用于耐热、耐湿物品的灭菌 灭菌前应将物品彻底清洗干净,干燥并及时包装; 布包装层数不少于两层,新棉布应洗涤去浆后再使用;反复使用的包装材料和容器,应经清洗后才可再次使用; 用下排气式蒸汽灭菌器的物品包,体积不宜超过30cm×30cm×25cm;金属包的重量不宜超过7kg,敷料包不宜超过5kg;,,压力蒸汽灭菌,④盘、碗等器皿类物品,尽量单个包装,并将盖打开;若必须多个包装在一起时,所有器皿的开口应朝向一个方向;摞放时,器皿间用纱布隔开,以利蒸汽渗入;有筛孔的容器,应将盖打开,开口向下或侧放; ⑤物品捆扎不宜过紧,包内中央部位放置化学指示卡,包外用化学指示胶带贴封压力蒸汽灭菌,装载要求 ①下排气灭菌器的装载量不宜超过柜室内容量的80%;物品装放时,上下左右均应间隔一定距离以利蒸汽置换; ②应尽量将同类物品放在一起灭菌,若非同类物品,则以最难达到灭菌物品所需的温度和时间为准; ③难于灭菌的大包放在上层,较易灭菌的小包放在下层;金属物品放下层,敷料包放上层,物品装放不宜贴靠四壁,以防吸入过多冷凝水;,,压力蒸汽灭菌,④金属包应平放,盘、碗应处于竖立的位置;织物应使折叠的方向与水平面成垂直状态;玻璃瓶等应开口向下或侧放以利蒸汽进入和空气排出; ⑤启闭式筛孔容器,应将筛孔的盖打开。

      灭菌效果监测:工艺(物理)监测、化学监测、生物监测化学消毒剂--含氯消毒剂,适用于物品、物体表面、分泌物、排泄物等的消毒 使用方法 浸泡法:将待消毒的物品浸没于装有含量消毒剂溶液的容器中,加盖对细菌繁殖体污染物品的消毒,用含有效氯500mg/L的消毒液浸泡>10min;对经血传播病原体、分枝杆菌和细菌芽孢污染物品的消毒,用含有效氯2000~5000mg/L消毒液,浸泡>30min 擦拭法:大件物品或其他不能用浸泡消毒的物品,消毒液浓度和作用时间同浸泡法 喷洒法:对一般污染的物品表面,用含有效氯400~700mg/L的消毒液均匀喷洒,作用10~30min;对经血传播病原体、结核杆菌等污染表面的消毒,用有效氯2000mg/L消毒液均匀喷洒,作用>60min 配置: 4.5~5.5%的 84消毒液 50g/L 500mg/L 1:100 相当于稀释100倍 1000mg/L 1:50 相当于稀释50倍 1500mg/L 1:33 相当于稀释33倍 2000mg/L 1:25 相当于稀释25倍 2500mg/L 1。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