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齐鲁地区囤顶建筑文化在室内设计中的应用.docx

9页
  • 卖家[上传人]:I***
  • 文档编号:228361265
  • 上传时间:2021-12-23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33.99KB
  • / 9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齐鲁地区囤顶建筑文化在室内设计中的应用 岳甲林 谷婷伟摘 要:建筑文化是人类在长期生產活动中所创造的建筑物质财富和建筑精神财富的总和,具有历史性、民族性和地域性民居建筑是建筑文化的载体,保护民居建筑工作的本质是保留建筑所表达的文化本文以齐鲁地区囤顶建筑为例,在研究建筑形制的基础上剖析囤顶建筑的建筑文化,讨论其在现代室内设计中的传承与应用,并提出建议和方法关键词:囤顶建筑;建筑文化;现代室内设计;齐鲁地区;传承:TU238.2 :A :1004-9436(2020)09-00-04中国传统民居建筑是农耕时期的产物,存在建筑规模较小、空间功能单一等突出问题,已经不再满足社会生产方式转变与城市化加速进程中人们对多样化建筑空间的需求长远来看,对传统民居建筑保护最科学的方式是传承建筑本身所蕴含的优秀建筑文化,而不仅仅是纯粹的物质保留囤顶建筑是中国传统建筑形式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主要分布在山东、内蒙古和辽宁境内其屋顶造型独特,侧面呈弧形,样式如同粮仓的囤帽,因此被称为“囤顶”本文以齐鲁地区囤顶民居建筑为研究对象,通过实地考察,在分析建筑形制与装饰的基础上,总结建筑文化在囤顶建筑中的表达,进一步讨论其在现代室内设计应用中的设计原则。

      1 齐鲁地区囤顶建筑的建筑形制与文化表达齐鲁地区的囤顶建筑主要集中于鲁西和鲁西南地区,是传统的筑墙技法“版筑法”[1]的样式实例此地为黄河冲积平原,地势平坦,黄土资源丰富,方便当地居民就地取材1.1 囤顶建筑的单体结构传统的囤顶建筑由基础、墙体和屋顶组成基础是建筑的根基,主要用于建筑防潮由于平原地区石材资源短缺,囤顶建筑基础的用材多为青砖基础露出地面部分的高度取决于建筑的等级,等级较高的堂屋基础露出地面部分的尺度不低于50厘米,厢房次之主要的囤顶建筑一般为三开间,一明两暗,次要的囤顶建筑为两开间囤顶建筑墙体沿用传统筑墙技法——“版筑法”这一技法在龙山文化遗址中早已出现,囤顶建筑一直将其沿用至近代,完整地保留了制作的工艺与流程所谓版筑法,即平行竖立两块长木板,木板的间距即为墙体厚度将黄土与白灰按一定的比例混合成糊状,倒入两块木板间夯实以充分排出气泡;每次砌筑的高度约为50厘米,待砌筑完成的墙壁完全干燥,再进行另一层砌筑所砌墙体下厚上薄,整个墙体平均厚度不低于50厘米,部分墙体平均厚度可达70厘米,具有较强的抗压性能和隔热保温性能山东自古就是农业大省,建筑材料因地制宜,在黄土与白灰混合的糊状物中加入干燥的麦秸、树叶等纤维丰富的植物,这种做法被称为“镶筋”,又称“加筋”,[2]可以增强墙体抗剪、抗弯能力,有效延长墙壁的使用寿命。

      为了防止墙体与基础衔接处的泥土流失,匠人们在建造时会夹一层晒干的麦秸秸秆有弹性且表面光滑,有不易存水、晒干速度快等优点,能够起到保护墙体的作用随着材料和技术的发展,建筑的四角、梁下开始用砖砌柱,作为建筑的承重结构;后来门窗四周也开始砌砖之后,青砖渐渐被红砖取代,墙体在原来泥墙的基础上改由红砖进行包镶,直至20世纪80年代后红砖被普遍使用才彻底改变了囤顶建筑的墙体,但仍然保留了囤顶的样式囤顶建筑的立面左右对称,在遵循实用原则的同时兼顾视觉美感以堂屋为例,南立面门洞包括屋门和吊窗两部分,从正面看立面整体和谐统一,同时又满足了人们日常生活的舒适需求由于囤顶建筑以泥墙承重,不宜大开门窗,因此屋门在比例上并不协调,门洞一般宽三尺三,高7尺有余三尺三的尺度选择来源于人们对日常生活需求的总结,所以出现了“屋门三尺三,能过轿子能过棺”的民间俗语左右各开一窗,门洞上缘高过窗子的过梁,将高度最终确定为至少7尺,使建筑立面呈现出良好的视觉效果北立面仅在中间开窗,与南立面的门对应,窗的过梁和门洞保持同一高度山墙有以瓦装饰的圆形通风口囤顶为双坡屋面形制,无脊,建筑侧面看呈弧形建造工艺独特,梁上安置小短柱,称为“稳梁墩”,中间高,以2寸的高差向两边递减。

      稳梁墩上架檩,檩条上布椽子,承托望板与席箔、苇箔,最上面用麦秸、麦糠或树叶加水混合的碱性黄土覆盖屋顶外部被抹平,最终成为弧形1.2 囤顶建筑的群体组合合院式囤顶建筑是齐鲁地区传统民居的典型代表普通平民以三合院为主,堂屋坐北朝南,前部两侧各建一座厢房,三者平面组成“凹”字形,厢房与堂屋之间有夹道,无连廊另一种为“L”性院落布局,即仅在东或西的一侧设置厢房,与出入口相连合院最常见的扩展方式为纵向扩展,也有横向扩展由于产生于农耕时期,受小农思想的影响,院落的围合性、向内性明显,合院四周围墙高筑,只开一个出入口同时,合院所处的胡同口也会设置一层或多层大门,形成一层层封闭的空间对外的封闭让内部的联系更加紧密,小群体之间的紧密联系深刻影响着本地人民的生活方式1.3 囤顶建筑中的装饰农耕时期的民居朴素、低调,室内装饰内敛、简洁,主要以木雕和砖雕为主木雕主要集中于门、窗、隔扇门以及家具上,不同的部位采用不同的工艺由于囤顶建筑开间较小,隔扇门是最常见的室内元素,由边框、隔心和板裙构成,上为隔心,下为板裙,有的隔扇门的隔心和板裙之间穿插绦环板隔心由棂条组合成各种纹样,最常见的如万字纹和回纹也有简洁的直棂隔心,上面以纸或布覆面。

      绦环板雕刻植物花鸟,造型简洁质朴;或是以线刻法,雕刻出动植物或其他常见纹样;也有的省去烦琐的图案,仅在绦环板和板裙的四角雕花由于囤顶建筑没有高大的梁架结构,梁部的装饰转移到了梁下,常见的有卷草纹镂空雕、牡丹花纹镂空雕等窗框有栅栏窗,也有“一马三剑”窗[3]等变体形式,在竖向直棂条之间雕刻几何造型由于地处运河沿岸,明清时期鲁西经济盛极一时经济的发展带来了新的建筑样式,在这一时期作为运河口岸的临清建起了大批官式建筑,部分囤顶建筑受到了官式建筑的影响,建筑门与窗上开始用砖砌筑过梁,包括半圆拱、弧拱和平拱,拱上加栿,形成了独特的风格新中国成立后,受苏联式建筑的影响,囤顶建筑有了新的装饰,如过梁上开始出现精美的波浪状花边雕刻,配合拱券结构,疏密有致,层层叠叠;同时五角形、菱形和圆形成了主要装饰图案随着烧砖技术的改进,部分屋顶的席箔漸渐被方砖取代,椽子之间的距离刚好放一排方砖,排列整齐方砖上印有简洁的装饰花纹,如铜钱纹微微突出的花纹隐约可见,低调内敛,使房顶内部装饰规整有序1.4 囤顶建筑的文化表达囤顶建筑作为地域建筑文化的载体,承载着当地居民与社会、建筑、自然之间相互作用的信息这些信息通过物质的人工环境展现出来,而形成的非物质的人文环境价值要高于物质本身。

      人们努力维持传统建筑实体的本源,实质上是为了留下深厚的文化源流囤顶建筑文化可按文化要素结构从3个层面来总结一是表层形态的物质层,即我们所看到的物化形态,包括建筑形体及各部分的形态[4]囤顶建筑的造型在中国古代建筑中独树一帜、装饰性强,本身就是一种建筑文化的体现二是中层形态的心物层,即建筑所表现的精神形态,包括建筑技术、建筑制度、建筑艺术、建造理论等例如,囤顶建筑在进行组合时,将堂屋、厢房、倒座、厕所划分为几个不同的等级,较低等级建筑的最高点不能超过上一级建筑的最高点,充分体现了主次尊卑的建筑等级思想三是深层形态的心理层,即建筑所涵盖的精神意识,包括民俗、信仰、建筑情感等例如,囤顶建筑所在院落建成时平面要前窄后宽,与棺材的前宽后窄形状相反;建筑内部椽子的数量不能为单数,避免与“单传”谐音这都体现了人们在建筑房屋时主观上有意远离某些所谓“不吉利”的事物,说明了“忌讳”思想在落后的农耕文明时期体现于建筑的方方面面,已经成为独特的地域风俗和建筑文化与之相对的,装饰上的吉祥图案则反映了人们对福善、祥瑞的美好追求2 囤顶建筑文化在现代环境艺术设计中的应用作为地域文化的载体,传统民居建筑在形制和装饰方面都展现了世代人民对视觉美感的追求和美好生活的向往。

      [5]在城市化进程加快的今天,大面积地保留传统民居建筑实体是极不现实的,将优秀的建筑文化应用到现代环境艺术设计中才是最科学有效的传承方法深入了解不同建筑文化和人们在不同空间中的心理需要,是室内设计真正服务于人的基本出发点建筑文化在应用于室内设计时有以下几点建议第一,表层形态的物质层建筑文化在应用于室内设计时要充分考虑元素的使用背景如果元素所表达的信息与使用空间失去了原有的对应关系,就会造成逻辑上的错误,导致整体设计不和谐深入了解传统元素在原有建筑中的使用背景以及深层的寓意,通过抽象简化、解构重组等艺术化手段进行处理,用“意境”取代“逼真”,用“神似”取代“形似”,将简洁传神的形象与整体设计相融合,正确地表达元素原始的含义经过艺术化处理过的传统元素更容易刺激观者的视觉神经,唤醒大脑中的深层记忆,让观者内心产生情感共鸣[5]例如,囤顶建筑中屋顶的席箔元素再次应用到室内设计吊顶中,即可以将席箔造型抽象简化成几何图形,仍保留穿插叠压的神韵,结合颜色相近的材料进行重新组合另外,现代室内设计在选择材料时,可以考虑向传统建筑中使用过的材料靠拢这并不意味着将原始材料进行再利用,而是使用颜色、质感等相近的现代室内装饰材料。

      此外,氛围的营造也是不可忽视的一环,如囤顶建筑墙壁厚、开窗小,只有窗前和门口的光线充足,室内明暗对比强烈,在现代室内设计中就要考虑灯光的运用,强调主要场景,有意识地弱化次要场景,营造适宜的空间氛围第二,中层形态的心物层建筑文化应用于室内设计中要遵循原有的规则例如,在囤顶建筑中遵循立面对称,保留材质本身自然的色彩,造型简洁明确,在室内设计中有意识地将立面设计成对称形式,采用贴近自然的材料和色彩,避免采用烦琐的造型第三,深层形态的心理层建筑文化一方面要重视人们附加在建筑上的祈愿思想,另一方面要尊重人闷对建筑的感情祈愿思想应用于室内设计时要了解其本质,切忌拘泥于文化本身所依附的形式农耕时期,许多迷信思想已经不再适用于现代社会,要深层解读文化的本质含义例如,将庭院的平面布局设置成“倒棺”状,本质就是希望家人平安,了解其含义之后,人们对这种布局形式的认知水平得到了提高,就能决定空间是采用这种形式,还是将这种形式进行灵活的改变人们对建筑的感情源于时间的沉淀,随着环境艺术设计学科的发展,人们越来越意识到环境艺术设计不是三维设计,而是有时间概念加入的四维设计任何一个环境场所总是处于动态变化中,借助时间让设计“活”起来。

      囤顶建筑中的青砖从本初的干净光洁到青苔遍布,屋门的把手从粗糙暗淡的金属到被人触摸的乌黑发亮,每一处场景都在时间的作用下生长成了另外一番景象时间的厚重感不是通过物件实体展现的,而是通过物件随时间变化所留下的痕迹来体现的在室内设计中,这些场景往往可以借助材料的合理选择来呈现例如金属铜,崭新的铜光泽感强,随时间的变化会产生绿色的铜锈,铜锈越多,装饰性越强,在它变化的各个阶段都会呈现出富有视觉美感的景象3 结语精神层面的文化环境一旦被毁坏,必定会造成不可逆转的后果如果现代设计在物质和精神上总是追赶潮流,我们所生存的场所终将变成“文化沙漠”目前,对传统民居建筑保护做了大量的工作,实质是努力保留丰富的建筑文化传统建筑文化与现代室内设计之间并不是割裂的,而是文化本身动态发展中的一次进化,没有落实到设计实践的纯理论建筑文化并没有意义设计者从保护传统民居建筑文化的角度出发,深刻掌握建筑文化所表达的深层次内容,实现优秀的建筑文化与现代室内设计理念的完美结合,最终打造出传承传统民居建筑文化、符合现代人生活需求的实际作品,才是对传统民居建筑最好的保护参考文献:[1] 午荣(明).图解鲁班经[M].西安: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28.[2] 李浈.中国传统建筑形制与工艺[M].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2006:224-226,231.[3] 王其钧.中国古建筑语言[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7:104.[4] 张文和,罗章.文化建筑文化传。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