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输配电设备行业发展前景预测与投资战略规划报告.docx

10页
  • 卖家[上传人]:陈雪****2
  • 文档编号:348345786
  • 上传时间:2023-04-03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21.42KB
  • / 10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输配电设备行业发展前景预测与投资战略规划报告充分发挥现有天然气电站调峰能力,推进天然气调峰电站建设,在有条件的华北、华东、南方、西北等地区建设一批天然气调峰电站,新增规模达到500万千瓦以上适度建设高参数燃气蒸汽循环热电联产项目,支持利用煤层气、煤制气、高炉煤气等发电推广应用分布式气电,重点发展热电冷多联供十三五期间,全国气电新增投产5000万千瓦,2020年达到1.1亿千瓦以上,其中热电冷多联供1500万千瓦一、 电力行业壁垒(一)电力行业技术壁垒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市场对产品的要求也在迅速提高,诸如特高压、节能、环保、低噪声、抗爆等高技术含量的特性要求开始摆在面前此外,当前客户对于产品定制化的需求越来越多,企业必须要具有较强的研发、设计和制造能力,才能对产品进行有效的二次开发以满足客户要求高水平的技术储备和丰富的行业发展经验是保证输配电设备企业研发先进性、产品优质性、售后服务可靠性的必要条件,对企业在行业内的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对于新进入者而言,技术储备明显是薄弱的一环,也尚未形成高效可持续的研发体系,其产品很可能因无法满足市场需求而被淘汰二)电力行业历史业绩壁垒由于输配电设备对于下游应用领域电力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至关重要,因此,行业内厂商不仅需要经过严格产品资质认证和产品型试验,下游客户还会重点关注企业的输配电产品在该应用领域以往的安全运行业绩,并对安全使用业绩做出明确要求,通常不会选用没有使用记录的产品。

      对于行业内新进入企业来说,需要较长的时间来获取安全运行业绩,验证自身产品的安全性、稳定性和企业的后续服务能力,因此存在一定的过往安全运行业绩壁垒三)电力行业资金壁垒输配电及控制设备制造业是一个资金密集型的行业,进入该行业需要有较大前期资金投入,其中土地厂房以及生产设备为主要投入;另一方面成套电气设备的出售包括安装、测试等后续环节,因此资金的回收情况与建筑工程的施工进度紧密相关,但建筑工程特别是大型工程的建设周期一般较长,所以需要企业有充足的营运资金保持企业正常运转,这也就对新进入者提出了更高的资金投入要求二、 综合调节能力抽水蓄能电站装机新增约1700万千瓦,达到4000万千瓦左右,单循环调峰气电新增规模500万千瓦热电联产机组和常规煤电灵活性改造规模分别达到1.33亿千瓦和8600万千瓦左右落实全额保障性收购制度,将弃风、弃光率控制在合理水平三、 电力行业基本风险特征(一)电力行业产品研发与创新风险目前国内输配电及控制设备行业内具有基础研究、共性技术研发能力的研究院所、大型骨干企业和具有技术多样性、多元化技术路线的企业数量仍旧偏少,企业研发投入和自主创新能力相较于施耐德、西门子等跨国企业仍有一定差距,全行业在基础理论、设计方法、设计规范、基础工艺数据、制造工艺、产品可靠性、试验等基础性技术的研究投入仍有较大进步空间。

      二)电力行业宏观经济波动风险输配电及控制设备行业状况与宏观经济形势有较强的关联性如果宏观经济景气度向好,对电力电网、化工、国家铁路、城市轨道交通等行业投资较大,下游行业发展形势良好将会带动对输配电及控制设备的需求;如果宏观经济出现紧缩,上游原材料行业价格波动将会直接对企业生产成本产生较大影响,同时下游行业的市场需求则会削弱因此,宏观经济的周期性波动将影响输配电及控制设备生产企业收入成本的稳定性三)电力行业市场无序竞争风险目前中高端变压器和配电开关市场主要控制在少数国内外领先企业手中,此类企业重视研发、以质取胜但在在110KV以下特别是35KV以下的市场中,由于该类产品技术相对简单,导致中小型厂商数量众多,不同厂商产品同质化现象严重,价格战也成为了企业间竞争常用的手段这样的乱象会导致行业整体朝低价低质的方向发展,不利于行业的健康成长四)电力行业原材料价格波动风险行业生产高低压成套开关设备、变压器等产品的原材料主要包括铜材、铁芯、电子元器件等原材料,主要原材料市场价格的波动将会从产品成本和原材料供应稳定性、交货及时性多个方面会对行业产品生产构成直接影响其中铜材价格从2020年下半年起逐渐上升,2021年国内铜材价格涨幅较大,如果包括铜在内的主要原材料价格在未来继续大幅上升,将会对行业成本、毛利率、业绩和资金情况产生不利影响。

      四、 加强调峰能力建设,提升系统灵活性高度重视电力系统调节能力建设,从负荷侧、电源侧、电网侧多措并举,充分挖掘现有系统调峰能力,加大调峰电源规划建设力度,着力增强系统灵活性、适应性,破解新能源消纳难题加快抽水蓄能电站建设统筹规划、合理布局,在有条件的地区,抓紧建设一批抽水蓄能电站加强抽水蓄能电站调度运行管理,切实发挥抽水蓄能电站提供备用、增强系统灵活性的作用十三五期间,抽蓄电站开工6000万千瓦左右,新增投产1700万千瓦左右,2020年装机达到4000万千瓦左右全面推动煤电机组灵活性改造实施煤电机组调峰能力提升工程,充分借鉴国际火电灵活性相关经验,加快推动北方地区热电机组储热改造和纯凝机组灵活性改造试点示范及推广应用十三五期间,三北地区热电机组灵活性改造约1.33亿千瓦,纯凝机组改造约8200万千瓦;其它地区纯凝机组改造约450万千瓦改造完成后,增加调峰能力4600万千瓦,其中三北地区增加4500万千瓦优化电力调度运行在确保电力系统安全稳定的前提下,以节能环保低碳为目标,制定科学可行的电力系统调度原则和具体措施,确定各类机组的发电优先序位、用户侧的有序用电序位以及机组的调峰、轮停序位,根据中长期、日前交易电量及负荷预测确定合理开机组合。

      推行节能低碳电力调度,加强对新能源发电的功率预测和考核,充分发挥电网联络线调剂作用,努力消纳可再生能源,减少能源、资源消耗和污染物排放大力提高电力需求侧响应能力建立健全基于价格激励的负荷侧响应措施,进一步优化推广发电侧和用户侧峰谷电价机制,探索实行可中断负荷电价完善推广电力需求侧管理,整合系统运行、市场交易和用户用电数据,提高负荷侧大数据分析能力,增强负荷侧响应能力引导用户错峰用电,减小系统峰谷差积极推进大容量和分布式储能技术的示范应用与推广五、 大力发展新能源,优化调整开发布局按照集中开发与分散开发并举、就近消纳为主的原则优化风电布局,统筹开发与市场消纳,有序开发风光电加快中东部及南方等消纳能力较强地区的风电开发力度,积极稳妥推进海上风电开发按照分散开发、就近消纳为主的原则布局光伏电站,全面推进分布式光伏和光伏+综合利用工程,积极支持光热发电调整三北风电消纳困难及弃水严重地区的风电建设节奏,提高风电就近消纳能力,解决弃风限电问题加大消纳能力较强或负荷中心区风电开发力度,力争中东部及南方区域风电占全国新增规模的一半在江苏、广东、福建等地因地制宜推进海上风电项目建设全面推进分布式光伏发电建设,重点发展屋顶分布式光伏发电系统,实施光伏建筑一体化工程。

      在中东部地区结合采煤沉陷区治理以及农业、林业、渔业综合利用等适度建设光伏电站项目推进光热发电试点示范工程十三五期间,风电新增投产0.79亿千瓦以上,太阳能发电新增投产0.68亿千瓦以上2020年,全国风电装机达到2.1亿千瓦以上,其中海上风电500万千瓦左右;太阳能发电装机达到1.1亿千瓦以上,其中分布式光伏6000万千瓦以上、光热发电500万千瓦依托电力外送通道,有序推进三北地区可再生能源跨省区消纳4000万千瓦,存量优先六、 优化电网结构,提高系统安全水平坚持分层分区、结构清晰、安全可控、经济高效原则,按照《电力系统安全稳定导则》的要求,充分论证全国同步电网格局,进一步调整完善区域电网主网架,提升各电压等级电网的协调性,探索大电网之间的柔性互联,加强区域内省间电网互济能力,提高电网运行效率,确保电力系统安全稳定运行和电力可靠供应七、 机遇与挑战电力工业发展取得成绩的同时,也暴露出很多问题十二五期间,电力供应由总体平衡、局部偏紧的状态逐步转向相对宽松、局部过剩非化石电源快速发展的同时,部分地区弃风、弃光、弃水问题突出,三北地区风电消纳困难,云南、四川两省弃水严重局部地区电网调峰能力严重不足,尤其北方冬季采暖期调峰困难,进一步加剧了非化石能源消纳矛盾。

      电力设备利用效率不高,火电利用小时数持续下降,输电系统利用率偏低,综合线损率有待进一步降低区域电网结构有待优化,输电网稳定运行压力大,安全风险增加城镇配电网供电可靠性有待提高,农村电网供电能力不足电力市场在配置资源中发挥决定性作用的体制机制尚未建立,电力结构优化及转型升级的调控政策亟待进一步加强十三五是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期,深化改革的攻坚期,也是电力工业加快转型发展的重要机遇期在世界能源格局深刻调整、我国电力供需总体宽松、环境资源约束不断加强的新时期,电力工业发展面临一系列新形势、新挑战供应宽松常态化十三五期间,随着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增长速度换挡,结构调整加快,发展动力转换,节能意识增强,全社会用电增速明显放缓十二五期间开工建设的发电设备逐步投入运行,局部地区电力供过于求,设备利用小时数偏低,电力系统整体利用效率下降我国电力供应将进入持续宽松的新阶段八、 鼓励多元化能源利用,因地制宜试点示范在满足环保要求的条件下,合理建设城市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和垃圾填埋气发电项目积极清洁利用生物质能源,推动沼气发电、生物质发电和分布式生物质气化发电到2020年,生物质发电装机1500万千瓦左右。

      开展燃煤与生物质耦合发电、燃煤与光热耦合发电示范与应用在东北等粮食主产区布局一批燃煤与农林废弃残余物耦合发电示范项目,在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布局一批燃煤与污泥耦合发电示范项目,在华北、西北布局一批燃煤与光热耦合发电示范项目推进万千瓦级高温地热发电项目建设因地制宜发展中小型分布式中低温地热发电项目开展深层高温干热岩发电系统关键技术研究和项目示范开展海洋能等综合技术集成应用示范在有条件的沿海地区建设海洋能与风电、太阳能等可再生能源互补的海岛微电网示范项目积极开展示范性潮汐电站建设开展风光储输多元化技术综合应用示范结合风电、光伏等新能源开发,融合储能、微网应用,推动可再生能源电力与储能、智能输电、多元化应用新技术示范,推动多能互补、协同优化的新能源电力综合开发十三五期间,继续推动张家口等可再生能源示范区相关建设九、 加快煤电转型升级,促进清洁有序发展积极主动适应能源结构调整和电力市场发展,加快煤电结构优化和转型升级,鼓励煤电联营,促进煤电高效、清洁、可持续发展严格控制煤电规划建设坚持市场引导与调控并举的原则,通过建立风险预警机制和实施取消一批、缓核一批、缓建一批,同时充分发挥电力系统联网效益,采取跨省区电力互济、电量短时互补等措施,多措并举减少新增煤电规模。

      十三五期间,取消和推迟煤电建设项目1.5亿千瓦以上到2020年,全国煤电装机规模力争控制在11亿千瓦以内合理控制煤电基地建设配合远距离输电通道规划建设,根据受端供需状况合理安排煤电基地开发规模和建设时序,减小受端省份接受外来电力的压力因地制宜规划建设热电联产和低热值煤发电项目在充分利用已有热源且最大限度地发挥其供热能力的基础上,按照以热定电的原则规划建设热电联产项目优先发展背压式热电联产机组,电力富裕地区严控抽凝式热电机组适当发展低热值煤综合利用发电项目建设一定规模以煤矸石为主的综合利用发电项目积极促进煤电转型升级加快新技术研发和推广应用,提高煤电发电效率及节能环保水平全面实施燃煤电厂超低排放和节能改造提速扩围工程,加大能耗高、污染重煤电机组改造和淘汰力度十三五期间,全国实施煤电超低排放改造约4.2亿千瓦,实施节能改造约3.4亿千瓦,力争淘汰落后煤电机组约2000万千瓦到2020年,全国现役煤电机组平均供电煤耗降至310克标煤/千瓦时;具备条件的30万千瓦级以上机组全部实现超低排放。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