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介绍江苏概况导游词5篇合集.docx

33页
  • 卖家[上传人]:枫**
  • 文档编号:446097145
  • 上传时间:2023-09-05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61.51KB
  • / 33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介绍江苏概况导游词5篇合集 江苏,简称“苏”,这里的山清水秀,鸟语花香,很多游客都慕名而来 介绍江苏概况导游词1 各位嘉宾,我们现在位于云龙湖景区云龙湖风景区总面积为11.4平方公里,四周山林面积为5.6平方公里,云龙湖水面面积为5.8平方公里,一湖波光浩渺,三面青山叠翠,形成了三面环山一面水的自然景色若沿湖而行,岸草如茵,柳绿花红,四月新春,桃红绽放,柳抽新绿;到了仲夏,南岸一塘荷花刚刚开罢,石榴树上又是花红似火;时至深秋,虽有缤纷落叶,也有漫山红遍的枫林;到了严冬,一场大雪,四野皑皑,更显这一湖碧波和几点红梅生意盎然 云龙湖在古代是一片凹地古徐州志记载:“城南九里许东西各有一山,因形似簸箕,俗称簸箕洼”,洼久成湖,明万历年间因湖水常常泛滥成灾,做石狗以镇之,所以又有了石狗湖的名称1963年正式改名为云龙湖 “如能引上游丁塘之水,则此湖俨若西湖,而徐州俨若杭州这是早在900多年前,北宋大文豪苏东坡在任徐州知州时,站在云龙山上,对着脚下这个小小的湖泊“突发奇想”可能苏轼本人也不会想到,时隔920_年之后,他的想象变成了现实:11014年,杭州西湖和徐州云龙湖结为姊妹湖。

      各位听了这样的介绍千万别说西湖和云龙湖这两姐妹长相差的可是有点远,不过呢,您或许听过一首诗:“水光涟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若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适宜当然这首诗说的不是徐州云龙湖了,是苏轼笔下的杭州西湖美景,但若用它来形容云龙湖,也是特别贴切的 苏轼在杭州做官时写了上面这首诗,可是他在我们徐州担当知州时也留下了《放鹤亭记》这样的传世美文“春夏之交,草木际天,秋冬雪月,千里一色,风雨晦明之间,俯仰百变一篇《放鹤亭记》喜闻乐见,千古流传,也使云龙山水得以扬名于世云龙湖东岸绵延三公里的九节云龙山,状若游龙,郁郁葱葱名胜古迹俯首皆是:兴化禅寺依山而建,内有高达11.5米的北魏时期的石佛,被誉为三砖殿覆三丈佛,令人惊异;东坡石床、放鹤亭、饮鹤泉等古迹,又让人怀念苏轼的不朽政绩和潇洒逸事;王羲之、黄公望、董其昌、乾隆的四十多方书法碑刻,使青山墨宝飘香 可以这样说,徐州与杭州结下不解之缘,是因为北宋大文豪苏东坡,而苏东坡也是先在徐州修了云龙湖,积累了珍贵的阅历以后,才到杭州修浚的西湖,这是西湖为什么比这里云龙湖要秀美一些的一点历史背景杭州西湖有条苏堤,徐州也有苏堤,只不过不在湖中,而是徐州城中的一条道路。

      那时苏东坡刚到徐州赴任,黄河决口,徐州被百年不遇的大洪水围困了70多天后来苏东坡筑堤治洪,水退了,这条苏堤就成了城中的一条大道保留至今在徐州黄河古道边,还有一处“下洪”的地方,传闻为了退去洪水,苏东坡之妹苏小妹在此投水镇退洪水在徐州当了一年又11个月知州的苏东坡,近千年来人们始终传诵着他的勤政爱民在徐州的饭店,也有一道特色菜,叫“东坡肉”,传闻是百姓为了感谢苏东坡,送来的猪肉都堆成了小山,苏东坡不得已将肉全部腌制,“回赠”给百姓,徐州的东坡肉又叫“回赠肉”大家请往这边看,在我们右边的这座塔,叫苏公塔,是为纪念苏轼而建的 云龙湖真山真水,山清水秀,湖光山色,相映生辉一条玉带般的湖中路把湖面分为东湖和西湖,环湖路依山顺堤,宽敞平坦,绿柳如茵,锁绕一湖碧波湖上景景相望,星罗棋布,各有千秋我想大家巡游完云龙湖,会自然的发出这样的赞美“堤边尽是垂杨柳,不比杭州少一湖” 在湖西岸,那座形若长鲸击水,极具现代气息的建筑是亚洲最大的淡水鱼宫“水上世界”再往前走就是滨湖公园了,它是一座集观光、餐饮、度假为一体的现代化高科技乐园它的长度为4038米,宽140米,总绿化面积达80%以上这里将动与静、自然天成与人工雕凿、园林绿地与欧式建筑奇妙的搭配在一起,给人一种风格迥异的审美享受。

      下面就请大家下车自由参观,半小时后我们将在东门集合 介绍江苏概况导游词2 [入口(略微了解) 敬重的各位领导,各位来宾:大家好! 欢迎各位前来尚湖风景区莅临指导虞山尚湖风景区11012年经国务院批准列入太湖风景名胜区,成为首批国家级风景区经过近30年的努力,把一个围湖造田,却土地贫瘠,日渐抛荒的农场,建设成现在已是国家城市湿地公园、国家4A级风景区,并正在主动创建5A级景区 书写“尚湖风景区”这块匾的言公达先生是常熟人,言子后裔现任江苏省文联副主席、省书协副主席、中国书协第五届副主席国家一级美术师南京高校、南京航空高校兼职教授,硕士探讨生导师 呈现在我们眼前的是根据5A级景区标准建立的游客中心这里,将为游客供应询问、售票、包袱寄存、导游讲解、投诉看法反馈等服务 整个尚湖风景区有太公岛、杨柳屿、拂水山庄、荷香洲公园、山水文化园、尚湖水街六大版块组成其中水域面积就有1010公顷(10平方公里或15000亩) [太公岛] 现在我们来到了太公岛,太公岛是因姜太公而得名姜太公与尚湖的关系接下来就要讲到首先讲一下我们脚下的长寿桥 长寿桥(好好背) 这座桥全长48米,两侧的桥柱间刻有一个古体“寿”字。

      据史书记载姜太公活了139岁,所以这座桥上刻有139个寿字您找到139个寿字了吗?没有,请看脚下,这儿有幅百寿图呢 “百寿图”从宋代以来就已作为稀世之宝上面的字体不仅有篆、隶、楷、行、草、甲骨文,还有我国古代曾经出现运用过的鳍隶、燕书、西夏台书、易篆、古隶、古斗金文;还有字如其形的蝌蚪文、星斗文、火文、树文、龙文、凤文、聚宝文以及一些闻名书法家的字体等等好多字我们现在都已不识但“百寿图”依旧是人们争相欣赏并作为健康长寿的象征今日各位由此桥而过,“百寿图”肯定会给你带来福寿安康! 除了百寿图桥上还有9幅石雕画,图案除了松、鹤、象、鹿、喜鹊、蝙蝠、梅竹、荷花、寿桃等象征延年益寿、福气安康图画外,还有更多的是牡丹和蝴蝶牡丹”常熟话(mao dan)取牡丹之“牡”,蝴蝶之“蝶”,“牡蝶”之谐音岂不就是“耄耋 之年”意指八九十岁的长寿老人吗?这里的牡丹和蝴蝶也是象征长寿的意思 姜太公雕像(背) 前方是用花岗岩制作的姜太公雕像,雕像高4米太公手执钓竿,正襟危坐,眼望远方,寓喻“宁向直中取,不向曲中求”,表现出姜太公刚正不阿、忧国忧民的情操姜太公的传闻许多,人们往往认为他只是个传闻中的神话人物。

      其实不然,三千多年前我国历史上确有此人他是中国古代的一位杰出的韬略家、军事家与政治家历代典籍都公认他的历史地位,儒、道、法、兵、纵横诸家皆追他为本家人物,被尊为“百家宗师他还是有志不嫌年高,大器晚成,“使老者奋”的典范为此我们特地建了个馆介绍姜太公的事迹接下来请参观“太公文化展示馆” 太公文化展示馆(了解,) 展馆分为“史略篇”、“尚湖篇”、“流泽篇”三大部分 有着“千古一相,百家宗师”之称的姜太公,姜姓吕氏,名尚,字子牙他是周朝的开国元勋,因辅佐周武王伐纣有功,被封为齐国君主,成为齐国的始祖常熟尚湖,原名西湖或山前湖,因姜尚避商纣王暴政,曾隐居虞山垂钓于此而湖得“尚”名 史略篇 姜尚因生活穷困年轻的时候干过宰牛卖肉的屠夫,也开过酒店卖过酒,聊补无米之炊却少年有大志,勤奋博学多能姜太公军事思想的代表作有《六韬》《六韬》以太公答周文王、周武王之问的形式写作,其书包括文韬、武韬、龙韬、虎韬、豹韬、犬韬六个部分,共六十篇 姜太公作为中国韬略鼻祖、千古武圣,其文韬武略、经国治军的策略、实践,都为后人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并为华夏民族所称颂、效法 他不满纣王的荒淫无度,避居东海之滨,后又来到西周领地渭水之滨的磻溪终日以垂钓为事,静观世态,待机出山。

      一般人钓鱼,都是用弯钩,上面有香味的饵食,诱骗鱼儿上钩但太公的钓钩是直的,上面不挂鱼饵,并且离水面三尺高他一边高高举钓竿,一边自言自语:“不想活的鱼儿呀,你们情愿的话,就自己上钩吧!” 太公奇妙的钓鱼方法传到了姬昌(周文王)那里姬昌派一名士兵去叫他来但太公并忽视这个士兵,并自言自语道:“钓啊,钓啊,鱼儿不上钩,小虾来胡闹!” 姬昌听了士兵的禀报后,改派一名官员去请太公可是太公依旧不答理,边钓边说:“钓啊,钓啊,大鱼不上钩,小鱼别胡闹!”姬昌这才意识到,这个钓鱼者必是位贤才,要亲自去请他才对于是他连忙斋戒沐浴,带着厚礼,前往磻溪二人不期而遇,谈得非常投机 姬昌见姜尚学识渊博,通晓历史和时势,便向他请教治国兴邦的良策,姜尚当即提出了“三常”之说:“一曰君以举贤为常,二曰官以任贤为常,三曰士以敬贤为常意思是,要治国兴邦,必需以贤为本,重视发掘、运用人才姬昌听后甚喜,说道:“我先君太公预言;‘当有圣人至周,周才得以兴盛’您就是那位圣人吧?我太公望子(盼望先生)久矣!”姜太公见他诚意诚意来聘请自己,便答应为他效力于是,姬昌亲自把姜尚扶上车辇,一起回宫,拜为太师,称“太公望” 后来,姜尚辅佐文王,兴邦立国,还帮助文王的儿子武王姬发, 灭掉了商朝,被武王封于齐地,实现了自己建功立业的愿望。

      姜太公在经国治军的行政管理上实施“六守三宝”和“九府圜法”六守:仁、义、忠、信、勇、谋;三宝:大农、大工、大商农——其乡则谷足;工——其乡则器足,商 ——其乡则货足 姜太公的“九府圜法”,九府:大府、玉府、内府、外府、泉府、天府、职内、职金、职币掌财币之官圜:均衡而流通就是用行政手段保证财货的均衡流通和合理出入,使钱币与布帛不断流通,聚散相宜,无积滞,无匮乏国以之富,民以之足姜太公的这些策略为周朝建立了严密的经济管理体系和行政管理制度,胜利地辅 佐了周代文王、武王、成王、康王四朝,促使了周朝的强盛,也为后来齐国的强 大及齐桓公的霸业奠定了基础 尚湖篇 这一篇介绍了当年姜尚为躲避纣王隐居尚湖垂钓的史实,不是常熟人想把姜太公钓鱼的地方改到了尚湖 刚才讲了姜太公在陕西渭水钓鱼钓到了周文王众所周知“太公八十遇文王”那末姜太公八十岁之前在什么地方,干什么? 据《孟子·离娄》记载:“太公避纣,居东海之滨” 《史记·齐太公世家》:太公望吕尚者,东海上人唐《吴地记》载:“虞山东二里有石室,太公吕望避纣之处” 宋《吴郡志》载:“石室在常熟海隅山石室凡十所,相传太公避纣居之”宋龚明之在《中吴纪闻》中记载“太公避纣,隐虞山作石屋居之”。

      我们从《孟子》、《史记》、《吴地记》、《中吴记闻》、《吴郡志》等这些史书和地方志上的这些记载可看到找到:姜太公为避纣王隐居东海之滨;太公是东海边的人;姜太公避纣就住在虞山的石洞里等等记载常熟虞山古代称“海隅山”,即海边之山的意思因后来仲雍墓葬在海隅山,才改名称“虞山”常熟地理位置古代属东海之滨这在地图上一看就清晰 既然姜太公吕尚居住在虞山,那他到虞山脚下的尚湖里去钓鱼也是情理之中的事一个宠爱钓鱼的人到哪里都喜爱钓鱼,钓鱼是为了卖钱解决生活穷困,还是自己 4 吃,或者是手持钓鱼杆实质正在思索深谋大略,这些我们就不必去深究了我们说姜太公在常熟尚湖钓鱼,并不解除他在陕西渭水钓鱼遇到周文王这段历史史书记载全国有多个姜太公垂钓过的地方,唯常熟尚湖是以他的名字来命名的湖泊这也足可证明姜太公与尚湖渊源之深 流泽篇讲的是姜太公的伟绩名流千古,润泽百世 太公曾说:“天下非一人之天下,乃天下人之天下也同天下之利者则得天下可见太公深知“民为邦本,民固国兴”的道理他的“爱民”思想在先秦军事、政治和诸侯君王中,极其突出的并且也深深地影响了中国的历代王朝 右边看到的是许多帝王对姜太公的追封,前面墙上看到的是由太公姜姓衍生出来的很多姓氏,一些稀有的姓,由此而找到来源。

      这边看到的是太公留下的一些民间习俗和传闻:如“姜太公在此百无禁忌”的护符、倒贴的“福”字、八卦风轮、不倒翁等等 “不倒翁”相传周成王做寿,各地诸侯敬献无价之宝当时,身为齐国国君的姜太公想起东山岛海边。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