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设计学作业-我对蚂蚁椅的理解与中国同时期设计风格简析.doc
4页我对蚂蚁椅的理解与中国同时期设计风格简析 蚂蚁椅:丹麦设计家雅各布森,主张“简约”设计风格 蚂蚁椅特点:他的“蚂蚁椅(Ant Chair)”设计经过了“精密计算”,“弧线”代替“棱角”而不是刻板、冰冷的几何形,无论是在生理还是心理上给使用者以舒适的感受,并且实用,符合人们对日用家具的要求个人对该椅子的总体评价:外观风格简单、新颖、可爱、贴近自然,但是舒适度较差我对蚂蚁椅的评价:蚂蚁椅设计风格与样式简单清新,无论是从制作材料上还是外观上都是非常简约的,给我一种单纯、又比较可爱的感觉贴近自然,不知道设计师是否是从蚂蚁身上得到灵感而制作出这种椅子的,非常形象,蚂蚁椅的颜色种类也十分丰富,符合大众不同人群的喜好,同时丰富的颜色又增强了视觉的冲击与产品风格的可爱度如果在家里放上这样几把椅子,可以为家庭装饰增色不少,可能也会深受家里小朋友的喜爱但是从椅子的制作材料运用来说,不知道独特的三角钢管支架能承受多少的重量并且从舒适度来说,胶合板是否够柔软,让人能全方位的放松身心,而且我觉得椅子坐的地方活动空间太小,用来休闲地时候坐坐是个不错的选择,但是对于工作或者玩电脑等长时间需要坐着的人群来说,这样的椅子,长时间坐下去肯定会让人很不舒服,甚至产生疲劳感。
设计的背景与原因:1950-1959年是二战战后的重建阶段人们对社会产品要求“简约、实用、美观、贴近自然……”在这种潮流下、世界各国结合自身民族文化特点,形成了各自的设计风格一方面,战争对社会造成了巨大破坏,给人们心灵留下的阴影还不能完全消失,人们对战后和平与发展的环境异常渴望与珍惜1.就战争对丹麦的破坏来说,丹麦所承受的战争伤害远没有像英法以及德日这样巨大,但人们对和平的渴望还是非常强烈的2.就丹麦的传统设计来说,丹麦的设计就是非常人性化、贴近自然的因此:丹麦的设计并不完全像其他国家一样完全注重节约、简约、实用,而是添加更多的人性、自然元素,并且把色彩与可爱等元素也融合了进去蚂蚁椅便是一个很好的例子,并不是完全以实用来体现这一设计的,融合很多简约、实用意外的因素另一方面,国家的重建增强了人们的信心,也改变了人们的生活、学习、工作……国家的重建需要很多资源,以及战后人们的节约意识的增强,所以这一时期,简约、节约、实用的设计元素得到了更多的考虑同一时期的中国 弹药装上火车 林风眠 1950年作 中国戏曲系列中国第一辆摩托车诞生(案例)1950年秋,共和国刚刚诞生不久,朝鲜战争爆发。
以美国为首的联合国军队把战火烧到了我国东北边境的鸭绿江边,毛泽东主席发出了“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的动员令中央军委为加强部队的现代化建设、增强战斗力,确立了部队工厂以解决部队交通工具为主的发展方针1950年8月,在全军运输工作会议上,中国人民解放军北京第六汽车制配厂厂长程华明将考虑已久的先制造摩托车,然后逐步过渡到生产汽车的整套方案向上级提出,很快得到部队首长的赞同、批准该厂试制军用重型摩托车 1951年7月8日,中国人民解放军北京第六汽车制配厂(简称汽配六厂)在设备简陋、工艺落后、毫无摩托车技术的极其艰难困苦的条件下,仿照德国迅达普K500型摩托车胜利完成了第一批5辆军用重型摩托车的试制工作7月31日,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司令朱德、代总参谋长聂荣臻到厂参观了新制成的摩托车8月3日,在庆功大会上代总参谋长聂荣臻元帅代表中央军委颁发了给该车定名为“井冈山”牌摩托车的命名词——在庆祝试制军用重型机器脚踏车的会上,其宣布“为了庆祝我军建军24周年的节日,为了永远纪念井冈山的英勇斗争,我特将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六汽车制配厂生产的军用重型机器脚踏车命名为‘井冈山’,这是标志着我军日益无比的壮大从此,新中国第一辆“井冈山”牌摩托车诞生了。
井冈山”牌摩托车的诞生在共和国摩托车发展史上重彩地写下了光辉灿烂的首页开创新中国摩托 史的前辈们为之奉献的心血和汗水,走得是那样的困苦,他们立下的不朽功勋将永远留在我们心中 解放前,我国没有摩托车工业新中国成立后要自产摩托车,首当其冲的是要加强技术力量,于是六汽聘请了1943年毕业于西南联大(清华大学)的张工程师来担任技术领导工作,并从全国各地招聘了技术人员,如高克励、高玉勤、冯献堂、陈磐、金鼎等技术骨干和部分了解摩托车性能、结构的摩托车技术工人随后,从京、津、沪等地购买一些欧美名车:166大炮、“欧莱”、“胜利”、“哈利”等各式摩托车,作长途道路对比试验和车辆技术性能分析试制人员根据当时国内公路情况和部队要求,结合六汽厂的技术设备能力等条件进行车辆选型,最后确定了以德国迅达普K500摩托车为样车仿制该车在“二战”期间装备德国部队,经过长期考验,坚固耐用,重心低、易驾驶,且结构较简单,工艺难度较低,适合汽配工厂生产为扩大摩托车生产规模,1951年10月,军委总后勤部指示新属南京第三汽车制配厂(南京汽车厂前身,解放前为火炮修理厂)与北京汽配六厂合作生产“井冈山”牌摩托车南京汽配三厂负责制造发动机、油箱、前叉和随车工具,北京汽配六厂负责生产车架、传动构件、前后车轮、制功装置、座垫、变速箱等,两厂都承担摩托车总装任务,至1953年底,年产量已突破1000辆。
1954年,工厂为满足部队作战的需求,参照苏式M72型样本增加边斗,试制出边三轮摩托车,并投入批量生产、1955年后,由于两厂转产“吉普车”以及工厂隶属关系改换,从此,停止了特号车的生产从1951年7月至1954年底,累计生产“井冈山”牌二轮摩托车176l辆、边三轮摩托车1487辆,总计3248辆个人对其背景原因分析:同一时期的中国,还没有形成自己的设计风格,对设计的概念很模糊,保留下来的只是一些传统的绘画、民俗风格,并没有自己独特的产品风格,并且由于经济落后,人民的知识教育远远落后于其他国家,也就不可能形成设计等方面的概念并且新中国成立时,共产党从国名党手里接过的烂摊子,经济凋敝,千疮百孔,中国所受的战争伤害尤为严重,并且以毛泽东主席为首的第一代领导人等相信第三次世界大战也将会很快爆发,也由于以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国家对中国进行经济、政治、文化封锁,资本主义阵营与社会主义阵营的对峙,国际形势极为恶劣因此这时期的中国注重农业与重工业的发展,学习苏俄,大力发展重工业与军事工业,这一时期对产品的要求:坚固耐用,节约、实用、且结构较简单,工艺难度较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