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司法心理学课件 第十三章 犯罪心理测试技术和犯罪心理矫治.ppt

41页
  • 卖家[上传人]:hu****a8
  • 文档编号:87475624
  • 上传时间:2019-04-06
  • 文档格式:PPT
  • 文档大小:773KB
  • / 41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第十三章 犯罪心理测试技术和犯罪心理矫正,犯罪心理测试技术,,一、什么是“犯罪心理测试技术”,犯罪心理测试技术——”测谎技术“ 是指由专业测试人员,根据案件情况,用事先编制好的题目,向被测试人提问,以形成对被测试人的心理刺激,再用心理测试仪记录其情绪的生理反应,以此分析判断被测试人与案件的关系,帮助侦查人员鉴别犯罪嫌疑人,知情人和无辜者的一种心理鉴定技术 polygraph,polygraph,polygraph,polygraph,你认为犯罪心理测试技术的 可信度有多少?,对于犯罪心理测试技术的态度,1、1923年 著名的弗赖伊裁定 由哈佛大学心理学家威廉.马斯顿采用的“心脏血压心理测试技术”得到的测试结果不能作为辩方证据使用 2、1962年,瓦尔德斯一案 “作为一种检验确定信任度的方法,尽管说谎检查仪还不完善,仍有许多工作要做,但我们认为对它的论证不断深入发展足以证明获及可接纳的协议对于犯罪心理测试技术的态度,3、1972年 麦克迪维特非法闯入案 “犯罪心理测试在刑事案件中发展到如此的可信度以致被告申请进行犯罪心理测试该协议是有效的 4、1982年,一桩民事案件 多数相关科学届的科学家对犯罪心理测试技术在获取证据方面的有用性持肯定的态度。

      以上案例,你注意到什么?,从以上发展可以看出,人们对犯罪犀利测试技术 的态度和评价从开始被完全否定逐步转向为肯定的趋势从不承认到承认……,人们对犯罪心理测试技术 的态度和评价从开始被完全否定逐步转向为肯定的趋势 美国…到1976年,美国已有30个州的法院允许使用犯罪心理测试结果作为证据 俄罗斯…加拿大…日本 中国……,二、犯罪心理测试技术的历史,最早的“神裁法”:根据神意 米判法 热试法 水试法(冷水试法和沸水试法),犯罪心理测试技术的历史,智力型的测试法 “所罗门王裁判争子”案 “五声听讼”法 圣猴法,犯罪心理测试技术的历史,1791年,一位生理学家用皮电计对一犯罪嫌疑人进行测试 1895年,龙勃罗梭对杀人嫌疑人进行测试 1921年,美国洛山矶警方在侦查工作中使用了拉尔森和基勒的多道心理测试仪相关/不相关测试) 至今,三、犯罪心理测试技术原理:,早期从事犯罪心理测试研究的人们的观点 一切心理活动都可以简化为: 刺激-反应(S-R),刺激是指引起机体行为的内部和外部的变化,是行为的前提条件反应是指构成行为最基本成分的肌肉收缩和腺体分泌原理:,交感神经系统引发的生理变化,包括心血管系统功能的变化、呼吸的变化、收的皮肤传导性变化,都是由于恐惧和焦虑引起的。

      测谎:在一定的情境下,询问被试问题,测试被试的生理指标变化,记录并分析四、常见的犯罪心理测验方法,四种常见的编题的方法: 相关/无关问题测试(R/IR) 控制问题测试法(CQT) 紧张峰测试法(POT) 犯罪情景测试法(GKT),测试问题,准绳问题——又称控制问题,是每个人都可能曾经做过或者曾经在生活中的某个时刻非常想做的反社会行为 相关问题——主题问题,是那些明确涉及案情的问题,就是测试需要甄别的问题,是犯罪心理测试中的核心和要害问题 无关问题——中性问题,至于案件毫无关系的问题,相关/无关问题测试法(R/IR),问题交替出现,R-IR-R-IR…… 原理:把被试对相关问题的心理生理反应和对无关问题的心理生理反应进行比较,判断有无罪,紧张峰测试法(POT),特点:一组内容相似的问题组成的,每组中只有一个问题是和案件的真实情况相符合的,准绳问题测试法(CQT),理论:无辜者对于准绳问题的反应强于相关问题,而犯罪者在相关问题的心理生理反应强于准绳问题的指标变化 难点:准绳问题的编制,犯罪情景测试法(GKT),理论:只有真正的作案人才会有犯罪情景的认知,当他被问及相关问题时,会产生自主唤醒反应,出现强烈的心理生理反应;而当涉及到无关问题则没有强烈的指标变化,犯罪心理测试题举例:,POT: 放火的人那天晚上,是在10点多干的吗? 放火的人那天晚上,是在11点多干的吗? 放火的人那天晚上,是在12点多干的吗? 放火的人那天晚上,是在1点多干的吗? 放火的人那天晚上,是在2点多干的吗?,犯罪心理测试题举例:,GKT: 放火人放火以后,是马上跑了吗? 放火人放火以后,是从门钻出来的吗? 放火人放火以后,是带着火出来的吗? 放火人放火以后,是躲在楼里边的吗? 放火人放火以后,是又上楼放火了吗?,案件1,2000年9月17至19日,受某省高法的正式委托,使用公安部审定的PGA-99型心理测试系统,对一起强奸杀人案的被告人高某、赵某进行了犯罪心理测试鉴定。

      此案案发时间为1995年3月28日,一名住户发现一具女尸公安机关在排查嫌疑人时,发现被告人高某神情慌张,从而对其收容审查高某交代了1993年11月9日强奸杀人的犯罪事实,并供述赵某为案件的主要作案人,自己只是帮助其实施犯罪而赵某一开始就否认自己是杀人凶手,后来又开始承认从公安机关到检察院,时供时翻中级人民法院一审判决:“赵、高犯有故意杀人罪,判处死刑判决后,赵和高都向省高级人民法院提起上诉在这种情况下,对两名犯罪嫌疑人进行了心理测试案件1,(1)被告人高,经测试,发现高对全部涉案目标题有显著相关和特异心理生物反应据此测试可认定高系此案的主要作案人和主要抛尸人 (2)被告人赵,经测试,发现赵对少数知情涉案目标题有较显著相关心理生物反应据此可认定赵系此案件的知情人,但可排除赵曾参与杀人的作案过程法院在充分考虑了心理测试结果后,对高判处了死刑,对赵判处了有期徒刑测谎器的测验,“测谎仪”测出的图谱,,,专业人员正在对 嫌疑人进行测试,测谎器施测的限制,(1) 生理上异常者 (2) 患精神疾病者 (3) 情绪极不稳定者 (4) 老奸巨猾,善于说谎 (5) 低能者 (6) 幼童及未成年人,五、犯罪心理测试的程序,犯罪心理痕迹动态描绘 编题阶段 测前访谈阶段 实测阶段 图谱评判阶段 测后讯问阶段 30-50%知情,60%以上为犯罪嫌疑人,心理描绘技术,Psychological profiling,个案,2005年2月14日凌晨零时45分左右,江苏省东台市后港化学试剂厂厂长蒋顺荣夫妇在厂内宿舍被三名蒙面的犯罪嫌疑人持刀抢劫,三人将蒋妻林素芹砍死,又用胶带纸将蒋顺荣捆绑,抢劫现金5000余元、、金银首饰等物品后,驾驶着蒋妻的摩托车逃离现场。

      犯罪心理描绘分析,分析一:犯罪嫌疑人的动机是为非法获取钱财 理由:①作案人进入现场控制住受害人后,直接向受害人索要钱财②受害人的伤情位置在左肩腋后四刀,其中一刀深达心脏,而非在其头部、胸部、颈部等人体致命部位③受害人蒋顺荣在打开保险柜取钱后,作案人没有对其加害分析二:作案人中至少有一人是住在本地或者在本地有落脚点 理由:作案人作案后开走受害人的摩托车,而在逃离现场200米的不远处,因摩托车故障,将其丢弃在路边;而事后民警排查时未发现案发镇及周边镇在凌晨1时以后有送客的车辆犯罪心理描绘分析,犯罪心理描绘分析,分析三:作案人中至少一人熟悉蒋家的情况 理由:①作案人在现场蒙面,作案时尽可能少说话或变着嗓子说话其中一个作案人进入室内后立即退守到门外,一直到作案结束都未再进入现场这些迹象反映出嫌疑人的心理:我是本地人,你可能认识我或将来某个时候有可能认出我②作案人未带交通工具③宿舍内的翻动不大犯罪心理描绘分析,分析四:作案人年龄不大,急需用钱,事前选定明确目标 理由:①作案时间选择在大年初五至初六夜,这一期间一般人都应在家过年从正常的犯罪心理分析,作案人应选择在春节前作案,而在节后用钱量、途径相对较少,获取大量钱财的机会减少。

      只有经济拮据、思维比较简单、节后急需用钱的人才可能选择如此时机实施抢劫②蒋在该集镇不是很有钱的老板,该镇比他有钱的老板多得是③作案人选择的进口在厂区东侧的隐蔽处,如对厂里的情况不熟悉或是外来流窜人员作案不会选择此处心理描绘分析结果,列出排查条件: 1、三人经常在一起活动的人员 2、具有侵财、持械斗殴等暴力性行为的人员 3、曾有过类似作案手段的人员 4、与该厂及受害人的居住地、生活地、生意上有来往的人员 5、案发后有反常情况的人员 6、体貌特征、年龄相符的人员,犯罪心理矫治,,犯罪心理矫治的操作体系,罪犯心理评估: 入监评估和矫治效果评估 心理健康教育 犯罪心理咨询 犯罪心理治疗 心理预测和危机干预,罪犯心理评估技术,对象:入狱和出狱的犯罪人 评估报告格式: 一般信息:姓名、年龄、职业、婚姻等 要解决的问题 实施测验和对结果的解释 背景信息 行为观察 危险性预测 总计和建议,犯罪心理咨询和一般咨询的区别,对咨询员要求不同:主要是受过专业训练的监狱人民警察和监狱医务人员 咨询对象不同:存在心理问题的犯罪人 咨询内容不同:刑事政策和法律知识,狱内生活,家庭社会关系,心理健康方面 咨询形式不同:、面谈 咨询地点:监狱内,罪犯心理危机干预技术,罪犯心理危机:指罪犯在服刑期间,由于人格缺陷或意外事件的压力,而产生的严重的紧张、焦虑、抑郁、悲观、愤怒的情绪体验,有可能引发自杀、行凶、脱逃等行为,或存在潜在的危险的应激状态,罪犯心理危机干预的过程和方法,1、通过评估确定干预对象: 心理测验 日常观察法 在咨询中筛选 2、激发有心理危机的罪犯主动寻求心理咨询的愿望 3、让罪犯释放消极的情绪与能量 4、帮助罪犯掌握一定的自我调节与自我矫治方法,提高自己处理心理危机的能力 5、跟踪考察,巩固成效,谢 谢!,。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