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如何培养学生的良好行为习惯.doc

3页
  • 卖家[上传人]:cn****1
  • 文档编号:556671149
  • 上传时间:2022-12-07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29KB
  • / 3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如何培养学生的良好行为习惯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是是成学生健全人格的基础,是学生成人、成才的前提只有在良好的行为习惯保证下,学生才能学会认知、学会合作、学会做一个合格的小学生,最终成为一个全面发展的人而一年级是学生良好行为习惯养成的关键期,教师只要抓住契机,施展教育教学的魅力,就一定会促使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我在养成教育方面做了以下尝试,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一、提高自身素质,为学生树立榜样    低年级儿童的模仿性很强教师是他们心中的偶像,教师良好的言行对学生的行为习惯起着潜移默化的影响作用在整个行为训练和习惯养成过程中,教师的示范作用是对学生最好的教育人们常说的“身教重于言教”,就是指教师要身体力行,要求学生做到的,教师首先要自己做得到上课起立时,教师标准的站姿,就是无声的命令;下课后,教师俯身捡纸,就是最好的榜样对学生好的行为,一个赞许的眼神,一句热情洋溢的话语,一个亲昵的动作,一个微笑,都能对学生起到激励的作用 (一)、语言引导   小学生,特别是一年级的学生,他们对教师的想象几近神圣和完美他们对教师特有的期待和依赖,往往是他们在观察教师时会产生一种“放大效应”和“模仿效应”。

      也就是说,教师的一言一行都处在最严格的“监督”之下我们要规范学生行为,使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就要充分注意这种“放大”和“模仿”效应在与学生、家长、他人的交往中,教师要特别重视语言的内在和外显的教育、引导作用要求教师无论在什么场合下都要使用文明用语,都要注意语言的感染力、亲和力,成为学生效仿的榜样,如:教师在使用谢谢、对不起、没关系等文明用语时,要发之于内心,出之于真诚,避免流于形式或应付在日常生活工作中,教师注意了语言的引导作用,学生会在自觉与不自觉中受到影响,模仿教师的语气、表情与人交往,他们会在潜移默化中养成良好的文明用语习惯 (二)、行为示范   小学生的学习往往从模仿开始,人们常说,学生身上有着教师和家长的影子,因此教师举手投足间都孕育着教育当地面有纸时,我总是赶紧捡起;教室桌椅歪斜时,我总是整理齐;讲桌不整洁时,我总是清理干净这一切,学生会看在眼里,记在心上,慢慢的学生都会照着我的样子去做教室的卫生工具摆放不整齐时,总有学生去摆放好;教室地面有纸,学生会马上捡起我在做这些事时,是发自内心,不是给学生看因为只有从最细微、最贴近的事入手,才能用行为指导学生,才能对学生的良好习惯形成感染力和示范性。

      另外,我还在学生中树立榜样,我们班每天选出两名表现很好或是进步最快的的同学担任“值日班长”毫无疑问,这两位班长便是大伙儿效仿的对象,班长的一言一行便是大家规范自己的言行的标准,大家你追我赶,都争取当回“班长”,“班长”也意识到责任重大,从而更加严格地要求自己,通过这样的过程,学生主动学习身边的榜样,促进了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 二、长期反复训练,落实养成教育    如今的孩子入学年龄平均算下来只有6岁,在家都很娇惯,几乎没有劳动过,有的甚至连扫把都不会拿孩子们在学生打扫卫生时,要么是拿着扫把忙活半天,地上的垃圾仍旧没动;要么是装模作样,比划几下完事,总结起来一句话:慢工出粗活所以,培养学生劳动习惯,搞好班级卫生是最让班主任头疼的事情之一了 “没有训练就没有习惯培养孩子任何一种良好的行为习惯,都需要进行长期的工作,反复的训练孩子不会拿工具打扫卫生时,我就一个个教,一组组教,再然后开展小组比赛,看哪一组最团结,打扫得最干净小孩子最爱比赛,一天天的卫生任务便在一场场竞赛中完成了可到了一年级二期,新的任务又出现了:学生当初对劳动的新鲜劲儿已没有了,劳动时老是拖得很长很长,尽管我一直尽力陪在他们身边不断鼓励他们,我想,可不可以制造出一点新的挑战,把他们劳动的效率提高呢?   记得维果茨基说要关注孩子的“最近发展区。

      所谓最近发展区,简单来说,就是孩子身心发展的既有水平和可实现水平之间的区域放在劳动这一具体事情上来讲,就是给孩子们一定的时间范围,让他们发现有跳一跳能够达到的水平空间,从而激发他们劳动的积极性   于是,我问学生:“我们每天打扫卫生很辛苦,关键是时间拖得太长了,所以总觉得玩的时间变少了许多,那你们现在估计一下,完成自己的劳动任务大约要几分钟?”有人说5分钟,有人说7分钟,也有人说十分钟我折中了一下说:“我们试试7分钟来做完,完成后有奖,敢吗?”学生很兴奋,马上行动开了一改往日疲沓的作风,干得热火朝天我也不需像从前那样忙着招呼这儿,催促那儿了,差不多7分多钟时,大功告成了,孩子们很自豪,自然也得到了作为奖励的一朵小红花经过一星期的训练,打扫卫生的时间已缩短到6分钟左右了,我又说:“你们打扫卫生已经比较快了,并且挺干净,今天我要去办公室一下,5分钟以后回来,希望那时候你们已经打扫完了,好吗?”孩子们立即行动起来,由卫生委员指导、检查等我5分钟后回到教室,教室内已清理得干干净净了   在训练学生的过程中,给孩子们这样一个时间,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学生也乐于接受这样的挑战,从而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发展。

      三、多加表扬鼓励,激励学生行为   孔子有句名言:“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任何规范和要求都仅仅是促使学生良好行为习惯养成的外因,激发、培养学生进行自我教育、集体教育才是根本低年级的孩子最崇拜老师,期望当小老师,小干部,因此,老师要给孩子创造一些自我管理的机会建立值日班长制,检查卫生每天检查同学读书情况,让每位学生轮流尝试角色体验,既培养了责任心,又锻炼了学生的能力    儿童都有希望获得被人认可的天性面对学生的点滴进步,教师都要以欣赏的态度来对待及时的鼓励能激发低年级儿童的进取心这样的鼓励不止是来自教师的,也可以来自学生自己班内可开展了为自己评奖活动在活动中,每个学生都可以根据自己行为习惯的养成情况,给自己设置一个让同学认可的奖项这种奖励方法对后进生具有很强的吸引力通过这样的评比活动,提高学生行为的积极性和自觉性,使常规要求落实每一位学生的行动中去 四、家校结合,优化教育环境     学生除了学校外,停留最多的就是家庭了,因此,教师除了在学校处处培养学生的良好习惯外,还要和家长密切联系,相互交流,把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紧密结合起来,从学习习惯、道德习惯、卫生习惯、劳动习惯、饮食习惯、交往习惯等各方面相互渗透,家长要注意督促学生的行为,时刻提醒学生要养成良好的习惯。

      这点工作中,教师要经常进行家访,可以是面访,也可以是电访,及时了解学生在家的学习行为,及时得到反馈的信息,对学生的坏行为作出及时的纠正班主任与家长不断地沟通,互相配合,让学生养成坏习惯的机会减到最少同时作为教育者的班主任和家长,更应该注意自己的行为方式,往往教育者会成为受教育者不自觉的模仿对象,利用好教育者本身这一教育资源往往会起到意想不到的巨大作用 多一个好习惯,心中就将多一份自信;多一个好习惯,人生中就多一份成功的机会和机遇;多一个好习惯,我们生命里就多了一份享受美好生活的能力作为教育者,就要努力地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让学生乘着良好习惯这艘帆船,乘风破浪,顺利地到达成功的彼岸。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