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西社交礼仪对比【可编辑范本】.docx
5页中西社交礼仪对比12汽本2班 谢辉2012954219礼仪、是人与人之间交流的规则,是一种语言,也是一种工具世界上信仰不同宗教的人们遵守着各不相同的礼仪中国是四大文明古国之一,中华民族是唯一传承千年的文明和民族且有礼仪之邦的美称,自古以来非常注重礼仪中国的礼仪,始于夏商周,盛于唐宋,经过不断地发展变化,逐渐形成体系西方社会,是几大古代文明的继承者,曾一直和东方的中国遥相呼应然而中西方却有着截然不同的礼仪文化人无礼则不立,事无礼则不成,国无礼则不宁礼仪对个人、对组织、对国家来说都尤为重要.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步伐日益加快,跨国交际日益增多,中西方礼仪文化的差异更是越发显露,这种差异带来的影响也是不容忽视.中国和西方在餐饮礼仪上,交际礼仪上,服饰礼仪等各方面皆存在着差异,我们要在了解其差别的同时做到“有所为”和“有所不为”.在认清中外礼仪差别的同时,可以对外国的礼仪进行合理的借鉴,进行有效融合,建立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一、餐桌礼仪方面差异餐具的差别:刀叉和筷子,不仅带来了进食习惯的差异,进而影响了东西方人生活观念刀叉必然带来分餐制,而筷子肯定与家庭成员围坐桌边共同进餐相配西方从开始就分餐吃,由此衍生出西方人讲究独立,追求个性,子女长大后就独立闯世界的想法和习惯. 餐饮氛围:中国人在吃饭的时候都喜欢热闹,很多人围在一起吃吃喝喝,说说笑笑,大家在一起营造一种热闹温暖的用餐氛围。
在很正式的宴会上,就餐时,按照传统应先请客人、长者动筷子,夹菜是须少量,距离自己远的菜就少吃一些夹起的菜肴通常要先放在自己的饭碗中,直接把菜肴放入口是不礼貌的;依照惯例,客人出席正式或传统的晚餐时,是不会吃光桌上的菜肴的,以免令主人家误以为菜肴预备不足,因而感到尴尬西方人在用餐时,都喜欢幽雅、安静的环境,他们认为在餐桌上的时候一定要注意自己的礼仪,不可以失去礼节,比如在进餐时不能发出很难听的声音 餐桌上的摆放:食物在桌上的摆放:中餐是一次性的上完每道菜,大家共享所有的食物而西方用餐,所有人各自有自己的一套餐具,菜品是吃完一道后再上另外一道菜且将自己所盛食物吃完是一种礼貌,对主人的尊重.二.禁忌习俗方面差异在西方在西方询问别人的年龄、工资、婚姻、恋爱等都是大忌,隐私被认为是神圣不可侵犯的,而在中国,这些却是经常交谈的话题,人们不会感到不快或反感.登门拜访一般是先应预约,突然造访是社交禁忌.应邀吃饭,英语国家客人以准时或晚到几分钟为礼貌,提前到达则不仅为失礼也会让女主人措手不及,中国人习惯提前几分钟到达以示尊敬三、交际语言方面差异 日常打招呼,中国人大多使用“吃了吗?” “上哪呢?”等等,这体现了人与人之间的一种亲切感.可对西方人来说,这种打招呼的方式会令对方感到突然、尴尬,甚至不快,因为西方人会把这种问话理解成为一种“盘问”,感到对方在询问他们的私生活。
在西方,日常打招呼他们只说一声“Hello”或按时间来分,说声“早上好!"“下午好!”“晚上好!”就可以了而英国人见面会说:“今天天气不错啊!” 称谓方面,在汉语里,一般只有彼此熟悉亲密的人之间才可以“直呼其名”.但在西方,“直呼其名”比在汉语里的范围要广得多在西方,常用“先生”和“夫人"来称呼不知其名的陌生人,对十几或二十几岁的女子可称呼“小姐”,结婚了的女性可称“女士”或“夫人"等.在家庭成员之间,不分长幼尊卑,一般可互称姓名或昵称在家里,可以直接叫爸爸、妈妈的名字.对所有的男性长辈都可以称“叔叔",对所有的女性长辈都可以称“阿姨”这在我们中国是不行的,必须要分清楚辈分、老幼等关系,否则就会被认为不懂礼貌ﻫ 中西语言中有多种不同的告别语如在和病人告别时,中国人常说“多喝点开水”、“多穿点衣服”、“早点休息”之类的话,表示对病人的关怀但西方人绝不会说“多喝水"之类的话,因为这样说会被认为有指手画脚之嫌.比如他们会说“多保重”或“希望你早日康复”等等 四 、彼此相隔距离方面差异中华礼仪主张彼此间有一定距离:相见时用作揖或者跪拜的方式,反对肌肤直接接触,认为“亵则渎”,过于亲密的接触,是轻浮的表现。
只有彼此保持恰当的距离,才有可能产生敬意强调男女有别,彼此要有分寸,尤其反对肌肤接触,认为那样是不尊重女性,有失体统西方人主张肌肤之亲西方人认为用身体、肌肤直接接触,如握手、亲吻、拥抱等,可以增加彼此的亲密感在“非典”盛行时,人们发现西方人的这种礼仪很不卫生,因此,有人建议采用中国传统的拱手礼五、礼仪表达主题方面差异中华礼仪强调内在道德:中华礼仪是道德文化的主要构成部分,强调人的道德主体意识,注重培植内在的道德根基,例如修身养性、人文关怀、和谐社会等,把它作为礼的源头和动力要求人们先做到“德辉动于内”,然后才是“礼发诸外"失去了内在的德,礼就成了徒具形式的“仪”,成了伪善的“虚文”在人与人交往中,提倡真诚、质朴、自然,强调礼是内心敬意的自然流露 ﻫ西方礼仪比较注重礼仪的细节:“入座”礼仪: 落座时,右腿应后撤半步,轻稳地坐下起立时,右腿向回收半步,用小腿的力量将身体支起,并保持上身的直立状态握手”礼仪:行握手礼时,距对方约一步,上身前倾,两足立正,伸出右手,四指并齐,拇指张开,并上下微动,礼毕即松开微笑"的礼仪:标准是露出六颗牙齿.六、服饰方面差异西方男士在正式社交场合通常穿保守式样的西装,内穿白衬衫,打领带.他们喜欢黑色,因此一般穿黑色的皮鞋。
西方女士在正式场合要穿礼服套装.另外女士外出有戴耳环的习俗西方国家,尤其是在美国,平时人们喜欢穿着休闲装,如T恤加牛仔服 ﻫ 当今中国人穿着打扮日趋西化,传统的中山装、旗袍等已退出历史舞台正式场合男女着装已与西方并无二异.在平时的市井生活中,倒会看到不少人穿着背心、短裤、拖鞋等不合礼仪的服饰.礼仪,是整个社会文明的基础,是社会文明最直接最全面的表现方式创建和谐社会,必须先从礼仪开始中国今天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无论是物质,精神,文化各个方面,都急迫的需要一套完整而合理的价值观进行统一而礼仪文化无疑是这种统一的“先行军”,只有认清中西礼仪文化的差异,将二者合理有效的融合,方能建立适合中国当代社会的礼仪文化体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