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管理会计 标准成本课件.ppt
80页管理会计学标准成本制度与预算成本制度 标准成本制度与预算成本制度 p相同相同n面向未来,在给定条件下,对未来可能发生的情况进行预计面向未来,在给定条件下,对未来可能发生的情况进行预计n企业管理控制、业绩评价工具,主要通过实际结果与预算或企业管理控制、业绩评价工具,主要通过实际结果与预算或标准比较,差异分析,采取相应措施纠正标准比较,差异分析,采取相应措施纠正p不同不同n标准成本:执行一个单位的业务量或工作所耗用的资源量标准成本:执行一个单位的业务量或工作所耗用的资源量如生产单位产品的标准机时数如生产单位产品的标准机时数n预算成本:对某个成本中心所作的总成本计划如某车间总预算成本:对某个成本中心所作的总成本计划如某车间总成本计划成本计划n标准成本制度适用于产量可计量、反复进行的生产活动标准成本制度适用于产量可计量、反复进行的生产活动n预算成本制度可用于企业所有职能管理部门预算成本制度可用于企业所有职能管理部门目目 标标p描述标准成本系统内容描述标准成本系统内容p理解标准成本定义及制订方法理解标准成本定义及制订方法p掌握成本差异计算方法掌握成本差异计算方法p描述成本差异形成的原因描述成本差异形成的原因p了解成本差异账务处理过程了解成本差异账务处理过程第一节第一节 概概 述述一、关于标准成本控制系统一、关于标准成本控制系统 p1911,美国工程师泰罗《科学管理》:计件工资制和标,美国工程师泰罗《科学管理》:计件工资制和标准化原理控制生产工人工作效率;准化原理控制生产工人工作效率;p工程师埃默森提出标准人工成本法工程师埃默森提出标准人工成本法p甘特把标准成本推广到材料及制造费用,提出制定标准材甘特把标准成本推广到材料及制造费用,提出制定标准材料成本和标准制造费用料成本和标准制造费用p1919,美国全国成本会计师协会成立,由工程师和会计,美国全国成本会计师协会成立,由工程师和会计组成,准备推广标准成本制度组成,准备推广标准成本制度p由于首先提出标准成本的工程师原意在于用标准成本控制由于首先提出标准成本的工程师原意在于用标准成本控制实际成本发生,提高生产效率,没有考虑与会计结合实际成本发生,提高生产效率,没有考虑与会计结合p1930后,工程师与会计师达成一致,把标准成本同会计后,工程师与会计师达成一致,把标准成本同会计财务处理结合起来,并逐步形成了完整的标准成本制度财务处理结合起来,并逐步形成了完整的标准成本制度p思想思想 生产过程中,将实际成本与标准成本定期比 生产过程中,将实际成本与标准成本定期比较 成本差异 例外管理原则较 成本差异 例外管理原则p内容内容Ø标准成本制定:标准成本制定:每一成本项目制定标准支出每一成本项目制定标准支出Ø差异计算分析:差异计算分析:实际成本与标准成本比较实际成本与标准成本比较Ø成本差异处理:成本差异处理:账务处理与总结经验教训账务处理与总结经验教训标准成本的制定与成本的前馈控制相联系;标准成本的制定与成本的前馈控制相联系;成本差异的计算分析与成本的反馈控制相联成本差异的计算分析与成本的反馈控制相联系;成本差异的账务处理则与成本的日常核系;成本差异的账务处理则与成本的日常核算相联系。
算相联系 p标准成本(标准成本(standard cost) standard cost) ——以产品设计阶段所确定的最优设计和以产品设计阶段所确定的最优设计和工艺方案为基础,根据料、工、费合理损耗,工艺方案为基础,根据料、工、费合理损耗,在企业现有生产工艺技术水平下,进行有效经在企业现有生产工艺技术水平下,进行有效经营应该发生的成本营应该发生的成本 p 衡量成本水平的科学尺度衡量成本水平的科学尺度p考核业绩的重要依据考核业绩的重要依据标准成本类型1 标准成本类型1 p理想标准成本理想标准成本p企业生产技术和经营管理处于最佳状态的标准企业生产技术和经营管理处于最佳状态的标准p理论业绩标准:在生产过程中毫无技术浪费时理论业绩标准:在生产过程中毫无技术浪费时的生产要素消耗量,最熟练工人全力以赴,不的生产要素消耗量,最熟练工人全力以赴,不存在废品损失、停工时间等条件下可能实现的存在废品损失、停工时间等条件下可能实现的最优业绩最优业绩p用途:提供一个完美目标(战略目标)用途:提供一个完美目标(战略目标)标准成本类型2标准成本类型2p正常标准成本正常标准成本p正常生产经营条件下应达到的水平正常生产经营条件下应达到的水平p根据正常耗用水平、正常价格和正常生产经根据正常耗用水平、正常价格和正常生产经营能力利用程度制订的标准营能力利用程度制订的标准p反映了一定的平均值、平均水平反映了一定的平均值、平均水平标准成本类型3标准成本类型3p现实标准成本现实标准成本p在现有生产条件下应达到的水平在现有生产条件下应达到的水平p根据现在所采用的价格水平、生产耗用量、根据现在所采用的价格水平、生产耗用量、生产经营能力利用程度而制定的标准成本生产经营能力利用程度而制定的标准成本p接近实际成本接近实际成本第二节第二节 标准成本的制定标准成本的制定标准成本的一般公式标准成本的一般公式p先制定直接材料和直接人工标准成本先制定直接材料和直接人工标准成本p其次确定制造费用的标准成本其次确定制造费用的标准成本p最后确定单位产品的标准成本最后确定单位产品的标准成本用量标准用量标准用量标准用量标准价格标准价格标准价格标准价格标准单位产品材料单位产品材料单位产品材料单位产品材料消耗量消耗量消耗量消耗量单位产品直接单位产品直接单位产品直接单位产品直接人工工时人工工时人工工时人工工时原材料原材料原材料原材料单价单价单价单价小时小时小时小时工资率工资率工资率工资率小时制造费用小时制造费用小时制造费用小时制造费用分配率分配率分配率分配率××××直接材料标准成本制定直接材料标准成本制定 直接材料标准成本应区分直接材料标准成本应区分直接材料价格标直接材料价格标准准和和直接材料耗用量标准直接材料耗用量标准预计制定。
预计制定 直接材料标准成本制定直接材料标准成本制定p直接材料价格标准直接材料价格标准——取得某种材料应支付的单位价格:买价+采购费用p直接材料用量标准(材料消耗定额)直接材料用量标准(材料消耗定额)——生产技术部门在一定条件下所确定的单位产品所耗用的各种直接材料的数量——包括构成产品实体的材料数量,在正常情况下所允许发生的材料损耗,及生产中不可避免的废品所耗的材料数量直接材料标准成本制定直接材料标准成本制定p直接材料标准成本的制定直接材料标准成本的制定某产品直接材料标准成本 =∑(直接材料用量标准×直接材料价格标准)例:产品直接材料标准成本的制定例:产品直接材料标准成本的制定•已知:已知:A企业预计企业预计2008年甲产品消耗年甲产品消耗的直接材料资料如下表所示的直接材料资料如下表所示 •要求:制定甲产品消耗直接材料的标要求:制定甲产品消耗直接材料的标准成本 甲产品消耗的直接材料资料甲产品消耗的直接材料资料 标标 准准 品品 种种 A材料材料 B材料材料 预计发票单价预计发票单价 装卸检验等成本装卸检验等成本 直接材料价格标准直接材料价格标准(元元/千克千克) 30 23240 343材料设计用量材料设计用量 允许损耗量允许损耗量 直接材料用量标准直接材料用量标准(千克千克/件件) 500 1501700 2702•单位产品消耗A材料的标准成本=单位产品消耗A材料的标准成本=32×501==16 032(元元/件件)•单位产品消耗B材料的标准成本=单位产品消耗B材料的标准成本=43×702==30 186(元元/件件)•甲产品直接材料的标准成本=甲产品直接材料的标准成本= 16 032+30 186==46 218(元元/件件) 直接人工标准成本应区分直接人工标准成本应区分直接人工价格直接人工价格标准标准和和人工工时耗用量标准人工工时耗用量标准两个因素予以两个因素予以制定。
制定 直接人工标准成本制定直接人工标准成本制定直接人工标准成本制定直接人工标准成本制定p直接人工用量标准直接人工用量标准 (工时用量标准)(工时用量标准)p在现有生产技术条件下,生产单位产品所需要的时间在现有生产技术条件下,生产单位产品所需要的时间p包括直接加工操作必不可少的时间、必要的间歇和停包括直接加工操作必不可少的时间、必要的间歇和停工工p直接人工价格标准(标准工资率)直接人工价格标准(标准工资率)p计件工资制:指预定的每件产品支付的工资除以标准计件工资制:指预定的每件产品支付的工资除以标准工时或者预定的小时工资率工时或者预定的小时工资率p月工资制:根据月工资额和可用工时总量计算标准工月工资制:根据月工资额和可用工时总量计算标准工资率资率p直接人工标准成本的制定p单位产品的直接人工标准成本 =∑(各项作业的工时用量标准×相应的标准工资率)直接人工标准成本制定直接人工标准成本制定例:产品直接人工标准成本的制定例:产品直接人工标准成本的制定•已知:已知:A企业预计企业预计2008年甲产品消耗的直年甲产品消耗的直接人工资料如下表所示接人工资料如下表所示•要求:确定单位甲产品消耗直接人工的标要求:确定单位甲产品消耗直接人工的标准成本。
准成本甲产品消耗的直接人工资料甲产品消耗的直接人工资料标标 准准 工序工序第一道工序第一道工序 第二道工序第二道工序 每人月工时(每人月工时(8小时小时×22天)天)生产工人人数生产工人人数每月总工时每月总工时每月工资总额每月工资总额工资率标准工资率标准(元元/小时小时)应付福利费提取率应付福利费提取率 176 100 17600 80 14% 176 80 14080 100 14% 直接人工价格标准直接人工价格标准(元元/小时小时) 91.2 114加工时间加工时间(人工小时人工小时/件件)休息时间休息时间(人工小时人工小时/件件)其他时间其他时间(人工小时人工小时/件件) 45 4 1 35 3 2 直接人工用量标准直接人工用量标准(人工小时人工小时/件件) 50 40• 第一工序直接人工标准成本第一工序直接人工标准成本 ==91.2×50==4 560(元元/件件)• 第二工序直接人工标准成本第二工序直接人工标准成本 ==114×40==4 560(元元/件件)• 单位甲产品消耗的直接人工标准成本单位甲产品消耗的直接人工标准成本 ==4 560++4 560==9 120(元元/件件) 制造费用标准成本的确定制造费用标准成本的确定p变动制造费用的标准成本变动制造费用的标准成本p变动制造费用的数量标准变动制造费用的数量标准p通常采用单位产品直接人工工时标准通常采用单位产品直接人工工时标准p变动制造费用的价格标准变动制造费用的价格标准p每一工时变动性制造费用的标准分配率每一工时变动性制造费用的标准分配率 变动性制造费用分配率变动性制造费用分配率= =变动性制造费用总数变动性制造费用总数/ /直接直接人工标准总工时人工标准总工时p变动性制造费用标准成本变动性制造费用标准成本= = 单位产品的直接人工工时单位产品的直接人工工时××每小时变动性制造费用的每小时变动性制造费用的标准分配率标准分配率 制造费用标准成本的确定制造费用标准成本的确定p固定性制造费用的标准成本固定性制造费用的标准成本p变动成本法:固定性制造费用不计入产品成本变动成本法:固定性制造费用不计入产品成本——不需不需制定制定p完全成本法:固定性制造费用计入产品成本完全成本法:固定性制造费用计入产品成本——需要制需要制定定p固定性制造费用用量标准与变动性制造费用用量标准固定性制造费用用量标准与变动性制造费用用量标准相同相同p固定性制造费用的价格标准:每小时的标准分配率固定性制造费用的价格标准:每小时的标准分配率固定性制造费用分配率固定性制造费用分配率= = 固定性制造费用总数固定性制造费用总数/ /直接人工直接人工标准总工时标准总工时p固定性制造费用标准成本固定性制造费用标准成本= =单位产品的直接人工小时单位产品的直接人工小时××每小时固定性制造每小时固定性制造费用的标准分配率费用的标准分配率制造费用标准成本的确定制造费用标准成本的确定例:产品制造费用标准成本的制定例:产品制造费用标准成本的制定•已知:已知:A企业预计企业预计2008年甲产品消耗的制造费年甲产品消耗的制造费用资料如下表所示。
用资料如下表所示 •要求:确定单位甲产品制造费用的标准成本要求:确定单位甲产品制造费用的标准成本 甲产品消耗的制造费用资料甲产品消耗的制造费用资料标标 准准 部部 门门 第一车间第一车间 第二车间第二车间 制造费用预算制造费用预算(元元) 变动性制造费用预算变动性制造费用预算 间接材料费用间接材料费用 间接人工费用间接人工费用 水电费用水电费用 固定性制造费用预算固定性制造费用预算 管理人员工资管理人员工资 折旧费折旧费 其他费用其他费用 预算的标准工时(机器小时)预算的标准工时(机器小时) 316 800 200 000 80 000 36 800422 400 60 000 28 000334 400 21 120 394 240260 000 70 000 64 240619 520180 000 31 200408 320 28 160 用量标准用量标准(机器小时机器小时/件件) 6080•第一车间:第一车间: 变动制造费用分配率变动制造费用分配率 ==316 800/21 120==15(元元/小时小时) 固定制造费用分配率固定制造费用分配率 ==422 400/21 120==20(元元/小时小时) 制造费用分配率=制造费用分配率=15++20==35(元元/小时小时) 制造费用标准成本=制造费用标准成本=35×60==2 100(元(元/件件) •第二车间:第二车间: 变动制造费用分配率变动制造费用分配率 ==394 240/28 160==14(元元/小时小时) 固定制造费用分配率固定制造费用分配率 ==619 520/28 160==22(元元/小时小时) 制造费用分配率=制造费用分配率=14++22==36(元元/小时小时) 制造费用标准成本=制造费用标准成本=36×80==2 880(元(元/件件) 单位甲产品制造费用标准成本单位甲产品制造费用标准成本 ==2 100++2 880==4 980(元元/件件) 产品制造费用标准成本单的编制产品制造费用标准成本单的编制 已知:依前例有关已知:依前例有关A企业甲产品各个成本企业甲产品各个成本项目的标准成本资料。
项目的标准成本资料要求:编制该企业要求:编制该企业2008年甲产品的标准年甲产品的标准成本单 项目项目 价格标准价格标准 用量标准用量标准 标准成本标准成本 直接材料直接材料 A材料材料 B材料材料 小计小计 32元元/千克千克43元元/千克千克- 501千克千克/件件702千克千克/件件- 16 032元元/件件30 186元元/件件46 218元元/件件 直接人工直接人工 第一工序第一工序 第二工序第二工序 小计小计 91.2元元/小时小时114元元/小时小时- 50小时小时/件件 40小时小时/件件- 4 560元元/件件4 560元元/件件 9 120元元/件件 变动性制造费用变动性制造费用 第一车间第一车间 第二车间第二车间 小计小计 15元元/小时小时14元元/小时小时- 60台时台时/件件80台时台时/件件- 900元元/件件 1 120元元/件件2 020元元/件件 固定性制造费用固定性制造费用 第一车间第一车间 第二车间第二车间 小计小计 20元元/小时小时22元元/小时小时60台时台时/件件80台时台时/件件1 200元元/件件1 760元元/件件2 960元元/件件 制造费用合计制造费用合计 --4 980元元/件件 单位甲产品标准成本单位甲产品标准成本 60 318元元/件件 第三节:差异的计算与分析第三节:差异的计算与分析p成本差异成本差异(cost variance)(cost variance)::生产经营过程中发生的生产经营过程中发生的实际成本偏离预定的标准成本所形成的差额实际成本偏离预定的标准成本所形成的差额 。
p差异分析差异分析n查明是什么差异,数额有多大查明是什么差异,数额有多大n通过调查研究,弄清楚发生差异的具体原因通过调查研究,弄清楚发生差异的具体原因n追究责任,采取措施,改进成本控制追究责任,采取措施,改进成本控制•直接材料成本差异的计算分析直接材料成本差异的计算分析 •直接人工成本差异的计算分析直接人工成本差异的计算分析 •变动性制造费用成本差异的计算分析变动性制造费用成本差异的计算分析 •固定性制造费用成本差异的计算分析固定性制造费用成本差异的计算分析 成本差异分析的一般原理成本差异分析的一般原理p成本差异成本差异= =实际成本实际成本- -标准成本标准成本 = =实际数量实际数量××实际价格实际价格- -标准数量标准数量××标准标准价格价格 = =实际数量实际数量××实际价格实际价格- -实际数量实际数量××标准标准价格价格+ +实际数量实际数量××标准价格标准价格- -标准数量标准数量××标准价格标准价格 = =实际数量实际数量××(实际价格(实际价格- -标准价格)标准价格)+ +(实际数量(实际数量- -标准数量)标准数量) × × 标准价格标准价格 = = 价格差异价格差异+ +数量差异数量差异 价格差异价格差异 数量差异数量差异实际价格实际价格标准价格标准价格实际数量实际数量标准数量标准数量数量差异数量差异=(实际数量(实际数量- 标准数量)标准数量) × 标准价格标准价格价格差异价格差异=(实际价格(实际价格- 标准价格)标准价格)× 实际数量实际数量价格差异是由于材料单价、小时工资率和小时费用率价格差异是由于材料单价、小时工资率和小时费用率等价格因素偏离标准引起的;数量差异是由于材料的等价格因素偏离标准引起的;数量差异是由于材料的用量、人工工时的用量等因素偏离标准造成的。
用量、人工工时的用量等因素偏离标准造成的直接材料成本差异的计算分析直接材料成本差异的计算分析直接材料成本差异=实际成本-标准成本 =价格差异+用量差异例:直接材料成本差异的计算例:直接材料成本差异的计算•已知:已知:A公司的甲产品标准成本资料如表所示,公司的甲产品标准成本资料如表所示,2008年年1月份实际生产月份实际生产400件甲产品,实际耗件甲产品,实际耗用用A材料材料200 800千克,其实际单价为千克,其实际单价为30元元/千千克;实际耗用克;实际耗用B材料材料280 000千克,其实际单价千克,其实际单价为为45元元/千克 要求:计算甲产品的直接材料成本差异要求:计算甲产品的直接材料成本差异项目项目 价格标准价格标准 用量标准用量标准 标准成本标准成本 直接材料直接材料 A材料材料 B材料材料 小计小计 32元元/千克千克43元元/千克千克- 501千克千克/件件702千克千克/件件- 16 032元元/件件30 186元元/件件46 218元元/件件 直接人工直接人工 第一工序第一工序 第二工序第二工序 小计小计 91.2元元/小时小时114元元/小时小时- 50小时小时/件件 40小时小时/件件- 4 560元元/件件4 560元元/件件 9 120元元/件件 变动性制造费用变动性制造费用 第一车间第一车间 第二车间第二车间 小计小计 15元元/小时小时14元元/小时小时- 60台时台时/件件80台时台时/件件- 900元元/件件 1 120元元/件件2 020元元/件件 固定性制造费用固定性制造费用 第一车间第一车间 第二车间第二车间 小计小计 20元元/小时小时22元元/小时小时60台时台时/件件80台时台时/件件1 200元元/件件1 760元元/件件2 960元元/件件 制造费用合计制造费用合计 --4 980元元/件件 单位甲产品标准成本单位甲产品标准成本 60 318元元/件件 •A材料成本差异=材料成本差异=30×200 800 -32×501×400==-388 800(元元) (F) 其中,其中, 价格差异价格差异==(30-32)×200 800 ==-401 600(元元) (F) 用量差异=用量差异=32×(200 800-501×400) ==12 800(元元) (U)•B材料成本差异材料成本差异 ==45×280 000-43×702×400==525 600(元元) (U) 其中,其中, 价格差异价格差异==(45-43)×280 000==560 000(元元) (U) 用量差异用量差异==43×(280 000-702×400) ==-34 400(元元) (F)•甲产品的直接材料成本差异甲产品的直接材料成本差异 == -388 800+525 600==136 800(元元) (U)•以上计算结果表明,甲产品直接以上计算结果表明,甲产品直接材料成本形成了材料成本形成了136 800元不利元不利差异。
其中,差异其中,A材料发生了材料发生了388 800元的有利差异,元的有利差异,B材料形成材料形成了了525 600元的不利差异元的不利差异 前者是因为前者是因为A材料实际价格降低而节约了材料实际价格降低而节约了401 600元元成本和因耗用量增加而导致成本和因耗用量增加而导致12 800元的成本超支额共元的成本超支额共同作用的结果;后者是因为同作用的结果;后者是因为B材料实际价格提高而增加材料实际价格提高而增加了了560 000元的成本开支和因耗用量的减少而节约元的成本开支和因耗用量的减少而节约34 400元的成本共同造成的元的成本共同造成的 可见,该企业在对可见,该企业在对A、、B两种材料耗用方面的控制两种材料耗用方面的控制效果是不同的,应进一步进行分析评价,以明确各部效果是不同的,应进一步进行分析评价,以明确各部门的责任门的责任 直接人工成本差异的计算分析直接人工成本差异的计算分析直接人工成本差异直接人工成本差异=实际成本实际成本-标准成本标准成本 =价格差异价格差异+效率差异效率差异直接人工工直接人工工资率差异资率差异直接人工工时直接人工工时耗用量差异耗用量差异直接人工成本差异的计算直接人工成本差异的计算•已知:同前例资料,已知:同前例资料,2008年年1月份月份 A公司为生公司为生产甲产品,第一工序和第二工序实际耗用人工产甲产品,第一工序和第二工序实际耗用人工小时分别为小时分别为19980小时和小时和16200小时,两个工小时,两个工序实际发生的直接人工成本(包括直接工资和序实际发生的直接人工成本(包括直接工资和计提的应付福利费)分别为计提的应付福利费)分别为1838160元和元和1782000元。
元•要求:计算甲产品的直接人工成本差异要求:计算甲产品的直接人工成本差异项目项目 价格标准价格标准 用量标准用量标准 标准成本标准成本 直接材料直接材料 A材料材料 B材料材料 小计小计 32元元/千克千克43元元/千克千克- 501千克千克/件件702千克千克/件件- 16 032元元/件件30 186元元/件件46 218元元/件件 直接人工直接人工 第一工序第一工序 第二工序第二工序 小计小计 91.2元元/小时小时114元元/小时小时- 50小时小时/件件 40小时小时/件件- 4 560元元/件件4 560元元/件件 9 120元元/件件 变动性制造费用变动性制造费用 第一车间第一车间 第二车间第二车间 小计小计 15元元/小时小时14元元/小时小时- 60台时台时/件件80台时台时/件件- 900元元/件件 1 120元元/件件2 020元元/件件 固定性制造费用固定性制造费用 第一车间第一车间 第二车间第二车间 小计小计 20元元/小时小时22元元/小时小时60台时台时/件件80台时台时/件件1 200元元/件件1 760元元/件件2 960元元/件件 制造费用合计制造费用合计 --4 980元元/件件 单位甲产品标准成本单位甲产品标准成本 60 318元元/件件 •第一工序实际人工价格第一工序实际人工价格 ==1 838 160/19 980 ==92(元(元/小时)小时)•第二工序实际人工价格第二工序实际人工价格 ==1 782 000/16200 ==110(元(元/小时)小时)•第一工序直接人工成本差异=第一工序直接人工成本差异=1 838 160-91.2×50×400==14 160(元元) (U)•其中:其中: 人工价格差异人工价格差异 ==(92-91.2) ×19 980==15 984(元元) (U) 效率差异效率差异 ==91.2×(19 980-50×400)==-1 824(元元) (F)•第二工序直接人工成本差异=第二工序直接人工成本差异=1 782 000-114×40×400==-42 000(元元) (F)•其中:其中:•人工价格差异人工价格差异 ==(110-114) ×16 200==-64 800(元元) (F) 效率差异效率差异 ==114× (16200-40×400)==22800(元元) (U)•甲产品直接人工成本差异=甲产品直接人工成本差异=14 160-42 000==-27 840(元元) (F)•以上计算表明,甲产品直接人工以上计算表明,甲产品直接人工成本的有利差异为成本的有利差异为27 840元,是元,是由于第一工序的由于第一工序的14 160元的不利元的不利差异和第二工序的差异和第二工序的42 000元有利元有利差异构成的。
差异构成的 •前者是因为该工序实际人工价格的提高而超支的成本前者是因为该工序实际人工价格的提高而超支的成本15 984元和因实际耗用工时减少而节约的成本元和因实际耗用工时减少而节约的成本1 824元共同作用的结果;后者是由于该工序实际人工价格元共同作用的结果;后者是由于该工序实际人工价格的降低而节约的成本的降低而节约的成本64 800元和因耗用工时的增加而元和因耗用工时的增加而超支的成本超支的成本22800元所造成的元所造成的变动性制造费用成本差异的计算分析变动性制造费用成本差异的计算分析成本差异成本差异=实际费用实际费用-标准费用标准费用 =耗费差异耗费差异+效率差异效率差异变动制变动制造费用造费用分配率分配率差异差异变动性制造费用成本差异的计算变动性制造费用成本差异的计算•已知:同前例,已知:同前例,2008年年1月份月份A公司为生公司为生产甲产品,第一车间和第二车间的实际产甲产品,第一车间和第二车间的实际耗用的机器小时分别为耗用的机器小时分别为25000和和31000小小时,两个车间的实际工时变动性制造费时,两个车间的实际工时变动性制造费用分配率均为用分配率均为14.5元元/小时。
小时•要求:计算甲产品的变动性制造费用成要求:计算甲产品的变动性制造费用成本差异项目项目 价格标准价格标准 用量标准用量标准 标准成本标准成本 直接材料直接材料 A材料材料 B材料材料 小计小计 32元元/千克千克43元元/千克千克- 501千克千克/件件702千克千克/件件- 16 032元元/件件30 186元元/件件46 218元元/件件 直接人工直接人工 第一工序第一工序 第二工序第二工序 小计小计 91.2元元/小时小时114元元/小时小时- 50小时小时/件件 40小时小时/件件- 4 560元元/件件4 560元元/件件 9 120元元/件件 变动性制造费用变动性制造费用 第一车间第一车间 第二车间第二车间 小计小计 15元元/小时小时14元元/小时小时- 60台时台时/件件80台时台时/件件- 900元元/件件 1 120元元/件件2 020元元/件件 固定性制造费用固定性制造费用 第一车间第一车间 第二车间第二车间 小计小计 20元元/小时小时22元元/小时小时60台时台时/件件80台时台时/件件1 200元元/件件1 760元元/件件2 960元元/件件 制造费用合计制造费用合计 --4 980元元/件件 单位甲产品标准成本单位甲产品标准成本 60 318元元/件件 •一车间变动性制造费用成本差异一车间变动性制造费用成本差异 ==14.5×25 000-15×60×400 ==2 500(元元) (U)•其中:其中: 耗费差异=耗费差异=(14.5-15)×25 000 ==-12 500(元元) (F) 效率差异=效率差异=15×(25 000-60×400) ==15 000(元元) (U)•二车间变动性制造费用成本差异二车间变动性制造费用成本差异 ==14.5×31 000-14×80×400==1 500(元元) (U)•其中:其中: 耗费差异耗费差异 ==(14.5-14)×31 000==15 500(元元) (U) 效率差异效率差异 ==14×(31 000-80×400)==-14 000(元元) (F)•甲产品变动制造费用成本差异甲产品变动制造费用成本差异 ==2 500+1 500==4 000 (元元) (U)•以上计算表明,甲产品变动性制以上计算表明,甲产品变动性制造费用形成了造费用形成了4 000元不利差异。
元不利差异其中,一车间发生了其中,一车间发生了2 500元的元的不利差异,二车间发生了不利差异,二车间发生了1500元元的不利差异的不利差异 前者是因为费用分配率降低而形成前者是因为费用分配率降低而形成的的12 500元的有利差异和因为效率降低元的有利差异和因为效率降低而增加了而增加了15 000元的不利差异;元的不利差异; 后者是因为费用分配率提高而形成的后者是因为费用分配率提高而形成的15 500元的不利差异和由于效率提高而元的不利差异和由于效率提高而形成的形成的14 000元的有利差异共同作用的元的有利差异共同作用的结果可见,这两个车间对变动性制造结果可见,这两个车间对变动性制造费用的控制效果是不同的费用的控制效果是不同的 固定性制造费用成本差异的计算分析固定性制造费用成本差异的计算分析固定性制造费用成本差异固定性制造费用成本差异=实际费用实际费用-标准费用标准费用 =预算差异预算差异+能量差异能量差异 =耗费差异耗费差异+能力差异能力差异+效率差异效率差异两差异法两差异法 ◎◎预算差异预算差异 ◎◎能量差异能量差异三差异法三差异法 ◎◎耗费差异耗费差异 ◎◎能力差异能力差异 ◎◎效率差异效率差异固定性制造费用成本差异的计算分析固定性制造费用成本差异的计算分析 ——两差异法与三差异法之间的关系两差异法与三差异法之间的关系预算差异预算差异=耗费差异耗费差异能量差异能量差异=能力差异能力差异+效率差异效率差异固定性制造费用成本差异的计算分析固定性制造费用成本差异的计算分析 ——两差异法两差异法固定性制造费用成本差异的计算分析固定性制造费用成本差异的计算分析 ——两差异法两差异法固定性制造费用的固定性制造费用的预算差异预算差异=固定性制造费用的实际发生额固定性制造费用的实际发生额-固定性制造费用的预算额固定性制造费用的预算额固定性制造费用的固定性制造费用的能量差异能量差异=固定性制造费用的预算额固定性制造费用的预算额-固定性制造费用的标准发生额固定性制造费用的标准发生额=固定性制造费用标准分配率固定性制造费用标准分配率*预算产量的标准工时预算产量的标准工时 - 固定性制造费用的标准固定性制造费用的标准分配率分配率*实际产量的标准工时实际产量的标准工时=(预算标准工时(预算标准工时 - 实际产量的标准工时)实际产量的标准工时)*固定性制造费用标准分配率固定性制造费用标准分配率固定性制造费用标准分配率固定性制造费用标准分配率=固定性制造费用预算总额固定性制造费用预算总额/预算产量的标准工时预算产量的标准工时固定性制造费用成本差异的计算(两差异法)固定性制造费用成本差异的计算(两差异法) •已知:同前例,已知:同前例,2008年年1月份月份A公司甲产品公司甲产品的预计生产能力为的预计生产能力为352件。
为生产甲产品,件为生产甲产品,两个车间实际发生的固定性制造费用总额两个车间实际发生的固定性制造费用总额分别为分别为423000元和元和619 000元•要求:用两差异法计算甲产品固定性制造要求:用两差异法计算甲产品固定性制造费用的成本差异费用的成本差异项目项目 价格标准价格标准 用量标准用量标准 标准成本标准成本 直接材料直接材料 A材料材料 B材料材料 小计小计 32元元/千克千克43元元/千克千克- 501千克千克/件件702千克千克/件件- 16 032元元/件件30 186元元/件件46 218元元/件件 直接人工直接人工 第一工序第一工序 第二工序第二工序 小计小计 91.2元元/小时小时114元元/小时小时- 50小时小时/件件 40小时小时/件件- 4 560元元/件件4 560元元/件件 9 120元元/件件 变动性制造费用变动性制造费用 第一车间第一车间 第二车间第二车间 小计小计 15元元/小时小时14元元/小时小时- 60台时台时/件件80台时台时/件件- 900元元/件件 1 120元元/件件2 020元元/件件 固定性制造费用固定性制造费用 第一车间第一车间 第二车间第二车间 小计小计 20元元/小时小时22元元/小时小时60台时台时/件件80台时台时/件件1 200元元/件件1 760元元/件件2 960元元/件件 制造费用合计制造费用合计 --4 980元元/件件 单位甲产品标准成本单位甲产品标准成本 60 318元元/件件 •一车间固定性制造费用差异一车间固定性制造费用差异 ==423 000-20×60×400 ==-57 000(元元) (F)•其中:其中: 预算差异预算差异 ==423 000-20×60×352==600(元元) (U) 能量差异能量差异 ==20×(60×352-60×400)==-57 600 (元元) (F)•二车间固定性制造费用差异二车间固定性制造费用差异==619 000-22×80×400==-85 000(元元) (F)•其中:其中: 预算差异预算差异 ==619 000-22×80×352==-520(元元) (F) 能量差异能量差异 ==22×(80×352-80×400) ==-84 480(元元) (F)•甲产品固定性制造费用成本差异甲产品固定性制造费用成本差异•==-57 000-85 000 ==-142 000(元元) (F)•以上计算表明,甲产品固定性制造费用以上计算表明,甲产品固定性制造费用的有利差异为的有利差异为142 000元,是由一车间的元,是由一车间的57 000元有利差异和二车间的元有利差异和二车间的85 000元元有利差异形成的。
有利差异形成的 •其中前者是由其中前者是由600元不利的预算差异和元不利的预算差异和57 600元有利的能量差异共同作用形成元有利的能量差异共同作用形成的;后者是由的;后者是由520元有利的预算差异和元有利的预算差异和84 480元有利的能量差异共同作用形成的元有利的能量差异共同作用形成的 固定性制造费用成本差异的计算分析固定性制造费用成本差异的计算分析 ——三差异法三差异法固定性制造费用成本差异的计算分析固定性制造费用成本差异的计算分析 ——三差异法三差异法固定性制造费用的固定性制造费用的耗费差异耗费差异=固定性制造费用的实际发生额固定性制造费用的实际发生额-固定性制造费用的预算额固定性制造费用的预算额固定性制造费用的固定性制造费用的能力差异能力差异=(预算产量的标准工时(预算产量的标准工时 - 实际产量实际工时)实际产量实际工时)*固定性制造费用标准分配率固定性制造费用标准分配率固定性制造费用的固定性制造费用的效率差异效率差异=(实际产量实际工时(实际产量实际工时 - 实际产量标准工时)实际产量标准工时)*固定性制造费用标准分配率固定性制造费用标准分配率固定性制造费用成本差异的计算(三差异法)固定性制造费用成本差异的计算(三差异法) •已知:仍按前例资料,为生产甲产品,第一车已知:仍按前例资料,为生产甲产品,第一车间和第二车间的实际耗用的机器小时分别为间和第二车间的实际耗用的机器小时分别为25 000和和31 000小时。
小时 要求:用三差异法计算甲产品的固定性制造费要求:用三差异法计算甲产品的固定性制造费用成本差异用成本差异 •一车间固定性制造费用差异一车间固定性制造费用差异 ==423 000-20×60×400==-57 000(元元) (F)•其中:其中: 耗费差异耗费差异 ==423 000-20×60×352==600(元元) (U) 能力差异能力差异 ==20× (60×352-25 000)==-77 600(元元) (F) 效率差异效率差异 ==20× (25 000-60×400)==20 000(元元) (U)•二车间固定性制造费用差异二车间固定性制造费用差异 ==619 000-3×8×100==-85 000(元元) (F)其中:其中: 耗费差异=耗费差异=619 000-22×80×352==-520(元元) (F) 能力差异=能力差异=22× (80×352-31 000)==- 62 480(元元) (F) 效率差异=效率差异=22× (31 000-80×400)==-22 000(元元) (F) 甲产品固定性制造费用成本差异甲产品固定性制造费用成本差异 ==-57 000-85 000==-142 000(元元) (F) 以上计算结果表明,采用三差异成本分析法能将成本差以上计算结果表明,采用三差异成本分析法能将成本差异的原因划分的更加具体,如在两差异法中只能看出两车间异的原因划分的更加具体,如在两差异法中只能看出两车间由于固定制造费用预算产量脱离实际产量形成的有利的能量由于固定制造费用预算产量脱离实际产量形成的有利的能量差异分别为差异分别为57 600元和元和84 480元,在三差异法中又将该差异元,在三差异法中又将该差异分为由于实际工时未能达到生产能量所形成的生产能力利用分为由于实际工时未能达到生产能量所形成的生产能力利用差异(一车间和二车间均为有利差异,分别为差异(一车间和二车间均为有利差异,分别为77 600元和元和62 480元)和由于实际工时脱离标准工时所形成的效率差异元)和由于实际工时脱离标准工时所形成的效率差异(一车间为不利差异(一车间为不利差异20 000元,二车间为有利差异元,二车间为有利差异22 000元)元),这样更便于分清责任,有利于进行成本控制。
这样更便于分清责任,有利于进行成本控制 价格差异价格差异数量差异数量差异直接材料直接材料((实际价格-价格-标准价格)准价格)×实际数量数量((实际数量-数量-标准数量)准数量)×标准价格准价格直接人工直接人工((实际工工资率-率-标准工准工资率)率)×实际工工时((实际工工时--标准工准工时))×标准工准工资率率变动制造制造费用用((实际分配率-分配率-标准分准分配率)配率)×实际工工时((实际工工时--标准工准工时))×标准分配率准分配率小结:小结:差差 异异主要主要负责部部门具具 体体 原原 因因材料价格差异材料价格差异采采购部部门 ( (1)供)供应厂商价格厂商价格变动;(;(2)未按)未按经济采采购批量批量进货;(;(3)未能及)未能及时订货造成造成紧急急订货;(;(4)采)采购时舍近求舍近求远等材料数量差异材料数量差异生生产、采、采购、技、技术、、质量量检验等等部部门 ( (1)操作疏忽造成)操作疏忽造成废品和品和废料增加;(料增加;(2))工人用料不精心;(工人用料不精心;(3)操作技)操作技术改改进而而节省省材料;(材料;(4)新工人上)新工人上岗造成多用料;造成多用料; ((5)机器或工具不适用造成用料增加等。
机器或工具不适用造成用料增加等工工资率差异率差异一般是人事一般是人事劳动部部门 ( (1)工人升降)工人升降级使用;(使用;(2))奖励制度未励制度未产生生实效;(效;(3)工)工资率率调整;(整;(4)加班或使用)加班或使用临时工;(工;(5)出勤率)出勤率变化等人工效率差异人工效率差异主要由生主要由生产部部门负责 ( (1)工作)工作环境不良;(境不良;(2)工人)工人经验不足;不足;((3))劳动情情绪不佳;(不佳;(4)新工人上)新工人上岗太多;太多;((5)机器或工具)机器或工具选用不当;(用不当;(6))设备故障故障较多;(多;(7)作)作业计划安排不当;划安排不当; ((8))产量太少无法量太少无法发挥批量批量节约优势等变动制造制造费用耗用耗费差异差异部部门经理理负责 变动制造制造费用的用的实际小小时分配率脱离分配率脱离标准准变动制造制造费用效率差异用效率差异主要由生主要由生产部部门负责 同人工效率差异 同人工效率差异p练习:某制造公司某种产品的标准成本单如下:直接材料(2尺@¥5) 10直接人工(0.5小时@¥10) 5固定性制造费用( 0.5小时@¥2 )* 1变动性制造费用( 0.5小时@¥4 ) 2单位标准成本 18 18*按2500小时的预计作业水平计算的比率p最近一年的实际生产数据列示如下:产量 6 000 件直接材料(购进和耗用11 750尺) 61 100元 直接人工(2 900小时) 29 580元 固定性制造费用 6 000 元变动性制造费用 10 500 元 要求:要求:1 1、材料价格和用量差异、材料价格和用量差异2 2、人工工资率和效率差异、人工工资率和效率差异3 3、固定性制造费用预算和能量差异、固定性制造费用预算和能量差异4 4、变动性制造费用耗费和效率差异、变动性制造费用耗费和效率差异第四节:成本差异的账务处理第四节:成本差异的账务处理p账户设置:贷方核算有利差异,借方核算不利差异账户设置:贷方核算有利差异,借方核算不利差异p材料成本差异:材料成本差异:n材料价格差异材料价格差异n材料用量差异材料用量差异p直接人工差异直接人工差异n直接人工工资率差异直接人工工资率差异n直接人工效率差异直接人工效率差异p变动性制造费用差异变动性制造费用差异n变动制造费用耗费差异变动制造费用耗费差异n变动制造费用效率差异变动制造费用效率差异p固定性制造费用差异固定性制造费用差异p固定性制造费用耗费差异固定性制造费用耗费差异p固定性制造费用能力差异固定性制造费用能力差异p固定性制造费用效率差异固定性制造费用效率差异p账务处理程序账务处理程序p登记各项标准成本账户登记各项标准成本账户p实际发生的成本,应将其分离为标准成本和成本差异实际发生的成本,应将其分离为标准成本和成本差异p以标准成本分别登记相关成本账户以标准成本分别登记相关成本账户p登记各项成本差异账户登记各项成本差异账户p对形成的各项成本差异,按不同类别,分别登记相关对形成的各项成本差异,按不同类别,分别登记相关成本差异账户成本差异账户p期末处理各项成本差异期末处理各项成本差异p各差异账户累计发生额反映本期成本控制业绩各差异账户累计发生额反映本期成本控制业绩p处理方法:处理方法:p直接处理法:全部转入直接处理法:全部转入“产品销售成本产品销售成本”p递延法:按标准成本比例分配给期末在产品、期末成产品和本期已销递延法:按标准成本比例分配给期末在产品、期末成产品和本期已销售产品售产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